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折叠屏及其阈值电压补偿方法和补偿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81510发布日期:2020-10-28 12:4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柔性折叠屏及其阈值电压补偿方法和补偿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折叠屏及其阈值电压补偿方法和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由于具有可柔性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柔性折叠面板的开发。柔性折叠面板在不使用时,需要长期处于折叠放置状态,由此使得折叠区的薄膜晶体管会长期受到应力的影响,导致折叠区的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发生漂移。图1(a)为现有技术中n型薄膜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图1(b)为现有技术中p型薄膜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其中,实曲线为阈值电压未漂移的转移特性曲线,虚曲线为阈值电压发生漂移时的转移特性曲线,由图1(a)和图1(b)可知,薄膜晶体管在折叠区受到压应力(向内正向折叠时)或拉应力(向外反向折叠时)的影响时,阈值电压可能会变大或变小,阈值电压的漂移会表现为转移特性曲线的变化。

根据流经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驱动电流公式:i=k(vgs-vth)2,其中,i为流经oled的驱动电流,k为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本征导电因子(与有效载流子的迁移率成正比),vgs为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源极电压差(驱动电压信号),vth为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可知流经oled的电流与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有关,因此若需要使流经oled的电流保持恒定,则需要在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发生漂移时,对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

虽然目前的柔性折叠面板能对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漂移进行一定补偿,但是补偿范围一般只有0.5v左右。当折叠区的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变化较大时,将使得折叠区的亮度发生明显变化,折叠区与非折叠区的亮度存在明显差异,从而造成柔性折叠面板出现显示不均匀(mura)的现象。

因此,需要一种能对柔性折叠屏折叠区的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的方法及装置,以避免柔性折叠面板在长期折叠的情况下出现显示不均匀(mura)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折叠屏及其阈值电压补偿方法和补偿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柔性折叠屏中,所述柔性折叠屏包括折叠区和非折叠区,所述阈值电压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和所述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阈值电压。

根据所述第一阈值电压与所述第二阈值电压之间的差值以获取所述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量。

调整所述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或所述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驱动电压信号以补偿所述折叠区中的所述阈值电压漂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调整所述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或所述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具体包括:依照所述阈值电压漂移量的漂移趋势正向调整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直至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的调整量与所述阈值电压漂移量的数值相同,以正向补偿所述第一阈值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调整所述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或所述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具体包括:依照所述阈值电压漂移量的漂移趋势反向调整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直至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的调整量与所述阈值电压漂移量的数值相同,以负向补偿所述第二阈值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调整所述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或所述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具体包括:依照所述阈值电压漂移量的漂移趋势,正向调整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以正向补偿所述第一阈值电压,并且反向调整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以反向补偿所述第二阈值电压,直至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的调整量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的调整量之间的差值与所述阈值电压漂移量的数值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检测所述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和所述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阈值电压”,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转移特性曲线,检测所述第一阈值电压;根据所述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转移特性曲线,检测所述第二阈值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根据所述第一阈值电压与所述第二阈值电压之间的差值以获取所述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量”,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转移特性曲线的栅源极电压差与所述第二转移特性曲线的栅源极电压差,获取所述阈值电压漂移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阈值电压补偿装置,应用于柔性折叠屏中,所述柔性折叠屏包括折叠区和非折叠区,所述阈值电压补偿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和所述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阈值电压。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阈值电压与所述第二阈值电压之间的差值以获取所述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量。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或所述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驱动电压信号以补偿所述折叠区中的所述阈值电压漂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依照所述阈值电压漂移量的漂移趋势正向调整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直至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的调整量与所述阈值电压漂移量的数值相同,以正向补偿所述第一阈值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还具体用于:依照所述阈值电压漂移量的漂移趋势反向调整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直至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的调整量与所述阈值电压漂移量的数值相同,以负向补偿所述第二阈值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还具体用于:依照所述阈值电压漂移量的漂移趋势,正向调整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以正向补偿所述第一阈值电压,并且反向调整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以反向补偿所述第二阈值电压,直至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的调整量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的调整量之间的差值与所述阈值电压漂移量的数值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接入数据信号,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接入电源正极,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所述调整模块通过调整所述数据信号的电压值来调整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柔性折叠屏,该柔性折叠屏包括如上所述的阈值电压补偿装置。

