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学教学用便携式展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6073发布日期:2020-06-09 19:5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学教学用便携式展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学教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学教学用便携式展板装置。



背景技术:

展板,是指用于发布、展示信息时使用的板状介质,有纸质、新材料、金属材质等,展板的画面为背胶材质,可根据使用现场的亮度和个人喜好选择亚光膜或亮膜,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常常需要采用到便携式展板装置,以便于观看和学习。

由于便携式展板装置的角度较为固定,都是与水平面板进行垂直固定,便携式展板装置对于展板的角度调节效果不佳,导致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展示的角度不佳,降低学生们的观看效果,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数学教学用便携式展板装置,解决了由于便携式展板装置的角度较为固定,都是与水平面板进行垂直固定,便携式展板装置对于展板的角度调节效果不佳,导致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展示的角度不佳,降低学生们的观看效果,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数学教学用便携式展板装置,包括水平面板和角度调节板机构,所述水平面板上表面设有展板,所述角度调节板机构安装在转动机构上端,所述角度调节板机构前端固定在展板背部,所述角度调节板机构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板机构包括连接框、马达、卷线盘、绳索、定滑轮、弹簧、固定管套、调节推移杆、铰接板、固定支撑板、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所述连接框固定安装在展板背部,所述连接框内部设有马达,所述马达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马达输出端与卷线盘同步转动,所述卷线盘与绳索首端相缠绕,所述绳索与定滑轮外部滑动连接,所述定滑轮固定安装在连接框内部,所述绳索末端与弹簧相缠绕,所述弹簧安装在固定管套内部,所述固定管套固定安装在连接框内部,所述弹簧末端与调节推移杆首端相抵触,所述调节推移杆活动嵌套于固定管套内部,所述调节推移杆末端与铰接板相铰接,所述铰接板末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撑板左侧表面,所述固定支撑板下端固定安装在转动机构上表面,所述固定支撑板下端与第一联动杆首端相铰接,所述第一联动杆末端与第二联动杆首端相铰接,所述第二联动杆末端与展板背部下端相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面板底部四角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下端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水平面板下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前表面嵌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按钮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转动机构电连接,所述转动机构上端位于水平面板内部,所述转动机构上端与展板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电机、转杆、转动板、减震器、驱动转盘和辅助转轴,所述电机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与转杆同步转动,所述转杆贯穿于转动板内部并且同步转动,所述转动板与驱动转盘之间设有减震器,所述转杆顶端与驱动转盘同步转动,所述驱动转盘与辅助转轴外表面相贴合,所述驱动转盘上表面与固定支撑板下端相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马达输出端与卷线盘垂直安装,并且位于同一圆心。

进一步的,所述定滑轮共设有两个,并且形状大小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呈圆盘型结构,与转杆垂直安装,并且位于同一圆心。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共设有四个,并且固定安装在转动板与驱动转盘之间的四个方位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转盘呈圆盘型结构,并且中部设有凹槽环,凹槽环的高度与辅助转轴的高度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akm系列。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为合金弹簧钢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由于便携式展板装置的角度较为固定,都是与水平面板进行垂直固定,便携式展板装置对于展板的角度调节效果不佳,导致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展示的角度不佳,降低学生们的观看效果,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效率的问题,通过展板背部设置了角度调节板机构和角度调节板机构下端设置了转动机构,通过马达得电进行转动,带动了卷线盘对绳索进行松放,绳索将缩紧的弹簧进行松放,弹簧发生复位,往外顶出,使得展板的角度发生改变,通过下端的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的配合使用,对展板下端进行支撑连接,使得展板整体的角度发生倾斜变化;接着可以通过启动电机,电机输出端进行转动,带动了转杆进行转动,这时转动板和驱动转盘同时进行转动,驱动转盘转动带动了固定支撑板进行转动,这时展板跟着转动起来,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提高了展示的角度和观看效果,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板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板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水平面板-1、展板-2、支撑脚-3、移动轮-4、控制面板-5、按钮-6、挡板-7、电源线-8、角度调节板机构-9、转动机构-10、连接框-91、马达-92、卷线盘-93、绳索-94、定滑轮-95、弹簧-96、固定管套-97、调节推移杆-98、铰接板-99、固定支撑板-910、第一联动杆-911、第二联动杆-912、电机-101、转杆-102、转动板-103、减震器-104、驱动转盘-105、辅助转轴-1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学教

