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撕式书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0512发布日期:2019-12-14 00:21阅读:1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撕式书本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印刷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撕式书本。



背景技术:

习题集和错题本能够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着重加强记忆和巩固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当学生刚做完一道题的时候,脑子的做题思路和做题场景是非常清晰的,这时如果能立刻对答案找到对错,将对纠正人脑中的思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老师们都要求整理错题,学生将习题集上做错的题用剪刀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以便复习的时候翻看,只要学生不是以刻意敷衍的态度整理错题,都会起到很好的纠正与辅助作用。然而,现有的整体错题方式具有诸多不便与缺陷:首先,绝大多数学生年纪较轻,携带剪刀以及粘胶去学校尤其会对校园带来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其次,携带剪刀和粘胶不仅不方便,而且对书本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现在的书往往都是双面印刷,当为了剪一面的错题的时候,通常会连带剪掉纸张反面的一些文字,这样的话影响第二面的阅读,把书剪烂了之后,书很难长期保存下去,影响以后复习时的正常使用。除此以外,现在的教辅书一般都把答案附在后面,这样会导致许多不自觉的同学提前翻抄答案等,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安全无隐患、便捷易使用、便于学生使用后整理所做题目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可撕式书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撕式书本,通过采用不干胶形式的底纸和面料以取代现有的普通纸张,在面料印刷有习题时可在做完习题后方便的撕下并粘贴整理在错题本上,具有安全环保、便于使用的有益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撕式书本,包括装订成册的多页纸张,每页所述纸张包括底纸和多块面料,多块所述面料粘贴在所述底纸的表面且可分别撕下,所述面料的表面设有第一印刷内容。

优选地,所述底纸的表面设有第二印刷内容。

优选地,所述第一印刷内容为习题或谜语,所述第二印刷内容为与所述习题或所述谜语对应的答案或谜底。

优选地,所述第一印刷内容和所述第二印刷内容均为习题。

优选地,多块所述面料之间无重叠,多块所述面料部分或完全覆盖所述底纸的表面。

优选地,多页所述纸张之间为活页装订。

优选地,所述纸张竖向装订以实现左右翻页。

优选地,所述纸张横向装订以实现上下翻页。

优选地,所述面料包括模造纸以及贴覆于所述模造纸的背面的胶粘剂,所述底纸包括格拉辛纸以及贴覆于所述格拉辛纸的正面的硅树脂涂层。

优选地,所述底纸的正面和背面两个表面均设有多块所述面料。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撕式书本包括多页装订成册的纸张,每页纸张包括底纸和多块面料,多块面料粘贴在底纸的表面,多块面料可从底纸的表面分别撕下,在面料的表面设有印刷的第一印刷内容,该可撕式书本采用不干胶的形式,当需要将可撕式书本中与第一印刷内容对应的部分进行撕去时,只需将对应的面料从底纸的表面撕下,而无需使用剪刀或其他工具进行剪裁或撕扯,撕下的面料还可以再粘贴在如错题本上,在面料印刷有习题时可使得学生在做完习题后方便的将错题撕下并粘贴整理在错题本上,具有安全环保、便于使用的有益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撕式书本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撕式书本的使用效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撕式书本的内部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错题本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面料、11-胶粘剂、12-模造纸、2-底纸、21-格拉辛纸、22-硅树脂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撕式书本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撕式书本的使用效果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撕式书本的内部结构分解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错题本的结构示意图。

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可撕式书本包括多页装订成册的纸张,每页纸张包括底纸2和多块面料1,每块面料1的表面均设有独立的第一印刷内容,多块面料1均粘贴在底纸2的表面并且能够被分别撕下,撕下的面料1的表面保留有完整的第一印刷内容,撕下后的面料1还能够粘贴到其他地方使得再粘贴后的面料1仍然能够呈现所保留的第一印刷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可撕式书本采用不干胶的连接形式,使得面料1在底纸2的表面易于撕下,而无需使用剪刀等工具进行剪裁,消除了使用剪刀的安全隐患,撕下与粘贴的过程简单容易实现。

