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取景器装置,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15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取景器装置,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反射型液晶显示器的电子取景器装置和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是,作为电子取景器装置利用了反射型液晶的技术。该电 子取景器具有反射型的显示机构;照明显示机构的照明机构;将自照明机构的光束反射 并向显示机构引导,且使来自显示机构的反射光通过的光路分割机构;将通过了光路分割 机构的且来自显示机构的光束引导到观察者的瞳孔的接目光学系统。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特开2003-204455号公报可是,在具有反射型液晶显示器的电子取景器中,通常在接目部分设有罩构件 (透射板)。将罩构件以相对于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为垂直的方式设置。但是,这样的构造时,从反射型液晶显示器输出且入射透射板的光,被透射板的透 射面反射,且入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的可能性存在。这时,该入射的光还会被反射型液晶显 示器反射,因此,在使用者观看从反射型液晶显示器输出的光学图像信号时,出现重影或杂 散光的情况存在。关于该问题发生的原理,利用图12、13进行简单说明。图12是表示上述电子取景 器的光的路径的模式图。电子取景器3具有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取景器光学系统32和 透射板34。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具有光源311、扩散板312、第一偏光板313、第二偏光板 314、液晶315、反射板316。第二偏光板314以与第一偏光板313光的偏光轴正交的方式配 置。液晶315以在电压未施加的状态下扭转排列的方式形成。接着,说明从光源311所放射的光的路径。从光源311放射的自然光,由扩散板 312扩散。由扩散板312扩散的自然光,经由第一偏光板313仅有直线偏振光被透过。经由 第一偏光板313所透过的直线偏振光被第二偏光板314反射。被第二偏光板314反射的直 线偏振光,在通过未施加电压的液晶315时,偏光轴被扭转45度(被旋转)。该偏光轴被扭 转了 45度的直线偏振光,由反射板316反射。由反射板316反射的直线偏振光,再度通过 液晶315时,偏光轴被扭转45度。结果是,通过未施加电压的液晶315且被反射的直线偏 振光,其偏光轴被扭转90度。由此,偏光轴扭转了 90度的直线偏振光(以下称为内部偏振 光),透过第二偏光板314,成为光学图像信号,从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输出。另一方面,由 第二偏光板314反射的直线偏振光,通过施加了电压的液晶315时,偏光轴不会被扭转。因 此,通过施加有电压的液晶315且被反射的直线偏振光,由第二偏光板314反射。图13表示从液晶315的上端所输出的光的路径的一例。从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 输出的光,由取景器光学系统折射,入射到透射板34。在透射板34中,所入射的光的一部分 透过,其余的一部分由透射面341反射。由该透射板34的透射面341反射的光,经由取景 器光学系统32入射到液晶型显示器31。入射到该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的光,是具有通过第二偏光板314的偏光轴的内部偏振光,因此通过第二偏光板314,入射到液晶315面。入 射到该液晶315面的光,在液晶315被施加电压的情况下,以其偏光轴透过,被反射板316 反射。因此,由反射板316反射的光,再度透过第二偏光板314。因此,通过第二偏光板314 的光经由取景器光学系统32且入射透射板34。由此,若入射透射板34的光透过并映入使 用者的眼帘,则呈现为重影和杂散光。另外,由透射板34的透射面341反射且通过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光,一部分由第 二偏光板314的取景器光学系统32侧的面所反射,如假想线所示,再度经由取景器光学系 统32而入射透射板34的情况存在。由此若入射透射板34的光透过并映入使用者的眼帘, 则同样呈现为重影和杂散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设有反射型液晶显示 器的电子取景器中能够使伴随透射板的透射面的反射所产生的重影或杂散光的发生减轻 的电子取景器。本发明的电子取景器装置具有反射型液晶显示器,其输出光学图像信号;取景 器光学系统,其将从反射型液晶显示器输出的光学图像信号进行会聚;透射板,其将由取景 器光学系统会聚的光学图像信号的一部分透过、且将其余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反射型液晶 显示器具有光源,其将光放射;液晶板,其在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上按照表面相对于该 光轴垂直的方式被配置;反射板,其在液晶板的背面侧且在所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上 按照反射面相对于该光轴垂直的方式被配置,将经由液晶板从光源入射的光反射;偏光板, 其按照不垂直于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的方式被倾斜配置,将从光源放射的光反射到反射 板侧,并且将通过液晶板由反射板反射的光作为光学图像信号,使之透射到取景器光学系 统侧,所述透射板按照透射面不垂直于所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的方式,朝向与所述偏 光板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地配置。