在本申请提供的柔性折叠屏及其阈值电压补偿方法和补偿装置中,该阈值电压补偿方法根据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量,调整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或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即,对折叠区和非折叠区输入不同的驱动电压信号,正向补偿折叠区的阈值电压和/或反向补偿非折叠区的阈值电压,从而减小折叠区的阈值电压漂移情况和/或增大非折叠区的阈值电压漂移情况,使得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之间的差值,可以补偿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和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阈值电压之间的差值,从而使得折叠区和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流出的驱动电流相同,即折叠区和非折叠区的亮度一致,避免了柔性折叠屏出现显示不均匀的mura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a)为现有技术中n型薄膜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

图1(b)为现有技术中p型薄膜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阈值电压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阈值电压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阈值电压补偿装置调整第一驱动电压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阈值电压补偿装置调整第二驱动电压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折叠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要使得折叠区和非折叠区的亮度保持一致,需要使流经折叠区的驱动薄膜晶体管和驱动非折叠区的薄膜晶体管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一致。根据流经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驱动电流的公式i=k(vgs-vth)2可知,阈值电压vth的漂移对流经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有直接影响。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阈值电压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柔性折叠屏的阈值电压补偿方法,该柔性折叠屏包括折叠区和非折叠区,该阈值电压补偿方法包括:

s1、检测柔性折叠屏的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vth1和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阈值电压vth2。

具体地,根据薄膜晶体管所受应力对其阈值电压vth的影响,薄膜晶体管在受到压应力作用后,阈值电压vth会变大,迁移率会变小,从而导致驱动电流变小;而在受到拉应力作用后,阈值电压vth会变小,迁移率会变大,从而导致驱动电流变大。

步骤s1中,检测到的非折叠区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阈值电压vth2为未受到压应力或拉应力作用的参考阈值电压,检测到的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vth1为受到压应力或拉应力作用的漂移阈值电压。

s2、根据第一阈值电压vth1与第二阈值电压vth2之差,获取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量△vth。

具体地,步骤s2中,将第二阈值电压vth2作为第一阈值电压vth1的参考值,根据vth1-vth2=△vth,获取阈值电压漂移量△vth。

s3、调整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或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使得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与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以补偿折叠区中的阈值电压漂移量△vth。

具体地,步骤s3中,要使得折叠区和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一致,在已知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量时,可以调整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或者调整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又或者同时调整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由此使得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之间的差值,可以补偿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vth1和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阈值电压vth2之间的差值,即可以补偿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量△vth,从而使得折叠区和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流出的驱动电流相同,即折叠区和非折叠区的亮度一致。

本申请提供的阈值电压补偿方法,根据柔性折叠屏的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量,通过调整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或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即,对折叠区和非折叠区输入不同的驱动电压信号,使得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之间的差值,可以补偿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vth1和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阈值电压vth2之间的差值,即可以补偿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量△vth,从而使得折叠区和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流出的驱动电流相同,即折叠区和非折叠区的亮度一致,避免了柔性显示屏出现显示不均匀的mura现象。

可以理解的是,在柔性折叠屏在最初从未发生折叠时,折叠区和非折叠区的驱动薄膜晶体管阈值电压的漂移情况相同,则折叠区和非折叠区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相同,假设均为vth,即vth1=vth2=vth,则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相同,假设均为vgs,即vgs1=vgs2=vgs,此时,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第一阈值电压vth1的差值,以及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和第二阈值电压vth2的差值,均为vgs-vth,即

vgs1-vth1=vgs2-vth2=vgs-vth。在柔性折叠屏经过反复折叠和折叠放置之后,折叠区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发生漂移,产生阈值电压漂移量△vth,此时vth1=vth+△vth,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第一阈值电压vth1的差值为vgs1-vth1=vgs-(vth+△vth)。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调整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或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可以具体为:

依照阈值电压漂移量△vth的漂移趋势正向调整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直至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2的调整量与阈值电压漂移量△vth的数值相同,以正向补偿第一阈值电压vth1。

