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辉度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01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辉度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构造简单的高辉度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现有技术中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板1、一设置于该导光板1旁侧的光源2、一设置于该导光板1下方的反射板3、一设置于该导光板1上方的扩散板4、二设置于该扩散板4上方的集光片5、6(或称棱镜片),及一设置于该集光片6上方的扩散板7。该导光板1借由全反射原理可将该光源2射出的光线由该导光板1一侧导引传递至相反另一侧,且为使光线可转由该导光板1的一出光面101射出以形成面光源,该导光板1的底面一般会印刷有多个反射网点,用以破坏光线全反射路径,而形成散射,使光线一部分得以反射出该出光面101。该反射板3可将从该导光板1底面折射出的光线再反射入该导光板1内,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该扩散板4可将从该导光板1的出光面101射出的光线均匀地扩散至该集光片5、6。该集光片5、6各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棱镜构造,且该集光片5、6上的棱镜构造的设置方向是概呈互相垂直,如此,当光线穿过该集光片5、6后,该集光片5、6借由该棱镜构造可将光线聚光于预定方向上,而使光线可在预定方向上穿过该扩散板7,进而均匀地扩散至一LCD面板(图未示)。
虽然,该背光模块最终可将该光源2的光线转变成面光源而投射至该LCD面板,但是,该背光模块为了提高该导光板1的射出光线的辉度,却必需使用两片集光片5、6来修正光线的聚光方向,如此,不但会增加该背光模块的占用空间,且会增加组件数目而提高生产成本,此外,由于光线必须在众多组件间的接口进行传递,因此光线于界面的反射次数也会较多,因而会导致光线能量的损耗而影响射出光线的强度,又,由于该导光板1底面是以反射网点破坏光线路径而造成散射现象,因此,虽有部分光线得以反射出该出光面101,但是大部分光线却因散射而浪费掉,导致该导光板1的出光面101的发光效率不佳。
如图3所示,为改善上述组件过多的缺失,便有人提出另一种背光模块,包含一顶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棱镜构造的导光板8、一设置于该导光板8旁侧的光源2、一设置于该导光板8下方的反射板3、一设置于该导光板8上方且底面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棱镜构造的逆集光片9,及一设置于该逆集光片9上方的扩散板7。虽然,此种背光模块借由该导光板8的棱镜构造与该逆集光片9的棱镜构造的搭配也可达到修正光线聚光方向的目的,并可较上述的背光模块减少一片集光片及一片扩散板的设置,但是,此种背光模块仍需设置该逆集光片9,因此,其仍有组件数目较多而会占用空间并增加生产成本及光线能量经多次传递而损耗过多的问题,且该导光板8也仍有因反射网点的设置而导致发光效率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而不占空间并可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可减少能量损耗与提高发光效率的高辉度背光模块。
本发明高辉度背光模块,包含一扩散板、一导光板、一反射板,及一光源,其特点是该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朝向该扩散板的出光面、一相反于该出光面的底面、数个实质上平行于一第一方向而间隔地设置于该出光面上的棱镜条,及数个分别对应该棱镜条而沿该第一方向设置于该底面上的反射部,该反射部概呈锥状,并各具有一朝该入光面凸出的第一曲面及一背离该入光面凸出的第二曲面,且每一反射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二曲面间的夹角是不小于120度。该反射板具有一朝向该导光板的顶面,及数个实质上平行于一第二方向而设置于该顶面上的棱镜条,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是实质上互相垂直。该光源是设置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邻侧而可将光射入该入光面。
本发明的高辉度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底面上的反射部在远离该入光面的第一方向上是呈由疏到密分布。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不但构造简单而不占空间,并可降低生产成本,更可借由反射部的设计以提高发光效率,并补偿导光板的光线不足处而使光线可平均射出,故所以确实能达到发明的目的。


图1是已有技术中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已有技术中的另一种背光模块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高辉度背光模块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一导光板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图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参阅图4、5,本发明高辉度背光模块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扩散板10、一导光板20、一反射板30,及一光源40。
该扩散板10是设置于该导光板20上方。
该导光板20具有一可供光线射入的入光面21、一朝向该扩散板10的出光面22、一相反于该出光面22的底面23、数个实质上平行于一第一方向X而间隔地设置于该出光面22上的棱镜条24,及数个分别对应该棱镜条24而沿该第一方向X设置于该底面23上的反射部25。配合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该反射部25是一体形成于该底面23上并概呈四角锥状,且该反射部25在远离该入光面21的第一方向X上是呈由疏到密的非等距间隔分布状,又该反射部25各具有一朝该入光面21凸出的第一曲面251及一背离该入光面21凸出的第二曲面252,且每一反射部25在该第一方向X上的第一、二曲面251、252间的夹角是不小于120度。