另外,本发明是具有电子取景器装置的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的电子取景器装置 具有反射型液晶显示器,其输出光学图像信号;取景器光学系统,其将从反射型液晶显示 器输出的光学图像信号进行会聚;透射板,其将由取景器光学系统会聚的光学图像信号的 一部分透射、且将其余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具有光源,其将光放射;液 晶板,其在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上按照表面相对于该光轴垂直的方式被配置;反射板,其 在液晶板的背面侧且在所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上按照反射面相对于该光轴垂直的方 式被配置,将经由液晶板从光源入射的光反射;偏光板,其按照不垂直于取景器光学系统的 光轴的方式被倾斜配置,将从光源放射的光反射到反射板侧,并且将通过液晶板由反射板 反射的光作为光学图像信号,使之透射到取景器光学系统侧,所述透射板按照透射面不垂 直于所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的方式,朝向与所述偏光板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地 配置。根据本发明,透射板按照其透射面不垂直于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的方式被倾斜 配置。由此,能够使由该透射面反射的光学图像信号经由该取景器光学系统入射到所述反 射板得以减轻。因此,在设有反射型液晶显示器的电子取景器装置中,能够减轻重影或杂散 光的发生。
另外,透射板朝向与偏光板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地配置。换言之,偏光板朝 向与透射板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配置。因此,即使由透射面反射的光学图像信号经 由取景器光学系统入射偏光板时,入射的光线经由取景器光学系统返回透射板方向的情况 也会得到减轻。由此,在设有反射型液晶显示器的电子取景器装置中,能够进一步减轻重影 或杂散光的发生。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系统的结构例的概要的模块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取下了外壳的上部构件的照相机主体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照相机主体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取景器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景取器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用于说明图4的电子取景器的A-A剖面的模式图。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射板的角度调整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取景器内的光的路径的模式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取景器内的光的路径的模式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取景器内的光的路径的模式图。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其他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的配置例的 图。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课题的图。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课题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关于将本发明应用于照相机系统的 例子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1.照相机系统的概要照相机系统1如图1所示,,具有照相机主体2、从照相机主体2可装卸的交换镜头 9。照相机主体2具有电子取景器3、CMOS图像传感器4、图像处理部5、控制器6、卡片槽7 和电源盒8。由此,照相机主体2中,能够将COMS图像传感器4所拍摄并生成的图像数据显 示在电子取景器3上。另外,照相机主体2中,还能够将插入卡片槽7内的存储卡所存储的 图像数据显示在电子取景器3上。具体来说,COMS图像传感器4将交换镜头9所会聚的光学信号转换成图像数据。 然后图像处理部5对于由COMS图像传感器4所转换的图像数据实施既定的图像处理。作 为既定的图像处理,认为有YC转换、图像电子放大处理、压缩处理等,但并不限于这些。图 像处理部5将实施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输出到电子取景器3。由此,能够将COMS图像传 感器4所拍摄并生成的图像数据显示在电子取景器3上。另外,控制器6读取插入卡片槽 7中的存储卡X所存储的图像数据、且输出到电子取景器3。由此,能够将存储卡所存储的 图像数据显示在电子取景器3上。
