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VR技术的建筑教学用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7565发布日期:2020-02-07 23:5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建筑教学用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教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vr技术的建筑教学用平台。



背景技术:

建筑是人类生活元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哪个国家,都把各个时代的建筑当作自己文明的延伸,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院校作为建筑类专业人才的培训摇篮,对建筑行业内新鲜学业的持续注入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对于建筑物的内部构造形式的理解多数以理论的讲解为主,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讲解,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对于毕业后融入工作环境的速度有一定影响,工作相对较为吃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vr技术的建筑教学用平台的技术方案,改变现有技术中的纯理论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操作台实现多媒体教学方式,并结合vr技术,使得整个建筑教学过程更加的具有真实感和带入感,同时通过模型展示台可以将教学中所需要的建筑模型进行展示,以便学生更加直观地进行观察、触摸和理解,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多样化,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领悟,更便于学生对知识点和理解和掌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建筑教学用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其特征在于:平台本体的顶面上通过间隔板分隔成多媒体操作台和模型展示台,模型展示台的顶面上前后对称设置有l型开口槽,l型开口槽内设置有l型托架,两个l型托架的水平段的右侧均设置有定位孔,l型托架的左端设置有l型限位块,l型限位块的水平段与l型托架的垂直段的顶面螺钉固定,两个l型开口槽的相反面上均设置有闭合槽,l型限位块的垂直段与闭合槽相匹配,l型限位块的垂直段卡接在闭合槽内,模型展示台的侧端面上设置有插槽,插槽内设置有隐藏支板,隐藏支板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内凹槽,内凹槽内设置有两个紧定螺钉,紧定螺钉与定位孔相匹配。

进一步,平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槽,通孔槽内设置有搁脚板,搁脚板与通孔槽的顶侧壁螺钉固定,通孔槽的设计可以便于搁脚板的安装放置,通过搁脚板可以增加整个平台本体的使用舒适度,设计人性化,螺钉固定可以确保搁脚板与平台本体之间的安装牢固性能,并且连接灵活,安装方便简单。

进一步,模型展示台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侧挡板,间隔板的右端面上设置有限位槽,侧挡板的左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槽相匹配,限位块卡接在限位槽内,限位槽和限位块的设计,可以便于侧挡板与间隔板之间的卡接限位,实现两者之间的活动卡接,既便于实际的安装拆卸,也可以保证侧挡板与间隔板之间的连接紧密性,结构设计更加的巧妙合理。

进一步,同一侧的l型开口槽和闭合槽均隐藏在对应侧的侧挡板的下方,且侧挡板的底面上设置有辅助嵌槽,辅助嵌槽的深度与l型限位块的水平段的高度相匹配,侧挡板将l型开口槽和闭合槽进行隐藏,使得模型展示台的表面更加的整洁,并且也可以避免其他杂质或小物件掉落到l型开口槽或闭合槽内,影响后续模型展示台的使用,同时侧挡板通过底面的辅助嵌槽将l型限位块进一步的限位卡接,限制l型限位块在垂直方向的移动,确保l型限位块的垂直段紧密卡接在闭合槽内,只能够沿着闭合槽左右滑动,但不会从闭合槽中脱离,间接确保l型托架不会从模型展示台上脱落,从而确保后续隐藏支板安装的平稳牢固性能。

进一步,l型托架的右端面上设置有拉手柄,隐藏支板的右端面上设置有握手槽,拉手柄的设计可以便于对l型托架位置的调整,握手槽的设计可以便于对隐藏支板的拿取,整体设计更加的人性化,更便于操作者的使用。

进一步,两个l型托架的垂直段之间的最近距离与隐藏支板的宽度相匹配,两个l型托架的水平段的顶面距离模型展示台的顶面的距离与隐藏支板的高度相匹配,两个l型托架的垂直段之间的最近距离与隐藏支板的宽度相匹配的设计可以确保隐藏支板放在两个l型托架上时,隐藏支板的前后两侧面正好与两个l型托架卡紧限位,提高隐藏支板与l型托架之间卡接性能,从而使得隐藏支板的放置更加的平稳牢固,也更便于隐藏支板与l型托架之间的定位安装,而两个l型托架的水平段的顶面距离模型展示台的顶面的距离与隐藏支板的高度相匹配的设计,可以确保隐藏支板卡接在两个l型托架之间后,隐藏支板的顶面与多媒体操作台的顶面相齐平,避免隐藏支板与多媒体操作台之间出现高度差,不便于建筑模型的水平放置。