学用便携式展板装置:包括水平面板1和角度调节板机构9,水平面板

1上表面设有展板2,角度调节板机构9安装在转动机构10上端,角

度调节板机构9前端固定在展板2背部,角度调节板机构9与控制面

板5电连接,角度调节板机构9包括连接框91、马达92、卷线盘93、

绳索94、定滑轮95、弹簧96、固定管套97、调节推移杆98、铰接板

99、固定支撑板910、第一联动杆911和第二联动杆912,连接框91

固定安装在展板2背部,连接框91内部设有马达92,马达92与控制

面板5电连接,马达92输出端与卷线盘93同步转动,卷线盘93与绳

索94首端相缠绕,绳索94与定滑轮95外部滑动连接,定滑轮95固

定安装在连接框91内部,绳索94末端与弹簧96相缠绕,弹簧96安

装在固定管套97内部,固定管套97固定安装在连接框91内部,弹簧96末端与调节推移杆98首端相抵触,调节推移杆98活动嵌套于固定管套97内部,调节推移杆98末端与铰接板99相铰接,铰接板99末端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撑板910左侧表面,固定支撑板910下端固定安装在转动机构10上表面,固定支撑板910下端与第一联动杆911首端相铰接,第一联动杆911末端与第二联动杆912首端相铰接,第二联动杆912末端与展板2背部下端相铰接。

其中,所述水平面板1底部四角设有支撑脚3,所述支撑脚3下端安装有移动轮4,所述水平面板1下端设有挡板7,所述挡板7前表面嵌有控制面板5,所述控制面板5与按钮6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5与电源线8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5与转动机构10电连接,所述转动机构10上端位于水平面板1内部,所述转动机构10上端与展板2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转动机构10包括电机101、转杆102、转动板103、减震器104、驱动转盘105和辅助转轴106,所述电机101与控制面板5电连接,所述电机101输出端与转杆102同步转动,所述转杆102贯穿于转动板103内部并且同步转动,所述转动板103与驱动转盘105之间设有减震器104,所述转杆102顶端与驱动转盘105同步转动,所述驱动转盘105与辅助转轴106外表面相贴合,所述驱动转盘105上表面与固定支撑板910下端相固定。

其中,所述马达92输出端与卷线盘93垂直安装,并且位于同一圆心,利于起到马达92带动卷线盘93进行平稳转动的作用。

其中,所述定滑轮95共设有两个,并且形状大小相一致,利于起到绳索94更好的进行牵引的作用。

其中,所述转动板103呈圆盘型结构,与转杆102垂直安装,并且位于同一圆心,利于起到转杆102带动转动板103进行平稳转动的作用。

其中,所述减震器104共设有四个,并且固定安装在转动板103与驱动转盘105之间的四个方位上,利于起到更好的减弱驱动转盘105转动产生的震动的作用。

其中,所述驱动转盘105呈圆盘型结构,并且中部设有凹槽环,凹槽环的高度与辅助转轴106的高度相匹配,利于起到辅助转轴106更好的辅助驱动转盘105进行平稳转动的作用。

其中,所述电机101为akm系列,具体型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计或定制。

其中,所述弹簧96为合金弹簧钢材质,其具有耐腐蚀性强的优点。本案中弹簧96采用合金弹簧钢材质,可使其耐热性和耐蚀性大大增强,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本专利所述的合金弹簧钢是用于制造弹簧或者其他弹性零件的钢种,弹簧一般是在交变应力下工作,常见的破坏形式是疲劳破坏,因此,合金弹簧钢必须具有高的屈服点和屈强比、弹性极限、抗疲劳性能,以保证弹簧有足够的弹性变形能力并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同时,合金弹簧钢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塑性与韧性,一定的淬透性,不易脱碳及不易过热。

工作原理:在使用前,首先通过移动轮4将展板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上;在使用时,第一步,通过电源线8接通外部电源,给该装置提供电源;第二步,通过展板2进行教学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要求对展板2进行角度和方位调节;第三步,通过按下控制面板5的按钮6启动该装置;通过马达92得电进行转动,带动了卷线盘93对绳索94进行松放,通过定滑轮95的滑动作用,使得绳索94将缩紧的弹簧96进行松放,弹簧96发生复位,往外顶出,通过铰接板99和固定支撑板910的作用,使得展板2的角度发生改变,通过下端的第一联动杆911和第二联动杆912的配合使用,对展板2下端进行支撑连接,使得展板2整体的角度发生倾斜变化;接着可以通过启动电机101,电机101输出端进行转动,带动了转杆102进行转动,这时转动板103和驱动转盘105同时进行转动,通过减震器104减弱驱动转盘105转动时产生的震动,通过辅助转轴106辅助驱动转盘105进行平稳转动,驱动转盘105转动带动了固定支撑板910进行转动,这时展板2跟着转动起来,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教学工作完成后,按下按钮6使得展板2进行复位,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