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透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34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投影透镜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述投影透镜组件,该投影透镜组件用于比如投影机上,将光源侧的图象等投影于屏幕等上,本发明特别是涉及下述投影透镜组件,该投影透镜组件具有自动地对特别是热量产生的影响进行补偿的功能。
背景技术
近年,在投影机等中,比如,伴随高清晰度电视图象那样的,图象的高清晰化,要求对投影图象的质量(画质)进行稳定处理。由此,对于投影透镜组件来说,也要求较高的性能。在此场合,在较高地保持投影透镜组件的性能的场合,构成问题的是热量造成的影响。
在于接近光源的位置,设置有投影透镜组阵的场合,光源的热量构成问题。另外,周围的气温也产生影响。即,因光源的热量,或周围的气温造成的热膨胀,或热收缩的影响,投影透镜组件中的各透镜的间距,折射率,支承透镜的筒体等发生变化。如果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则比如,在投影机中,投影到屏幕上的图象就会模糊,性能变差。
为了解决该问题,比如,具有US4525745号专利,US5731917号专利。
US4525745号专利采用下述方案,其中通过双金属环(bimetal ring)支承1个放大透镜(power lens),通过因温差变化的双金属环(bimetal ring),使放大透镜产生错位,进行补偿。
另外,象图2所示的那样,US5731917号专利主要由阴极射线管100,投影透镜组件101构成。该投影透镜组件101包括内筒102,外筒103,以及双金属件104。
内筒102将多个透镜105支承于其内部。在内筒102的外周上,设置有滑动接触片106,与外筒103的内周面滑动接触。通过滑动接触片106,内筒102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承于外筒103上。另外,在内筒102的外周上,设置有导向件107,其安装于双金属件104的一端,朝向外筒103的外部伸出。
外筒103固定于阴极射线管100侧。内筒102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承于外筒103的内部。外筒103的内径大于内筒102的外径,在外筒103与内筒102之间,形成有插入双金属件104的空间。
该双金属件104的一端安装于内筒102的导向件107上,其另一端安装于外筒103侧。
由此,如果因温度的变化,双金属件104发生变形,则内筒102在支承于外筒103上的状态下滑动,从而可调整透镜105的位置。
但是,在上述US4525745号专利的发明中,仅仅通过双金属环,只调整1个放大透镜,然而,由于热量造成的影响涉及到各个部分,多数情况是仅仅通过1个放大透镜的调整,无法获得鲜艳的图象。
另外,US5731917号专利具有下述这样的问题。
(1)虽然采用双金属件104的热量造成的变形,使内筒102错动,但是,由于必须通过伴随双金属件104的热量而变形时的力,使内筒102与外筒103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同时使其错动,故滑动损失较大。
(2)由于内筒102为支承透镜105,故形成相应的尺寸,但是,由于双金属件104设置于外筒103与内筒102之间,故外筒103形成的直径比内筒102大得多。由此,投影透镜组件101的整体尺寸变大,体积增加。
(3)在上述方案的投影透镜组件101中,由于不能够拆下安装有透镜105的内筒102,故其它的透镜不具有互换性。
(4)由于内筒102能够移动的尺寸受到限制,故补偿的范围较窄。
(5)由于装配有内筒102,外筒103,双金属件104,导向件107等,故难于组装。
(6)仅仅1个双金属件104设置于内筒102与外筒103之间,故不容易使内筒102正确地移动,难以获得尺寸精度。
(7)热量难于在双金属件104中传导,温度补偿的反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透镜组件,其具有互换性,整体尺寸较小,温度补偿能力优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投影透镜组件的特征在于其包括透镜组件主体,该透镜组件主体投影来自图象光源侧的图象光;支腿部,该支腿部通过透镜组件主体的外周,将该透镜组件主体固定于图象光源侧;膨胀收缩板,该膨胀收缩板设置于上述支腿部与上述透镜组件主体之间,其一端与支腿部的前端侧接合,另一端与透镜组件主体的基端侧接合,对热量造成的影响进行补偿。
