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拉伸载体和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1647发布日期:2021-04-06 12:10阅读:67来源:国知局
可拉伸载体和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拉伸载体和可拉伸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柔性显示面板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因此,曲面、可折叠和可拉伸等显示面板在智能穿戴和车载等领域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可拉伸显示面板通常采用岛桥的方式实现可拉伸显示,在拉伸过程中,岛桥间金属导线的拉伸比例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容易出现金属导线超出自身的伸展极限而断裂的情况,严重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拉伸载体和可拉伸显示面板,以防止在拉伸过程中显示面板中的金属导线出现断裂的现象,从而改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拉伸载体,所述可拉伸载体划分为可拉伸区和非拉伸区;所述可拉伸载体包括:

可拉伸基底;

限制结构,位于所述可拉伸基底上,所述限制结构包括可拉伸的第一限制部和不可拉伸的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限制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可拉伸区,所述第二限制部位于所述非拉伸区。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交替排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制部的形状包括弯折状、卷曲状或螺旋状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的材料均为刚性材料。

可选地,所述刚性材料包括纳米纤维。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制部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所述第二限制部的材料为刚性材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位于不同的层,所述第一限制部位于所述可拉伸区和非拉伸区。

可选地,所述限制结构为网状结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

包括可拉伸显示结构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的可拉伸载体,所述可拉伸显示结构与所述可拉伸载体贴合连接;所述可拉伸显示结构包括像素区和非像素区,所述像素区对应所述非拉伸区,所述非像素区对应所述可拉伸区。

可选地,沿拉伸方向,所述第一限制部的拉伸长度小于所述非像素区的拉伸长度,且所述第二限制部的长度等于所述像素区的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可拉伸基底上设置限制结构的可拉伸载体,能够对拉伸过程中可拉伸载体的形变进行限制。其中限制结构包括可拉伸的第一限制部和不可拉伸的第二限制部,第一限制部至少部分位于可拉伸区,第二限制部位于非拉伸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载体可以应用于可拉伸显示面板,通过可拉伸的第一限制部对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拉伸比例进行限制,防止在拉伸过程中金属导线因超出其自身的伸展极限而断裂失效,能够提高拉伸可靠性以及改善可拉伸显示面板拉伸后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拉伸载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可拉伸载体沿剖面线aa’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拉伸载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拉伸载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8为图7所示可拉伸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在拉伸过程中容易出现金属导线超出自身的伸展极限而断裂的情况。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柔性衬底10、像素岛11和金属导线12,像素岛11和金属导线12位于柔性衬底10上,多个像素岛11通过金属导线12连接。在对可拉伸显示面板拉伸过程中,尤其是智能可穿戴显示装置,金属导线12的拉伸比例受到极大的限制,如,柔性衬底10的不同部位的形变不同,导致金属导线12在不同的位置出现受力不均的现象,容易使得部分受力较大的位置的金属导线12超出自身的伸展极限而断裂,从而造成显示不良的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拉伸载体,以对显示面板的可拉伸部分进行限制。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拉伸载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可拉伸载体沿剖面线aa’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剖面结构仅为一种示例结构。参考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载体100划分为可拉伸区201和非拉伸区202;

可拉伸载体100包括:

可拉伸基底110;

限制结构120,位于可拉伸基底110上,限制结构120包括可拉伸的第一限制部101和不可拉伸的第二限制部102,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二限制部相互连接,第一限制部101至少部分位于可拉伸区201,第二限制部位102于非拉伸区202。

