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鼓及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481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光鼓及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光鼓,尤其是一种可由激光打印机的驱动 部件驱动旋转的感光鼓以及设置有这种感光鼓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激光打印机一般使用可拆卸的处理盒来装载打印使用的显影剂, 现有的处理盒一般还包括一形成在处理盒壳体内的感光鼓,感光鼓的 一端设有一驱动力接受装置,当处理盒安装到激光打印机后,感光鼓 的驱动力接收装置与激光打印机的驱动部件配合,感光鼓的驱动力接 收装置在激光打印机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带动感光鼓旋转。现有的激光打印机的驱动部件与感光鼓的驱动力接受装置主要有以下两种配合方式 一种是通过齿轮配合,即激光打印机的驱动部件 为一主动轮,感光鼓的驱动力接受装置为一从动轮,激光打印机的主 动轮转动带动感光鼓的从动轮转动;另一种是通过形成在感光鼓一端的非圆截面凸起与激光打印机驱动部件的非圆截面内孔相配合来传递 驱动力。中国发明专利CN1217241C就乂>告了一种名为"处理盒及电照相 成象装置"的发明创造,该处理盒包括一感光鼓,该感光鼓的结构如 图1所示。感光鼓50包括一感光体51,在感光体51的一端设置有 一安装部52, —连接轴53形成在安装部52的一端,在连接轴53的 一端向外伸出一三角棱柱形的凸起54。当处理盒安装到激光打印机 上时,凸起54插入到激光打印机驱动部件的三角形内孔中,当驱动 部件转动时,三角形内孔随着转动,并将力传递到凸起54上,从而 带动感光鼓50转动。但是随着激光打印机使用时间的增长,在扭矩 的作用下三角形内孔与凸台54之间的接触面发生变形,造成三角形 内孔与凸台54接触不良而导致驱动不可靠,甚至会导致感光鼓50转 动不良而影响打印质量。同时,该发明创造还7>告了另一种感光鼓,该感光鼓也在感光体 一端设置安装部,在安装部一端形成有外伸的连接轴,并在连接轴上 设置有扭曲的凸起,该扭曲的凸起可插入激光打印机驱动部件上扭曲 的内孑L中,使感光鼓随着驱动部件的转动而转动。但是由于扭曲的凸 起与驱动部件内孔有嵌入啮合的现象,当取出处理盒时,需要克服嵌 入啮合,加大了驱动部件内孔退出的阻力,多次取出粉盒后,可能会 导致激光打印机驱动部件内孔受损,影响驱动的可靠性。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力接收装置能与激光打印机驱动部件可靠配合的感光鼓;本实用新型的另 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力接收装置不易对激光打 印机驱动部件造成损坏的感光鼓;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光鼓转动顺畅的处理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感光鼓包括感光体;形成在 感光体一端的安装部;形成在安装部一端的连接轴;从连接轴一端向 外伸出的凸台;其中,该凸台的侧壁上形成有垂直于凸台侧壁向外伸 出的凸柱,并且,在凸台的侧壁上还形成有凸点。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是,凸台的横截面为圆形,凸柱与凸点的数 量均为三个,且均匀交错的布置在凸台的侧壁上。由上述方案可见,感光鼓的驱动力接收装置由安装部、连接轴、 凸台组成,当处理盒安装到激光打印机上时,感光鼓一端的凸台可插 入到驱动部件的内孔中,并且三个凸柱可分别与驱动部件内孔的三个 顶角配合,感光鼓的驱动力接收装置便可与激光打印机的驱动部件可 靠配合,驱动部件转动时可将驱动力传递到凸台上,从而带动感光鼓 转动。同时,由于凸柱不与驱动部件内孔的内壁接触,不会对驱动部件 造成损坏,从而可以确保驱动力的传递。另外,在取出处理盒时,驱 动部件与感光鼓之间也不存在嵌入啮合的现象,也不会损坏驱动部件。为了实现上述的再一 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感光鼓包括壳体; 纵向设置于所述壳体两侧壁间的感光鼓;该感光鼓包括感光体;形成 在感光体一端的安装部;形成在安装部一端的连接轴;从连接轴一端 向外伸出的凸台;其中,该凸台的侧壁上形成有垂直于凸台侧壁向外 伸出的凸柱,并且,在凸台的侧壁上还形成有凸点。由以上方案可见,处理盒安装到激光打印机后,凸台插入驱动部 件的内孔中,并且三个凸柱分别与驱动部件的三个顶角配合,在驱动 部件转动时将驱动力传递至凸台,从而带动感光鼓转动。由于凸台和 凸柱并不易损坏驱动部件的内孔,可确保驱动力传递的可靠性,从而 确保感光鼓可顺畅的转动。