通过上述方案,如果温度上升,支腿部开始朝向前端侧膨胀,则同时膨胀收缩板开始朝向基端侧膨胀。如果由于温度下降,支腿部开始朝向基端侧收缩,则膨胀收缩板同时朝向前端侧开始收缩。该膨胀收缩板的尺寸,材质考虑各种的条件而设定。由此,支腿部,透镜组件主体的特性等伴随热膨胀,或热收缩而变化的程度通过沿反方向变化的膨胀收缩板的热收缩,或热膨胀而补偿。
最好,在上述投影透镜组件中,上述膨胀收缩板的线膨胀系数与上述透镜组件主体和支腿部的线膨胀系数不同。
通过上述方案,如果透镜组件主体和支腿部因热量而分别变化,则线膨胀系数不同的膨胀收缩板对透镜组件主体和支腿部的变化量进行补偿。
最好,在上述投影透镜组件中,上述支腿部将上述透镜组件主体支承于2个以上的部位上。
通过上述方案,上述支腿部将上述透镜组件主体支承于2个以上的部位上,由此,热收缩,热膨胀的补偿在2个以上的部位均匀地进行。另外,在仅仅2个部位进行支承的场合,最好,通过另外的部件,以可稳定地滑动的方式支承透镜组件主体。另外,支腿部最好按照等间距设置。在按照将支腿部设置于3个以上的部位的方式,支承透镜组件主体的场合,由于能够仅仅通过支腿部稳定地支承,故不必通过另外的部件,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承透镜组件主体。象这样,通过将支腿部支承于2个部位以上,则可以较高的精度,自动地进行补偿。
在上述投影透镜组件中,上述透镜组件主体由外镜筒,内镜筒,与1个或多个透镜构成,该外镜筒直接支承于上述支腿部上,该内镜筒接纳于上述外镜筒的内部,该1个或多个透镜安装于该内镜筒的内部。
通过上述方案,支承安装有透镜的内镜筒的外镜筒通过支腿部,固定于图象光源侧。
最好,在上述投影透镜组件中,在上述支腿部上,设置有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在上述透镜组件主体上,设置有与上述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嵌合的止动爪嵌合孔,或止动爪,上述止动爪嵌合孔的长度大于上述止动爪。
通过上述方案,止动爪与止动爪嵌合孔嵌合,由此,将支腿部安装于透镜组件主体上,并且止动爪与止动爪嵌合孔错开,由此,允许支腿部相对透镜组件主体的光轴方向的滑动,进行上述的补偿。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透镜组件主体的基端部和支腿部的透视图;图2为表示过去的投影透镜组件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CRT和第1投影透镜组件的侧面剖视图;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投影透镜组件的正视图;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CRT和第2投影透镜组件的侧面剖视图;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CRT和第2投影透镜组件的侧面剖视图;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2投影透镜组件的正视图;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支腿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支腿部的侧视图;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支腿部的平面图;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支腿部的正视图;图1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支腿部的底视图;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膨胀收缩板的平面图;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膨胀收缩板的的侧面剖视图;图1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膨胀收缩板的嵌合孔的平面图;图16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膨胀收缩板的嵌合孔的的侧面剖视图。
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投影透镜组件的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在这里,以投影透镜组件用于投影机的场合为实例进行描述。另外,给出二种投影透镜组件的实例。
