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教学实训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41804阅读:来源:国知局
烟雾,模拟烟雾环境,烟雾传感器感知后将信号传送至单片机,单片机控制相应的报警灯亮。第二隔间内,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感知室内环境,当温度或者湿度低于预定值后,单片机即可控制相应的加热器或者加湿器工作,当温湿度趋于正常值后(高于预定值),单片机控制加热器或者加湿器停机。第一、第二球型监控器实时监控室内环境。该部分可参考现有技术,非本申请的发明点,不作进一步详述。整个模拟系统模拟监控家居环境的安全,基本能够满足嵌入式系统专业教学、实验及实训的要求,作为控制器的单片机可作调整或者替换,例如,控制器可采用ARM控制器+单片机的组合。
[0022]在第一隔间内设置烟气扩散装置,所述烟气扩散装置具有聚风筒1、鼓风结构2、扩风盘管以及排风管。
[0023]聚风筒I截面呈方形,它竖向布置于所述燃气灶的燃烧器上方,并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一隔间的侧壁之上,为了便于拆卸,支架与侧壁的连接方式优选为螺纹连接,所述聚风筒I的下端设置聚风罩11,聚风罩11将燃气灶泄露的燃气或者散发出来的烟雾聚集收拢,便于后续的扩散作业。另外,所述聚风筒上设置防护网,防止异物进入管道内,损坏双向风机,或堵塞下文述及的通风孔。
[0024]鼓风结构2具有过渡筒体21以及与单片机连接的双向风机22,双向风机22通过正反转实现双向鼓风,所述过渡筒体21沿着横向布置于所述聚风筒I的上端,并与其连通,所述双向风机22设置在所述过渡筒体21内,所述过渡筒体21内靠近左端设置第一挡板21a,所述第一挡板21a的上端与所述过渡筒体21铰接,所述第一挡板21a底部右侧的过渡筒体壁上设置第一挡块21b,所述过渡筒体21内靠近右端设置第二挡板21c,所述第二挡板21c的上端与所述过渡筒体21铰接,所述第二挡板21c底部左侧的过渡筒体壁上设置第二挡块21d。
[0025]扩风盘管呈螺旋状绕设在第一隔间的周围侧壁上,所述扩风盘管上设置通风孔,所述扩风盘管的入口接于所述过渡筒体21的左端,出口处设置密封板。
[0026]排风管入口接于所述过渡筒体21的右端,出口与第一隔间外连通,即将室内空气排到室外。
[0027]教学实训过程中,需要第一隔间模拟厨房环境时,单片机控制双向风机工作(双向风机正转向左鼓风,反转向右鼓风),双向风机鼓风后,当空气向左吹动时(模拟燃气泄露或者室内起火产生烟雾时),第一挡板打开,第二挡板关闭(第二挡板处无法通过空气),空气流向扩风盘管,此时燃气灶处的泄露燃气或者产生的烟雾能迅速的扩散至第一隔间的整个空间,节省了扩散时间;当空气向右吹动时(模拟燃气泄露或者室内起火产生烟雾后排出室内燃气或者烟雾时),第二挡板打开,第一挡板关闭(第一挡板处无法通过空气),空气流向排风管,即可将泄露的燃气或者产生的烟雾及时的排出第一隔间,方便后续模拟教学。
[0028]本教学实训系统模拟厨房环境的第一隔间内的烟雾或者燃气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开来,形成所需的模拟环境,极大的节省了实训教学时间;同时,烟雾或者燃气扩散开后,在第一隔间内能够短时间排出,提高后续教学实训的效率。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家居教学实训系统,包括实训台以及模拟平台,所述实训台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控制按钮以及警示灯,所述操作面板前侧设置倾斜布置的监控面板,所述监控面板上设置LED显示屏,所述基座上设置作为控制器的单片机,所述LED显示屏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控制按钮以及警示灯均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所述模拟平台设置在所述实训台前方,所述模拟平台上设置二个隔间,分别为模拟厨房环境的第一隔间和模拟居室环境的第二隔间,所述二个隔间左右排列,隔间之间设置可通过行人的门结构,每个隔间的前侧设置门结构,第一隔间内设置与天然气管网接通的燃气灶、燃气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以及第一球型监控器,所述燃气传感器设置在第一隔间的侧壁上并位于所述燃气灶侧面,所述第一球型监控器设置在第一隔间侧壁的上部,第二隔间内设置加热器、加湿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第二球型监控器,所述加热器以及加湿器通过支架设置在第二隔间侧壁上,所述燃气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第一球型监控器、加热器、加湿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第二球型监控器均与所述单片机连接;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隔间内设置烟气扩散装置,所述烟气扩散装置具有: 截面呈方形的聚风筒(I ),其竖向布置于所述燃气灶的燃烧器上方,并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一隔间的侧壁之上,所述聚风筒(I)的下端设置聚风罩(11); 鼓风结构(2),其具有过渡筒体(21)以及与单片机连接的双向风机(22),所述过渡筒体(21)沿着横向布置于所述聚风筒(I)的上端,并与其连通,所述双向风机(22)设置在所述过渡筒体(21)内,所述过渡筒体(21)内靠近左端设置第一挡板(21a),所述第一挡板(21a)的上端与所述过渡筒体(21)铰接,所述第一挡板(21a)底部右侧的过渡筒体壁上设置第一挡块(21b),所述过渡筒体(21)内靠近右端设置第二挡板(21c),所述第二挡板(21c)的上端与所述过渡筒体(21)铰接,所述第二挡板(21c)底部左侧的过渡筒体壁上设置第二挡块(21d); 扩风盘管,其呈螺旋状绕设在第一隔间的周围侧壁上,所述扩风盘管上设置通风孔,所述扩风盘管的入口接于所述过渡筒体(21)的左端,出口处设置密封板; 排风管,其入口接于所述过渡筒体(21)的右端,出口与第一隔间外连通; 双向风机鼓风后,当空气向左吹动时,第一挡板打开,第二挡板关闭,空气流向扩风盘管,当空气向右吹动时,第二挡板打开,第一挡板关闭,空气流向排风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教学实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筒(I)上设置防护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教学实训系统,包括实训台以及模拟平台,模拟平台的第一隔间内设置烟气扩散装置,烟气扩散装置具有:聚风筒,其竖向布置于燃气灶上方,聚风筒的下端设置聚风罩;鼓风结构,其具有过渡筒体以及双向风机,过渡筒体沿着横向布置于聚风筒的上端,双向风机设置在过渡筒体内,过渡筒体内靠近左端设置第一挡板,过渡筒体内靠近右端设置第二挡板;扩风盘管,其呈螺旋状绕设在第一隔间的周围侧壁上,扩风盘管上设置通风孔,扩风盘管的入口接于过渡筒体的左端,出口处设置密封板;排风管,其入口接于过渡筒体的右端,出口与第一隔间外连通。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实训教学的效率,节省了实训教学时间。
【IPC分类】G09B9-00, G09B25-00
【公开号】CN204360616
【申请号】CN201520024108
【发明人】王强
【申请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