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01283发布日期:2022-09-03 04:39阅读:63来源:国知局
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1.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2.在本领域中,一个控光地址能够点亮一个特定的背光区域,但是在实际的显示面板中,为了便于控光芯片和控光区域电路的布局和布线,通常会使得控光地址和对应的背光区域并不能够按照顺序排布,以此造成了混乱。
3.并且,不同的显示面板中背光区域和控光地址的对应关系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对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进行重新对应。但是,目前在对应的过程中均是手动操作,这就造成了其对应的效率较低,并且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装置和方法,该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装置能够自动将显示面板的多个背光区域和不同的控光地址进行对应,以能够提高对应效率并节省人力成本。
6.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装置,所述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装置用于对应背光处理器发出的控光地址和显示面板中的背光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背光区域,每个所述背光区域具有一个相应的编号,所述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装置包括:
7.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者所述显示面板能够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8.亮度传感器,所述亮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以用于采集不同的所述背光区域的出光亮度;
9.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亮度传感器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亮度传感器沿不同的所述背光区域移动,且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获取所述亮度传感器的采集结果并判断被点亮的所述背光区域,并将被点亮的所述背光区域的编号发送给所述背光处理器。
10.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
11.第一支撑杆;
12.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能够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
13.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并且所述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第三支撑杆能够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14.所述亮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并且所述亮度传感器能够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
15.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延伸方向。
16.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
17.第一滑轮,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运动,且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滑轮连接;
18.第二滑轮,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运动,且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滑轮连接;
19.第三滑轮,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并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复运动,且所述亮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三滑轮连接。
20.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第一支撑杆还包括:
21.第一限位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方向延伸;
22.第二限位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限位器能够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接触。
23.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装置,还包括:
24.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三支撑杆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撑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25.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并与所述亮度传感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亮度传感器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复运动。