在该投影机中,象图3~图7所示的那样,通过CRT1,制作图象,该图象通过投影透镜组件2放大,投影于屏幕部(图中未示出)。为此,投影透镜组件2直接安装于CRT1上。具体来说,通过CRT按压件(参照图6),CRT1,投影透镜组件2的联结件5成整体固定。CRT1的前面(图3中的左侧面)呈平坦面状,在该前面上,安装有联结件5。
图3和图4表示第1投影透镜组件2。该投影透镜组件2为用于按照对准焦点的方式,将通过CRT1制作的图象投影于屏幕部的部件。该投影透镜组件2由联结件5,透镜组件6,支腿部7和膨胀收缩板8构成。
联结件5由外筒部11,C形部件12,以及冷却液13构成。外筒部11的厚度较大,其基本上呈圆筒状,其基端部(图3中的右侧端部)与CRT1的前面的周缘部接触。外筒部11的基端面的内周缘上,形成环状槽15,在该环状槽15中,设置有密封环16。通过该密封环16,将外筒部11的基端面与CRT1的前面之间密封。外筒部11的基端部的外缘部上,设置有外筒部支承用支脚部18(参照图6),形成上述CRT按压件3的一部分。在外筒部11的前端部上,设置有凸缘部19,该凸缘部19按照沿内侧方向直径缩小的方式形成。在该凸缘部19的内周缘的外侧面(前端侧面)上,形成有环状槽20。该环状槽20通过隔离槽21形成。该隔离槽21为用于减小接触面积,减小热的影响的部位。在环状槽20上,设置有密封环22,该密封环22与C形部件12接触,将外筒部11的内部密封。在凸缘部19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支承座部24(参照图7)。该支承座部24为通过C形部件压板27,以固定方式支承支腿部7用的座。该支承座部24按照从周围隆起的方式设置。该支承座部24按照等间距的方式设置于4个部位。在该支承座部24上,开设有螺纹孔25,后面将要描述的固定螺钉28拧入该螺纹孔25中。
上述C形部件12为用于与CRT1的前面,外筒部11和冷却液13一起,形成凹透镜的部件。该C形部件12按照截面基本呈圆形,或基本呈椭圆形凹入的方式形成。在该C形部件12的周缘上,设置有呈平板环状的凸缘部26。该凸缘部26与上述环状槽20的密封环22接触,将外筒部11的内部密封。该凸缘部26通过呈平板环状的C形部件压板27,固定于外筒部11上。该C形部件压板27通过固定螺钉28,固定于外筒部11的支承座部24上。
冷却液13为用于构成联结件5的凹透镜的一部分,并且吸收CRT1排放的热量的液体。该冷却液13填充于下述空间内,该空间由外筒部11,C形部件12,CRT的前面,2个密封环16,22密封,构成凹透镜。
透镜组件主体6为用于对来自CRT的光进行控制,将通过CRT1制作的图象投影于屏幕部的部件。该透镜组件主体6由透镜31,内镜筒32,外镜筒33构成。
透镜31这样形成,即,根据设计,多个凹透镜,或凸透镜相组合。
内镜筒32为把各透镜31定位于设计位置并支承它的部件。在内镜筒32的内侧面上,透镜支承部34针对每个设计间距而设置,支承各透镜31。在内镜筒32的外周上,设置有滑动接触部35,该滑动接触部35在支承于外镜筒33上的状态,在相对外镜筒33进出时,实现滑动接触。内镜筒32通过该滑动接触部25,支承于外镜筒33上,通过后面将要描述的焦点(focus)锁定螺钉46,固定于外镜筒33上。另外,仅仅通过将该焦点(focus)锁定螺钉46拆下,便可将内镜筒32与外镜筒33拆开,更换为另一设计的内镜筒32。由此,可通过配备与不同的CRT1相对应的外镜筒33,安装相应的内镜筒32,与各种CRT1相对应。另外,可通过在同一外镜筒33中,替换各种内镜筒32,在CRT上安装各种设计的透镜组件主体6。另外,在内镜筒32的外周上,按照下述方式,设置有拧入有焦点(focus)锁定螺钉46的螺母部36,该方式为其朝向外方,伸出到与外镜筒33的内周面接触的位置。内镜筒32仅仅支承于外镜部33上,不与联结件5接触。
外镜筒33为用于在固定于联结件5上的状态,接纳内镜筒32,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承的部件。在外镜筒33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内镜筒支承部38,该内镜筒支承部38与内镜筒32的滑接部35滑动接触。由此,外镜筒33支承内镜筒32,允许进出动作。外镜筒33通过支腿部7,固定于联结件5的外筒部11上。即,外镜部33不直接固定于外筒部11上,而通过支腿部7固定。
在外镜筒33的基端的外周上,象图1所示的那样,设置有安装有支腿部7的支腿部嵌合凹部41。该支腿部嵌合凹部41对应于支腿部7的形状,呈方形状,凹入地形成,沿周向,等间距设置有4个凹部41。在支腿部嵌合凹部41的4个角部附近,设置有止动嵌合孔42。该止动爪嵌合孔42为用于以嵌合方式支承后面将要描述的支腿部7的止动爪58的孔。该止动爪嵌合孔42的尺寸按照比止动爪58的宽度稍长的尺寸设定,透镜组件主体6可在支承于支腿部7上的状态,沿光轴方向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膨胀收缩板8的补偿,允许透镜组件主体6沿光轴方向错动。在支腿部嵌合凹部41的基端部(图1的底部),设置有圆柱状的支承用突起43。该支承用突起43为用于与后面将要描述的膨胀收缩板8的嵌合孔62嵌合,支承膨胀收缩板8的部件。