具体而言,面料1包括模造纸12以及贴覆在模造纸12的背面的胶粘剂11,底纸2包括格拉辛纸21以及贴覆在格拉辛纸21的正面的硅树脂涂层22,贴覆有胶粘剂11的面料1作为不干胶可多次使用实现粘贴的效果,贴覆有硅树脂涂层22的格拉辛纸21为涂硅保护纸,涂硅保护纸作为不干胶的粘贴载体而不会破坏不干胶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该可撕式书本可采用单面的结构,也可采用双面的结构。在单面的结构中,底纸2的正面或背面设置多块面料1;在双面的结构中,底纸2的正面和背面两个表面均设置多块面料1,底纸2的正面和背面的面料1的使用效果相同。

其中,该可撕式书本尤其适用于习题集,通过将习题集的习题内容分块且对应的印刷在多块面料1的表面,也就是说第一印刷内容为习题,在出现错题需要将错题撕下整理在错题本时,仅需撕下与错题对应的面料1,撕下的面料1仍能够粘贴在准备的错题本上,准备的错题本同应具有采用底纸2的纸张。

需要说明的是,该可撕式书本适用但不限于习题集,还适用于谜语书、揭秘书或科普书等,仅需替换面料1表面所印刷的内容即可。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底纸2的表面设有第二印刷内容,第二印刷内容正对在第一印刷内容的下方,在面料1粘贴在底纸2的表面时,第二印刷内容被遮盖。

示例性的,第一印刷内容为习题,第二印刷内容为答案,学生在做完习题后,可揭开或撕去粘贴在底纸2的表面的面料1以展现出遮盖的答案,学生对照检查后可决定是否将做对或做错的习题整理并粘贴在错题本上。该种方式解决了答案单独成册和不方便查阅的问题,如果答案单独成册,每次翻答案还是非常麻烦,因此直接将答案印在格拉辛纸21上,在电脑上排好版,使得模造纸12印的每一道题目的下方的格拉辛纸21上就印有对应这一道题目的答案。

与此类似的,第一印刷内容为谜语,第二印刷内容为谜题,面料1在揭开或撕去之前谜底属于隐藏状态,当使用者揭开或撕去谜题后谜底才会显露。

除此以外,第一印刷内容和第二印刷内容均为习题,换句话说,习题在可撕式书本上印刷了两遍,两遍印刷的习题的排版相同,当学生揭掉一道题之后,题的下方依然会显示出同样的题,这就保证了习题集的完整性,在完成第一遍习题的答题后,学生将撕下的第一遍习题整理在错题本上,留在底纸2上的习题作为第二遍习题仍然能够作为完整的习题集被使用,此种方式需要采用传统的形式将答案单独印刷成册。

同样的,底纸2的表面也可以不印刷习题或答案,仅在面料1的表面印刷习题,其中,在题目与题目之间分割好线,每一道题占一块单独的模造纸12,一旦发现了做错的题就可以直接把题目撕下来贴在错题本上,而正确的题可以留在书本上不动,也可以撕下来贴在正题本。这样,书本纸张页面背面的题目也不受影响,仍然是完整的,而且书本也不会因此变得残缺。

需要说明的是,多块面料1之间无重叠,多块面料1可完全覆盖底纸2的表面并印刷习题,也可部分覆盖底纸2的表面以部分露出或不露出底纸2的表面的第二印刷内容,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该可撕式书本为活页装订,换句话说,多页纸张之间为活页装订,该可撕式书本可单独取下每页纸张,或装入新的纸张。需要说明的是,该可撕式书本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活页装订,对于常规的书本装订方式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示例性的,纸张竖向装订,该可撕式书本为左右翻页;与此类似的,纸张横向装订,该可撕式书本为上下翻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核心改进点在于把不干胶的方式应用于书本的纸张,在不干胶的表面材料也即面料1上印习题,在不干胶的底板也即底纸2上印所对应的表面材料的习题的答案,并用切线机在题与题之间画出分割线。当学生写完第一道题时,可随即撕开表面材料,在底板上即呈现出此道题的答案,学生用眼睛看一眼答案便知对错。如果做对的了可随即把手中撕掉的题粘贴在习题集的原处,也可以把手中的题粘在正题本上;如果发现题做错了,可将题直接粘在错题本上,方便下次复习时翻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撕式书本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