26.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27.处理模块,能够与背光处理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背光处理器的指令,并将被点亮的所述背光区域的编号发送给所述背光处理器;
28.控制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以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发出的指令控制所述亮度传感器的移动;
29.传感器采集模块,与所述亮度传感器连接,以用于获取所述亮度传感器采集的亮度值,并且当亮度传感器采集的亮度值大于阈值时,判断所述背光区域被点亮,并发送区域判定指令;
30.区域判定模块,与所述传感器采集模块连接,以用于接收所述区域判定指令,在收到所述区域判定指令时,判断所述亮度传感器所在的所述背光区域的编号,并将所述编号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
31.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32.总控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以用于接收所述处理模块发出的控制指令;
33.初始化模块,与所述总控模块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将所述亮度传感器移动到初始位置;
34.扫描控制模块,与所述总控模块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将所述亮度传感器沿不同的所述背光区域移动;
35.恢复控制模块,与所述总控模块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在所述亮度传感器采集的亮度值大于阈值时,将所述亮度传感器移动到所述初始位置。
36.在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方法,所述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方法应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装置,所述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方法,包括:
37.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分区,以形成多个背光区域,并给多个所述背光区域进行编号;
38.利用背光处理器向所述显示面板发送一个控光地址和亮度数据,以点亮所述控光地址对应的背光区域;
39.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开始扫描指令,控制所述亮度传感器沿不同的所述背光区域移动,以获取所述亮度传感器的采集结果并判断被点亮的所述背光区域,并将被点亮的所述背光区域的编号发送给所述背光处理器。
40.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处理模块、控制模块、传感器采集模块和区域判定模块,所述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开始扫描指令,控制所述亮度传感器沿不同的所述背光区域移动,以获取所述亮度传感器的采集结果并判断被点亮的所述背光区域,并将被点亮的所述背光区域的编号发送给所述背光处理器,包括:
41.利用所述背光处理器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所述开始扫描指令;
42.利用所述处理模块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
43.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亮度传感器移动;
44.利用所述传感器采集模块获取所述亮度传感器采集的亮度值,并且当亮度传感器的亮度值大于阈值时,判断当前所述亮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所述背光区域被点亮,并向所述区域判定模块发送区域判定指令;
45.在所述区域判定模块收到所述区域判定指令时,判断所述亮度传感器所在的所述背光区域的编号,并将所述编号传输给所述处理模块;
46.利用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编号发送给所述背光处理器。
47.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总控模块、初始化模块、扫描控制模块和恢复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亮度传感器移动,包括:
48.利用所述总控模块控制所述初始化模块工作,以将所述亮度传感器移动到初始位置;
49.利用所述总控模块控制所述亮度传感器沿不同的所述背光区域移动;
50.在所述亮度传感器采集的亮度值大于阈值时,利用所述总控模块控制所述亮度传感器移动到所述初始位置。
51.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52.本公开提供的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装置包括:支撑架、亮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可以安装在支撑架上。亮度传感器也可以安装在支撑架上,并且可以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以用于采集不同背光区域的出光亮度。控制装置可以控制亮度传感器沿不同的背光区域移动,且用于获取亮度传感器的采集结果并判断被点亮的背光区域,并将被点亮的背光区域的编号发送给所述背光处理器。
53.由此可知,当背光处理器向显示面板发送一个控光地址时,可以控制一个背光区域点亮。此时,控制装置可以控制亮度传感器在不同的背光区域中移动,亮度传感器可以沿其移动的路径自动检测不同的背光区域的亮度值。控制装置以此可以实时获取亮度传感器的采集结果并自动判断被点亮的所述背光区域。当控制装置判断被点亮的背光区域之后,即可根据亮度传感器所在的位置自动识别该背光区域的编号,并将该编号发送给背光处理器,以完成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对应的目的。