2.电子取景器的结构图2是照相机主体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照相机主体的取下了外壳的上部构件 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电子取景器的立体图。电子取景器3在照相机主体2的外壳的 上部构件被取下了的状态下,被螺钉紧固在设于照相机主体2的外壳的下部构件的底盘 (chassis)上。电子取景器3与设有图像处理部5和控制器6的基板经由可挠性布线基板 36被连接。该可挠性布线基板36具有图像数据用的信号线和电源用的信号线。由此,电子 取景器3可以接收从图像处理部5和控制部6输出的图像数据。另外,电子取景器3从设 于电源盒8的电池接受供电。如图4、图5所示,电子取景器3具有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 ;取景器光学系统32 ; 屈光度调节机构33 ;透射板34 ;取景器单元机壳35 ;可挠性布线基板36 ;后盖37。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能够将从图像处理部5和控制部6所接收的图像数据输出 为光学图像信号。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如图6所示,具有光源311、扩散板312、第一偏光 板313、第二偏光板314、液晶315、反射板316、防反射膜(mask) 317、液晶驱动器318。第二 偏光板314、液晶315、反射板316、防反射膜(mask) 317、液晶驱动器318和透射板34被配 置在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光轴上。关于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将图像数据作为光学图像信 号输出时的工作,正如课题的部分已经说明的。还有,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的各部分能够以如下方式实现。光源311能够由三色 的LED光源实现。光源311被配置在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光轴的侧面。扩散板312能够 由扩散片实现。第一偏光板313和第二偏光板314能够由PBS(偏振光分束器)实现。反 射板316能够由硅片(silicon wafer)实现。防反射膜317是能够防止反射的部件。该防 反射膜317能够以吸收光的方式实施无反射涂装。作为涂料,例如能够使用环氧系黑色涂 料或丙烯酸系黑色涂料等。液晶驱动器318在背面具有与可挠性布线基板36连接的连接 器,且是驱动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的基板。后盖37按照在可挠性布线基板36与连接器连 接的状态下可以与取景器单元机壳35啮合的方式构成。取景器光学系统32含有三片透镜。取景器光学系统32对从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 输出的光学图像信号进行会聚。图6是用于说明图4的电子取景器3的A-A剖面的模式图, 图6中以电子取景器3安装到照相机系统1时的方向进行表述,图6的上下方向和上侧对 应于照相机系统1的上下方向和上侧。取景器光学系统32由取景器单元机壳35按照在近 视侧位置和远视侧位置之间沿着光轴方向可移动的方式支承。取景器光学系统32经由屈 光度调节机构33被移动。屈光度调节机构33由机械性构件(旋钮331和齿轮332)实现。 使用者操作旋钮331,按照使来自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的光学图像信号变得容易显现的方 式,能够使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位置移动。透射板34由玻璃或塑料等构成,被安装在取景器单元机壳35上。透射板34由平 面平行板构成。即,透射板34具有平行的两个平面。一个平面为透射面341。还有在本实 施方式中,透射板34以具有平行的两个平面的方式构成。因为如此构成,所以透过透射板 的光就难以发生像差。另外,透射板34使由取景器光学系统32会聚的光学图像信号的一部分透过。光 学图像信号的其余一部分由透射面341反射。就透射板34而言,为了使透射面所反射的光 学图像信号不会经由取景器光学系统32而入射到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的反射板316,按照
6透射面341不垂直于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光轴的方式被倾斜设置。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 式中,第二偏光板314按照其下端比其上端在光轴方向更靠近所述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方 式被倾斜配置,透射板34按照透射面341的下端比上端在光轴方向更靠近取景器光学系统 32的方式、且以透射面341的左右方向为轴被倾斜既定角度地配置。如此,透射板34按照 其透射面341不垂直于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光轴的方式朝向与第二偏光板314的倾斜方 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地配置。