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透镜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554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影透镜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影装置使用的、具有多个透镜的摄影透镜单元。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带数码相机或照相机的手机等小型数码摄像设备正在普及。 并且,为了应对这些数码摄像设备的进一步小型化、高画质化,作为其所 使用的摄影透镜,出现了具有光轴全长短且应对高画质的多个透镜的摄影 透镜单元。
(日本)特开2004 - 302225号公报公开了具有多个透镜的现有的摄像 透镜单元。各透镜相互相对,具有作为光学系统的透镜部、和为了定位或 保持而设置在透镜部外周的凸缘。凸缘被透镜支架保持,各透镜通过使凸 缘彼此抵接而进行相互的定位。
除了在投影元件上成像的光之外,向投影透镜还射入不少多余的光。 该多余的光若在透镜支架内不规则反射,则该光向摄像元件射入后在摄像 图像上产生杂光。在上述现有的投影透镜单元中,在各透镜的凸缘彼此重 合的部分,光会发生不规则反射。为了防止该不规则反射,在各透镜的凸 缘之间设有遮光片。
由于能够不受透镜支架影响地对各透镜的中心进行定位,故一个透镜 具有从其凸缘沿光轴方向延伸的筒状部,将另 一个透镜内嵌在该筒状部中。
上述的现有的摄影透镜单元中,在各透镜的相互抵接的面上、多余的 光成为不规则反射的主要原因,会产生杂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摄影透镜单元包括第 一透镜和第二透镜,该第 一透镜包含具 有光通过的第一光轴的第一透镜部。第二透镜包含具有使其光通过的第 二光轴的第二透镜部、设于第二透镜部的外周部且具有与第 一透镜相对的 面的凸缘、从凸缘沿第二光轴方向延伸并具有与第二透镜部相对的内侧面
的筒状部。第 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筒状部的内侧面抵接而被嵌入到筒状部 中。第二透镜的筒状部具有向第二光轴方向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和设于多 个突出部之间的多个谷部。谷部在第二光轴方向的高度低于突出部。
该摄影透镜单元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射入的多余的光的不规则反射。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单元的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摄影透镜单元的线2-2的剖面图。
图3A是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单先的遮光部件的立体图。
图3B是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单元的第二透镜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单元的其他的第二透镜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 一透镜
2A第二透镜
第一透镜部
4凸缘
5筒状部
6第二透镜部
7凸缘
8突出部
14遮光片(遮光部件)
15遮光板
16第一环状部
17第二环状部
18连接部
20透镜支架
21孑匕
22切c 部
23谷部
102A透镜(第二透镜) 108 筒状部
208 突出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单元1001的剖面图。图2是图1所 示的投影透镜单元1001的线2-2的剖面图。图3A和图3B是作为摄影透 镜单元1001的遮光部件的遮光片14和第二透镜2A的立体图。摄影透镜单 元1001包括从朝向被射物体的方向Dl依次配置的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 2A,具有通过这些透镜的光轴1001A。
第一透镜1具有设置在光轴1001A通过的中央部101上的第一透^:部 3、设置在第一透镜部3的外周的凸缘4、从凸缘4的外周部沿与方向Dl 相反的方向向摄像面2001延伸的筒状部5。第一透镜部3和凸缘4以及筒 状部5作为第一透镜由玻璃或树脂等透光性材料一体形成。光轴1001A通 过的第一透镜部3具有与光轴1001A—致的第一光轴1E而起到将来自被射 物体的光送向摄像面2001的光学系统。
第二透镜2A具有设置在光轴1001A通过的中央部12A上的第二透镜 部6、设置在第二透镜部6的外周的凸缘7、从凸缘7的外周部沿方向Dl 延伸的筒状部108。第二透镜部6和凸缘7以及筒状部108作为第二透镜 2A由玻璃或树脂等透光性材料一体形成。光轴1001A通过的第二透镜部6 具有与光轴1001A—致的第二光轴2E而起到将来自被射物体的光送向摄像 面2001的光学系统。筒状部108使光轴1001A方向的高度在周向上一定间 距的六处改变而4危齿状地切槽,形成多个突出部8。在多个突出部8相互之 间形成有谷部23。多个突出部8的光轴1001A (2E)方向上的高度H1比 谷部23的光轴1001A (2E)方向上高度H2高。在图1 ~图3B所示的透镜 单元1001中高度H2被设为零。