54.从而,本公开通过设置亮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能够自动且快速的检测被点亮的背光区域编号,进而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公开提供的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装置能够提高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对应效率并节省人力成本。
5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56.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7.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中背光区域的示意图;
58.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背光控制的流程示意图;
59.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0.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杆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61.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亮度传感器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62.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亮度传感器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63.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64.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亮度传感器初始化过程的示意图;
65.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亮度传感器扫描过程的示意图;
66.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亮度传感器恢复过程的示意图;
67.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对应控光地址和背光区域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68.附图标记说明:
69.01、背光处理器;02、控光芯片;03、控光地址;
70.1、显示面板;2、支撑架;3、亮度传感器;4、控制装置;5、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11、背光区域;21、第一支撑杆;22、第二支撑杆;23、第三支撑杆;24、第一滑轮;25、第二滑轮;26、支撑座;31、遮光部;32、传感部;41、处理模块;42、控制模块;43、传感器采集模块;44、区域判定模块;211、第一限位器;212、第二限位器;261、第一底座;262、第二底座;421、总控模块;422、初始化模块;423、扫描控制模块;424、恢复控制模块;425、第一电机驱动模块;426、第二电机驱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71.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72.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73.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74.在显示技术领域中,分区域动态背光控制是一种通用的背光控制技术。如图1所示,在分区域动态背光控制中,可以将显示面板1划分为n*m个背光区域11,每个背光区域11均可以具有一个背光编号n-m。其中,n为横向分区的最大数量,m为纵向分区的最大数量。每个背光区域11对应的背光灯均可以独立控制亮度,根据图像对应区域的灰度信息,可以决定每个背光区域11的亮度。上述背光灯可以为led灯,但不限于此。
75.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每个区域背光灯的亮度的独立控制,可以使用控光芯片02独立的控制每个背光区域11内背光灯的亮度。一般使用单片机等作为背光处理器01,将每个背光区域11的亮度数据发送至对应的的控光芯片02。在本公开中,单片机和控光芯片02之间可以通过spi协议进行通信,但不限于此,单片机和控光芯片02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76.上述一个控光芯片02可以控制多个背光区域11的亮度,背光处理器01可以按照控光地址03按顺序访问控光芯片02。背光处理器01可以发送一组带有控光地址03和背光亮度的数据,通过spi菊花链的而方式依次往下游传递,当控光芯片02的地址和背光处理器01发出的控光地址03相同时,控光芯片02就会把背光数据加载到控光芯片02内部,以用来控制该背光区域11的背光亮度。
77.但是,本公开的发明人发现,为了将对应的亮度数据准确对应到相应的背光区域11,就必须将背光区域11和控光地址03一一对应。但是,在目前实际的情况中,控光芯片02是位于控光电路板上的,为了便于控光ic和控光区域电路的布局布线方便,并不能够按照最理想的对应方式进行对应,而会造成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对应混乱的情况,从而在不知道其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是无法将背光亮度准确的施加给相对应的背光区域11的。也就因此,需要对背光区域11和控光地址03进行重新的对应。
78.并且,本公开的发明人又发现,目前在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过程中均是手动操作,这就造成了其对应的效率较低,并且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
