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全物质雕刻的钻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1663发布日期:2019-01-22 22:4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全物质雕刻的钻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雕刻钻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全物质雕刻的钻头组件。



背景技术:

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

现有的可雕刻的物质硬度差距较大,不同硬度的物质在雕刻时需要采用不同硬度的雕刻钻头,但现有的雕刻机钻头硬度固定,在对不同硬度的物质进行雕刻时容易造成钻头损坏,更换钻头也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雕刻机钻头硬度固定,在对不同硬度的物质进行雕刻时容易造成钻头损坏,更换钻头也极为不便的问题,特提供一种适用于全物质雕刻的钻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全物质雕刻的钻头组件,包括与电机相连的筒体,所述筒体内孔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转轴的另一端贯穿筒体伸出筒体外,所述筒体的底端一侧设有钻头转换组件,所述钻头转换组件包括转换器,所述转换器的通过转动轴承连接在筒体上,所述转换器周向上均匀设有多个轴承,所述轴承位于筒体正下方时,轴承的轴线与筒体内孔的轴线相同,所述轴承内连接有钻头,每个钻头的硬度均不相同,所述转轴与钻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筒体上设有控制电机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电机位于下降的最大行程处时,转轴的下端卡设在钻头的内孔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筒体下端设有直线旋转轴承,所述直线旋转轴承的轴线与筒体内孔的轴线相同,所述转轴的下端贯穿直线旋转轴承伸出筒体外。

上述方案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筒体两侧的升降气缸,两组升降气缸的输出轴通过连杆相连,所述连杆套设在电机的外缘。

上述方案中,所述转轴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凹槽适配并可在凹槽内沿凹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钻头的上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卡块的顶部伸入通孔内,所述通孔内设有用于推动卡块移动的推块,所述推块的一端伸出转换器外。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孔的外缘直径大于推块伸出钻头外的部分的直径且小于推块位于钻头内的部分的直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钻头转换器的设置,在钻头转换器上设置多组不同硬度加工所需的钻头,需要使用其中一个钻头时,旋转钻头转换器,将钻头底部对准转轴,同时下降电机,使得转轴与钻头相连,更换时,将转轴从钻头中取出,旋转钻头转换器重复上述过程,切换下一组钻头,通过这种方式,对不同硬度的物品进行雕刻加工时,采用对应的钻头,实现了对全物质的雕刻,不会因为物品的硬度过高导致钻头损坏,也不会因为物品的硬度过低导致雕刻困难,很好的实现了全物质雕刻。

2.本实用新型通过直线旋转轴承的设置,使得转轴在筒体内只能做旋转和沿直线旋转轴承的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避免了转轴发生偏转导致的钻头无法安装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将升降组件设置为两组气缸的方式,实现了对电机的垂直升降,从而保证了转轴不会发生偏移,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卡块的设置,连接转轴和钻头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卡块被推入通孔内,将转轴和钻头固定,从而实现电机带动钻头的旋转,同时通过推块的设置,分离转轴和钻头时,利用推块将卡块推出通孔外并提升电机,从而实现对转轴和钻头的分离,使得钻头组件在使用时,更换和安装更加的方便,提高了整体装置的便利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通孔的外缘的直径设置为大于推块伸出钻头外的部分的直径且小于推块位于钻头内的部分的直径的方式,使得推块不会整体掉出钻头外,提高了整体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轴与钻头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筒体,2-转轴,3-转换器,4-钻头,5-升降组件,21-凹槽,22-卡块,23-弹簧,41-通孔,42-推块,51-升降气缸,5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全物质雕刻的钻头组件,包括与电机相连的筒体1,所述筒体1内孔内设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转轴2的另一端贯穿筒体1伸出筒体1外,所述筒体1的底端一侧设有钻头转换组件,所述钻头转换组件包括转换器3,所述转换器3的通过转动轴承连接在筒体1上,所述转换器3周向上均匀设有多个轴承,所述轴承位于筒体1正下方时,轴承的轴线与筒体1内孔的轴线相同,所述轴承内连接有钻头4,每个钻头4的硬度均不相同,所述转轴2与钻头4可拆卸连接,所述筒体1上设有控制电机升降的升降组件5,所述电机位于下降的最大行程处时,转轴2的下端卡设在钻头4的内孔内。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筒体1下端设有直线旋转轴承,所述直线旋转轴承的轴线与筒体1内孔的轴线相同,所述转轴2的下端贯穿直线旋转轴承伸出筒体1外。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设置在筒体1两侧的升降气缸51,两组升降气缸51的输出轴通过连杆52相连,所述连杆52套设在电机的外缘。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转轴2的底部设有横向的凹槽21,所述凹槽21内设有卡块22,所述卡块22与凹槽21适配并可在凹槽21内沿凹槽21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凹槽21内还设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的一端连接卡块22,弹簧23的另一端连接凹槽21底部,所述钻头4的上部开设有轴线与凹槽21相同的通孔41,所述卡块22的外端伸入通孔41内,所述通孔41内设有用于推动卡块22移动的推块42,所述推块42的外端伸出钻头4外。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通孔41的外缘直径大于推块42伸出钻头4外的部分的直径且小于推块42位于钻头4内的部分的直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