即,使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的调整量为△vth(vgs1的调整量和△vth的趋势和数据均相同),此时vgs1=vgs+△vth,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第一阈值电压vth1的差值为(vgs+△vth)-(vth+△vth)=vgs-vth,与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和第二阈值电压vth2的差值vgs-vth相同,由此利用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的调整量△vth抵消了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量△vth,正向补偿了第一阈值电压vth1的阈值电压漂移量△vth,从而减小了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情况,使得折叠区中受到应力影响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与非折叠区中未受到应力影响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保持一致。

上述调整方法可以理解为:在阈值电压漂移量△vth使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减小时,增大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从而在折叠区的亮度减小时增大折叠区的发光亮度;或者,在阈值电压漂移量△vth使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增大时,减小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从而在折叠区的亮度增大时减小折叠区的发光亮度,由此使得折叠区与非折叠区的亮度保持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调整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或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还可以具体为:

依照阈值电压漂移量△vth的漂移趋势反向调整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直至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的调整量与阈值电压漂移量△vth的数值相同,以负向补偿第二阈值电压vth2。

即,使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的调整量为-△vth(vgs2的调整量和△vth的趋势相反且数值相同),此时vgs2=vgs-△vth,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和第二阈值电压vth2的差值为(vgs+△vth)-vth,与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第一阈值电压vth1的差值vgs-(vth+△vth)相同,由此利用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的调整量-△vth,反向补偿了第二阈值电压vth2,从而增大了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情况,使得非折叠区中未受到应力影响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与折叠区中受到应力影响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保持一致。

上述调整方法可以理解为:在阈值电压漂移量△vth使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减小时,减小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从而在折叠区的亮度减小的同时,减小非折叠区的亮度;或者,在阈值电压漂移量△vth使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增大时,增大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从而在折叠区的亮度增大的同时,增大非折叠区的亮度,由此使得非折叠区与折叠区的亮度保持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调整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或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还可以具体为:

依照阈值电压漂移量△vth的漂移趋势,正向调整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以正向补偿第一阈值电压vth1,并且反向调整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以反向补偿第二阈值电压vth2,直至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的调整量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的调整量之间的差值与阈值电压漂移量△vth的数值相同。

即,使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的调整量为a*△vth,0<a<1(vgs1的调整量和△vth的趋势相同),此时vgs1=vgs+a*△vth,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第一阈值电压vth1的差值为(vgs+a*△vth)-(vth+△vth)=vgs+(a-1)△vth-vth;使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的调整量为b*△vth,-1<b<0(vgs2的调整量和△vth的趋势相反),且a-b=1(vgs1的调整量a*△vth和vgs2的调整量b*△vth之差等于阈值电压漂移量△vth),此时vgs2=vgs+b*△vth,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和第二阈值电压vth2的差值为(vgs+b*△vth)

-vth=vgs+(a-1)△vth-vth,与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第一阈值电压vth1的差值vgs+(a-1)△vth-vth相同,由此利用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的调整量a*△vth正向补偿了第一阈值电压vth1的阈值电压漂移量△vth,从而减小了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情况,同时利用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的调整量b*△vth,反向补偿了第二阈值电压vth2,从而增大了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情况,并且使得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的调整量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的调整量之差与阈值电压漂移量△vth相同,使得折叠区中受到应力影响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与非折叠区中未受到应力影响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流保持一致。

上述调整方法可以理解为:在阈值电压漂移量△vth使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减小时,增大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的同时减小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从而折叠区的亮度减小时增大折叠区的发光亮度,并且减小非折叠区的亮度,从而使折叠区和非折叠区的亮度一致;或者在阈值电压漂移量△vth使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驱动电流增大时,减小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的同时增大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从而在折叠区的亮度增大时减小折叠区的发光亮度,并且增大非折叠区的亮度,从而使折叠区和非折叠区的亮度一致。