在外镜筒3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长孔45。该长孔45为焦点锁定螺钉46插入的孔。另外,该焦点锁定螺钉46从长孔45插入,拧入内镜筒32的螺母部36,由此,安装于内镜筒32一侧。上述长孔45倾斜地形成,内镜筒32相对外镜筒33旋转,焦点锁定螺钉46在长孔45的内部移动,由此,内镜筒32相对外镜筒33进出,从而可调整焦距。
图5~7表示第2投影透镜组件2A。该投影透镜组件2A基本上与上述投影透镜组件2相同。在这里,对应于小型的CRT1A,减小联结件5A的外筒部11A的直径。伴随该情况,隔离槽21省略。虽然稍有不同,但是基本的组成与上述投影透镜组件2相同。另外,支腿部7的组成是完全相同的。
支腿部7象图1,图9~图12所示的那样,为用于将透镜组件主体6,通过联结件5,支承于CRT1一侧的部件。支腿部7由底板部48,立板部49,中板部50,支承用突起51,与膨胀收缩板保持部52构成。
底板部48为直接与外筒部11接触而固定的部件。在底板部48上,开设螺纹孔53,通过固定螺钉28固定外筒部11上。在螺纹孔53的底侧上,设置有突起部54。该突起部54通过C形部件压板27,与支承座部24接触,通过固定螺钉28固定。
2个立板部49按照夹持中板部50的方式,设置于两侧。立板部49基本上呈三角形,其宽度朝向前方(上方)变窄。其目的在于在具有足够的强度的状态,不使支腿部7的体积增加。立板部49的下方成整体设置于底板部48上。另外,各立板部49也可与中板部50成整体设置。
在立板部49的外镜筒33一侧,设置有止动爪58和保持爪59。该止动爪58为用于通过与支腿部嵌合凹部41的止动爪嵌合孔42嵌合,将支腿部7支承于外镜筒33一侧的部件。该止动爪58的宽度(图9中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小于支腿部嵌合凹部41的止动爪嵌合孔42的长度。由此,在将支腿部7与支腿部嵌合凹部41嵌合的状态,该支腿部7可沿前后方向(上下方向)错开。其目的在于吸收热膨胀造成的变化。保持爪59设置于立板部49中的外镜部33一侧端部中的,除了设置有止动爪58的部分以外的全部区域。该保持爪59可从两侧,包围膨胀收缩板8。通过各立板部49的保持爪59和中板部50,形成膨胀收缩保持部52。该膨胀收缩板保持部52为用于在允许该热膨胀收缩的状态,支承膨胀收缩板8的部位。即,膨胀收缩板保持部52在保持膨胀收缩板8的状态,允许其热膨胀收缩,由此,可对应于温度的变化,调整各支承用突起43,51的间距。
中板部50与各立板部49形成一体,其平面呈H形。由此,使支腿部7具有足够的强度。在中板部50的外镜部33的侧面,设置有支持用突起51。该支承用突起51为用于与在将后面进行描述的膨胀收缩板8的嵌合孔62嵌合,支承膨胀收缩板8的部件。
该膨胀收缩板8为用于吸收热膨胀和热收缩造成的影响的部件。即,其为用于吸收热膨胀和热收缩造成的透镜组件主体6相对CRT1的错位,透镜31的膨胀等的,热量造成的各种的影响,在预定的焦点,将鲜艳的图象投影于屏幕上的部件。该膨胀收缩板8象图13~图16所示的那样,由长方形的板构成。在膨胀收缩板8的两端部,设置嵌合有各支承用突起43,53的嵌合孔62。该嵌合孔62设定为下述内径,该内径比支承用突起43,51的外径稍大。在嵌合孔62的内周,设置支承用凸条63。支承用凸条63为用于稳定地支承插入到嵌合孔62中的支承用突起43,51的部件。3个支承用凸条63沿支承用突起43,51的轴向,并且沿圆周方向等间距的方式设置。由此,各支承用凸条63从三方,稳定地支承插入嵌合孔62中的支承用突起43,51。在嵌合孔62的进出口处,设置锥形部,容易插入支承用突起43,51。
该膨胀收缩板8在各支承用突起43,51分别插入各嵌合孔62中的状态,嵌入膨胀收缩板保持部52。该膨胀收缩板8的材料和尺寸对应于CRT1的放热量,周围的气温,支腿部7和透镜组件主体6的热膨胀量等因素,适当地设定。即,按照形成能够吸收CRT1的放热等造成的联结件5,透镜组件主体6和支腿部7的膨胀收缩等的,热量造成的变化的方式,设定膨胀收缩板8的材料和尺寸。由此,膨胀收缩板8的线膨胀系数为与透镜组件主体6和支腿部7的线膨胀系数不同的数值。该膨胀收缩板8的线膨胀系数设定为吸收使透镜组件主体6与支腿部7对准的热变化量的数值,可对透镜组件主体6和支腿部7造成的变化量进行补偿。膨胀收缩板8的材料和尺寸按照形成上述线膨胀系数的方式,通过实验等,分别具体地设定。另外,膨胀收缩板保持部的尺寸对应于膨胀收缩板8而设定。支腿部7和膨胀收缩板8等的具体材料采用聚碳酸酯,聚丙烯等。