具体地,限制结构120设置在可拉伸基底110,其具体可以设置在可拉伸基底110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可拉伸基底110的表面。其中,可拉伸基底110的材料为柔性可拉伸材料,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橡胶体(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tpu)等等。以可拉伸基底110的材料为pdms为例,可以在基板上涂覆一层pdms,然后在pdms上制作限制结构120;也可以先制作限制结构120,然后在限制结构120上涂覆pdms,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限制结构120包括第一限制部101和第二限制部102,其中第一限制部101为可拉伸状态,第二限制部102为不可拉伸状态,因此在不可拉伸的第二限制部102的作用下,第二限制部102所在区域为非拉伸区202,也即在对可拉伸载体100进行拉伸时,由于第二限制部102的限制作用,使得非拉伸区202不会发生形变。由于可拉伸基底110为柔性可拉伸材料,因此,除去第二限制部102所在的非拉伸区202外,可拉伸基底110上其他的区域均为可拉伸区201,而第一限制部101也是可拉伸的,因此在对可拉伸载体100进行拉伸时,在第一限制部101的拉伸极限内可以将可拉伸载体100拉伸一定长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限制部101和第二限制部102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非一体结构,其中,第一限制部101可以仅位于可拉伸区201,也可以延伸至非拉伸区202。示例性地,当第一限制部101和第二限制部102为一体结构时,第一限制部101仅位于可拉伸区201,以保证第二限制部102对非拉伸区202的限制效果(如图3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拉伸载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具体示出了第一限制部102延伸至非拉伸区202的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4,当第一限制部101和第二限制部102为非一体结构时,为了避免在可拉伸区201和非拉伸区202的交界处出现断点,而影响可拉伸载体100的拉伸效果,可以将第一限制部101延伸至非拉伸区202中,从而能够提高可拉伸载体100的拉伸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当第一限制部101延伸至非拉伸区202时,第一限制部101和第二限制部102可以通过胶体进行连接,第二限制部102在x方向上的长度仍然等于非拉伸区202的长度(非拉伸区202由不可拉伸的第二限制部102进行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可拉伸载体100具有限制拉伸比例的作用,因此,可以将可拉伸载体100应用到可拉伸显示面板中,以防止可拉伸显示面板在拉伸过程中,金属导线因超出其自身的伸展极限而断裂的问题。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5,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可拉伸显示结构300,可拉伸显示结构300包括像素岛301和相邻像素岛301之间的可拉伸连接体303,其中,像素岛301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用于实现画面显示;可拉伸连接体303设置于两个像素岛301之间的区域,用于实现可拉伸或可弯折,且可拉伸连接体303中设置有金属导线302,金属导线302可以为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或电源线中的至少一种,像素岛301中的子像素单元连接至金属导线302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拉伸显示结构300可以与可拉伸载体100通过胶水进行贴合,并且可拉伸显示结构300中的像素岛301设置于可拉伸载体100的非拉伸区202,可拉伸连接体303对应可拉伸载体100的可拉伸区201进行设置,在对可拉伸显示结构300和可拉伸载体100拉伸过程中,由于可拉伸载体100中第一限制部101的存在,使得可拉伸载体100的可拉伸区201的最大拉伸长度是固定的,而可拉伸显示结构300的可拉伸连接体303与可拉伸载体100的可拉伸区201是对应的,因此在拉伸过程中,可拉伸连接体303的拉伸长度与第一限制部101的拉伸长度保持同步,通过对第一限制部101的结构和参数的设计,可以对其最大拉伸长度进行限制,从而限制了可拉伸连接体303的拉伸比例的限制,进而有效的防止金属导线302因超出自身的伸展极限而出现断裂的情况。同时,由于第二限制部102为不可拉伸结构,因此在拉伸过程中,第二限制部102限制的非拉伸区202不会发生弹性形变,进而非拉伸区202对应的像素岛301中的子像素单元不会发生倾斜等不平齐的现象,有利于改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可拉伸基底上设置限制结构的可拉伸载体,能够对拉伸过程中可拉伸载体的形变进行限制。其中限制结构包括可拉伸的第一限制部和不可拉伸的第二限制部,第一限制部至少部分位于可拉伸区,第二限制部位于非拉伸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载体可以与可拉伸显示结构进行组合得到可拉伸显示面板,通过可拉伸的第一限制部对可拉伸显示结构的拉伸比例进行限制,最终对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拉伸比例进行限制,防止在拉伸过程中金属导线因超出其自身的伸展极限而断裂失效,提升了拉伸可靠性,以及大大改善了可拉伸显示面板拉伸后的显示效果。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一限制部101和第二限制部102交替排布。继续参考图5,由于第一限制部101为可拉伸结构,第二限制部102为不可拉伸结构,因此通过将第一限制部101和第二限制部102设置为交替排布,使得可拉伸载体100在拉伸过程中的受力较为均匀,能够更好的改善可拉伸载体的拉伸效果。且在现有技术中,可拉伸显示面板通常采用岛桥的连接方式,因此交替排布的第一限制部101和第二限制部102能够更好地匹配可拉伸显示面板中可拉伸显示结构300的结构,从而能够通过第一限制部101限制像素岛301间的可拉伸连接体303,进而限制金属导线302不会因超出自身伸展极限而断裂失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限制部101和第二限制部102的材料相同,均为纳米纤维。纳米纤维具有一定的刚性,且其稳定性较好,因此采用纳米纤维的第二限制部102能够稳定的限制非拉伸区202不会发生拉伸形变。为了使得同样采用纳米纤维制成的第一限制部101具有可拉伸性,可以将第一限制部101的形状设计为弯折状(如图5所示),因此在相同可拉伸区201内可以设置更长的第一限制部101,从而能够增加第一限制部101的长度,当可拉伸区201受到拉伸时,第一限制部101存在延伸余量,从而使得第一限制部101能够被拉伸。

在本实施例中,限制结构120为网状结构(如图2所示),第一限制部101和第二限制部102交替排列,将纳米纤维编织成网状结构形成限制结构120,也即沿x方向排布的第二限制部102与沿y方向排布的第二限制部102存在交叉,相互交叉的第二限制部102形成的区域即为非拉伸区202。网状结构的限制结构120,能够保证可拉伸载体100在拉伸过程中各位置的受力比较均匀,能够更好地对可拉伸区201和非拉伸区202进行限制。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制部101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增加自身长度的任意形状。如,第一限制部101还可以为卷曲状或螺旋状,螺旋状的第一限制部101能够类似于弹簧一样被拉伸,且将第一限制部101设计为卷曲状或螺旋状能够减小第一限制部101在x方向上的排列长度,从而能够增加可拉伸区201的拉伸比例。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第一限制部101的材料为弹性材料,第二限制部102的材料为刚性材料。