79.为了解决本公开的发明人发现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装置。该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装置用于对应背光处理器01发出的控光地址03和显示面板1中的背光区域11。在本公开中,背光处理器01可以为mcu处理器,但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他的背光处理器01,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显示面板1可以包括多个背光区域11,每个背光区域11可以具有一个相应的编号。
80.如图3和图7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装置可以包括:支撑架2、亮度传感器3和控制装置4。该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装置能够自动将显示面板1的多个背光区域11和不同的控光地址03进行对应,以能够提高对应效率并节省人力成本。
8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或者显示面板1能够安装在支撑架2上。当支撑架2位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时,支撑架2能够暴露该显示面板1的出光区域。此时,显示面板1可以固定在墙壁上或者其他安装架上。
82.上述亮度传感器3可以安装在支撑架2上并且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以用于采集不同的背光区域11的出光亮度。
8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该亮度传感器3可以包括:遮光部31和传感部32。其中,遮光部31可以与支撑架2连接,传感部32可以位于遮光部31内。本公开通过设置在亮度传感器3中设置遮光部31,能够当亮度传感器3对准显示面板1时,只有显示面板1发出的光线能够进入遮光部31内并通过传感部32感知,以此能够减少外界环境光被传感部32感知的概率,从而提升该亮度传感器3的采集准确性。
84.在本实施例中,遮光部31可以为空心圆柱,传感部32可以位于空心圆柱的底部,空心圆柱的顶部可以对准显示面板1。本公开对遮光部31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例如:遮光部31的也可以为三棱柱、四棱柱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85.上述控制装置4可以与亮度传感器3连接,以用于控制亮度传感器3沿不同的背光区域11移动,且该控制装置4可以用于获取亮度传感器3的采集结果并判断被点亮的背光区域11,并将被点亮的背光区域11的编号发送给背光处理器01。
86.由此可知,当背光处理器01向显示面板1发送一个控光地址03时,可以控制一个背光区域11点亮。此时,控制装置4可以控制亮度传感器3在不同的背光区域11中移动,亮度传感器3可以沿其移动的路径自动检测不同的背光区域11的亮度值。控制装置4以此可以实时获取亮度传感器3的采集结果并自动判断被点亮的所述背光区域11。当控制装置4判断被点亮的背光区域11之后,即可根据亮度传感器3所在的位置自动识别该背光区域11的编号,并将该编号发送给背光处理器01,以完成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对应的目的。
87.从而,本公开通过设置亮度传感器3和控制装置4,能够自动且快速的检测被点亮的背光区域11编号,进而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公开提供的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装置能够提高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对应效率并节省人力成本。
88.如图3所述,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2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杆21、第二支撑杆22和第三支撑杆23。其中,第二支撑杆22可以与第一支撑杆21相对设置,并且显示面板1能够位于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之间,以通过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暴露
显示面板1的出光区域。
89.上述第三支撑杆23能够与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连接,并且第三支撑杆23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第三支撑杆23能够在控制装置4的控制下沿第一方向y往复移动。亮度传感器3可以安装于第三支撑杆23上,从而当第三支撑杆23沿第一方向y往复移动的时候,亮度传感器3也可以沿第一方向y往复移动。另外,亮度传感器3还能够沿第二方向x往复移动。其中,第一方向y第一支撑杆21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x可以为第三支撑杆23的延伸方向。从而,本公开通过使得亮度传感器3沿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运动,能够使得亮度传感器3能够到达每一个背光区域11所对应的位置,从而能够检测到所有的背光区域11的亮度。
90.在本公开中,显示面板1的边缘也可以沿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延伸。并且,每一个背光区域11可以为一个矩形,从而显示面板1可以被划分为多行多列的背光区域11。控制装置4可以控制亮度传感器3先沿第二方向x依次采集第一行中各个背光区域11的亮度值,再沿第一方向y移动到第二行,再沿第二方向x依次采集第二行中各个背光区域11的亮度值,以此类推。
91.但不限于此,控制装置4还可以控制亮度传感器3先沿第一方向y依次采集第一列中各个背光区域11的亮度值,再沿第二方向x移动到第二列,再沿第一方向y依次采集第二列中各个背光区域11的亮度值,以此类推。
9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即:第一方向y可以为竖直方向。第三支撑杆23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即:第二方向x可以为水平方向。
