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液式双头书写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7671发布日期:2022-05-11 13:2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液式双头书写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液式双头书写笔。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书写笔通常为单头书写笔,而双头书写笔相对较少,且这边双头笔大多都是采用由纤维制成的棉芯作为储墨结构,这种棉芯储墨结构在使用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书写过程中会有墨水残余,墨水不能完全被利用,造成墨水浪费;
4.(2)书写过程中耗墨量还会不断的下降,书写过程的稳定性不够,无法达到书写出墨量稳定、线迹均匀的效果。
5.而直液式笔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直液式笔通常为单头书写笔,直液式双头笔很少,不能同时实现两种不同线迹宽度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液式双头书写笔,两个笔尖组件均采用直液式结构,并通过在其中一个笔尖组件设置空气通道,调节墨水仓的压力平衡,而另一个笔尖组件与笔杆密封,实现两个笔尖组件均可以持续稳定出墨,两个笔尖组件可采用粗细不同的笔尖,方便消费者使用不同线迹宽度进行标记或记录。
7.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8.一种直液式双头书写笔,包括笔杆,所述笔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笔尖组件及第二笔尖组件,位于第一笔尖组件与第二笔尖组件之间的笔杆段内部设置有墨水仓,第一笔尖组件与第二笔尖组件共用一个墨水仓;
9.所述第一笔尖组件及第二笔尖组件均包括笔尖及储液器,所述笔尖位于笔杆的端部且伸出笔杆外,所述储液器套设于笔杆内部;所述储液器的内部均设置有与墨水仓相连通的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的一端与墨水仓相连通,另一端连接至笔尖;
10.所述第一笔尖组件的储液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轴向凹槽,且所述第一轴向凹槽的一端与外界气体连通,另一端与墨水仓连通;所述第二笔尖组件的储液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轴向凹槽,且所述第二轴向凹槽靠近墨水仓的一端封闭。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第一笔尖组件的笔尖书写时,通过所设置的第一轴向凹槽使笔杆内部的墨水仓与外界气体连通,墨水消耗时,空气可以从第一轴向凹槽进入墨水仓,使墨水仓的内外气压保持平衡,从而墨水可以持续稳定地从墨水仓流出,保证持续稳定书写;当使用第二笔尖组件的笔尖书写时,空气仍是从第一笔尖组件的第一轴向凹槽进入,保证墨水仓的压力平衡,使墨水可以从墨水仓流出,并在重力作用下流向第二笔尖组件的笔尖。
12.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器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靠近笔尖的笔尖固定端及靠近墨水仓的圆柱形阻挡端,所述储液器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向排列的环形储液槽。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向凹槽将第一笔尖组件的储液器的环形储液槽连通,且所述第一轴向凹槽的末端延伸至与其相连的圆柱形阻挡端并与墨水仓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向凹槽将第二笔尖组件的储液器的环形储液槽连通,且所述第二轴向凹槽的末端被其连接的圆柱形阻挡端封闭。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笔尖组件的储液器端部的圆柱形阻挡端与笔杆内壁过盈密封配合。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笔尖组件的储液器与笔杆密封连接,防止第一笔尖组件与第二笔尖组件之间形成连通的空气通道,造成墨水泄漏。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笔尖组件及第二笔尖组件的储液器的中心通孔内均套设有引水芯,所述引水芯的一端与笔尖接触,另一端与墨水仓相连通。
18.进一步地,所述笔杆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笔帽,位于第一笔尖组件一侧的笔帽与笔杆之间非密封连接。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在使用第二笔尖组件的笔尖时,即使将第一笔尖组件笔帽扣合,也可保持非密封状态。