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就透射板34而言,其透射面341相对于取景器光学系统32 的光轴不垂直,并且使其透射341朝向与第二偏光板314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若 是如此,则因为透射面341相对于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光轴不垂直,所以能够减轻由透射 面341反射的光学图像信号经由取景器光学系统32入射到反射板316。另外,因为透射面 341朝向与第二偏光板314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所以能够使由透射面341反射的光 入射到第二偏光板314、且该入射的光由第二偏光板314反射后再度入射到透射板34得以 减轻。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透射板34使其透射面341并非朝向与第二偏光板314的倾 斜方向相同的方向、而朝向相反方向倾斜。由此,能够使来自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的光学 图像信号被透射板;34的透射面341反射一部分、且被反射的光的一部分由第二偏光板314 反射所带来的重影和杂散光的发生得以减轻。在此,上述的既定角度所设定的是,在使取景器光学系统32移动至近视侧的状态 下由透射板34反射的光不会入射到反射板316这样的角度。在此,参照图7,关于透射板 34的既定角度的调节步骤的一例进行说明。如本实施方式,按照透射板34的下端靠近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方式倾斜时,需要 着眼于因该透射板34的下端、和位于按透镜的光轴为对称的位置的液晶315面的上部(即 反射板316的上部)的关系所发生的重影或杂散光。液晶315作为点光源将光以全方位的角度放射。如图7(A)所示,追踪从液晶315 的上部所放射的光的上限和下限的光线X1U、X1L。该上限和下限的光线X1U、X1L被透射板 34反射、且被再投影到液晶315面(映像范围)如X2所示。这时,该映像作为重影或杂散 光被使用者观察到。图7⑶是探讨液晶315的哪个范围的输出(映像输出)会被透射板34反射且再 投影到液晶315面的图。首先,描绘在透射板34的下端的与透射板34正交即对于透射板 34的入射角为0度的光线X3。其次,描绘该光线透过取景器光学系统32而发生了折射的 光线X3’。然后,求出光线X3’到达了液晶315面的哪个位置。如此求得的光线X3’在液晶 面315上的到达位置处于距液晶315面(映像范围)的上端0. 51mm的位置。从该0. 51mm 的位置至液晶315面的上端的映像输出,以入射角0度以上对于透射板34入射,由透射板 34在下方向反射一部分,该被反射的光再投影到液晶315面上,产生重影或杂散光。图7(C)是用于说明调整了透射面341的倾角以使该反射不发生的情况的图。该 图7(C)是以图7(B)的情况同样的方法描绘光线,但在图7(C)中,调整透射板34的既定角 度,使光线X3’到达液晶315面(映像范围)以外的位置。即,根据这一结构,来自透射板 34的反射光被投影到液晶315面以外的位置。从液晶315面输出的任何光(映像)都是 对于透射面314从下侧具有0度以上的入射角地入射,该透射面341的反射光被投影到比液晶315面更靠上方。由此,从液晶面输出的任何映像都不再由透射板34反射而返回液晶 面,从而能够减轻重影或杂散光。通过以上说明的这种方法,能够调节透射板34的角度。还有,取景器单元机壳35,按照可吸收入射到内部的光的方式实施无反射涂装。作 为涂料,例如能够使用环氧系黑色涂料或丙烯酸系黑色涂料等。由此,因取景器单元机壳35 内部的反射造成的重影或杂散光的发生得到减轻。还有,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取景器单元 机壳35的内部,实施使入射到机壳35内部的光扩散的表面处理。3.从反射型液晶显示器输出的光的路径关于如此构成的电子取景器3的光的路径使用图8进行说明。图8是用于说明电 子取景器3内的光的路径的模式图。从光源311放射的光被扩散板312扩散。由扩散板214扩散的光经由第一偏光板 313仅直线偏振光被透射。经由第一偏光板313所透射的直线偏振光被第二偏光板314反 射。由第二偏光板314反射的直线偏振光在透过未施加电压的液晶315时,偏光轴被扭转 45度。该偏光轴被扭转了 45度的直线偏振光由反射板316反射。由反射板316反射的直 线偏振光再度通过液晶315时,偏光轴被扭转45度。结果是,通过未施加电压的液晶315 被反射的直线偏振光,其偏光轴被扭转90度。S卩,由反射板316反射的光被扭转为能够透 过第二偏光板314这样的既定的偏振状态。由此,被扭转成该既定的偏振状态的直线偏振 光(以下称为内部偏振光)透过第二偏光板314,成为光学图像信号,从反射型液晶显示器 31输出。另一方面,由第二偏光板314反射的直线偏振光在通过施加了电压的液晶315时, 其偏光轴未被扭转。因此,通过施加了电压的液晶315所反射的直线偏振光,被第二偏光板 314反射。从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输出的光,由取景器光学系统折射,入射到透射板34。这 时,如图9中作为一例所示的,从液晶315的上端输出并入射到透射板34的光,其一部分透 过透射板34,其余的一部分由透射面341反射。由该透射板34的透射面341反射的光,是 具有通过第二偏光板314的偏光轴的内部偏振光,因此在通过取景器光学系统32后,通过 第二偏光板314,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会入射到从液晶315面偏离的位置。入射到从液晶315 面偏离的位置的光,被防反射膜317吸收。相对于此,如图10中作为一例所示的,就液晶 315的下端输出的光而言,若由透射板34的透射面341反射,则入射到取景器单元机壳35 的内部而被吸收。4.用语的对应建立电子取景器3是电子取景器装置的一例。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是反射型液晶显示 器的一例。