图l是现有感光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感光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感光鼓实施例的一端与激光打印机的驱动部件 的透^见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实施例的透视图。本实施例中, 处理盒1包括一壳体2,壳体2围成一容纳碳粉的粉仓和容纳废碳粉 的废粉仓,在粉仓内设置有搅拌架、送粉辊、显影辊等部件,而废粉 仓中设置有感光鼓3、充电辊、清洁刮刀等,其中感光鼓3纵向设置 于壳体2的两侧壁间,这些设置与现有的处理盒相同,在此不作赘 述。参见图3,是本实用新型感光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 的感光鼓3包括一圆柱形的感光体31,在感光体31的一端设置有一 安装部32,安装部32可将驱动力传递至感光体31上。在安装部32 的一端有一向外伸出的圆柱形的连接轴33,在连接轴33 —端还设置 有一凸台34,凸台34从连接轴33上向外延伸形成的。凸台34的横截面是一圆形,并且在凸台34的侧壁上均匀地分布着三个凸柱35。 凸柱35为圆柱形的柱体,从凸台34的侧壁向外延伸形成,并且与侧 壁的切平面垂直。本实施例中,三个凸柱35均形成在凸台34侧壁上 靠近凸台34端面一侧,以便与激光打印机的驱动部件配合。在凸台 34的侧壁上,除了形成有三个凸柱35,还形成有三个凸点36。由图 中可见,凸点36也是均匀地分布在凸台34的侧壁上,并且与三个凸 柱35交错地分布。与凸柱35相同的是,凸点36也是形成在凸台34 侧壁上靠近凸台34端面的一侧,并且所有凸柱35与所有凸点36与 凸台34端面的距离相等。参见图4,是本实用新型感光鼓实施例的一端与激光打印机的驱 动部件的透^L图。激光打印机的驱动部件4包括一内孔41,内孔41 为一沿轴向扭曲的三角棱柱形孔,并有三个顶角42以及三个内壁 43。当处理盒安装到激光打印机上后,凸台34便插入到内孔41中, 而三个凸柱35分别插入三个顶角42中,这样,当驱动部件4转动 时,三个顶角42可将驱动力传递到凸柱35上,从而带动凸台34转 动,便可实现凸台34与驱动部件4的同步转动。由于凸台34是形成 在感光鼓一端的,凸台34的转动便可通过连接轴33、安装部32带 动感光体的转动,从而使感光鼓转动。同时,三个凸点36分别与内 孔41的三个内壁43接触,可增大凸台34与内壁43之间的摩擦力, 驱动部件4转动时可更好的将驱动力传递到凸台34上。由于凸柱并不与激光打印机驱动部件内孔的内壁接触,即使长时 间使用也不会对驱动部件内孔的内壁造成损坏。而凸点与内孔的内壁 接触面积很小,长时间使用也不易使内孔的内壁发生形变,在保证感 光鼓正常转动同时不会对激光打印机的驱动部件造成损坏。同时,在 取出处理盒时,凸台与驱动部件内孔之间不会发生嵌入啮合的情况, 不会损坏驱动部件,可确保感光鼓的正常转动,并可确保处理盒的打 印质量。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凸柱与 凸点的数量可根据驱动部件内孔形状的改变而适当的增加或减少,又如凸台的横截面变为方形等,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化也应该包括在本实 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感光鼓,包括感光体;形成在所述感光体一端的安装部;形成在所述安装部一端的连接轴;从所述连接轴一端向外伸出的凸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侧壁上形成有向外伸出的三个凸柱;所述凸柱垂直于凸台侧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鼓,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的侧壁上还形成有三个凸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光鼓,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柱与凸点形成在所述凸台侧壁上靠近凸台端面的一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感光鼓,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凸柱与凸点交错地形成在所述凸台的侧壁上。
5、 处理盒,包括 壳体;纵向设置于所述壳体两侧壁间的感光鼓; 所述感光鼓包括 感光体;形成在所述感光体一端的安装部; 形成在所述安装部一端的连接轴; 从所述连接轴一端向外伸出的凸台; 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侧壁上形成有向外伸出的三个凸柱; 所述凸柱垂直于凸台侧壁。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的侧壁上还形成有三个凸点。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与凸点形成在所述凸台侧壁上靠近凸台端面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凸柱与凸点交错地形成在所述凸台的侧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光鼓及处理盒,该感光鼓包括感光体;形成在感光体一端的安装部;形成在安装部一端的连接轴;从连接轴一端向外伸出的凸台;其中,该凸台的侧壁上形成有垂直于凸台侧壁向外伸出的凸柱,并且,在凸台的侧壁上还形成有凸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感光鼓可与激光打印机的驱动部件可靠配合,并且不易对驱动部件造成损坏,可保证感光鼓顺畅的转动。
文档编号G03G15/00GK201097112SQ200720056478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9日
发明者萧庆国, 金本友 申请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