20.进一步地,位于第一笔尖组件一侧的笔帽上设置有通气孔。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第一笔尖组件笔帽扣合时,也可保持非密封状态。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笔尖组件与第二笔尖组件的笔尖不同。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第一笔尖组件与第二笔尖组件的笔尖设计为不同尺寸的笔尖,如一端采用细笔头,另一端采用粗笔头,适用于不同书写宽度的字迹。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5.(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头书写笔,两个笔尖组件均采用直液式结构,并通过在其中一个笔尖组件设置空气通道,调节墨水仓的压力平衡,而另一个笔尖组件与笔杆密封,实现两个笔尖组件均可以持续稳定出墨,达到书写稳定、线迹均匀的效果;
26.(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头书写笔,两个笔尖组件可采用粗细不同的笔尖,方便消费者使用不同线迹宽度进行标记或记录。
附图说明
27.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第一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第一储液器的圆柱形阻挡端的侧视图;
31.图4是第二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标注:1.笔杆;2.墨水仓;3.第一笔尖;4.第一储液器;5.第二笔尖;6.第二储液器;7.中心通孔;8.引水芯;9.笔尖固定端;10.圆柱形阻挡端;11.环形储液槽;12.第一轴向凹槽;13.第二轴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液式双头书写笔,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36.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液式双头书写笔,包括笔杆1,所述笔杆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笔尖组件及第二笔尖组件,且位于第一笔尖组件与第二笔尖组件之间的笔杆段内部设置有墨水仓2,第一笔尖组件与第二笔尖组件共用一个墨水仓2;
37.上述第一笔尖组件包括第一笔尖3及第一储液器4,第二笔尖组件包括第二笔尖5及第二储液器6,第一笔尖3及第二笔尖5分别位于笔杆1的两端端部且伸出笔杆外,所述第一储液器4及第二储液器6设置与笔杆1内部,墨水仓2位于第一储液器4与第二储液器6之间。
38.参照图2-4,上述第一储液器4及第二储液器6的内部均设置有与墨水仓2相连通的中心通孔7,中心通孔7内贯穿设置有引水芯8,所述引水芯8的一端与墨水仓2相连通,另一端与笔尖接触,墨水仓2内的墨水通过引水芯8流至笔尖,从笔尖端部的滚珠出墨进行书写。
39.上述第一储液器4及第二储液器6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有靠近第一笔尖3及第二笔尖5的笔尖固定端9及靠近墨水仓2的圆柱形阻挡端10,且第一储液器4及第二储液器6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个沿其轴向排列的环形储液槽11。其中,笔尖固定端9用于固定第一笔尖3、第二笔尖5,笔尖固定端9的直径小于圆柱形阻挡端10的直径;圆柱形阻挡端10用于隔离储液器与墨水仓2,防止墨水仓2的墨水流入储液器内;环形储液槽11是为了防止墨水泄漏时,墨水可以储存在环形储液槽11中,防止从笔尖流出。
40.另外,上述第一储液器4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轴向凹槽12,第一轴向凹槽12将第一储液器4的若干个环形储液槽11连通,且第一轴向凹槽12末端延伸至与其相连的圆柱形阻挡端10并与墨水仓2连通,第一轴向凹槽12的前端与外界气体连通。当使用第一笔尖3书写时,通过所设置的第一轴向凹槽12使笔杆1内部的墨水仓2与外界气体连通,墨水消耗时,空气可以从第一轴向凹槽12进入墨水仓2,使墨水仓2的内外气压保持平衡,从而墨水可以持续稳定地从墨水仓2流出,保证持续稳定书写;
41.上述第二储液器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轴向凹槽13,第二轴向凹槽13将第二储液器6的若干个环形储液槽11连通,第二轴向凹槽13的末端被其连接的圆柱形阻挡端10封闭,且第二储液器6端部的圆柱形阻挡端10与笔杆1内壁过盈密封配合,使第二笔尖组件靠近墨水仓2的一侧与笔杆1密封,防止第一笔尖组件与第二笔尖组件之间形成连通的空气通道,造成墨水泄漏,当然,为了提高密封性,还可以在第二储液器6端部的圆柱形阻挡端10外圈设置密封圈。当使用第二笔尖5书写时,空气仍是从第一笔尖组件的第一轴向凹槽12进入,保证墨水仓2的压力平衡,使墨水可以从墨水仓2流出,并在重力作用下流向第二笔尖5,保证第二笔尖5可持续稳定书写。
42.本实施例中,笔杆1的两端端部还分别设置有笔帽(图中未示),且位于第一笔尖3一侧的笔帽与笔杆1之间非密封连接,具体可在第一笔尖3一侧的笔帽上设置有通气孔,可以保证在使用第二笔尖5时,即使将第一笔尖组件的笔帽扣合,也可保持非密封状态,保证墨水仓2内的气体压力平衡,使墨水持续稳定流出。
4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双头书写笔,在具体设计时,可将第一笔尖3与第二笔尖5设计为相同,也可将第一笔尖3与第二笔尖5设计为不同尺寸,如第一笔尖3采用细笔头,第二笔尖5采用粗笔头,这样可以书写线迹宽度不同的文字,便于进行标记或记录。
4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45.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