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由控制望远镜进光量的单筒望远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5942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自由控制望远镜进光量的单筒望远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自由控制望远镜进光量的单筒望远镜,是于望 远镜接物镜的后方加设一可控制望远镜进光量设备而使的能调控进光量, 令架设于望远镜接目镜后方的影像摄取设备或观察者能获得较佳影像成 焦范围的功能。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使用望远镜大多用之于观察,或于望远镜接目镜端架接一 影像摄取装置,尤以使用于单筒望远镜接目镜端架接一影像摄取装置较 多,约占望远镜使用率百分的七十左右,故就使用者而言大都以单筒望远 镜作为摄影者为多。
但由于不论那一种相机的望远镜头或观察用的单筒高倍率望远镜头, 大多不具有可随意控制进光量的控制设置。其中的相机望远镜头或具连动 式的进光量控制设置,但都属非可随意控制的进光量控制设置,对于采光 的控制无法逹到使用者随顺各种状况的要求,亦常受制于相机快门及相机 光圈的限制,因而无法求得较佳的摄影效果,同时相机的望远镜头并无法 用之于观察用的望远镜头仅可用于相机的摄取用。
以目前现有知望远镜分为单筒望远镜及双筒望远镜,而其各种望远镜 中亦有甚多改良的新型或发明。例如
中国台湾第I 245923发明专利公告用于望远系统的调整装置该发
明是解决望远系统的调整装置而作的一种望远镜瞄准器上弹性补正器的 调整装置改善,并未具有望远镜内部光线强弱的调控装置。
中国台湾第M293443新型专利公告望远镜改良结构是为一附加有 光源投射功能的望远镜改良结构,以期能具补充光源不足时的外加光源功 能,亦未考虑调整望远镜内相关的光线摄取调整装置。
中国台湾第M291530新型专利公告宽视野型的望远镜组成结构是 为一通过目镜与物镜的组成而逹到提升望远视角的目的,亦未见考虑及望 远镜内的光线采集调整装置。
中国台湾第M256497新型专利公告数字望远镜相机的镜头模块是 为一设置一显影组件于镜片后方,以接收镜片与镜头组的聚焦影像为目的 的改善装置,未见其论及相关望远镜内的光线采集调整装置。
若于高倍率望远镜头中加设一光线进光量的调整装置,可任使用者依 当时拍摄情况调整进光量,则可解决上述于高倍率望远镜加置摄影设备于 拍摄时,求得较佳摄影效果所需求的设备,同时又可作为观察用望远镜头 的用。创作人乃思一创新的望远镜结构改良,以期一举解决以上所述的光 线采集调整装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改善单筒望远镜头后加设的摄影装置能有较 佳的成像因素。
本实用新型一种能自由控制望远镜进光量的单筒望远镜,在接物镜的 后端15mm 40mm处设一可调整进光量装置的光圈所构成的单筒望远镜。
设以135胶巻底片为例;则以感光膜的粒子分布约2000M像数2X109 为标准,计算不同光圈所受到光粒子数并作一比较。
光以一个波长为一个光子以光平均波长为500nm计算,则lmm长的光
子数量约为2000颗。则被经过镜头摄入的曝光光子量应为曝光时间X光
速x光子数
注光速为3X108111, lm=1000mm, lram光子数=2 X 103颗。
以f 2, 1/200秒为曝光时间时其曝光光子量 等于1/200X3X 108X 103X2X 103=3X 1012。 另以fll, 1/3秒为曝光时间时其曝光光子量 就等于1/3X3X 108X 103X 2X 103=2X 1014。
若再加上光圈的因素,以50mm的镜头为例其光圈=焦长/直径得知。 上列光圈f 2时的光通过面积为50mm/2/2X3. 14二490,2; 而光圈f 11时的受光通过面积为50mm/ll/2X3. 14=16. 23鹏2。 由之可推知。
F2, 1/200秒于所设定的光圈的受光光子量为 3X 1012X490=1.5X 1015。
而fll, 1/3秒于所设定的光圈的受光光子量为 2X10"X16. 23=3. 2X1015。
