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译语智能手语翻译软件的播放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7611076发布日期:2021-11-27 00:3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基于译语智能手语翻译软件的播放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手语翻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译语智能手语翻译软件的播放方法及系统。
2.

背景技术:

3.手语是用手势比量动作,根据手势的变化模拟形象或者音节以构成的一定意思或词语,它是听力障碍或者无法言语的人互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一种手的语言,它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工具,而对于听力障碍的人来说,它则是主要的交际工具。
4.目前常通过手语翻译者人工实现正常人与听力障碍者之间的沟通,正常人使用语音与手语翻译者沟通,然后手语翻译者使用手语与听力障碍者沟通,并再使用语音与正常人沟通。这种方式大大方便了正常人与听力障碍者之间的沟通,但是成本高,沟通效率低。
5.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译语智能手语翻译软件的播放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输入的语音数据;将所述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解析所述文本数据以得到动作序列;播放与所述动作序列对应的手语动画。
7.优选地,所述获取输入的语音数据包括步骤:预设语音数据接收区域和语音数据接收时间;判断所述语音数据接收时间内是否有语音数据进入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区域内;若是,接收所述语音数据;若否,输出第一报警信号。
8.优选地,所述获取输入的语音数据还包括步骤:预设语音数据接收强度;判断所述语音数据的强度是否达到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强度;若是,接收所述语音数据;若否,输出第二报警信号。
9.优选地,所述获取输入的语音数据还包括步骤:预设语音数据接收格式;判断所述语音数据的格式是否达到所述语音数据接收格式;若是,接收所述语音数据;若否,输出第三报警信号。
10.优选地,所述将所述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包括步骤:获取所述语音数据;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分词操作以得到语音单词;判断每一所述语音单词与标准语音单词的相似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是,使用所述标准语音单词代替所述语音单词;若否,使用与所述语音单词读音相近的高频标准语音单词代替所述语音单词。
11.优选地,所述解析所述文本数据以得到动作序列包括步骤:获取所述文本数据;对所述文本数据进行分词操作以得到文本单词;判断所述文本单词是否属于预设词性文本单词;若是,保留所述文本数据;若否,删除所述文本数据。
12.优选地,在所述保留所述文本数据之后还包括步骤:获取所述文本数据;对所述文本数据进行分词操作以得到文本单词;判断每一所述文本单词与标准文本单词的相似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是,使用所述标准文本单词代替所述文本单词;若否,使用与所述文本单词文本相近的高频标准文本单词代替所述文本单词。
13.优选地,所述播放与所述动作序列对应的手语动画包括步骤:获取所述动作序列中每一动作操作;获取每一所述动作操作对应的手语动画动作;根据所述动作序列中每一所述动作操作的相对顺序对每一所述手语动画动作进行排序;按照顺序对每一所述手语动画动作进行播放。
14.优选地,所述获取每一所述动作操作对应的手语动画动作包括步骤:判断是否预设有与所述动作操作对应的所述手语动画动作;若是,调用所述手语动画动作;若否,创建与所述动作操作对应的手语动画动作。
15.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译语智能手语翻译软件的播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语音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输入的语音数据;语音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文本数据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文本数据以得到动作序列;手语动画播放模块,用于播放与所述动作序列对应的手语动画。
16.本技术提供的基于译语智能手语翻译软件的播放方法及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使用手语动画对语音进行实时播放,无需使用人工手语翻译,降低了沟通成本,提升了听力障碍者与外界的沟通效率;(2)自动对外界语音进行分析,然后将其转换为文本,并根据文本播放手语动画,拓展了听力障碍者与外界的沟通范围,大大方便了听力障碍者。
17.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译语智能手语翻译软件的播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译语智能手语翻译软件的播放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20.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22.如图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译语智能手语翻译软件的播放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输入的语音数据;s2:将所述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s3:解析所述文本数据以得到动作序列;s4:播放与所述动作序列对应的手语动画。