光源311是光源的一例。液晶315是液晶板的一例。反射板316是反射板的一 例。取景器光学系统32是取景器光学系统的一例。第二偏光板314是偏光板的一例。透 射板;34是透射板的一例。所谓透射板34倾斜的既定的角度,是在从液晶面输出的全部光(映像)中从比入 射角0度的位置更靠下侧入射的角度。换言之,是从液晶面输出的任意映像都不会因透射 板;34的反射而返回液晶面的角度。5.总结本实施方式的电子取景器3具有输出光学图像信号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 ;将从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输出的光学图像信号会聚的取景器光学系统32 ;将由取景器光学 系统32会聚的光学图像信号的一部分透射、且将其余的至少一部分反射的透射板34。反射 型液晶显示器31具有光源311,其从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光轴的侧面,向相对于该光轴 交叉的方向将光放射;液晶板315,其在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光轴上按照表面相对于该光 轴垂直的方式被配置;反射板316,其在液晶315的背面侧且在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上按 照反射面相对于该光轴垂直的方式被配置;第二偏光板314。第二偏光板314,在取景器光 学系统32的光轴上按照不垂直于入该光轴的方式被倾斜配置,将从光源311放射的光反射 到反射板316侧,并且使通过液晶315由反射板316在光轴方向所反射的光学图像信号透 射到取景器光学系统32侧。透射板34按照透射面341不垂直于所述取景器光学系统32 的光轴的方式、朝向与所述第二偏光板314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既定角度地配置。 0041由此,在电子取景器3中,能够使由透射面341反射的光学图像信号不会经由取景 器光学系统32而入射反射板316。即,在设有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的电子取景器3中,能 够减轻重影或杂散光。另外,透射板34朝向与第二偏光板314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地配置。换言 之,第二偏光板314朝向与透射板34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被倾斜配置。因此,即使由透 射面341反射的光学图像信号经由取景器光学系统32入射第二偏光板314时,入射的光线 经由取景器光学系统32返回透射板34方向的情况也会得到减轻。由此,在设有反射型液 晶显示器31的电子取景器3中,能够进一步减轻重影或杂散光的发生。将透射板34按照透射面341的下端比上端在光轴方向更靠近取景器光学系统32 的方式倾斜配置。由此,从使用者侧看时,透射面341向下。因此,能够使从上方入射的太 阳光等的外部光被透射板34反射而入射到使用者的眼中得以减轻。即,使用者以一般的姿 势进行摄影时(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光轴在大致水平的状态下摄影时),若太阳光从照相 机系统1的外部上方入射到透射板34,则入射到透射板34的光的一部分被反射。但是,如 前述通过使透射板34倾斜,从上方入射并反射的光向斜下方朝向偏离光轴的方向。由此, 使用者在进行摄影时,能够减轻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的显示难以观看的问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取景器3中,将光源311配置在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 光轴的下方。假如配置在光轴的上方,则光源311向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上方突出,但在 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光源311配置在光轴的下方所以不会向上方突出。因此,能够抑制照相 机主体2的高度变高,使照相机主体2小型化。另外,在光源311被配置在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光轴的下方时,假如透射板34按 照其透射面341的下端远离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方式被倾斜配置,则使用者从透射板34 的上部侧容易观看到相对于光轴的斜下方。即,从使用者容易看到光源311部分。但是在 本实施方式中,透射板34按照透射面341的下端靠近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方式被倾斜配 置,因此从使用者难以看到光源311部分。(其他实施方式)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示了实施方式1。但是,本发明不受实施方式1限定,在 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实现。因此,一并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应用于交换镜头型的照相机系统时的例子。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袖珍型的数码相机所具有的电子取景器。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摄像元件的一例使用了 CMOS图像传感器。但是并不限 于此,在摄像元件中也可以使用CXD图像传感器。