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调角功能的口腔教学模拟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5699发布日期:2019-11-12 22:3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带调角功能的口腔教学模拟仪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带调角功能的口腔教学模拟仪器。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的口腔教学模型如图1、2所示,仅仅具有上颌、下颌、牙床、牙齿。教学课程中,进行护理操作时,存在以下问题:1)口腔打开的角度无法保持稳定,护理操作时,口腔的打开状态不稳定度;2)护理操作时,通常口腔模型处于侧向摆放的状态,相对于人体侧卧时口腔的状态,由于上颌、下颌呈弧形,侧向摆放时整个模型不稳定,护理操作时会不停摇摆浮动,影响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影响教学质量;3)由于模型两侧没有脸颊部分,当护理操作中使用冲洗管、负压吸引管时,管道会直接穿过口腔,根本无法安置在口腔内部恰当的位置,导致操作不规范,影响教学。因此,本单位的教职人员设计了更适于教学的模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进行护理操作时,口腔教学模型的打开角度无法保持稳定,以及模型因没有固定支撑而浮动不稳定的缺点,发明了一种带调角功能的口腔教学模拟仪器,在上颌体和下颌体之间设置调角机构,以调节并定位口腔的打开角度;又增设上躯干支撑件、颈部件、脸颊层,便于稳定上颌组件、下颌组件和其他护理工具;上躯干支撑件可伸缩变形,实现侧摆支撑,为护理操作提供规范且稳定的操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带调角功能的口腔教学模拟仪器,包括上颌组件、与上颌组件铰接的下颌组件、位于上颌组件和下颌组件之间的舌体,所述上颌组件由上颌体、上牙床、上列齿连接构成,所述下颌组件由下颌体、下牙床、下列齿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体的下方连接颈部件,颈部件的下端连接上躯干支撑体;所述上颌体和下颌体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

所述颈部件设置为柱状体,颈部件的上端固定一圆球形的球体连接件,所述下颌体的朝下的面上固定连接一个呈球面内凹的球体安装槽,则球体连接件嵌入球体安装槽中。

球体连接件和球体安装槽之间的配合不能过于紧密,也不能间隙过大,球体连接件和球体安装槽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需要一定的外力作用使其旋转,并且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不会产生相对旋转;具体的,可在球体连接件的外层包覆橡胶层,而球体安装槽为塑质材料。

所述下颌体,其与上颌体铰接的一侧设置有两平行的轴承板,轴承板上带有轴孔,两轴承板的轴孔内固定连接一圆轴。

所述上颌体设置为中空的壳体,包括位于上方的上颌上板、位于下方的上颌下板、位于四周侧面的上颌侧板,其中,上颌体靠近铰接处的一侧面设为开口,该开口处固定一轴套,该轴套环套连接于所述的圆轴。

所述上颌体的内部设置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交叉铰接的调节杆,调节杆的中部设置铰接孔,铰接孔内连接转轴,转轴垂直固定于上颌体的上颌上板,调节杆的内端穿过上颌体的开口,该端设置有套环,套环环套连接于所述的圆轴,套环上垂直固定一定位插件,所述上颌体的远离铰接部位的上颌侧板上具有开孔,所述调节杆的外端穿过该开口。

所述两调节杆之间连接一段弹簧,弹簧位于铰接部位和外端之间。

所述圆轴上环套固定连接两个圆形调节板,两个圆形调节板分别位于所述轴套的两侧,每一圆形调节板上设置若干调节孔,调节孔沿着圆周呈弧形排列,所述调节杆端部的套环位于圆形调节板的外侧,套环上的定位插件朝着圆形调节板垂直延伸,并且,定位插件能够插入调节孔中。

在弹簧的作用下,角度调节机构的初始状态是:定位插件连接于调节孔;进行角度调节时,外力作用于调节杆的外端,压缩弹簧,使调节杆的内端向外扩展,进而使定位插件脱离调节孔;此时,上颌体可自由翻转,翻转至适当位置后,取消作用力,调节杆的外端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内回弹,定位插件重新插入调节孔中。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的外端设置折叠扳手,折叠扳手通过销轴与调节杆的外端铰接;所述调节杆设置成弯折的条板,其靠近内端的一段板件与圆轴垂直,其靠近外端的一段板件与圆轴垂直,两段板件之间为一段相对倾斜的板件。折叠扳手呈弧形,且折叠后能够紧贴上颌体的侧壁,当调节杆与折叠扳手所呈的夹角为180度,折叠扳手和调节杆的端部相互抵触形成限位;折叠扳手作为调节杆端部的延伸部分,提供了手指的施力点;当调节角度时,两个手指分别压在连个折叠扳手的外侧,同时向内压夹。