筒状部108具有从凸缘7沿第二光轴2E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二透镜部6 相对的内侧面108A。第 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2A的筒状部108的内侧面108A 抵接而被嵌入到筒状部108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透镜1的第一透镜部3,朝向被射物体的面 1C突出,朝向才聂像面2001的面1D凹陷。第二透4竟2A的第二透镜6,朝 向#皮射物体的面2C凹陷,朝向摄4象面2001的面2D突出。透镜3、 6也可 以通过光学设计而具有 一切形状。
在第二透镜2A的第二光轴2E与第一透镜1的第一光轴1E —致的状 态下,第一透镜1的凸缘4以及筒状部5嵌在第二透镜2A的筒状部108的 内侧。第二透镜2A的凸缘7具有与第一透镜1相对的上面7A。作为遮光 部件的遮光片14具有面14A和其相反侧的面14B。在第二透镜2A的凸缘 7的上面7A上配置遮光片14,遮光片14的面14A和凸缘7的上面7A4氐 接。第一透镜1的筒状部5的朝向摄像面2001的前端5A与遮光片14的面 14B抵接。即,在第一透镜1的筒状部5的面5A与第二透镜2A的凸缘7 的面7A之间配置有遮光片14。
遮光片14由黑色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树脂材料构成,具 有环状形状。遮光片14的外径14C设定为与第二透镜2A的朝向被射物体 侧的凸缘7的外径大致相同。在遮光片14的外周缘部设有插通第二透镜2A 的突出部8的六个切口部22。遮光片14的中央部i殳置的孔21具有AM皮射 物体通过透镜l、 2A的光学系统(透镜部3、 6)的光的光路1001B不被遮 光片14遮挡的大小。遮光片14可以作为与光学系统一同净皮"i殳计的光圈而 起作用。遮光片14覆盖第二透镜2A的凸缘7的上面7A和突出部8之间的 筒状部108的谷部23而进4亍遮光。
摄影透镜单元1001具有设于透镜1、 2A之间的遮光板15。遮光板15 由与第一透镜1的面1D抵接的第一环状部16、与遮光片14的面14A抵接 的第二环状部17以及将第一环状部16的内周和第二环状部17的外周连4妻 的连接部18构成,更加可靠地遮断射入摄像透镜单元1001的多余的光并 防止其不规则反射。
摄影透镜单元1001被保持在透镜支架20的内周。
透镜支架20具有从朝向摄像面2001的底部向径向的内侧延伸的突缘 部9,将朝向被射物体的前端部的内周扩径而设有台阶部10。第二透镜2A 的凸缘7的外周面7C和透镜支架20的内周面20A抵接并且将第二透镜2A 的凸缘7抵接在透镜支架20的突缘部9的朝向被射物体的上面。通过该结 构,在透镜支架20的中心轴与第二透镜2A的第二光轴2E —致的状态下、 将第二透镜2A收纳在透镜支架20中。
在第一透镜1的朝向被射物体的面1C配置具有环状部12的光圏11。 环状部12的外周缘向摄像面2001折曲,内周缘朝向被射物体折曲。光圈 11被嵌入到透镜支架20的前端的台阶部10中,环状部12与第一透镜1的
凸缘4的上面4A抵接。在该状态下,通过对透镜支架20的前端部20B施 加超声波能量等能量而使其软化压倒,将光圈11与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 2A —同固定在透镜支架20上。
在透镜支架20的突缘部9上形成有内周朝向摄像面2001扩大的锥形 部13。锥形部13防止从第二透镜2A射出的光照到突缘部9的内周面而不 规则反射。
摄像透镜单元1001与透镜支架20 —同嵌入到镜筒中,进而与该镜筒 一同配置在由CCD或CMOS等构成的摄像元件上。通过^t聂像透镜单元1001 的摄像光在该摄像元件的感光部成像并被光电转换后,作为电子数据而得到。
第二透镜2A的凸缘7的上面7A和突出部8之间的筒状部108的谷部 23共面。通过该构造,能由一张遮光片14对透镜1、 2间进行遮光,可将 透镜单元1001的制造作业简单化、降低成本。第二透镜2A的凸缘7的上 面7A可以与突出部8之间的筒状部108的谷部23不共面。
图4是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单元1001的其他的第二透镜102A的立体 图。透镜102A具有设置在光轴100lX通过的中央部上的透镜部106、-没置 在透镜部106的外周的凸缘107、以及从凸缘107的外周部沿方向Dl延伸 的筒状部118。透镜部106、凸缘107及筒状部118作为透镜102A由玻璃 或树脂等透光性材料一体形成。光轴1001A通过的透镜部106具有与光轴 1001A —致的第二光轴2E,作为将来自被射物体的光送向摄像面2001的光 学系统而起作用。筒状部118使光轴1001A的方向上的高度在周向的一定 间隔的六处改变而才克齿状地切槽,形成有多个突出部208。在多个突出部 208相互之间形成有谷部123。多个突出部208的光轴1001A ( 2E )方向上 的高度H1B比谷部123在光轴1001A (2E)方向上的高度2B高。
筒状部118具有从凸缘107沿第二光轴2E方向延伸并与透镜部106相 对的内侧面118A。即,突出部208 谷部123分别具有与透镜部106相对 的内侧面208A和内侧面123A。第一透镜1与其他的第二透镜102A的筒状 部的内侧面118A、即突出部208的内侧面208A和谷部123的内侧面123A 抵接而被嵌入到筒状部118中。
在代替第二透镜2A而具有其他的第二透镜102A的摄影透镜单元中, 透镜102A的筒状部118在周向上梳齿状地切槽而形成有突出部208。因此,
