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氯化铵的改进型实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81028阅读:1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氯化铵的改进型实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一、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属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化学实验装置,具体的是用于演示高中化学课本上加热氯化铵的实验。
[0003]二、
【背景技术】
[0004]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的高中化学1 (必修)课本第78页加热氯化铵的实验,课本中是这样演示的:在一支试管中放适量氯化铵固体,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用教材中的装置做实验存在缺陷:1、不能直接观察到氯化铵分解产生的两种气体。2、无法证明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了氨气和氯化氢气体。3、分解产生的两种产物很快化合,白烟充满试管难以分离检验。
[0005]三、【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氯化铵的改进型实验装置。使用本实用新型做加热氯化铵的实验,能分离氯化铵分解产生的两种气体,而且能分别对两种气体进行检验,因此能直接观察到氯化铵分解产生的两种产物,现象明显。装置不仅适用于教师课堂上做演示实验,还适用于学生做分组实验,并且能减少环境污染。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的:
[0008]一种加热氯化铵的改进型实验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它由酒精灯(1)、装有氯化铵固体(2)的U形管(3)、带铁夹(9)的铁架台(4)、第一玻璃棉隔板(5)、第二玻璃棉隔板
(6)、包裹有碱石灰的棉花一(7)、包裹有五氧化二磷固体的棉花二(8)、第一橡皮塞(10)、第一导气管(11)、第一乳胶管(12)、装有第一湿润的PH试纸(14)的第一干燥管(13)、第二橡皮塞(15)、第二导气管(16)、第二乳胶管(17)、Y形管(18)、第三乳胶管(19)、第二干燥管(20)、第三橡皮塞(21)、第三导气管(22)、第四乳胶管(23)、漏斗(24)、装有水的烧杯(25)、第五乳胶管(26)、第四导气管(27)、第四橡皮塞(28)、装有第二湿润的PH试纸(30)的第三干燥管(29 )、第六乳胶管(31)、第五导气管(32 )、第五橡皮塞(33 )组成。
[0009]装有氯化铵固体(2)的U形管(3)固定在铁架台(4)上,在U形管(3)的左侧管中氯化铵固体(2)的上面放第一玻璃棉隔板(5),第一玻璃棉隔板(5)上放置包裹有碱石灰的棉花一(7);在U形管(3)的右侧管中氯化铵固体(2)的上面放第二玻璃棉隔板(6),第二玻璃棉隔板(6)上放置包裹有五氧化二磷固体的棉花二(8)。带第一导气管(11)的第一橡皮塞(10 )塞紧U形管(3 )左侧的管口;带第五导气管(32 )的第五橡皮塞(33 )塞紧U形管(3 )右侧的管口。第一乳胶管(12 )连接第一橡皮塞(10 )外端的第一导气管(11)和装有第一湿润的PH试纸(14)的第一干燥管(13)较小的那端管口 ;第六乳胶管(31)连接第五橡皮塞(33)外端的第五导气管(32)和装有第二湿润的PH试纸(30)的第三干燥管(29)较小的那端管口。带第二导气管(16)的第二橡皮塞(15)塞紧装有第一湿润的PH试纸(14)的第一干燥管(13)较大的那端管口 ;带第四导气管(27)的第四橡皮塞(28)塞紧装有第二湿润的PH试纸(30)的第三干燥管(29)较大的那端管口。第二乳胶管(17)连接第二橡皮塞(15)外端的第二导气管(16)和Y形管(18)的一个支管;第五乳胶管(26)连接第四橡皮塞(28)外端的第四导气管(27)和Y形管(18)的另一个支管。第三乳胶管(19)连接Y形管(18)的总管和第二干燥管(20 )较小的那端管口。带第三导气管(22 )的第三橡皮塞(21)塞紧第二干燥管(20 )较大的那端管口。第四乳胶管(23 )连接第三橡皮塞(21)外端的第三导气管(22)和漏斗(24)的下端管口。漏斗(24)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25)中。酒精灯(1)放置在装有氯化铵固体(2)的U形管(3)下方。
[0010]实验过程: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适量氯化铵固体(2)装进U形管(3)中,将装有氯化铵固体(2)的U形管(3)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4)上,在U形管(3)的左侧管中氯化铵固体(2)的上面放第一玻璃棉隔板(5),第一玻璃棉隔板(5)上放置包裹有碱石灰的棉花一(7);在U形管(3)的右侧管中氯化铵固体(2)的上面放第二玻璃棉隔板(6),第二玻璃棉隔板(6)上放置包裹有五氧化二磷固体的棉花二(8)。带第一导气管(11)的第一橡皮塞(10)塞紧U形管(3)左侧的管口 ;带第五导气管(32)的第五橡皮塞(33)塞紧U形管(3)右侧的管口。将第一湿润的PH试纸(14)装进第一干燥管(13)中,第一乳胶管(12)连接第一橡皮塞(10)外端的第一导气管(11)和装有第一湿润的PH试纸(14)的第一干燥管(13 )较小的那端管口 ;将第二湿润的PH试纸(30 )装进第三干燥管(29 )中,第六乳胶管