2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首先获取外界输入的语音数据,然后将所述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接着解析所述文本数据以得到动作序列,最后播放与所述动作序列对应的手语动画。
24.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25.正常人a对听力障碍者b发出语音数据“请坐”,听力障碍者b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获取此语音数据,移动终端将“请坐”的语音数据转换为对应的“请坐”文本数据,并解析“请坐”文本数据以得到动作序列“请”“坐”,然后播放与动作序列“请”“坐”对应的手语动画。
2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步骤s1中的获取输入的语音数据包括步骤:预设语音数据接收区域和语音数据接收时间;判断所述语音数据接收时间内是否有语音数据进入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区域内;若是,接收所述语音数据;若否,输出第一报警信号。
2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使用移动终端获取输入的语音数据时,需要针对移动终端预设语音数据接收区域和语音数据接收时间,其中,语音数据接收区域是指移动终端可以获取语音数据的区域,比如移动终端可以获取自身周围10cm所形成的圆球区域内的语音数据,而超过此区域的语音数据由于信号太弱而无法接受。语音数据接收时间是指移动终端可以获取语音数据的时长,比如当按下移动终端接受语音数据的按钮后10s内,如果没有语
音数据进入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区域内,则移动终端自动关闭接收语音数据的功能;如果当按下移动终端接受语音数据的按钮后10s内有语音数据进入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区域内,则移动终端继续保持接收语音数据的功能。当在语音数据接收时间内有语音数据进入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区域内时,可以继续接收所述语音数据;如果在语音数据接收时间内没有语音数据进入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区域内时,可以输出第一报警信号,比如“停止接受语音数据”或者“接收语音数据失败”,此第一报警信号可以通过语音播放,也可以通过文字显示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
2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步骤s1中的获取输入的语音数据还包括步骤:预设语音数据接收强度;判断所述语音数据的强度是否达到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强度;若是,接收所述语音数据;若否,输出第二报警信号。
2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使用移动终端获取输入的语音数据时,需要针对移动终端预设语音数据接收强度,其中,语音数据接收强度是指移动终端可以成功获取语音数据时语音数据自身的最小强度,比如移动终端可以获取自身周围10cm所形成的圆球区域内60分贝的语音数据,而此区域内低于60分贝的语音数据由于强度太弱而无法成功接受。当进入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区域内的语音数据的强度达到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强度时,可以成功接收所述语音数据;如果进入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区域内的语音数据的强度没有达到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强度时,可以输出第二报警信号,比如“语音数据强度太低”或者“接收语音数据失败”,此第二报警信号可以通过语音播放,也可以通过文字显示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
3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步骤s1中的获取输入的语音数据还包括步骤:预设语音数据接收格式;判断所述语音数据的格式是否达到所述语音数据接收格式;若是,接收所述语音数据;若否,输出第三报警信号。
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使用移动终端获取输入的语音数据时,需要针对移动终端预设语音数据接收格式,其中,语音数据接收格式是指移动终端可以成功获取语音数据时语音数据自身的格式,比如移动终端可以接收以普通话格式表述的语音数据,而对于以方言格式表述的语音数据则则无发接收。当进入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区域内的语音数据的强度达到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强度时,可以判断所述语音数据的格式是否达到所述语音数据接收格式;如果格式符合要求,则成功接收所述语音数据;如果格式不符合要求,,可以输出第三报警信号,比如“语音数据格式无法识别”或者“接收语音数据失败”,此第三报警信号可以通过语音播放,也可以通过文字显示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
3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步骤s2中的将所述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包括步骤:获取所述语音数据;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分词操作以得到语音单词;判断每一所述语音单词与标准语音单词的相似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是,使用所述标准语音单词代替所述语音单词;若否,使用与所述语音单词读音相近的高频标准语音单词代替所述语音单词。