光圈的结构是由五到十八片不等的金属叶片或称帘片所构成,由于这 些帘片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中央圆孔,让光由通过的中央圆孔面积来控制 光的通过量。
光圈的功能如下
1. 曝光量的调节。
曝光时间的长短是由相机的快门控制,用以控制曝光量的增减。但另 一方面却可由控制光线通过孔径的大小来控制曝光量的多寡,这就是控制 进光量设置,业界称为光圈者。
2. 影像成焦范圈的调节业界称之为景深。
光线通过的光孔,若孔径较小则成焦范围会较大较有深度,即业界所 称景深较深,反之若孔径较大则景深就变得较浅。所称景深较浅,是指
成像上的效果为在焦点的前后所看到的对象会比较模糊;另景深较深,在 成像上的效果为在对焦点的前后所看到的对象会比较清晰。
3.镜头的解像力提升。
如上述分析,其小光圈约比大光圈的釆光量大2倍之多,而感光时间
约为大光圈的67倍。由于光圈大时快门必须提早关闭,因而底片或感光 组件尚来不及吸收记录光的轨迹就被关闭了。而且在大光圈时会大量使用 镜片的边缘而引起色散。大光圈与小光圈的差异在于大光圈成像的影像较 松散较不锐利,反差较低,而小光圈的影像较为细致且锐利,反差亦较高。 可知欲获得较细致且锐利、反差较高的影像必须由控制光圈大小较为 有利而且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为改善单筒望远镜头后加设的摄影装置能 有较佳的成像因素,以控制光圈为主轴取代快门速度来控制进光量,可以 获得较佳的拍照效果及当用之于观察时亦可依当时的采光情形以获得较 佳的望远观察效果。实用新型不论于摄影中或望远观察中其敏感度均较一 般具望远镜头摄影机影像为佳的效果。
以下配合图式说明实用新型

图l:实用新型收合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2:实用新型收合状态及光圈全开半剖面示意图; 图3:实用新型延伸状态及光圈縮小半剖面示意图; 图4:实用新型的光圈立体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接物镜组
11. 筒身
12. 接目镜组
13. 相机固定座
14. 接目镜端调焦环
15. 接物镜壳体
2.光圈
21. 帘片
22. 环状调整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 图4是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用之于照像调节光圈的装置光圈2 设置于一筒身11的前端与接物镜组10置于接物镜壳体15中之间螺合构 成的剖面及立体示意图。该光圈2的内设有5 18片不等的帘片21,于光 圈的外环设有环状调整片22。筒身另一端乃现有单筒望远镜体设有接目镜 端调焦环14,于调整接目镜端调焦环14可以将物的影像调近,另一侧则 接有一接目镜组12以用于观看,该接目镜组12的一外侧并设有相机固定 座13以方便相机镜头的固定。如上述实用新型便可将望远镜前方接物镜 所采得的影像透过光圈2的环状调整片22调整内部的帘片21至适当透光 圆径,令适当的光线由使用者依当时的光线强度作一调整配合,再设定适 当快门速度去取得一较细致且锐利、反差较高的影像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光圈2设置较佳位置是为距离接物镜组10 15腿至40mm 之间,相信如实用新型的单筒望远镜至今尚未见于市面或被采用。
权利要求1.一种能自由控制望远镜进光量的单筒望远镜,其特征在于在接物镜的后端15mm~40mm处设一可调整进光量装置的光圈所构成的单筒望远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能自由控制望远镜进光量的单筒望远镜,是在望远镜接物镜的后方加设一可控制望远镜进光量设备而使的能调控进光量,令架设于望远镜接目镜后方的影像摄取设备或观察者能获得较佳影像成焦范围的功能。
文档编号G02B23/16GK201060316SQ200720154109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8日
发明者陈俊豪 申请人:陈俊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