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6所示,使透射板34以透射面341的左右方向为轴而 倾斜。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以透射面的上下方向为轴而倾斜透射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透射板34按照透射面341相对于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光 轴不垂直的方式设置,以使由透射面341反射的光学图像信号不会经由取景器光学系统32 而入射反射板。但是并不限于此,透射板34也可以按照透射面341相对于取景器光学系统 32的光轴不垂直的方式设置,减轻被透射面341反射的光学图像信号经由取景器光学系统 32入射反射板。由此,也能够减轻重影或杂散光的发生。图11是表示从上部观看电子取景器3时的各结构要素的配置例的图。如图11㈧ 所示,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11 (A)所示,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取景器光学系统32及透射 板34被设置在一条直线上。但是并不限于此,如图Il(B)所示,也可以在取景器光学系统 3 和透射板3 之间设置反射镜40a,配置成字母L状。另外如图Il(C)所示,也可以在 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b与取景器光学系统32b之间设置反射镜40b。另外,本发明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不限于实施方式1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哪 种结构都可以。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具有反射型液晶显示器的电子取景器。例如可以应用于设于数 码照相机等的摄像装置上的电子取景器。符号说明1照相机系统2照相机主体3电子取景器4CM0S图像传感器5图像处理部6控制部7卡片槽8电源盒9交换镜头31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1 光源312扩散板313第一偏光板314第二偏光板315 液晶316反射板317防反射膜318液晶驱动器
32取景器光学系统33屈光度调节机构34透射板341透射面35取景器单元机壳36可挠性布线基板37 后盖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取景器装置,是摄像装置中所设置的电子取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取景器装置具有反射型液晶显示器,其输出光学图像信号;取景器光学系统,其将从所述反射型液晶显示器输出的光学图像信号进行会聚; 透射板,其将由所述取景器光学系统会聚的光学图像信号的一部分透射、且将其余的 至少一部分反射,所述反射型液晶显示器具有 光源,其将光放射;液晶板,其在所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上按照表面相对于该光轴垂直的方式被配置;反射板,其在所述液晶板的背面侧且在所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上按照反射面相对 于该光轴垂直的方式被配置,将经由所述液晶板从光源入射的光反射;偏光板,其按照不垂直于所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的方式被倾斜配置,将从所述光 源放射的光反射到所述反射板侧,并且将通过所述液晶板由反射板反射的光作为光学图像 信号,使之透射到取景器光学系统侧,所述透射板按照透射面不垂直于所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的方式,朝向与所述偏光 板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取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被装备于摄像装置时,所述偏光板和透射板的配置方式为通过被倾斜而在光轴方向上与所述取景器光学系 统靠近的一侧,相对于远离的一侧在所述摄像装置的上下方向位于下方。
3.一种摄像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取景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板和透射板的配置方式为通过被倾斜而在光轴方向上与所述取景器光学系 统靠近的一侧,相对于远离的一侧在所述摄像装置的上下方向位于下方。
全文摘要
电子取景器(3)具有反射型液晶显示器(315)、取景器光学系统(32)、将由取景器光学系统(32)会聚的光学图像信号的一部分透射且对其余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反射的透射板(34)。液晶显示器(315)具有将光放射的光源(311)、液晶板(315)、反射板(316)、偏光板(314)。将透射板(34)按照透射面(341)相对于取景器光学系统(32)的光轴不垂直的方式朝向与偏光板314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地配置。
文档编号G02B25/00GK102099724SQ200980127709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8日
发明者荻野祐史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