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平板显示设备的边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6938发布日期:2021-02-05 19:48阅读:99来源:国知局
用于平板显示设备的边框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显示器领域,具体是用于平板显示设备的边框。


背景技术:

[0002]
平板显示设备是以平板显示器件为主体组成的显示装置。
[0003]
在现有技术中,平板显示设备通常具有如公告号为cn206320126u 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告号为cn208655149u的中国实用新型所披露的边框连接结构。
[0004]
申请人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平板显示设备所采用的边框多关注如何对平板显示器件和内部电路板进行安装、支撑,而数据线、电源线等线缆则多在后期采用扎带捆绑约束。这种线缆布置方式导致了诸多的不足:
[0005]
(1)不利于内部空间合理分配;
[0006]
(2)影响内部器件散热;
[0007]
(3)干扰装配和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平板显示设备的边框,通过边框为数据线、电源线等线缆构建规范的布置途径和安装空间。
[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
用于平板显示设备的边框,具有采用铝型材弯折而成的框体,框体的铝型材具有断面为方形的空腔,并且在框体的转角处切除其型材朝向框体内部的腔壁,以构成薄壁折弯结构。
[0011]
做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框体的一侧边具有截断的开放端,另采用与框体相同的铝型材制成填补开放端的封边件,封边件的两端分别与开放端的端部对应并可拆连接。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
其框体具有断面为方形的空腔,通过该空腔为数据线、电源线等线缆构建规范的布置途径和安装空间,利于框体内部空间重新进行合理分配,进而降低杂乱走线对内部器件散热效率造成的影响,还能降低杂乱走线对装配和检修的干扰。
[0014]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框体的铝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框内支撑件的铝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0]
图6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21]
图7是图2中c处局部放大图。
[0022]
图8是图2中d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如图1到图3所示,用于平板显示设备的边框,具有采用铝型材弯折而成的框体1,框体1的铝型材具有断面为方形的空腔,并且在框体1的转角处切除其型材朝向框体1内部的腔壁,以构成薄壁折弯结构10。
[0024]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框体1的一侧边具有截断的开放端11,另采用与框体1相同的铝型材制成填补开放端11的封边件2,封边件2的两端分别与开放端11的端部对应并可拆连接。
[002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用于平板显示设备的边框,其框体1 具有断面为方形的空腔,数据线、电源线等线缆可穿入空腔内实现隧道式走线,无需采用扎带捆绑约束;通过该空腔为数据线、电源线等线缆构建规范的布置途径和安装空间,利于框体1内部空间重新进行合理分配,进而降低杂乱走线对内部器件散热效率造成的影响,还能降低杂乱走线对装配和检修的干扰。
[002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如图3、图5、图6所示,框体 1的开放端11在端部切除其型材朝向框体1正面的腔壁,以构成阶梯状的第一接头111,并且第一接头111的端部成型有榫槽112;封边件2的两端则切除其型材朝向框体1背面的腔壁,以构成阶梯状的第二接头211,并且第二接头211的端部成型有与榫槽112构成榫卯连接的榫头212;其中,第一接头111、第二接头211的台阶面相互填充弥合,还采用螺钉自框体1背面穿接第一接头111、第二接头211。
[002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如图1和图2所示,框体1相邻于开放端11的一对侧边之间还配置有至少一个平行于开放端11的框内支撑件3,框内支撑件3的两端分别可拆的连接至框体1。框内支撑件3增强了框体1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可以用作内部电路板的支撑物。
[0028]
进一步的,如图7和图8所示,框体1相邻于开放端11的一对侧边在背面的内沿开设有卡槽13,框内支撑件3的两端则分别成型有自正面切除材料构成的第三接头33,第三接头33嵌入卡槽13,还采用螺钉自框体1背面将第三接头33紧定在卡槽13内。
[0029]
如图1和图4所示,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框内支撑件3也采用铝型材制成,其亦具有断面为方形的空腔,并且其侧边至少开设有一段通入空腔的镂空的窗口30。鉴于框内支撑件3也具有空腔,同样能通过该空腔为数据线、电源线等线缆构建规范的布置途径和安装空间,增强框体1对内部布线的改善,其中的窗口30则为布线提供了接口。
[0030]
如图3所示,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框体1的正面在外沿具有由其型材构建的凸沿14,以在框体1正面提供一个容纳屏幕的凹陷结构。
[0031]
如图2和图3所示,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框体1的正面还在凸沿14的内侧成型有由其型材构建的凹槽15,凹槽15内嵌有密封圈4。当框体1正面通过凸沿14提供的凹陷结构装入屏幕之后,可利用密封圈4实现防水、防尘密封。
[003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
型的要件所做出的等同含义和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变化的实施方式均应囊括在本实用新型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