象上述那样构成的投影透镜组件2的透镜组件主体6可象下述那样,装配于联结件5上。
首先,在支腿部7的膨胀收缩板保持部52上,安装有膨胀收缩板8。该膨胀收缩板8在该嵌合孔62与支承用突起51嵌合的状态,压入各保持爪59之间,保持在膨胀收缩板保持部52上。接着,支腿部7安装于透镜组件主体6的支腿部嵌合凹部41中。此时,支腿部7的相应止动爪58分别插入到支腿部嵌合凹部41的相应止动爪嵌合孔42中,实现止动。由此,膨胀收缩板8的另一嵌合孔62与支腿部嵌合凹部41的支承用突起43嵌合。
接着,支腿部7通过C形部件压板27,装载于外镜筒11的支承座部24上,从支腿部7的底板部48的螺纹孔53,插入固定螺钉28,将其拧入该螺纹孔25中。由此,透镜组件主体6通过支腿部7,固定于联结件5上。
在以上的组成的投影透镜组件2中,象下述那样,吸收热造成的影响。
投影机的使用造成的CRT1的放热,周围的气温造成的热量传递给透镜组件主体6,各部分产生热膨胀等的热量造成的变化。此时,支腿部7和膨胀收缩板8也发生热膨胀。支腿部7朝向投影透镜组件2的前端侧膨胀。另一方面,由于膨胀收缩板8的前端侧的嵌合孔62与支腿部7的支承用突起51嵌合,故当进行加热时,其相对支腿部7,朝向基端侧热膨胀。由此,按照抑制相对透镜组件主体6的联结件5的位置因热膨胀而错动的情况,透镜组件主体6位于适合位置的方式,膨胀收缩板8膨胀。
另外,在将投影透镜组件2更换为不同设计的透镜的场合,更换内镜筒32。预先配备透镜的设计不同的内镜筒32。另外,从透镜组件主体6的外镜筒33中,抽出内镜筒32,将另一设计的内镜筒32插入到外镜筒33中。
仅仅通过该作业,不同设计的透镜的更换便结束。
象上述那样,膨胀收缩板8对应于根据热变化而改变的支腿部7,透镜31等变化,对外镜筒33进行补偿,故可以较高的精度进行自动补偿。即,由于设置有膨胀收缩板8,该膨胀收缩板8设置于支腿部7和透镜组件主体6之间,其一端与支腿部7的前端侧接合,另一端与透镜组件主体6的基端侧接合,对热产生的影响进行补偿,故支腿部7,透镜组件主体6的特性等伴随热膨胀,热收缩的变化量可通过沿反方向变化的膨胀收缩板8的热收缩,或热膨胀,进行正确地并且自动地补偿。
由于膨胀收缩板8具有与透镜组件主体6和支腿部7的线膨胀系数不同的线膨胀系数,故当膨胀收缩板8,透镜组件主体6和支腿部7伴随热量分别变化时,线膨胀系数不同的膨胀收缩板8对透镜组件主体6和支腿部7的变化量进行补偿。由此,可正确,并且自动地进行补偿。
由于止动爪嵌合孔42长于止动爪58,故将止动爪58嵌合于止动爪嵌合孔42中,将支腿部7安装于透镜组件主体6上,并且允许通过使止动爪58相对止动爪嵌合孔42错动的方式,支腿部7沿相对透镜组件主体6的光轴方向的滑动。由此,通过膨胀收缩板8的热收缩,或热膨胀进行补偿。由此,可以较高的精度,自动地进行补偿。
由于支腿部7在4个部位,支承透镜组件主体6,故稳定地支承透镜组件主体6,并且热收缩,或热膨胀的补偿在4个部位均匀地进行。由此,可以较高的精度自动地补偿。
由于通过止动爪58与止动爪嵌合孔42,吸收热膨胀收缩造成的变化,故没有伴随时间产生的性能变差,投影透镜组件2的可靠性提高。
由于膨胀收缩板8安装于支腿部7的膨胀收缩板保持部52上,体积不增加,故可使整个投影透镜组件2的体积减小。
通过适当地配备透镜的设计不同的内镜筒32和外形不同的外镜筒33,根据需要,对它们进行更换,可应对各种CRT1,可提高各种性能的投影透镜组件2。
由于在将膨胀收缩板8的嵌合孔62与支腿部7的支承用突起51嵌合的状态,由支腿部7的膨胀收缩板保持部52保持膨胀收缩板8,仅仅使支腿部7的止动爪58,与支腿部嵌合凹部41的止动爪嵌合孔42嵌合,便可将支腿部安装于透镜组件主体6上,故组装容易。
由于膨胀收缩板8几乎与透镜组件主体6的外镜筒33和支腿部7紧密贴合,故外镜筒33和支腿部7的温度变化几乎保持一致,反应性优良,可进行适合的温度补偿。
由于透镜组件主体包括内镜筒与外镜筒,故外镜筒通过支腿部,固定图象光源侧。由此,外镜筒的直径变小,可使整个装置的体积减小。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外镜筒33的周围,设置有4个支腿部7,但是,也可设置2个,3个,或5个支腿部。
在设置2个支腿部,仅仅在2个部位,进行支承的场合,在无法照原样采用透镜组件主体6能够稳定地滑动的方案时的那样,稳定地滑动的方案时,最好可通过其它的部件,按照稳定地滑动的方式支承透镜组件主体6。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使支腿部7的止动爪58与支腿部嵌合凹部41的止动爪嵌合孔42嵌合,不设置膨胀收缩板8,以稳定地滑动的方式支承透镜组件主体6。由此,在上述实施例中,也可将膨胀收缩板8从4个支腿部7中的相对的位置的2个支腿部7上拆下,仅仅通过剩余的相对的2个支腿部7的膨胀收缩板8,进行补偿。另外,也可设置使透镜组件主体6稳定地滑动的滑动导轨和滑动件等的其它机构。