作为优选,所述上躯干支撑体由位于左侧的左支撑体和位于右侧的右支撑体连接构成,左支撑体与右支撑体的宽度比为3:1,其中,左支撑体设置为中空的壳体,右支撑体能够完全嵌入左支撑体的内部。

所述左支撑体的前胸部设置有两个镂空的定位孔,其中一个定位孔靠近左支撑体的左侧边缘,另一个定位孔靠近左支撑体的中部,并且两个定位孔的连线垂直于上躯干支撑体的中心轴线。

所述右支撑体的前胸部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对凸起的弹性定位件,弹性定位件靠近右支撑体的左侧边缘,该弹性定位件包括连接于右支撑体的圆台形基座,基座的边缘连接三条金属弹片,三条金属弹片以基座的中心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金属弹片的外端固定于基座的边缘,金属弹片呈弧形外凸且向中心延伸,三条金属弹片的内端同时固定连接一弹扣,该弹扣能够分别插入所述左支撑体的两个定位孔中。

护理操作时,口腔模型部分一般处于侧摆状态,而上躯干支撑件可以处于平躺状态,或者侧卧状态;教学课程中,一般简易采用侧卧状态,更符合实际;上躯干支撑件模拟人体的上躯干,采用塑质材料,左支撑体和右支撑体均可设置成中空的壳体,左支撑体为半开口,右支撑体为全封闭,为了提高支撑的稳定性,上躯干支撑件的重量不能过轻,必须达到一定的重量要求,保证护理操作时,整体不移动不晃动。

上述弹性定位件采用金属弹片式回弹结构,与弹簧式回弹结构相比,具有回弹稳定不晃动且连接更牢固的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左支撑体的前胸部的内表面,且两个定位孔的两侧均设置有一道相对于凸起的导向件,两道平行的导向件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滑槽,第一导向滑槽从左支撑体的左侧边缘延伸至中部;与所述两平行的导向件相对应的,在所述右支撑体的前胸部的上表面且弹性定位件的两侧设置两道凹陷的导向嵌槽,则导向定位件的下部能够嵌入导向嵌槽中并形成平移滑动。

左支撑体和右支撑体相对平移滑动时,导向件、第一导向滑槽、导向嵌槽共同辅助使平移沿着设定的导向稳定平移。

作为优选,所述左支撑体的后背部的内表面设置有两道凹陷的第二导向滑槽,第二导向滑槽与第一导向滑槽平行,两道第二导向滑槽分别位于左支撑体的上部和下部,第二导向滑槽的右端设置有向滑槽内凸起的第一限位件;同时,在右支撑体的后背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相对凸起的两道互相平行的导轨件,两道导轨件分别对应嵌入两道第二导向滑槽中,并且导轨件的左端设置有向滑动件外侧凸起的第二限位件,则上躯干支撑体完全展开状态时,第一限位件能够与第二限位件相互抵触。

左支撑体和右支撑体相对平移滑动时,第二导向滑槽、导轨件共同辅助使平移沿着设定的导向稳定平移;设置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能够避免左支撑体和右支撑体相互脱离。

作为优选,所述左支撑体的内部设置有一段压簧,压簧与上躯干支撑体的中心轴线垂直,压簧的一端连接于左支撑体,压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右支撑体。

在压簧的弹压作用下,上躯干支撑件的初始状态为完全展开;需要改变成侧摆状态时,先按压弹扣使其脱离定位孔,同时,将右支撑体向左支撑体的内部推进,当右支撑体完全处于左支撑体的内部时,弹扣重新弹出并插入定位孔中形成固定;此时,将上躯干支撑件侧摆,左支撑体的开口处的边缘与外部的平台接触;需要再次改变成平躺状态时,先按压弹扣使其脱离定位孔,同时,压簧自动将右支撑体向外弹出,并再次通过弹扣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右支撑体的右侧边缘设置有一道平衡垫板,该平衡垫板从右支撑体的上端延伸至下端,并且,当上躯干支撑体处于平躺状态时,平衡垫板的下边缘与左支撑体的后背部的下表面齐平。

为了满足右支撑体能够完全嵌入左支撑体内部,右支撑体的外轮廓高度和宽度均小于左支撑体的外轮廓高度和宽度,因此,当上躯干支撑件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左右两部分无法齐平,平躺状态时会产生浮动,为了消除浮动,在右支撑体的外端增加了平衡垫板来弥补高度差,使上躯干整体稳定平衡。