进一步,多媒体操作台的侧边上设置有遮挡侧板,遮挡侧板的设计可以对多媒体操作台上的设备进行一定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媒体操作台实现多媒体教学,并且与vr技术相结合,使得建筑教学不仅仅是现有的纯理论教学,教学过程更加的逼真,并且本实用新型中还通过模型展示台,可以将建筑教学中所需要用到的模型进行教学展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更加的多元化,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并且模型展示台通过隐藏支板的设计,可以根据模型的实际大小进行调整,扩大模型展示台的适用范围,当模型展示台不足以放置建筑模型时,将隐藏支板从插槽中取出,接着移动模型展示台两侧的l型托架,使得l型托架沿着l型开口槽滑动,同时带动l型限位块沿着闭合槽滑动,直至l型限位块的端部抵触到闭合槽的端面时,l型托架移动到位,再将隐藏支板左端内凹槽内的紧定螺钉取下,将隐藏支板放置到两个l型托架之间,隐藏支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l型托架抵紧贴合,再将隐藏支板往模型展示台方向推动,直至隐藏支板的端面与模型展示台的端面紧密贴合后,将两个紧定螺钉分别安装到l型托架上的定位孔内,紧定螺钉的端部穿过定位孔与隐藏支板的底面抵紧,将隐藏支板与l型托架进一步的限位抵紧,从而使得隐藏支板更加的平稳牢固,更便于建筑模型的平稳放置和展示,而当不需要使用隐藏支板时,将紧定螺钉拆卸,隐藏支板从l型托架上取下,再将紧定螺钉安装到内凹槽内,接着将隐藏支板插入到插槽内进行隐藏,最后将l型托架往间隔板方向移动,直至移动到位,l型托架隐藏到侧挡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提供了一种基于vr技术的建筑教学用平台,改变现有技术中的纯理论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操作台实现多媒体教学方式,并结合vr技术,使得整个建筑教学过程更加的具有真实感和带入感,同时通过模型展示台可以将教学中所需要的建筑模型进行展示,以便学生更加直观地进行观察、触摸和理解,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多样化,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领悟,更便于学生对知识点和理解和掌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vr技术的建筑教学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隐藏支板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隐藏支板与l型托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侧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隐藏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l型托架与模型展示台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l型限位块与l型托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l型开口槽和闭合槽再模型展示台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台本体;2-间隔板;3-多媒体操作台;4-模型展示台;5-l型开口槽;6-l型托架;7-定位孔;8-l型限位块;9-闭合槽;10-插槽;11-隐藏支板;12-内凹槽;13-紧定螺钉;14-通孔槽;15-搁脚板;16-侧挡板;17-限位槽;18-限位块;19-辅助嵌槽;20-拉手柄;21-握手槽;22-遮挡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vr技术的建筑教学用平台,包括平台本体1,平台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槽14,通孔槽14内设置有搁脚板15,搁脚板15与通孔槽14的顶侧壁螺钉固定,通孔槽14的设计可以便于搁脚板15的安装放置,通过搁脚板15可以增加整个平台本体1的使用舒适度,设计人性化,螺钉固定可以确保搁脚板15与平台本体1之间的安装牢固性能,并且连接灵活,安装方便简单。

平台本体1的顶面上通过间隔板2分隔成多媒体操作台3和模型展示台4,通过间隔板2实现平台本体功能的区域划分,更便于实际的使用,多媒体操作台3的侧边上设置有遮挡侧板22,遮挡侧板22的设计可以对多媒体操作台3上的设备进行一定的保护。

模型展示台4的顶面上前后对称设置有l型开口槽5,l型开口槽5内设置有l型托架6,l型开口槽5将l型托架6隐藏,当需要使用时则将l型托架6拉出,两个l型托架6的水平段的右侧均设置有定位孔7,定位孔7可以便于隐藏支板11与l型托架6之间的进一步限位固定,l型托架6的左端设置有l型限位块8,l型限位块8的水平段与l型托架6的垂直段的顶面螺钉固定,并且安装时,通过在l型限位块8的顶部挖取一个槽,再将螺钉设于槽内,实现l型限位块8与l型托架6之间的安装定位,避免螺钉凸起在l型限位块8的顶部影响后续侧挡板16的安装,两个l型开口槽5的相反面上均设置有闭合槽9,l型限位块8的垂直段与闭合槽9相匹配,l型限位块8的垂直段卡接在闭合槽9内,模型展示台4的侧端面上设置有插槽10,插槽10内设置有隐藏支板11,将隐藏支板11隐藏在插槽10内,减少整个平台本体1的面积,而当需要使用时,再从插槽10中将隐藏支板11取出进行支撑安装,使用方便,隐藏支板11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内凹槽12,内凹槽12内设置有两个紧定螺钉13,紧定螺钉13与定位孔7相匹配,未安装隐藏支板11时,将紧定螺钉13旋入到内凹槽12内预留的两个孔洞上,实现紧定螺钉13的隐藏式收藏,当需要安装隐藏支板11时,将隐藏支板11取出后,再将两个紧定螺钉13从孔洞上旋出,进行使用,设计巧妙,便于实际的安装使用,实现紧定螺钉13的巧妙性收藏和拿取。