(31)连接第五橡皮塞(33)外端的第五导气管(32)和装有第二湿润的PH试纸(30)的第三干燥管(29)较小的那端管口。带第二导气管(16)的第二橡皮塞(15)塞紧装有第一湿润的PH试纸(14)的第一干燥管(13 )较大的那端管口;带第四导气管(27 )的第四橡皮塞(28 )塞紧装有第二湿润的PH试纸(30 )的第三干燥管(29 )较大的那端管口。用第二乳胶管(17 )连接第二橡皮塞(15)外端的第二导气管(16)和Y形管(18)的一个支管;用第五乳胶管(26)连接第四橡皮塞(28)外端的第四导气管(27)和Y形管(18)的另一个支管。第三乳胶管
(19)连接Y形管(18)的总管和第二干燥管(20)较小的那端管口。带第三导气管(22)的第三橡皮塞(21)塞紧第二干燥管(20 )较大的那端管口。第四乳胶管(23 )连接第三橡皮塞(21)外端的第三导气管(22)和漏斗(24)的下端管口。漏斗(24)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
(25)中。酒精灯(1)放置在装有氯化铵固体(2)的U形管(3)下方。实验时,点燃酒精灯
(1),先用酒精灯(1)的外焰在U形管(3)的底部来回移动,U形管(3)受热均匀后将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在U形管(3)的底部加热,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往U形管(3)的两边管口扩散,当往左侧的管扩散的两种气体通过位于第一玻璃棉隔板(5)上的包裹有碱石灰的棉花一(7)时,混合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被碱石灰吸收,因此从第一导气管(11)出来的气体只有氨气,当氨气通过第一乳胶管(12)进入第一干燥管(13)与第一湿润的PH试纸(14)接触时,PH试纸变蓝色,这证明加热氯化铵固体的产物中有氨气;当往右侧的管扩散的两种气体通过位于第二玻璃棉隔板(6)上的包裹有五氧化二磷固体的棉花二
(8)时,混合气体中的氨气被五氧化二磷固体吸收,因此从第五导气管(32)出来的气体只有氯化氢气体,当氯化氢气体通过第六乳胶管(31)进入第三干燥管(29)中与第二湿润的PH试纸接触时,PH试纸变红色,这证明加热氯化铵固体的产物中有氯化氢气体。当氨气和氯化氢气体通过Y形管(18)的总管进入第二干燥管(20)时,两种气体迅速反应产生白烟充满第二干燥管(20),多余的气体或白烟通过第三导气管(22)进入倒扣的漏斗(24)中并溶于水,因此消除了污染。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能直接观察到氯化铵分解产生的两种产物。2、通过第一湿润PH试纸变蓝色,第二湿润PH试纸变红色证明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了氨气和氯化氢气体。3、本实用新型安全、环保、无污染,不仅适用于教师课堂上做演示实验,还适用于学生做分组实验。
[0012]四、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4]图中的标识分别表示:
[0015](1)酒精灯(2)氯化铵固体(3)U形管(4)铁架台(5)第一玻璃棉隔板(6)第二玻璃棉隔板(7)包裹有碱石灰的棉花一 (8)包裹有五氧化二磷固体的棉花二 (9)铁夹(10)第一橡皮塞(11)第一导气管(12)第一乳胶管(13)第一干燥管(14)第一湿润的PH试纸(15)第二橡皮塞(16)第二导气管(17)第二乳胶管(18)Y形管
(19)第三乳胶管(20)第二干燥管(21)第三橡皮塞(22)第三导气管(23)第四乳胶管(24)漏斗(25)装有水的烧杯(26)第五乳胶管(27)第四导气管(28)第四橡皮塞(29)第三干燥管(30)第二湿润的ΡΗ试纸(31)第六乳胶管(32)第五导气管
(33)第五橡皮塞
[0016]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一种加热氯化铵的改进型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它由酒精灯(1)、装有氯化铵固体
(2)的U形管(3)、带铁夹(9)的铁架台(4)、第一玻璃棉隔板(5)、第二玻璃棉隔板(6)、包裹有碱石灰的棉花一(7)、包裹有五氧化二磷固体的棉花二(8)、第一橡皮塞(10)、第一导气管(11 )、第一乳胶管(12)、装有第一湿润的ΡΗ试纸(14)的第一干燥管(13)、第二橡皮塞(15)、第二导气管(16)、第二乳胶管(17)、Υ形管(18)、第三乳胶管(19)、第二干燥管(20)、第三橡皮塞(21)、第三导气管(22)、第四乳胶管(23)、漏斗(24)、装有水的烧杯(25)、第五乳胶管(26 )、第四导气管(27 )、第四橡皮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