9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支撑架2位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侧的时候,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杆21还可以包括:第一限位器211和第二限位器212。其中,第一限位器211可以安装在第一支撑杆21靠近显示面板1的一侧,并且该第一限位器211可以向远离第一支撑杆21的方向延伸。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器211,能够限定显示面板1和第一支撑杆21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距离,以便于限定亮度传感器3和显示面板1在第三方向上的距离。该第三方向可以为第一支撑杆21指向显示面板1的方向。
9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一限位器211对显示面板1造成损坏,该第一限位器211靠近显示面板1的一侧可以设置为柔软材料,例如:橡胶、海绵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95.另外,本公开对第一限位器211在第三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不做限定,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这也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96.上述第二限位器212可以安装于第一支撑杆21靠近第二支撑杆22的一侧,并且第二限位器212能够与显示面板1的一侧边缘接触。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器212,能够限定第一支撑杆21和显示面板1边缘的位置,从而对显示面板1在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之间的位置进行定位。
9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22还可以包括:第三限位器和第四限位器。其中,第三限位器可以安装在第二支撑杆22靠近显示面板1的一侧,并且该第三限位器可以向远离第二支撑杆22的方向延伸。通过设置第三限位器,能够限定显示面板1和第二支撑杆22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距离,以便于进一步限定亮度传感器3和显示面板1在第三方向上的
距离。
9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三限位器对显示面板1造成损坏,该第三限位器靠近显示面板1的一侧也可以设置为柔软材料,例如:橡胶、海绵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99.另外,本公开对第三限位器在第三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不做限定,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这也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100.上述第四限位器可以安装于第二支撑杆22靠近第一支撑杆21的一侧,并且第四限位器能够与显示面板1的另一侧边缘接触。通过设置第四限位器,能够限定第二支撑杆22和显示面板1边缘的位置,从而对显示面板1在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之间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定位。
10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撑架2还可以包括:第一滑轮24、第二滑轮25和第三滑轮。其中,第一滑轮24可以安装在第一支撑杆21上,并能够沿第一方向y往复运动,并且第三支撑杆23可以与第一滑轮24连接。第二滑轮25可以安装在第二支撑杆22上,并能够沿第一方向y往复运动,并且第三支撑杆23还可以与第二滑轮25连接。本公开通过设置第一滑轮24和第二滑轮25能够在第三支撑杆23沿第一方向y往复运动的时候,使得第三支撑杆23移动的更加顺滑和平稳。
102.上述第三滑轮可以安装于第三支撑杆23上,并能够沿第二方向x往复运动,且亮度传感器3可以与第三滑轮连接。从而,本公开通过设置第三滑轮,能够使得亮度传感器3沿第二方向x移动的更加顺滑和平稳。
10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滑轮24可以安装在第一支撑杆21上,并且第一滑轮24能够沿第一支撑杆21的侧壁滑动;第二滑轮25可以安装在第二支撑杆22上,并且第二滑轮25能够沿第二支撑杆22的侧壁滑动;第三滑轮可以安装在第三支撑杆23上,并且第三滑轮能够沿第三支撑杆23的侧壁滑动。
104.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1可以设置有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第一滑道,第一滑轮24可以位于该第一滑道内,并且该第一滑轮24可以沿第一滑道运动。第二支撑杆22可以设置有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第二滑道,第二滑轮25可以位于该第二滑道内,并且该第二滑轮25可以沿第二滑道运动。第三支撑杆23可以设置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三滑道,第三滑轮可以位于该第三滑道内,并且该第三滑轮可以沿第三滑道运动。
10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其中,第一电机5可以安装在第一支撑杆21的底部,并与第三支撑杆23连接,以用于驱动第三支撑杆23沿第一方向y往复运动。第二电机6可以安装在第三支撑杆23的一端,并与亮度传感器3连接,以用于驱动亮度传感器3沿第二方向x往复运动。
10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2内还可以设置有第一传动装置,该第一传动装置可以分别与第三支撑杆23和第一电机5连接,以将第一电机5的提供的驱动力转变为控制第三支撑杆23沿第一方向y运动的力,以使得第三支撑杆23沿第一方向y往复运动。
107.第二支撑架2内还可以设置有第二传动装置,该第二传动装置可以分别与亮度传感器3和第二电机6连接,以将第二电机6的提供的驱动力转变为控制亮度传感器3沿第二方向x运动的力,以使得亮度传感器3沿第二方向x往复运动。