模型展示台4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侧挡板16,间隔板2的右端面上设置有限位槽17,侧挡板16的左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与限位槽17相匹配,限位块18卡接在限位槽17内,限位槽17和限位块18的设计,可以便于侧挡板16与间隔板2之间的卡接限位,实现两者之间的活动卡接,既便于实际的安装拆卸,也可以保证侧挡板16与间隔板2之间的连接紧密性,结构设计更加的巧妙合理。

同一侧的l型开口槽5和闭合槽9均隐藏在对应侧的侧挡板16的下方,且侧挡板16的底面上设置有辅助嵌槽19,辅助嵌槽19的深度与l型限位块8的水平段的高度相匹配,侧挡板16将l型开口槽5和闭合槽9进行隐藏,使得模型展示台4的表面更加的整洁,并且也可以避免其他杂质或小物件掉落到l型开口槽5或闭合槽9内,影响后续模型展示台4的使用,同时侧挡板16通过底面的辅助嵌槽19将l型限位块8进一步的限位卡接,限制l型限位块8在垂直方向的移动,确保l型限位块8的垂直段紧密卡接在闭合槽9内,只能够沿着闭合槽9左右滑动,但不会从闭合槽9中脱离,间接确保l型托架6不会从模型展示台4上脱落,从而确保后续隐藏支板11安装的平稳牢固性能。

l型托架6的右端面上设置有拉手柄20,隐藏支板11的右端面上设置有握手槽21,拉手柄20的设计可以便于对l型托架6位置的调整,握手槽21的设计可以便于对隐藏支板11的拿取,整体设计更加的人性化,更便于操作者的使用。

两个l型托架6的垂直段之间的最近距离与隐藏支板11的宽度相匹配,两个l型托架6的水平段的顶面距离模型展示台4的顶面的距离与隐藏支板11的高度相匹配,两个l型托架6的垂直段之间的最近距离与隐藏支板11的宽度相匹配的设计可以确保隐藏支板11放在两个l型托架6上时,隐藏支板11的前后两侧面正好与两个l型托架6卡紧限位,提高隐藏支板11与l型托架6之间卡接性能,从而使得隐藏支板11的放置更加的平稳牢固,也更便于隐藏支板11与l型托架6之间的定位安装,而两个l型托架6的水平段的顶面距离模型展示台4的顶面的距离与隐藏支板11的高度相匹配的设计,可以确保隐藏支板11卡接在两个l型托架6之间后,隐藏支板11的顶面与多媒体操作台3的顶面相齐平,避免隐藏支板11与多媒体操作台3之间出现高度差,不便于建筑模型的水平放置。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媒体操作台3实现多媒体教学,并且与vr技术相结合,使得建筑教学不仅仅是现有的纯理论教学,教学过程更加的逼真,并且本实用新型中还通过模型展示台4,可以将建筑教学中所需要用到的模型进行教学展示,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更加的多元化,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并且模型展示台4通过隐藏支板11的设计,可以根据模型的实际大小进行调整,扩大模型展示台4的适用范围,当模型展示台4不足以放置建筑模型时,将隐藏支板11从插槽10中取出,接着移动模型展示台4两侧的l型托架6,使得l型托架6沿着l型开口槽5滑动,同时带动l型限位块8沿着闭合槽9滑动,并且l型限位块8的顶面帖覆这辅助嵌槽19的顶面移动,直至l型限位块8的端部抵触到闭合槽9的端面时,l型托架6移动到位,再将隐藏支板11左端内凹槽12内的紧定螺钉13取下,将隐藏支板11放置到两个l型托架6之间,隐藏支板11的两侧分别与两个l型托架6抵紧贴合,再将隐藏支板11往模型展示台4方向推动,直至隐藏支板11的端面与模型展示台4的端面紧密贴合后,将两个紧定螺钉13分别安装到l型托架6上的定位孔7内,紧定螺钉13的端部穿过定位孔7与隐藏支板11的底面抵紧,将隐藏支板11与l型托架6进一步的限位抵紧,从而使得隐藏支板11更加的平稳牢固,更便于建筑模型的平稳放置和展示,而当不需要使用隐藏支板11时,将紧定螺钉13拆卸,隐藏支板11从l型托架6上取下,再将紧定螺钉13安装到内凹槽12内,接着将隐藏支板11插入到插槽10内进行隐藏,最后将l型托架6往间隔板2方向移动,直至移动到位,l型托架6隐藏到侧挡板16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提供了一种基于vr技术的建筑教学用平台,改变现有技术中的纯理论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操作台3实现多媒体教学方式,并结合vr技术,使得整个建筑教学过程更加的具有真实感和带入感,同时通过模型展示台4可以将教学中所需要的建筑模型进行展示,以便学生更加直观地进行观察、触摸和理解,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多样化,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领悟,更便于学生对知识点和理解和掌握。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