3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获取所述语音数据之后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分词操作以得到语音单词,也即将一句语音数据分割为多个单词或者词组,然后将每个单词或词组与标准语音单词比较,并判断二者的相似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如果超过预设阈值,使用所述标准语音单词代替所述语音单词;如果没有超过预设阈值,使用与所述语音单词读音相近的高频标准语音单词代替所述语音单词。比如在读音上,单词“坐”与标准语音单词“坐”的相似度为100%,与标准语音单词“捉”的相似度为20%,预设阈值为90%,使用所述标准语音单词“坐”代替所述语音单词“坐”,从而可以得到“请坐”语音数据的对应文本数据为“请坐”。当标准语音单词中没有“坐”而有“捉”和“着”时,此时考虑标准语音单词的使用频率。而“捉”相对于“着”使用频次更高,故使用标准语音单词“捉”代替所述语音单词“坐”。
3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步骤s3中的解析所述文本数据以得到动作序列包括步骤:获取所述文本数据;对所述文本数据进行分词操作以得到文本单词;判断所述文本单词是否属于预设词性文本单词;若是,保留所述文本数据;若否,删除所述文本数据。
3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获取所述文本数据之后对所述文本数据进行分词操作以得到文本单词,也即将一句文本数据分割为多个单词或者词组,然后判断每个单词是否属于预设词性;如果属于预设词性,保留所述文本数据;如果不属于预设词性,删除所述文本数据。比如预设词性为动词,而“请”不属于动词,故而可以删除,而“坐”为动词,故而可以保留。如此操作可以去除文本中不必要的单词或词组,或者不包含实际含义的词汇,精简文本表达方式。
3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上述所述保留所述文本数据之后还包括步骤:获取所述文本数据;对所述文本数据进行分词操作以得到文本单词;判断每一所述文本单词与标准文本单词的相似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是,使用所述标准文本单词代替所述文本单词;若否,使用与所述文本单词文本相近的高频标准文本单词代替所述文本单词。
3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获取所述文本数据之后对所述文本数据进行分词操作以得到文本单词,也即将一句文本数据分割为多个单词或者词组,然后将每个单词或词组与标准文本单词比较,并判断二者的相似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如果超过预设阈值,使用所述标准文本单词代替所述语音单词;如果没有超过预设阈值,使用与所述文本单词相近的高频标准文本单词代替所述文本单词。比如文本数据“勺子”具有多重含义,可以表示餐具,也可以表示“笨蛋”。在意思表达上,“勺子”与标准语音单词“笨蛋”的相似度为90%,预设阈值为80%,故使用标准文本单词“笨蛋”代替所述文本单词“勺子”。当标准文本单词中没有“笨蛋”而有“傻瓜”、“呆子”时,此时考虑标准文本单词的使用频率。而“傻瓜”相对于“呆子”使用频次更高,故使用标准文本单词“傻瓜”代替所述文本单词“勺子”。
3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步骤s4中的播放与所述动作序列对应的手语动画包括步骤:获取所述动作序列中每一动作操作;获取每一所述动作操作对应的手语动画动作;
根据所述动作序列中每一所述动作操作的相对顺序对每一所述手语动画动作进行排序;按照顺序对每一所述手语动画动作进行播放。
3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获取所述动作序列中每一动作操作后,再获取每一所述动作操作对应的手语动画动作,并根据所述动作序列中每一所述动作操作的相对顺序对每一所述手语动画动作进行排序,最后按照顺序对每一所述手语动画动作进行播放。比如,动作序列中的动作操作依次为:“坐”、“站”,则对应的手语动画动作也对应依次为:“坐”、“站”,然后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播放“坐”、“站”手语动画动作进行播放即可。
4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上述所述获取每一所述动作操作对应的手语动画动作包括步骤:判断是否预设有与所述动作操作对应的所述手语动画动作;若是,调用所述手语动画动作;若否,创建与所述动作操作对应的手语动画动作。
4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当使用手语动画动作时,需要预先判断移动终端中是否预先存储有与动作操作对应的手语动画动作,如果有,可以直接调用手语动画动作;如果没有,需要创建与所述动作操作对应的手语动画动作。
42.如图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译语智能手语翻译软件的播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语音数据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输入的语音数据;语音数据转换模块20,用于将所述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文本数据解析模块30,用于解析所述文本数据以得到动作序列;手语动画播放模块40,用于播放与所述动作序列对应的手语动画。
4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译语智能手语翻译软件的播放系统可以使用上述所述的基于译语智能手语翻译软件的播放方法进行手语动画播放。
44.本技术提供的基于译语智能手语翻译软件的播放方法及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使用手语动画对语音进行实时播放,无需使用人工手语翻译,降低了沟通成本,提升了听力障碍者与外界的沟通效率;(2)自动对外界语音进行分析,然后将其转换为文本,并根据文本播放手语动画,拓展了听力障碍者与外界的沟通范围,大大方便了听力障碍者。
45.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