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式除尘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240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动式除尘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黑板擦,涉及一种能滚动收集粉尘的黑板擦。
目前的黑板擦多数是在一块平板上带有毛粘或麻等其他擦拭材料,这种板擦在吸满粉末后只能在墙壁等地方拍打除尘,使粉末四处飞扬,污染环境。也有其他各类黑板擦设计出来但多数没有解决除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除尘黑板擦,使其能滚动清除粉尘,防止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矩形箱体上端的开口处露有除尘的带体。该带体在箱体内为三角环形带状,其宽度与黑板擦箱体上面开口宽度相同。有十一个间隔距离的排列成三角形的转动轴,将带体支撑成三角形,使三角形的带体的上底面可与黑板相接触,使可涂擦黑板三角形的带体的两腰面与振刮器相接触,可在转动后将上底面带粉尘的带体刮净。然后收集到软漏斗内倒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黑板擦除尘能不间断地连续进行,省去手工除去黑板擦上粉尘的环节;2、防止防尘飞扬,改变过去除尘过程中,手、讲台、讲桌上满是粉尘的状况;3、成本低廉耐用,更换零件后可反复使用,广泛适用于院校及单位的教室、讲演厅和墙报板使用。



图1为滚动式除尘黑板擦外观图;图2为滚动式除尘黑板擦剖观图;图3为滚动式除尘黑板擦壳体剖面图;图4为滚动式除尘黑板擦振刮器结构示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整个黑板擦从壳体外观看呈矩形体,其上端面为开口,露有可涂擦粉尘的带体1,该带体在擦粉末时与黑板相接触,带体在壳体内由间隔距离的十一个滚动轴2将其支撑或三角形状,其底部最大的角度为90°-120°,带体1的宽度与壳体的上开口的宽度相同,带体的下底面为软塑料体其上粘合有丝麻或毛毡,其软塑料体两边露有齿牙边与长形齿柄3相咬合,长形齿柄每侧有两个,其形状为长柄状,一头套在齿柄的转动轴10上,另一头端面为齿牙与带体上边侧的齿相咬合,在齿柄的下侧有一触压头与Π型封压板4相接触,Π型压板4与齿柄相对应每侧两个,其固定边连接在壳体上,活动边与振刮器6相接触,振刮器6位于带体1三角形两腰面的下侧,振刮器的刮板与带体成一定倾斜角度相交,两侧振刮器的刮板角度倾斜角度相反,振刮器上带有两个小轮5用于控制振刮器与带体的接触深度,两振刮器连接处的下端有一弹性半圆形支撑架7,以支撑振刮器贴紧带体,在支撑架的下端有一软体漏斗8,以防止壳底的粉尘回流至振刮器上面,该漏斗套在粉尘出口的下方。在长形齿柄的上部设有相对应的三角档块9以限定长形齿柄的上反角度。在带体两边齿牙边上方封有护板11,防止粉尘落入带体后面及齿牙上,在壳体的两端面上设有固定转动转端的半圆形凹槽12,在壳体的两侧面上设有侧盖13,可由此排掉粉尘或由此装入粉笔头。在壳体的纵向侧面设有一V形的壳体大盖14用于更换零件。
其工作原理为,黑板擦工作时将露于壳体的带体1贴于黑板上横向擦拭粉笔字,等带体粘满粉尘后,将其贴紧黑板纵向向上或向下推动黑板擦,带体自下或自上进入壳体同,有一侧的齿柄3在带体的带动下向壳体内转动,齿柄下方的触压头,压迫封压板4弯曲,封压板又压迫振刮器6使其脱离带体不发生接触,此时另一侧的齿柄向壳体外侧转动,振刮器6的刮板紧贴带体,除去粉尘,粉尘先暂时落在刮板上,当黑板擦停止工作平放时,粉尘自动滑向软漏斗8,被收积在漏斗内。当再一次使用黑板擦作其工作竖立时,粉尘沿板壁滑向侧盖13一边,当再次平放时粉尘最后滑落壳底,当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可打开侧盖及时倒掉。
权利要求一种滚动式除尘黑板擦,包括除尘的毛毡,其特征是黑板擦的外壳体呈矩形体,其上端面为开口处露有除尘的带体(1),该带体在壳体内由至少十一个间隔距离的滚动轴(2)将其支撑成三角形状,其最大的角度为90°-120°,带体的宽度与壳体的上开口的宽度相同,带体的下底面为软塑料体,其上粘合有丝麻或毛毡,其软塑料体两边露有齿牙边与长形齿柄(3)相咬合;其下部与振刮器(6)相接触,振刮器连接处的下端有一弹性半圆形支撑架(7)在支撑架的下端有一软体漏斗,三角档块(9)设在长形齿柄上部,在带体两边齿牙边上方封有护板(11)。
专利摘要一种滚动式除尘黑板擦,主要解决黑板擦的粉尘收集,防止污染环境问题,主要结构为其外壳为矩形箱体,上表面露有擦拭粉末的毛毡或丝麻的带体,该带体在壳体内呈三角环状形,在带体的两腰面与振刮板相接,在振刮板下方设有粉尘收集漏斗箱。该黑板擦通过带体的传动自动除掉粉尘,能不间断地进行,其特点是成本低,牢固耐用,可更换零件,寿命长,广泛适用于院校及单位的教室,讲演厅和墙板报使用。
文档编号B43L21/02GK2291317SQ9722335
公开日1998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31日
发明者王军涛 申请人:王军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