在于3个以上的部位支承支腿部7,支承透镜组件主体6的场合,由于仅仅通过该支腿部7,稳定地进行支承,故不必通过其它的部件,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承透镜组件主体。由于支腿部在3个以上的部位支承透镜组件主体6,故可稳定地支承透镜组件主体6,可在3个以上的部位,均匀地进行热收缩,热膨胀的补偿。
另外,在设置2个,3个,或5个支腿部7,通过膨胀收缩板8进行补偿的场合,具有膨胀收缩板8的支腿部7为能够均匀地进行补偿的配置。如果能够均匀地补偿,则也可不是等间距的,但是通常,最好按照等间距设置。
由此,以较高的精度,自动地进行补偿。
在上述实施例中,透镜组件主体6由内镜筒32和外镜筒33构成,该内镜筒32支承透镜31,该外镜筒32支承该内镜筒32,但是同样在仅仅由外镜筒33构成的透镜组件主体的场合,也可适合采用本发明。同样在透镜31支承于外镜筒33上的方案的透镜组件主体的场合,也产生热量造成的问题,由此,同样在此场合,可采用本发明。这样,可实现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下述方案,其中,止动爪58设置于支腿部7,止动爪嵌合孔42设置于透镜组件主体6的外镜筒33上,但是,也可与此相反,在支腿部7上,设置止动爪58,在透镜组件主体6的外镜筒33上,设置止动爪嵌合孔42。同样在此场合,可实现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投影透镜组件2用于投影机,但是也可用于其它的光学装置。另外,不限于CRT1,本发明同样也可适合用于液晶的图象的场合。同样在此场合,可实现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膨胀收缩板8上,设置2个嵌合孔62,将其与各支承腰突起43,51嵌合,但是,也可对应于支承腰突起43,51的位置不同的场合,在适合位置,设置3个以上的,膨胀收缩板8的嵌合孔62,预先配备尺寸不同的多个膨胀收缩板8。另外,还可适当改变支承用突起43,51的位置,对应于CRT,周围的气温的不同,改变补偿功能。
同样在此场合,可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止动爪嵌合孔42与止动爪58,将支腿部7支承于外镜筒33侧,但是,也可将膨胀收缩板8的一端固定于支腿部7侧,将膨胀收缩板8的前端的嵌合孔62,与外镜筒33侧的支承用突起43嵌合,在3个以上的部位,支承外镜筒33。由此,滑动部是不完全的,可提高精度,可防止伴随时间的性能变差。
权利要求
1.一种投影透镜组件,该投影透镜组件包括透镜组件主体,该透镜组件主体投影来自图象光源侧的图象光;支腿部,该支腿部通过透镜组件主体的外周,将该透镜组件主体固定于图象光源侧;膨胀收缩板,该膨胀收缩板设置于上述支腿部与上述透镜组件主体之间,其一端与支腿部的前端侧接合,另一端与透镜组件主体的基端侧接合,对热量造成的影响进行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膨胀收缩板的线膨胀系数与上述透镜组件主体和支腿部的线膨胀系数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支腿部将上述透镜组件主体支承于2个以上的部位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支腿部将上述透镜组件主体支承于2个以上的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透镜组件主体由外镜筒,内镜筒,与1个或多个透镜构成,该外镜筒直接支承于上述支腿部上,该内镜筒接纳于上述外镜筒的内部,该1个或多个透镜安装于该内镜筒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透镜组件主体由外镜筒,内镜筒,与1个或多个透镜构成,该外镜筒直接支承于上述支腿部上,该内镜筒接纳于上述外镜筒的内部,该1个或多个透镜安装于该内镜筒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透镜组件主体由外镜筒,内镜筒,与1个或多个透镜构成,该外镜筒直接支承于上述支腿部上,该内镜筒接纳于上述外镜筒的内部,该1个或多个透镜安装于该内镜筒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透镜组件主体由外镜筒,内镜筒,与1个或多个透镜构成,该外镜筒直接支承于上述支腿部上,该内镜筒接纳于上述外镜筒的内部,该1个或多个透镜安装于该内镜筒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腿部上,设置有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在上述透镜组件主体上,设置有与上述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嵌合的止动爪嵌合孔,或止动爪,上述止动爪嵌合孔的长度大于上述止动爪。