作为优选,所述颈部件设置为柱状体,颈部件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左支撑体的上端;当右支撑体嵌入左支撑体内部并且上躯干支撑件处于侧摆状态时,侧摆的上颌体、侧摆的下颌体、侧摆的左支撑体的下边缘处于同一水平线。

作为优选,所述球体连接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圈凸起的旋转导向环,旋转导向环呈圆周环绕,并且旋转导向环所在的平面与颈部件的轴向垂直;同时,所述球体安装槽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圈内凹的旋转导向槽,所述旋转导向环嵌入该旋转导向槽中;则两者相对旋转时,在直径所在平面内旋转,不会偏离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上颌体的侧边缘和下颌体的侧边缘之间连接有弹性橡胶材质的脸颊层;轴套和转轴之间相对旋转时具有一定的摩擦力,收到外力作用后才能相对旋转,使上颌体和下颌体旋转开合;为了不影响开合角度,脸颊层的弹性较大;护理操作时,冲洗管、负压吸引管伸入口腔后,其端部可抵住脸颊层,将冲洗管、负压吸引管安放在适当位置并进行护理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上颌体和下颌体之间设置调角机构,以调节并定位口腔的打开角度,施力部位在上颌体的外侧,贴近临床实际操作部位;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躯干支撑件、颈部件,用于稳定上颌组件、下颌组件,便于护理操作;本实用新型的上躯干支撑件可伸缩变形,可平躺支撑,可侧摆支撑;本实用新型具有脸颊层,能够更好的安置伸入口腔内的管子等护理用具;本实用新型为护理操作提供规范且稳定的操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常用的第一种教学口腔模型;

图2是目前常用的第二种教学口腔模型;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方向的剖面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侧摆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躯干支撑体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定位件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球体连接件和球体安装槽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上颌体;10、轴套;11、上列齿;2、下颌体;20、脸颊层;21、下列齿;22、颈部件;23、轴承板;24、圆轴;3、角度调节机构;31、调节杆;32、套环;33、定位插件;34、弹簧;35、圆形调节板;36、调节孔;37、折叠扳手;4、左支撑体;41、定位孔;42、导向件;43、第一导向滑槽;44、第二导向滑槽;45、第一限位件;5、弹性定位件;51、圆台形基座;52、金属弹片;53、弹扣;6、右支撑体;61、导向嵌槽;62、导轨件;63、第二限位件;7、压簧;8、球体连接件;81、旋转导向环;9、球体安装槽;91、旋转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3至10所示,一种带调角功能的口腔教学模拟仪器,主要由上颌组件、下颌组件、舌体、颈部件、上躯干支撑体构成。

所述上颌组件由上至下依次由上颌体1、上牙床、上列齿11构成,上颌组件为塑质材料一体成型;所述下颌组件由下至上依次由下颌体2、下牙床、下列齿21构成,下颌组件为塑质材料一体成型。

所述下颌体2,其与上颌体1铰接的一侧有两平行的轴承板23,轴承板23上带有轴孔,两轴承板23的轴孔内固定连接一圆轴24。

所述上颌体1设置为中空的壳体,由位于上方的上颌上板、位于下方的上颌下板、位于四周侧面的上颌侧板连接构成,其中,上颌体1靠近铰接处的一侧面设为开口,该开口处固定一轴套10,该轴套10环套连接于所述的圆轴24。

如在上颌体1的内部安装角度调节机构3,角度调节机构3包括两交叉铰接的调节杆31,每一调节杆31的中部均有一铰接孔,铰接孔内连接转轴,转轴垂直固定于上颌体1的上颌上板,每一调节杆31的内端穿过上颌体1的开口,内端固定一套环32,套环32环套连接于所述的圆轴24,套环32上垂直固定一定位插件33;所述圆轴24上环套固定连接两个圆形调节板35,两个圆形调节板35分别位于所述轴套10的两侧,每一圆形调节板35上有多个调节孔36,调节孔36沿着圆周呈弧形排列;上述套环32位于圆形调节板35的外侧,套环32上的定位插件33朝着圆形调节板35垂直延伸,并且,定位插件33能够插入调节孔36中。

所述上颌体1的远离铰接部位的上颌侧板上具有两个开口,而两调节杆31的外端对应穿过开口;在两调节杆31之间连接一段弹簧34,弹簧34位于铰接部位和外端之间;每一调节杆31的外端连接折叠扳手37,折叠扳手37通过销轴与调节杆31的外端铰接;所述调节杆31设置成弯折的条板,其靠近内端的一段板件与圆轴24垂直,其靠近外端的一段板件与圆轴24垂直,两段板件之间为一段相对倾斜的板件,铰接部位在倾斜的板件的中部。