108.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支撑架2包括第一滑轮24、第二滑轮25和第三滑轮
时,该第一电机5可以与第一滑轮24连接,以驱动第一滑轮24沿第一方向y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第三支撑杆23沿第一方向y往复运动。第二电机6可以与第三滑轮连接,以驱动第三滑轮沿第二方向x往复运动,从而带动亮度传感器3沿第二方向x往复运动。
109.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支撑架2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装置的时候,该第一传动装置可以分别与第一滑轮24和第一电机5连接,以将第一电机5的提供的驱动力转变为控制第一滑轮24沿第一方向y运动的力,以使得第一滑轮24沿第一方向y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第三支撑杆23沿第一方向y往复运动。
110.当第二支撑架2内设置有第二传动装置的时候,该第二传动装置可以分别与第三滑轮和第二电机6连接,以将第二电机6的提供的驱动力转变为控制第三滑轮沿第二方向x运动的力,以使得第三滑轮沿第二方向x往复运动,从而带动亮度传感器3沿第二方向x往复运动。
11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可以为步进电机,但不限于此,该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电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11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2还可以包括:支撑座26,该支撑座26可以与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靠近地面的一端连接,以使得该支撑架2更加稳定。
11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6可以包括:第一底座261和第二底座262,其中,第一底座261可以与第一支撑杆21靠近地面的一端连接,第二底座262可以与第二支撑杆22靠近地面的一端连接。
114.另外,上述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可以调节高度,从而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显示面板1,以增强该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装置的环境适应性。
115.并且,上述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进行调节,以能够使用不同宽度的显示面板1,从而进一步的增强了该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装置的环境适应性。
11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上述控制装置4可以包括:处理模块41、控制模块42、传感器采集模块43和区域判定模块44。其中,处理模块41能够与背光处理器01连接,以用于接收背光处理器01的指令,并将被点亮的背光区域11的编号发送给背光处理器01。控制模块42可以与处理模块41连接以用于根据处理模块41发出的指令控制亮度传感器3的移动。传感器采集模块43可以与亮度传感器3连接,以用于获取亮度传感器3采集的亮度值,并且当亮度传感器3采集的亮度值大于阈值时,判断该背光区域11被点亮,并发送区域判定指令;区域判定模块44可以与传感器采集模块43连接,以用于接收区域判定指令,并在接收到区域判定指令时,判断此时亮度传感器3所菜的背光区域11的编号,并将该编号传输给处理模块41。
11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2可以包括:总控模块421、初始化模块422、扫描控制模块423和恢复控制模块424。其中,总控模块421可以与处理模块41连接,以用于接收处理模块41发出的控制指令。初始化模块422可以与总控模块421连接,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将亮度传感器3移动到初始位置。扫描控制模块423可以与总控模块421连接,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将亮度传感器3沿不同的背光区域11移动。恢复控制模块424可以与总控模块421连接,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在亮度传感器
3采集的亮度值大于阈值时,将亮度传感器3移动到初始位置。
118.在本实施例中,初始位置可以为所有背光区域11中,处于第一行第一列的背光区域11的中心位置。
11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控制模块42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机驱动模块425和第二电机驱动模块426。其中,第一电机驱动模块425可以与初始化模块422、扫描控制模块423和恢复控制模块424连接,以用于接收初始化模块422、扫描控制模块423和恢复控制模块424的指令并驱动第一电机5进行工作。第二电机驱动模块426可以与初始化模块422、扫描控制模块423和恢复控制模块424连接,以用于接收初始化模块422、扫描控制模块423和恢复控制模块424的指令并驱动第二电机6进行工作。
120.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来对上述控制装置4进行说明。
121.首先,如图8所示,处理模块41可以接收到由背光处理器01发出的初始化指令。处理模块41接收到该初始化指令之后,可以向总控模块421发送初始化控制指令,总控模块421根据初始化控制指令驱动初始化模块422进行工作。初始化模块422此时会控制第一电机驱动模块425和第二电机驱动模块426工作,以分别驱动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工作,从而使得第三支撑杆23沿第一方向y运动,亮度传感器3沿第二方向x运动,以此使得亮度传感器3到达初始位置。