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腿部上,设置有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在上述透镜组件主体上,设置有与上述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嵌合的止动爪嵌合孔,或止动爪,上述止动爪嵌合孔的长度大于上述止动爪。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腿部上,设置有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在上述透镜组件主体上,设置有与上述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嵌合的止动爪嵌合孔,或止动爪,上述止动爪嵌合孔的长度大于上述止动爪。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腿部上,设置有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在上述透镜组件主体上,设置有与上述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嵌合的止动爪嵌合孔,或止动爪,上述止动爪嵌合孔的长度大于上述止动爪。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腿部上,设置有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在上述透镜组件主体上,设置有与上述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嵌合的止动爪嵌合孔,或止动爪,上述止动爪嵌合孔的长度大于上述止动爪。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腿部上,设置有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在上述透镜组件主体上,设置有与上述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嵌合的止动爪嵌合孔,或止动爪,上述止动爪嵌合孔的长度大于上述止动爪。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腿部上,设置有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在上述透镜组件主体上,设置有与上述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嵌合的止动爪嵌合孔,或止动爪,上述止动爪嵌合孔的长度大于上述止动爪。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腿部上,设置有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在上述透镜组件主体上,设置有与上述止动爪,或止动爪嵌合孔嵌合的止动爪嵌合孔,或止动爪,上述止动爪嵌合孔的长度大于上述止动爪。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互换性,小型的,温度补偿能力优良的投影透镜组件。其包括联结件(5),该联结件(5)安装于CRT(1)的前面;透镜组件主体(6),该透镜组件主体(6)对CRT(1)的光进行控制,对图象进行放大,将其投影于屏幕上;支腿部(7),该支腿部(7)固定于上述联结件(5)上,将透镜组件主体(6)支承于3个以上的部位;滑动机构(止动爪(58)和止动爪嵌合孔(42)),该滑动机构设置于支腿部(7)与上述透镜组件主体(6)之间,按照可沿光轴方向滑动的方式将支腿部(7)支承于透镜组件主体(6)上;膨胀收缩板(8),该膨胀收缩板(8)设置于支腿部(7)与透镜组件主体(6)之间,其一端与支腿部(7)的前端侧接合,另一端与透镜组件主体(6)的基端侧接合,对热量造成的影响进行补偿。
文档编号G03B21/16GK1548999SQ03140768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9日
发明者关根熊二郎, 寺岛勇, 松本进 申请人:塞金诺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