第一透镜1的外周面和透镜102A的突出部208的内侧面208A抵接的部分 的面积可缩小,能够减少射入摄影透镜单元的多余的光的不规则反射。因 此,能够大幅度降低射入摄影透镜单元的多余光的不规则反射,可得到清 晰的摄影图像。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单元1001不限于上述方式,另外,可适用于一 切可能的用途。例如,在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单元1001中,第一透镜l的 第一光轴1E与第二透镜的光轴2E—致,进而其与摄影透镜单元1001的光 轴1001A—致。这些光轴也可以相互不一致。
例如,显然,透镜的个数可以为三个以上,通过在透镜的相互的边界 部分设置筒状部108 (突出部8、 208 ),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第二透镜2A的突出部8的周向的间隔或大小可适当改变。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摄影透镜单元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射入的多余光的不规则反 射,适用于具有多个透镜的摄影透镜单元。
权利要求
1.一种摄影透镜单元,其中,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包含具有光通过的第一光轴的第一透镜部,所述第二透镜包含第二透镜部,其具有使所述光通过的第二光轴;凸缘,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部的外周部且具有与所述第一透镜相对的面;筒状部,其从所述凸缘沿所述第二光轴方向延伸并具有与所述第二透镜部相对的内侧面,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筒状部的所述内侧面抵接而被嵌入到所述筒状部中,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筒状部具有向所述第二光轴方向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突出部之间且在所述第二光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所述多个突出部的多个谷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透镜单元,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凸 缘的所述面与所述筒状部的所述多个谷部共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影透镜单元,其中,还具有遮光片,其设置 在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凸缘的所述面和所述筒状部的所述多个谷部双方 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透镜单元,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第 二透镜部和所述凸缘以及所述筒状部 一体形成。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透镜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透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部的外周部的凸缘、和从 所述第 一透镜的所述凸缘沿所述第 一光轴方向延伸的筒状部,所述第 一透镜的所述筒状部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筒状部的所述内侧 面抵接而将所述第一透镜嵌入到所述第二透镜的所述筒状部中。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透镜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光轴与所述第 二光轴一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影透镜单元,其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该第一透镜包含具有光通过的第一光轴的第一透镜部。第二透镜包括具有使其光通过的第二光轴的第二透镜部、设于第二透镜部的外周部且具有与第一透镜相对的面的凸缘、从凸缘沿第二光轴方向延伸并具有与第二透镜部相对的内侧面的筒状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筒状部的内侧面抵接而被嵌入到筒状部中。第二透镜的筒状部具有向第二光轴方向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和设于多个突出部之间的多个谷部。谷部在第二光轴方向的高度低于突出部。该摄影透镜单元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射入的多余的光不规则反射。
文档编号G02B7/02GK101107553SQ20068000249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7日
发明者伊奈裕彦, 山下优年, 山下畅雄, 松冈耕一朗, 长森菜美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