在上颌体1的侧边缘和下颌体2的侧边缘之间固定连接弹性橡胶材质的脸颊层20,为了不影响上颌体1和下颌体2的开合角度,脸颊层20的弹性较大。

所述下颌体1的下方连接颈部件22,颈部件22设置为柱状体,如图7所示,颈部件22的上端固定一球体连接件8,同时,在下颌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一个呈球面内凹的球体安装槽9,则球体连接件8嵌入球体安装槽9中;在球体连接件8的外表面有一圈凸起的旋转导向环81,旋转导向环81呈圆周环绕,并且旋转导向环81所在的平面与颈部件22的轴向垂直,同时,在球体安装槽9的内表面有一圈内凹的旋转导向槽91,则旋转导向环81嵌入该旋转导向槽91中。

所述颈部件22的下端固定连接上躯干支撑体,上躯干支撑体的轮廓形状与人体上躯干的形状相似。为了便于描述,以人体主观为中心进行上下左右方位的描述。上躯干支撑体由位于左侧的左支撑体4和位于右侧的右支撑体6可伸缩连接构成,左支撑体4与右支撑体6的宽度比为3:1,其中,左支撑体4设置为中空的壳体,右支撑体6能够完全嵌入左支撑体4的内部。

在左支撑体4的前胸部设置两个镂空的定位孔41,其中一个定位孔41靠近左支撑体4的左侧边缘,另一个定位孔41靠近左支撑体4的中部,并且两个定位孔41的连线垂直于上躯干支撑体的中心轴线。

在右支撑体6的前胸部的外表面安装一个相对凸起的弹性定位件5,弹性定位件5靠近右支撑体6的左侧边缘,如图6所示,该弹性定位件5由圆台形的基座51、金属弹片52、弹扣53构成,其中,圆台形基座51固定于右支撑体6,基座51的边缘固定连接三条金属弹片52,三条金属弹片52以基座51的中心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金属弹片52的外端固定于基座51的边缘,金属弹片53呈弧形外凸且向中心延伸,三条金属弹片53的内端同时固定连接一圆柱形弹扣53,该弹扣53能够分别插入左支撑体4的两个定位孔41中。

为了使左支撑体4和右支撑体6沿着设定的轨道稳定平行,在左支撑体4和右支撑体6之间增设导向机构,具体的,在左支撑体4的前胸部的内表面,且两个定位孔41的两侧均设置有一道相对于凸起的导向件42,两道平行的导向件42之间形成凹陷的第一导向滑槽43,第一导向滑槽43从左支撑体的左侧边缘延伸至中部;与上述两平行的导向件42相对应的,在右支撑体6的前胸部的上表面且弹性定位件5的两侧设置两道凹陷的导向嵌槽61,则导向定位件42的下部能够嵌入导向嵌槽61中并形成平移滑动;在左支撑体4的后背部的内表面也有两道凹陷的第二导向滑槽44,第二导向滑槽44与第一导向滑槽44平行,两道第二导向滑槽44分别位于左支撑体4的上部和下部,第二导向滑槽44的右端设置有向滑槽内凸起的第一限位件45,第一限位件45可设置为向内折的折边;同时,在右支撑体6的后背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相对凸起的两道互相平行的导轨件62,两道导轨件62分别对应嵌入两道第二导向滑槽44中,并且导轨件62的左端设置有向导轨件62外侧凸起的第二限位件63,第二限位件63可设置向外折的折边,则上躯干支撑体完全展开状态时,第一限位件45能够与第二限位件63相互抵触,避免左支撑体4和右支撑体6相互脱离。

在上躯干支撑体的内部连接一段压簧7,压簧7与上躯干支撑体的中心轴线垂直,压簧7的一端连接于左支撑体4,压簧7的另一端连接于右支撑体6;左支撑体4为半开口,右支撑体6为全封闭;为了弥补左支撑体4和右支撑体6之间的尺寸差,在右支撑体6的右侧边缘连接一条平衡垫板,该平衡垫板从右支撑体6的上端延伸至下端,并且,当上躯干支撑体处于平躺状态时,平衡垫板的下边缘与左支撑体4的后背部的下表面齐平,则上躯干支撑体能够放置平稳。

所述颈部件22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左支撑体4的上端,当右支撑体6嵌入左支撑体4内部并且上躯干支撑件处于侧摆状态时,侧摆的上颌体1、侧摆的下颌体2、侧摆的左支撑体4的下边缘处于同一水平线,则侧摆时能够放置平稳。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