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理学教学用演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5278发布日期:2020-05-08 13:2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理学教学用演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理学教学用具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理学教学用演练装置。



背景技术:

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心理学教学中通常用到演示板进行辅助教学,现有的演示板通常有黑板配合显示屏使用,可以通过显示屏读取电子文档和图片视屏等,同时可以在黑板上进行书写教学,使用方便,但现有的演示板通常将显示屏与黑板放置在同一平面,使黑板的使用面积减小了,同时整个装置占用的空间较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心理学教学用演练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理学教学用演练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演示板通常将显示屏与黑板放置在同一平面,使黑板的使用面积减小了,同时整个装置占用的空间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理学教学用演练装置,包括:底座;

两个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的左右两侧;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

黑板,所述黑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正面;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背面;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上;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正面。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安装板背面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安装板背面顶部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触压开关。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放置盒,所述安装板的背面且位于支撑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安装板背面的右侧的底部设置有控制屏。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l形板、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l形板上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

优选的,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丝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顶端依次贯穿所述外壳和所述保护壳且延伸至所述保护壳的上方,所述第一丝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丝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贯穿所述保护壳且延伸至所述保护壳的上方,所述第二丝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的表面且位于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均套设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的表面且位于保护壳的上方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螺纹块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块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理学教学用演练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理学教学用演练装置。

使用时,可以根据老师的身高,调节黑板的高度,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对安装板进行升降,从而对黑板进行升降,调节至高度最合适的位置,当使用显示屏,通过控制屏上的开关开起电机,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通过皮带轮和皮带带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同时带动两个螺纹块向上移动,螺纹块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向上移动,即带动显示屏向上移动,当两个螺纹块移动至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最上方时,即显示屏完全位于黑板的上方,此时位于右侧螺纹块顶部的左侧触压到触压开关,触压开关时电机关闭,此时可以使用显示屏,当时用结束后通过控制屏上的开关控制电机反转,使显示屏向下移动至原位置,其中螺纹块与保护壳的顶部接触,关闭电机,通过将显示屏设置于黑板的背面,可以增大黑板的面积,使黑板有足够的空间供教学使用,且在使用显示屏时可以将显示屏伸出,不使用时将其收回,节省了整个的装置的占用空间,使用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理学教学用演练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后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固定板的结构图;

图5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电动伸缩杆,3、安装板,4、黑板,5、驱动组件,51、l形板,52、外壳,53、电机,54、第一丝杆,55、第二丝杆,56、皮带,57、皮带轮,58、螺纹块,59、橡胶垫,6、支撑板,7、固定板,8、显示屏,9、第一固定块,10、触压开关,11、放置盒,12、第二固定块,13、保护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理学教学用演练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后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局部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固定板的结构图;图5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心理学教学用演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自锁轮,方便移动;

两个电动伸缩杆2,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2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的左右两侧;

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固定于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顶端;

黑板4,所述黑板4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的正面;

驱动组件5,所述驱动组件5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的背面;

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5上;

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固定于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

显示屏8,所述显示屏8设置于所述固定板7的正面。

所述安装板3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9,所述安装板3背面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2,所述安装板3背面顶部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9的一侧设置有触压开关10,触压开关10当被触压时机53被关闭。

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放置盒11,放置盒11的正面设置有两个抽屉,可以钢制粉末,黑板檫等教学用具,所述安装板3的背面且位于支撑板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3,所述安装板3背面的右侧的底部设置有控制屏,控制屏主要用于控制电机53启动关闭和正反转及电动伸缩杆2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l形板51、第一丝杆54和第二丝杆55,所述l形板51上固定连接有外壳52,所述外壳5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53,电机53、电动伸缩杆2和显示屏8均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电机53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丝杆5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54的顶端依次贯穿所述外壳52和所述保护壳13且延伸至所述保护壳13的上方,所述第一丝杆54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9的底部转动连接,位于安装板3右侧的第一固定块9。

所述第二丝杆55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12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55贯穿所述保护壳13且延伸至所述保护壳13的上方,所述第二丝杆55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9的底部转动连接,位于安装板3左侧的第一固定块9。

所述第一丝杆54和所述第二丝杆55的表面且位于所述保护壳13的内部均套设有皮带轮57,两个所述皮带轮57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54和所述第二丝杆55的表面且位于保护壳13的上方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58,所述支撑板6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螺纹块58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块58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59,位于右侧的螺纹块58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59。

显示屏8的一侧设置有usb接口,显示屏可以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理学教学用演练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1、使用时,可以根据老师的身高,调节黑板4的高度,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2对安装板3进行升降,从而对黑板4进行升降,调节至高度最合适的位置;

2、当使用显示屏8,通过控制屏上的开关开起电机53,电机53带动第一丝杆54转动,第一丝杆54通过皮带轮57和皮带56带动第二丝杆55转动,第一丝杆54和第二丝杆55同时带动两个螺纹块58向上移动,螺纹块58带动支撑板6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7向上移动,即带动显示屏8向上移动,当两个螺纹块58移动至第一丝杆54和第二丝杆55的最上方时,即显示屏完全位于黑板4的上方,此时位于右侧螺纹块58顶部的左侧触压到触压开关10,触压开关10时电机53关闭,此时可以使用显示屏8;

3、当时用结束后,通过控制屏上的开关控制电机53反转,使显示屏8向下移动至原位置,其中螺纹块58与保护壳13的顶部接触,关闭电机53。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理学教学用演练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使用时,可以根据老师的身高,调节黑板4的高度,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2对安装板3进行升降,从而对黑板4进行升降,调节至高度最合适的位置;当使用显示屏8,通过控制屏上的开关开起电机53,电机53带动第一丝杆54转动,第一丝杆54通过皮带轮57和皮带56带动第二丝杆55转动,第一丝杆54和第二丝杆55同时带动两个螺纹块58向上移动,螺纹块58带动支撑板6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7向上移动,即带动显示屏8向上移动,当两个螺纹块58移动至第一丝杆54和第二丝杆55的最上方时,即显示屏完全位于黑板4的上方,此时位于右侧螺纹块58顶部的左侧触压到触压开关10,触压开关10时电机53关闭,此时可以使用显示屏8,当时用结束后通过控制屏上的开关控制电机53反转,使显示屏8向下移动至原位置,其中螺纹块58与保护壳13的顶部接触,关闭电机53,通过将显示屏设置于黑板4的背面,可以增大黑板的面积,使黑板有足够的空间供教学使用,且在使用显示屏时可以将显示屏伸出,不使用时将其收回,节省了整个的装置的占用空间,使用更加的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