上述三种具体的调整方法,通过调整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驱动电压信号,正向补偿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从而减小折叠区的阈值电压漂移情况;和/或,通过调整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驱动电压信号,反向补偿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从而增大非折叠区的阈值电压漂移情况,由此通过对折叠区和非折叠区输入不同的驱动电压,使折叠区的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漂移通过调整第一驱动电压信号被抵消和弥补,或者使非折叠区的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通过调整第二驱动电压信号恶化为与折叠区的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情况相同,从而使折叠区和非折叠区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漂移情况相同,使得流经折叠区和非折叠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相同,即折叠区亮度和非折叠区的亮度保持一致,避免显示不均匀现象。

可以理解的是,该柔性折叠屏阈值电压的补偿方法可以在柔性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像素单元不发光时对折叠区或非折叠区进行补偿,此时柔性折叠屏的功耗可以忽略不计。

进一步地,步骤“根据第一阈值电压与第二阈值电压之差,获取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量”,具体包括:根据第一转移特性曲线的栅源极电压差与第二转移特性曲线的栅源极电压差,获取阈值电压漂移量。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阈值电压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折叠屏的阈值电压补偿装置,该柔性折叠屏包括折叠区和非折叠区,该阈值电压补偿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301,用于检测柔性折叠屏的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vth1和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阈值电压vth2。

具体地,利用检测模块301检测到的非折叠区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阈值电压vth2为未受到压应力或拉应力作用的参考阈值电压,检测到的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vth1为受到压应力或拉应力作用的漂移阈值电压。

计算模块302,用于根据第一阈值电压vth1与第二阈值电压vth2之差,获取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量△vth。

具体地,利用调整模块302将第二阈值电压vth2作为第一阈值电压vth1的参考值,根据vth1-vth2=△vth,获取阈值电压漂移量△vth。

调整模块303,用于调整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或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使得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与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以补偿折叠区中的阈值电压漂移量△vth。

具体地,利用调整模块303根据阈值电压漂移量△vth可以调整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或者调整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又或者同时调整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由此使得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之间的差值,可以补偿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vth1和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阈值电压vth2之间的差值,从而使得折叠区和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流出的驱动电流相同,即折叠区和非折叠区的亮度一致,避免了柔性显示屏出现显示不均匀的mura现象。

本申请提供的阈值电压补偿装置,根据柔性折叠屏的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量,通过调整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或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即,对折叠区和非折叠区输入不同的驱动电压信号,使得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之间的差值,可以补偿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阈值电压和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阈值电压之间的差值,即可以补偿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量△vth,从而使得折叠区和非折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流出的驱动电流相同,即折叠区和非折叠区的亮度一致,避免了柔性显示屏出现显示不均匀的mura现象。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阈值电压补偿装置调整第一驱动电压信号的时序示意图。如图4(a)所示,调整模块303具体用于依照阈值电压漂移量△vth的漂移趋势正向调整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直至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2的调整量与阈值电压漂移量△vth的数值相同,以正向补偿第一阈值电压vth1。

进一步地,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阈值电压补偿装置调整第二驱动电压信号的时序示意图。如图4(b)所示,调整模块303还具体用于依照阈值电压漂移量△vth的漂移趋势反向调整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直至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的调整量与阈值电压漂移量△vth的数值相同,以负向补偿第二阈值电压vth2。

进一步地,结合图4(a)和图4(b),调整模块303还具体用于依照阈值电压漂移量△vth的漂移趋势,正向调整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以正向补偿第一阈值电压vth1,并且反向调整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以反向补偿第二阈值电压vth2,直至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的调整量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的调整量之间的差值与阈值电压漂移量△vth的数值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图4(a)和图4(b)中,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接入数据信号,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接入电源正极,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调整模块通过调整数据信号data的电压值来调整第一驱动电压信号vgs1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vgs2,其中,goa单元保持工作,扫描goa单元(scangoa)持续工作,可以在柔性折叠屏处于折叠状态、像素单元不发光时对折叠区或非折叠区进行补偿,此时发光goa单元(emgoa)不工作,降低了进行补偿时柔性折叠屏的功耗。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折叠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折叠屏1,该柔性折叠屏1包括如上所述的阈值电压补偿装置2。该柔性折叠屏1具有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阈值电压补偿装置2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由于上述实施例已经对该阈值电压补偿装置2的结构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