122.在本实施例中,当亮度传感器3起初在显示面板1的左上角时,可以通过第一电机5使得第三支撑杆23沿第一方向y移动半个第一距离k,并通过第二电机6使得亮度传感器3沿第二方向x移动半个第二距离w。其中,第一距离k为一个背光区域11在第一方向y上的长度,第二距离w为一个背光区域11在第二方向x上的长度。
123.如图9所示,当亮度传感器3到达初始位置后,背光处理器01可以发送一个控光地址03和亮度数据,以此点亮与该控光地址03对应的背光区域11。此时,背光处理器01可以向处理模块41发送开始扫描的指令。可以利用处理模块41向总控模块421发送控制指令,总控模块421可以根据控制指令驱动扫描控制模块423工作,扫描控制模块423驱动第一电机驱动模块425和第二电机驱动模块426,使得亮度传感器3能够先沿第二方向x依次采集第一行中各个背光区域11的亮度值,再沿第一方向y移动到第二行,再沿第二方向x依次采集第二行中各个背光区域11的亮度值,以此类推。
124.或者扫描控制模块423可以驱动第一电机驱动模块425和第二电机驱动模块426,使得亮度传感器3先沿第一方向y依次采集第一列中各个背光区域11的亮度值,再沿第二方向x移动到第二列,再沿第一方向y依次采集第二列中各个背光区域11的亮度值,以此类推。
12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当亮度传感器3沿第二方向x移动的时候,可以每次移动一个第二距离w,并且当亮度传感器3沿第一方向y移动的时候,可以每次移动一个第一距离k,以使得亮度传感器3到达每个背光区域11时,均位于该背光区域11的中心位置,从而有效增加了该亮度传感器3采集的准确性。
126.在本实施中,当亮度传感器3到达每个背光区域11时,可以在该背光区域11停留一段时间,以进一步提高该亮度传感器3采集的准确性。本公开对亮度传感器3的停留时间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传感器的类型和采集的需求进行选择和设定,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127.当传感器采集模块43获取亮度传感器3采集的亮度值大于阈值时,则此时可以判
断该区域被点亮。传感器采集模块43此时可以向区域判定模块44发送区域判定指令。并且,此时亮度传感器3不再移动。区域判定模块44接收到区域判定指令时,可以根据亮度传感器3的位移确定被点亮的背光区域11的编号。
128.本实施例中,确定背光区域11编号的方法可以为:每沿第一方向y移动一个第一距离k,与第一方向y对应的编号可以加1,每沿第二方向x移动一个第二距离w,与第二方向x对应的编号可以加1。
129.区域判定模块44可以将背光区域11的标号传输给总控模块421,再由总控模块421传输给处理模块41,最终由处理模块41传输给背光处理器01。背光处理器01即可将该背光区域11的编号和其所发出的控光地址03对应。
130.并且,如图10所示,当亮度传感器3采集的亮度值大于阈值时,可以利用总控模块421驱动恢复控制模块424,以将该亮度传感器3移动到初始位置,以此就完成了一个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对应。
131.在本公开中,可以不断重复上述各个步骤,直到该显示面板1中所有的背光区域11均与控光地址03对应为止。并且,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第一次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后,恢复控制模块424将亮度传感器3移动到了初始位置,从而再后续的对应过程中,可以不用再利用初始化模块422对亮度传感器3进行初始化。
132.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方法。该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方法可以应用上述所述的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装置。通过该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方法能够提高对应效率并节省人力成本。
13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方法可以包括:
134.步骤s10、对显示面板1进行分区,以形成多个背光区域11,并给多个背光区域11进行编号。
135.步骤s20、利用背光处理器01向显示面板1发送一个控光地址03和亮度数据,以点亮控光地址03对应的背光区域11。
136.步骤s30、向控制装置4发送开始扫描指令,控制亮度传感器3沿不同的背光区域11移动,以获取亮度传感器3的采集结果并判断被点亮的背光区域11,并将被点亮的背光区域11的编号发送给背光处理器01。
137.下面对上述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138.在步骤s10中,可以将显示面板1划分为n*m个背光区域11,每个背光区域11均可以具有一个背光编号n-m。其中,n可以为沿第二方向x分区的最大数量,m可以为沿第一方向y分区的最大数量。
13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背光区域11大小可以相同,并且每一个背光区域11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长度均相同,第一个背光区域11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长度均相同。
140.在步骤s30中,可以向控制装置4发送开始扫描指令,控制亮度传感器3沿不同的背光区域11移动,以获取亮度传感器3的采集结果并判断被点亮的背光区域11,并将被点亮的背光区域11的编号发送给背光处理器01。
14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4可以包括:处理模块41、控制模块42、传感器采集模块43和区域判定模块44。在步骤s30中,可以利用背光处理器01向处理模块41发送开
始扫描指令。可以利用处理模块41向控制模块42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模块42可以根据控制指令,控制亮度传感器3移动。可以领用传感器采集模块43获取亮度传感器3采集的亮度值,并且当亮度传感器3采集的亮度值大于阈值时,判断当前亮度传感器3所采集的背光区域11被点亮,并向区域判定模块44发送区域判定指令。在区域判定模块44接收到区域判定指令时,可以判断亮度传感器3所在的背光区域11的编号,并将该编号传输给处理模块41。最后,可以利用处理模块41将编号发送给背光处理器01。
