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1497发布日期:2019-07-19 23:0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LED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常规LED显示模组,为便于其日常维护过程中的安装拆卸,如图1所示,其与框架间的紧固连接方式基本为点状布置为数不多的磁性吸附结构10,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连接方式存在吸附力不足、接触表面面积较小、未能充分利用结构材料自身的表面摩擦力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LED显示模组,其通过面状布局的磁性吸附结构来实现LED显示模组与LED显示屏架体之间的紧固连接,使其有效吸附面积比点状布局的磁性吸附结构提高数十倍,纵向摩擦力大幅度提高,有效地克服了原有磁性吸附结构由于点状布局而产生的吸附力不足、接触表面面积较小、未能充分利用结构材料自身的表面摩擦力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显示模组,所述LED显示模组包括模组主体,所述模组主体的背侧设置有若干磁吸贴片,且所述磁吸贴片为条形片状结构,以便所述LED显示模组通过所述若干磁吸贴片吸附固定于LED显示屏架体的相应位置上。

可选地,所述若干磁吸贴片包括若干横向设置的第一磁吸贴片以及若干纵向设置的第二磁吸贴片。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吸贴片的两端边角为方角结构或圆角结构,所述第二磁吸贴片的两端边角为方角结构或圆角结构。

可选地,所述若干磁吸贴片包括两个横向设置的第一磁吸贴片以及四个纵向设置的第二磁吸贴片,每一所述第一磁吸贴片沿所述模组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一所述第二磁吸贴片沿所述模组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吸贴片的两端边角为方角结构或圆角结构,所述第二磁吸贴片的两端边角为方角结构或圆角结构。

可选地,一所述第一磁吸贴片邻近所述模组主体的顶侧沿边设置,另一所述第一磁吸贴片邻近所述模组主体的底侧沿边设置。

可选地,四个所述第二磁吸贴片依次间隔设置,且四个所述第二磁吸贴片均夹设在两个所述第一磁吸贴片之间。

可选地,所述模组主体内置有DC-DC电压变换器与子单元控制器,所述模组主体的背侧设置有FPC接口,所述FPC接口的内侧分别电性连接所述DC-DC电压变换器与所述子单元控制器,所述FPC接口的外侧通过FPC接口线缆分别电性连接LED显示屏架体上的AC-DC电源变换器与主单元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显示模组,其模组主体的背侧设置有若干磁吸贴片,且磁吸贴片为条形片状结构,使得LED显示模组的背侧形成若干面状布局的磁性吸附结构,以便LED显示模组通过若干磁吸贴片吸附固定于LED显示屏架体的相应位置上。可见,本技术方案,其通过面状布局的磁性吸附结构来实现LED显示模组与LED显示屏架体之间的紧固连接,使其有效吸附面积比点状布局的磁性吸附结构提高数十倍,纵向摩擦力大幅度提高,有效地克服了原有磁性吸附结构由于点状布局而产生的吸附力不足、接触表面面积较小、未能充分利用结构材料自身的表面摩擦力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LED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LED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LED显示模组100,该LED显示模组100包括模组主体110,其中,模组主体110的背侧设置有若干磁吸贴片120,且磁吸贴片120为条形片状结构,以便LED显示模组100通过若干磁吸贴片120吸附固定于LED显示屏架体(未图示)的相应位置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磁吸贴片120包括若干横向设置的第一磁吸贴片121以及若干纵向设置的第二磁吸贴片122。其中,第一磁吸贴片121的两端边角采用方角结构,第二磁吸贴片122的两端边角采用方角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第一磁吸贴片121的两端边角和/或第二磁吸贴片122的两端边角亦可采用圆角结构进行替代,以便更好地贴合LED显示模组100的背侧各零部件的实际布局。第一磁吸贴片121与第二磁吸贴片122的具体设置数目可根据LED显示模组100的背侧尺寸及各零部件的实际布局进行具体设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若干磁吸贴片120具体包括两个横向设置的第一磁吸贴片121以及四个纵向设置的第二磁吸贴片122,每一第一磁吸贴片121沿模组主体110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一第二磁吸贴片122沿模组主体110的宽度方向延伸。一第一磁吸贴片121邻近模组主体110的顶侧沿边设置,另一第一磁吸贴片121邻近模组主体110的底侧沿边设置。四个第二磁吸贴片122依次间隔设置,且四个第二磁吸贴片122均夹设在两个第一磁吸贴片121之间。这样一来,使得整个模组主体110的背侧形成纵横交错的磁性吸附网络结构,以进一步增强本模组主体110的背侧面状布局的磁性吸附结构的吸附能力,有效地克服了模组主体110的重力下滑问题。

另外,由于LED显示模组进行LED显示时所需电源电压通常为3-5V,而现有LED显示模组的供电方案是,市电(交流220V)通过电源变换器降为低压直流电,再将低压直流电通过供电线缆送至LED显示模组,用以驱动LED发光器件,因LED发光器件为电流型器件,所需电压较低,同时单个LED显示模组所需电流较大,为避免低压大电流线路损耗过大,通常只能够将其电源变换器布置于LED显示模组附近,这样屏幕本体就需容纳模组、电源及其承载结构,导致LED显示模组厚度、重量、体积较大,影响产品外观,且成本高昂。还有,如图1所示,现有LED显示模组必须有数据接口11和电源接口12,接口的增加会导致接线的增多,使得整个接线环境变得复杂化。

因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LED显示模组100的模组主体110内置有DC-DC电压变换器130与子单元控制器(未图示),模组主体110的背侧设置有FPC接口140,FPC接口140的内侧分别电性连接DC-DC电压变换器与子单元控制器,FPC接口140的外侧通过FPC接口线缆分别电性连接LED显示屏架体上的AC-DC电源变换器与主单元控制器(未图示)。这样一来,通过AC-DC电源变换器将220V市电降低为较高电压的(12-60V)直流电,将较高电压直流电与控制信号合一(即主单元控制器与子单元控制器的信号传输亦通过FPC接口线缆来进行),利用较长的薄膜电缆(即FPC接口线缆),引入模组,在模组内部利用高效率小体积的分布式DC-DC电压变换器130,变换为适合驱动LED的低压直流电。因为采用分布式的DC-DC变换方案,使得每个DC-DC电压变换器只承担很小的功率,使得该部分电路能够将集成于显示模组内部而不增加模组厚度,仍可以将模组厚度控制在较低尺寸,并创造了将220V-较高电压的直流供电的AC-DC电源变换器布置于远离LED显示模组的屏幕底座等其他位置的可能性,以此降低屏体厚度,减小线路损耗,实现模组超薄化和显示屏去结构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显示模组,其模组主体的背侧设置有若干磁吸贴片,且磁吸贴片为条形片状结构,使得LED显示模组的背侧形成若干面状布局的磁性吸附结构,以便LED显示模组通过若干磁吸贴片吸附固定于LED显示屏架体的相应位置上。可见,本技术方案,其通过面状布局的磁性吸附结构来实现LED显示模组与LED显示屏架体之间的紧固连接,使其有效吸附面积比点状布局的磁性吸附结构提高数十倍,纵向摩擦力大幅度提高,有效地克服了原有磁性吸附结构由于点状布局而产生的吸附力不足、接触表面面积较小、未能充分利用结构材料自身的表面摩擦力等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