第一限制部101与第二限制部102通过胶水进行粘连。本发明实施例以第一限制部101位于可拉伸区201、第二限制部102位于非拉伸区202为例进行说明。在对可拉伸载体100进行拉伸的过程中,第一限制部101根据其自身的弹性模量对可拉伸区201的拉伸比例进行限制;由于第二限制部102为刚性材料,因此第二限制部102不会发生形变,也即由第二限制部102限制的非拉伸区202不发生形变。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拉伸载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6,第一限制部101和第二限制部102位于不同的层,第一限制部101位于可拉伸区201和非拉伸区202。与图4所示的可拉伸载体相比,图6所示的可拉伸载体的第一限制部101还位于非拉伸区202,且第二限制部102与第一限制部101不同层设置,其中,第一限制部101和第二限制部102可以贴合连接,也可以相互独立设置,第二限制部102可以设置于第一限制部101的上表面的膜层,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限制部102下表面的膜层,第二限制部102设置区域为非拉伸区202。

需要注意的是,图6所示可拉伸载体100的结构,是通过不可拉伸的第二限制部202对可拉伸的第一限制部101限定的非拉伸区202进行限制,因此,为了保证第二限制部102对非拉伸区202的限制效果,需保证第二限制部102的弹性模量远大于第一限制部101的弹性模量,也就是说,第二限制部102的刚性大于第一限制部101的弹性。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可拉伸显示结构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拉伸载体,可拉伸显示结构和可拉伸载体贴合连接。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8为图7所示可拉伸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考图7和图8,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可拉伸显示结构,可拉伸显示结构包括像素区310和非像素区320,像素区310对应非拉伸区202,非像素区320对应可拉伸区201。

具体地,像素区310包括像素岛301,像素岛301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用于实现画面显示;可拉伸连接体303设置于两个像素岛301之间的区域,用于实现可拉伸或可弯折,且可拉伸连接体303中设置有金属导线302,金属导线302可以为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或电源线中的至少一种,像素岛301中的子像素单元连接至金属导线302上。可拉伸载体100包括限制结构120,限制结构120中的第一限制部101和第二限制部102分别对应可拉伸显示面板的非像素区320和像素区310,其中限制结构120为网状结构。参考图2,以限制结构120的材料为纳米纤维为例,第一限制部101和第二限制部102交替排列,其中,沿x方向,相邻第二限制部102之间的距离等于像素岛301的长度。将纳米纤维编织成网状结构形成限制结构120,也即沿x方向排布的第二限制部102与沿y方向排布的第二限制部102存在交叉,相互交叉的第二限制部102形成的区域即为非拉伸区202,并且非拉伸区202对应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像素区310。在编织成网状的限制结构120上涂覆可拉伸基底材料,经固化后的可拉伸基底110包裹住限制结构120,形成可拉伸载体100,可拉伸载体100在z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为150μm,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厚度。将可拉伸载体100与可拉伸显示结构进行贴合(如,可以通过液态胶水或oca胶进行贴合),且像素区310对应非拉伸区202,非像素区320对应可拉伸区201。在拉伸过程中,第一限制部101的拉伸长度小于金属导线302的拉伸长度,因此可以通过第一限制部101对金属导线302的拉伸比例进行限制,使得金属导线302在拉伸过程中不会超出其自身的伸展极限。此外,第二限制部102不可拉伸,沿拉伸方向,其长度等于像素岛310的长度,能够保证在拉伸过程中可拉伸载体100的非拉伸区202不会发生弹性形变,因此,像素岛301不会发生倾斜等不平齐的现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而技术方案通过在拉伸方向将第一限制部101的拉伸长度小于金属导线302的拉伸长度,且第二限制部102的长度等于像素岛310的长度,使得在拉伸后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拉伸总长度大于可拉伸载体100的拉伸总长度,从而使得可拉伸显示面板上的所有结构都被限制,规范了金属导线302的拉伸比例和像素岛301的拉伸形状(像素岛301由于第二限制部102的限制作用,不发生弹性形变),进而防止金属导线302因超出自身的拉伸极限出现断裂的现象,提高了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拉伸可靠性和拉伸后的显示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第一限制部101为弹性材料,且第二限制部102为刚性材料的可拉伸载体100对可拉伸显示面板进行限制,只要保证第一限制部101发生弹性形变后的拉伸后的长度小于金属导线302拉伸后的长度,且第二限制部102的长度等于像素岛301的长度,即可防止金属导线302因超出自身的拉伸极限出现断裂的现象。其具体工作原理与上述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拉伸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