该反射板30具有一朝向该导光板20的顶面31,及数个实质上平行于一第二方向Y而设置于该顶面31上的棱镜条32,该第二方向Y与该第一方向X是实质上互相垂直。
该光源40是设置于该导光板20的入光面21邻侧而可将光线射入该入光面21。
借此,如图5所示,当该光源40所发射出的光线进入该导光板20内传递前进时,一旦光线接触到该反射部25即会破坏全反射路径,且由于该反射部25的第一、二曲面251、252间的夹角不小于120度及该反射部25的第一、二曲面251、252是呈光滑状,故所以接触到该反射部25的光线大都会直接碰触到该第二曲面252而被反射向上,以射出该出光面22(根据发明人的实际试验,该反射部25可将70%以上的光线往上反射)。此外,在该导光板20内传递前进的光线强度虽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弱,但是,由于该反射部25在远离该入光面21的第一方向X上是呈由疏到密的非等距间隔分布状,因此,可补偿该导光板20在远离该入光面21的后区段部份的光线不足,而使该导光板20内的光线可平均地射出该出光面22,以修正画面品质。
再者,当该导光板20内的光线经该反射部25反射穿过该棱镜条24时,借由该反射部25与该棱镜条24的搭配也可使光线在预定方向上穿过该扩散板10,进而均匀地扩散至一LCD面板(图未示)。
此外,当该导光板20内未反射的光线从该底面23折射出至该反射板30的棱镜条32上时,该棱镜条32可将光线反射回该导光板20内并经该棱镜条24朝该扩散板10射出,如此,借由该反射板30的棱镜条32与该导光板20的棱镜条24的搭配也可使光线在预定方向上穿过该扩散板10,进而均匀地扩散至该LCD面板(图未示)。
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发明的优点归纳如下一、本发明是在该导光板20与该反射板30上分别形成有该棱镜条24、32,因此,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的第一种背光模块相比较,除了可减少一片扩散片的设置之外,本发明更可完全不需设置集光片,而本发明和现有技术中第二种背光模块相比较,本发明也可减少一片逆集光片的设置,因此,本发明不但构造简单而不会占用空间,也可因组件的减少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再者,本发明的构件精简,因此,本发明的光线可在经过最少的界面传递后即射出至该LCD面板(图未示),而可有效减少光线能量的损耗。
二、由于本发明的反射部25的第一、二曲面251、252之间的夹角是不小于120度,且该反射部25的第一、二曲面251、252是呈光滑状,而可使得该导光板20内的光线碰到该反射部25后,大都直接反射透出该出光面21,而不会再透射到该反射板30,因此,本发明可减少界面转换损失,而可提高光线利用性,以有效提高发光效率,使面板辉度增加。
三、本发明的反射部25在远离该入光面21的第一方向X上是呈由疏到密的非等距间隔分布状,因此,可补偿该导光板20在远离该入光面21的后区段部份的光线不足,而使该导光板20内的光线可平均地射出该出光面22,以修正画面品质。
四、本发明的反射板30设有该棱镜条32,当该导光板20内的光线从该底面23射出至该反射板30的棱镜条32上时,该棱镜条32可将光线反射回该导光板20内并经该棱镜条24朝该扩散板10射出,因此,本发明可将穿透过该导光板20的光线适当修正及集中,以便有效利用光线。
归纳上述,本发明的高辉度背光模块,不但构造简单而不占空间,并可降低生产成本,更可借由反射部的设计以提高发光效率,并补偿导光板的光线不足处而使光线可平均射出,故所以确实能达到发明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即凡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仍都在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辉度背光模块,包含一扩散板、一导光板、一反射板,及一光源,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朝向该扩散板的出光面、一相反于该出光面的底面、数个实质上平行于一第一方向而间隔地设置于该出光面上的棱镜条,及数个分别对应该棱镜条而沿该第一方向设置于该底面上的反射部,该反射部概呈锥状,并各具有一朝该入光面凸出的第一曲面及一背离该入光面凸出的第二曲面,且每一反射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二曲面间的夹角是不小于120度;该反射板,具有一朝向该导光板的顶面,及数个实质上平行于一第二方向而设置于该顶面上的棱镜条,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是实质上互相垂直;及该光源,是设置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邻侧而可将光射入该入光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辉度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底面上的反射部在远离该入光面的第一方向上是呈由疏到密分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在提供一种高辉度背光模块,包括一扩散板、一导光板、一反射板及一光源,该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朝向该扩散板的出光面、一相反于该出光面的底面、数个平行于一第一方向而间隔地设置于该出光面上的棱镜条,及数个分别对应该棱镜条而沿该第一方向设置于该底面上的反射部,该反射部概呈锥状,并各具有一朝该入光面凸出的第一曲面及一背离该入光面凸出的第二曲面,且每一反射部在该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二曲面间的夹角是不小于120度,该反射板具有一朝向该导光板的顶面及数个平行于一第二方向而设置于该顶面上的棱镜条,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是互相垂直,且该光源是设置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邻侧而可将光射入该入光面。
文档编号G02B5/02GK1746741SQ20041007464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0日
发明者小池章雄, 田家金重, 李昭霈 申请人:舜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