14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2可以包括:总控模块421、初始化模块422、扫描控制模块423和恢复控制模块424。在控制模块42根据控制指令,控制亮度传感器3移动中,可以利用总控模块421控制初始化模块422工作,以将亮度传感器3移动到初始位置。可以利用总控模块421控制亮度传感器3沿不同的背光区域11移动。可以在亮度传感器3采集的亮度值大于阈值时,利用总控模块421控制亮度传感器3移动到初始位置。
14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2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机驱动模块425和第二电机驱动模块426。其中,第一电机驱动模块425可以用于接收初始化模块422、扫描控制模块423和恢复控制模块424的指令并驱动第一电机5进行工作。第二电机驱动模块426可以用于接收初始化模块422、扫描控制模块423和恢复控制模块424的指令并驱动第二电机6进行工作。
144.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来对上述控制装置4进行说明。
145.首先,如图8所示,处理模块41可以接收到由背光处理器01发出的初始化指令。处理模块41接收到该初始化指令之后,可以向总控模块421发送初始化控制指令,总控模块421根据初始化控制指令驱动初始化模块422进行工作。初始化模块422此时会控制第一电机驱动模块425和第二电机驱动模块426工作,以分别驱动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工作,从而使得第三支撑杆23沿第一方向y运动,亮度传感器3沿第二方向x运动,以此使得亮度传感器3到达初始位置。
146.在本实施例中,当亮度传感器3起初在显示面板1的左上角时,可以通过第一电机5使得第三支撑杆23沿第一方向y移动半个第一距离k,并通过第二电机6使得亮度传感器3沿第二方向x移动半个第二距离w。其中,第一距离k为一个背光区域11在第一方向y上的长度,第二距离w为一个背光区域11在第二方向x上的长度。
147.如图9所示,当亮度传感器3到达初始位置后,背光处理器01可以发送一个控光地址03和亮度数据,以此点亮与该控光地址03对应的背光区域11。此时,背光处理器01可以向处理模块41发送开始扫描的指令。可以利用处理模块41向总控模块421发送控制指令,总控模块421可以根据控制指令驱动扫描控制模块423工作,扫描控制模块423驱动第一电机驱动模块425和第二电机驱动模块426,使得亮度传感器3能够先沿第二方向x依次采集第一行中各个背光区域11的亮度值,再沿第一方向y移动到第二行,再沿第二方向x依次采集第二行中各个背光区域11的亮度值,以此类推。
148.或者扫描控制模块423可以驱动第一电机驱动模块425和第二电机驱动模块426,使得亮度传感器3先沿第一方向y依次采集第一列中各个背光区域11的亮度值,再沿第二方向x移动到第二列,再沿第一方向y依次采集第二列中各个背光区域11的亮度值,以此类推。
14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当亮度传感器3沿第二方向x移动的时候,可以每次移动一个第二距离w,并且当亮度传感器3沿第一方向y移动的时候,可以每次移动一个第一距
离k,以使得亮度传感器3到达每个背光区域11时,均位于该背光区域11的中心位置,从而有效增加了该亮度传感器3采集的准确性。
150.在本实施中,当亮度传感器3到达每个背光区域11时,可以在该背光区域11停留一段时间,以进一步提高该亮度传感器3采集的准确性。本公开对亮度传感器3的停留时间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传感器的类型和采集的需求进行选择和设定,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151.当传感器采集模块43获取亮度传感器3采集的亮度值大于阈值时,则此时可以判断该区域被点亮。传感器采集模块43此时可以向区域判定模块44发送区域判定指令。并且,此时亮度传感器3不再移动。区域判定模块44接收到区域判定指令时,可以根据亮度传感器3的位移确定被点亮的背光区域11的编号。
152.本实施例中,确定背光区域11编号的方法可以为:每沿第一方向y移动一个第一距离k,与第一方向y对应的编号可以加1,每沿第二方向x移动一个第二距离w,与第二方向x对应的编号可以加1。
153.区域判定模块44可以将背光区域11的标号传输给总控模块421,再由总控模块421传输给处理模块41,最终由处理模块41传输给背光处理器01。背光处理器01即可将该背光区域11的编号和其所发出的控光地址03对应。
154.并且,如图10所示,当亮度传感器3采集的亮度值大于阈值时,可以利用总控模块421驱动恢复控制模块424,以将该亮度传感器3移动到初始位置,以此就完成了一个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对应。
155.在本公开中,可以不断重复上述各个步骤,直到该显示面板1中所有的背光区域11均与控光地址03对应为止。并且,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第一次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后,恢复控制模块424将亮度传感器3移动到了初始位置,从而再后续的对应过程中,可以不用再利用初始化模块422对亮度传感器3进行初始化。
156.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第一方面已经对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装置中各个部件和组件的结构、种类和连接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所以在本方面对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方法中不在对对应控光地址03和背光区域11的装置中各个部件和组件的结构、种类和连接方式进行赘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具体阐述,这也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157.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记载的任何同时、同步进行的步骤,均可以分开、分步进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158.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