一种盲人书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0216发布日期:2019-08-09 20:41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盲人书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学习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盲人书写装置。



背景技术:

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透过点字板、点字机、点字打印机等在纸张上制作出不同组合的凸点而组成,一般每一个方块的点字是由六点组成。

盲文的组成是以“方”为单位的,也就是类似英文的字母为单位一样,一个汉字由若干个方组成,书写的规则就是按照汉字的拼音来书写。书写的次序比较特殊,是反写正读的,也就是从右向左写。这样才能够读的时候保证是从左向右读,因为要从纸的背面扎一些点,然后从正面来摸读的。

现有的盲文书写板由底部凹槽和上部漏孔组成,配用针型书写笔。这种书写板在书写时需要反写正摸,从右往左,给书写带来了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盲人书写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盲人书写装置能够实现盲文在书写时的正写正摸,提高书写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盲人书写装置,该盲人书写装置包括盲人书写板和书写笔;所述盲人书写板包括端部铰接的上板和底板,所述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和多组球形凸点组,多组所述球形凸点组间隔地排列地设置于所述底板本体上表面,每组所述球形凸点组包括两两并排的三排球形凸点,所述上板对应开设有用于暴露每组球形凸点组的多个开口,所述上板四个角处分别开设有一个穿孔,所述底板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用于穿出所述穿孔的插纸针头;所述书写笔包括笔杆和笔头,所述笔头连接于所述笔杆底部,所述笔头的底端开设有能够容纳所述球形凸点的凹陷。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凹糟,每组所述球形凸点组分别从一个所述凹糟的槽底向上延伸,所述球形凸点的顶端与所述底板本体的上表面共平面设置。

可选的,每个凹槽中,相邻球形凸点的间距为1-3mm,球形凸点与凹槽内壁的距离为1-3mm。

可选的,所述盲人书写装置还包括容纳槽、弹性套体、微型振动器、纽扣电池和蓝牙芯片,所述容纳槽开设于所述上板上表面,所述弹性套体固定于所述容纳槽内壁,所述微型振动器、纽扣电池和蓝牙芯片卡接于所述弹性套体内,所述微型振动器和纽扣电池相连,所述微型振动器与所述蓝牙芯片相连。

可选的,所述上板的一端开设有暴露所述底板的豁口,所述豁口位于所述上板远离与所述底板铰接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上板和底板为树脂板、金属板或木板。

可选的,所述开口形成为侧壁沿球形凸点外壁弯曲的葫芦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现有盲人书写装置一般采用设计凹陷以便于扎孔,从而需要反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设置多组球形凸点组和设置有凹陷的书写笔,使用书写笔即可按压位于球形凸点组上的纸,实现纸上呈现凸点,从而使盲文的书写可以从左往右,正写正摸,提高书写效率,减少了书写的错误率,可节省不少纸张。另外设置的上板和插纸针头可以很好地固定住纸,防止纸跑偏或翘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盲人书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上板盖合在底板上);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盲人书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上板与底板分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凹槽和球形凸点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书写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板 2底板 3微型振动器

4容纳槽

11开口 12穿孔 13豁口

21底板本体 22球形凸点 23插纸针头

101笔杆 102笔头 103凹陷

204凹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盲人书写装置,如图1、2和4所示,该盲人书写装置包括盲人书写板和书写笔;所述盲人书写板包括端部铰接的上板1和底板2,所述底板2包括底板本体21和多组球形凸点组,多组所述球形凸点组间隔地排列地设置于所述底板本体21上表面,每组所述球形凸点组包括两两并排的三排球形凸点22,所述上板1对应开设有用于暴露每组球形凸点组的多个开口11,所述上板1四个角处分别开设有一个穿孔12,所述底板2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用于穿出所述穿孔12的插纸针头23;所述书写笔包括笔杆101和笔头102,所述笔头102连接于所述笔杆101底部,所述笔头102的底端开设有能够容纳所述球形凸点22的凹陷103。

本实施例装置使用方式如下:首先将上板和底板打开,然后将纸放置于底板上,并使四角位于插纸针头上方,接着将上板盖合在底板上,并使插纸针头插入穿孔中,此时完成纸张的固定。接着拿起书写笔,然后用手抚摸上板的开口,找到球形凸点组,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将笔头上的凹陷对准底板的球形凸点上进行书写,此时纸上即可出现凸起,完成了正摸正写。现有盲人书写装置一般采用设计凹陷以便于扎孔,从而需要反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设置多组球形凸点组和设置有凹陷的书写笔,使用书写笔即可按压位于球形凸点组上的纸,实现纸上呈现凸点,从而使盲文的书写可以从左往右,正写正摸,提高书写效率。另外设置的上板和插纸针头可以很好地固定住纸,防止纸跑偏或翘曲。

本实施例提供凹槽,如图3所示,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凹糟204,每组所述球形凸点组分别从一个所述凹糟204的槽底向上延伸,所述球形凸点22的顶端与所述底板本体21的上表面共平面设置。本实施例设置凹槽可以使球形凸起的顶端与底板本体21的上表面共平面,防止球形凸起伸入开口中,实现纸张的夹紧并防止纸张被球形凸起挤压破开而影响后续书写。

为了方便寻找球形凸起,每个凹槽中,相邻球形凸点22的间距可以为1-3mm,球形凸点22与凹槽内壁的距离可以为1-3mm,每个球形凸起的直径可以根据书写文字的大小进行设置,例如为1-6mm。上述设置凹槽和球形凸起可以使球形凸起更加紧凑,方便寻找到按照顺序球形凸起的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振动机构,如图1所示,所述盲人书写装置还包括容纳槽3、弹性套体、微型振动器4、纽扣电池和蓝牙芯片,所述容纳槽3开设于所述上板1上表面,所述弹性套体固定于所述容纳槽3内壁,所述微型振动器4、纽扣电池和蓝牙芯片卡接于所述弹性套体内,所述微型振动器4和纽扣电池相连,所述微型振动器4与所述蓝牙芯片相连。通过设置弹性套体、微型振动器4、纽扣电池和蓝牙芯片可以通过手机或其它带有蓝牙发射器的设备向蓝牙芯片发射信号,使微型振动器发生振动,此时即可方便盲人或其家人通过振动声音及时寻找到盲人写字装置。

为了方便上板和底板分开,如图1-2所示,所述上板1的一端可以开设有暴露所述底板2的豁口13,所述豁口13可以位于所述上板1远离与所述底板2铰接的一端,通过豁口盲人可以快速透过上板摸到底板,从而快速将二者分开,实现纸张的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板1和底板2可以为树脂板、金属板或木板。

如图1-2所示,所述开口11可以形成为侧壁沿球形凸点22外壁弯曲的葫芦形结构,从而便于更快地摸到球形凸点,提高书写效率。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