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395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领域,尤其涉及光纤通信设备,特别涉及光模块封装装置,具体的是一种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
背景技术
包含光学或光电子器件的光学模块均需要封装。在光通讯领域里,需要封装的光学模块包括耦合器、分支器、隔离器、环行器、衰减器、光开关以及波分复用解复用器和其他光器件。现有技术中,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采用每根光纤单独出孔的方式,光纤在模块内部的走纤方式分散,使模块内布局比较紧张,难以小型化。另外,光纤还需要小心保护,以免受到物理损伤,否则会影响光纤的传输性能。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所述的这种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光模块封装装置内光纤走纤方式分散而影响光模块可靠性和模块小型化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包括模块封装壳体,所述的模块封装壳体中设置有型腔,其中,所述的模块封装壳体上设置有一个或者两个出纤通孔,任意一个所述的出纤通孔内均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保护管,任意一个所述的保护管中均设置有
一根光纤。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出纤通孔内均设置有一个套管,任意一个所述的套管内均设置有一个外侧环形管和一个内侧环形管,所述的外侧环形管和内侧环形管同轴、并沿套管的轴向排列,外侧环形管的主体位于模块封装壳体的外侧,内侧环形管的主体位于模块封装壳体的内侧,所述的保护管设置在外侧环形管和内侧环形管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套管为热缩性管,套管热缩后的内径与外侧环形管和内侧环形管的外径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的套管通过胶水固定在出纤通孔处。进一步的,所述的外侧环形管和内侧环形管均由不锈钢管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外侧环形管的外壁和内侧环形管的外壁通过胶水固定在热缩后
的套管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内侧环形管的内径小于外侧环形管的外径并大于外侧环形管的内径尺寸。进一步的,任意一个出纤通孔内均设置有10个以上数目的保护管。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管按上下两排的形式排列,并通过胶水固定在外侧环形管和内侧环形管的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管由塑料管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光纤通过胶水固定在保护管内。进一步的,所述的模块封装壳体上设置有最多两个出纤通孔。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套管通过胶水固定在模块封装壳体的出纤通孔内,内侧环形管、外侧环形管通过胶水与套管粘接固定,保护管排列在内侧环形管和外侧环形管内并通过胶水固定,光模块的光纤穿梭进保护管并延伸到模块封装壳体外部、通过胶水固定在保护管上。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将复数根光纤通过一个出纤口,通过调整出纤口的大小来满足不同出纤数目的模块需求,由于采用集中出纤,可在模块型腔内集中布置光纤位置,节省模块型腔大小,有利于模块小型化,尤其是对于10个以上器件封装的光模块,在穿梭光纤过程中更加方便,增加模块可靠性,有利于模块的批量化生产。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100,包括模块封装壳体110,模块封装壳体110中设置有型腔,其中,模块封装壳体110上设置有一个出纤通孔,任意一个出纤通孔内均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保护管160,任意一个保护管160中均各自设置有一根光纤170。进一步的,任意一个出纤通孔内均设置有一个套管120,任意一个套管120内均设置有一个外侧环形管131和一个内侧环形管132,外侧环形管131和内侧环形管132同轴、并沿套管120的轴向排列,外侧环形管131的主体位于模块封装壳体110的外侧,内侧环形管132的主体位于模块封装壳体110的内侧,保护管160设置在外侧环形管131和内侧环形管132中。进一步的,套管120为热缩性管,套管120热缩后的内径与外侧环形管131和内侧环形管132的外径配合。进一步的,套管120通过胶水141固定在出纤通孔处。进一步的,外侧环形管131和内侧环形管132均由不锈钢管构成。进一步的,外侧环形管131的外壁通过胶水151固定在热缩后的套管120内壁上。内侧环形管132的外壁通过胶水152固定在热缩后的套管120内壁上。进一步的,内侧环形管132的内径小于外侧环形管131的外径并大于外侧环形管131的内径尺寸。进一步的,任意一个出纤通孔内均设置有10个以上数目的保护管160。进一步的,保护管160按上下两排的形式排列,并通过胶水153和胶水154固定在外侧环形管131和内侧环形管132的内壁上。进一步的,保护管160由塑料管构成。进一步的,光纤170通过胶水固定在保护管160内。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套管120通过胶水固定在模块封装壳体110的出纤通孔内,内侧环形管132、外侧环形管131通过胶水与套管120粘接固定,保护管160排列在内侧环形管132和外侧环形管131内并通过胶水固定,光模块的光纤170穿梭进保护管160并延伸到模块封装壳体110外部、通过胶水固定在保护管160上。
权利要求1.一种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包括模块封装壳体,所述的模块封装壳体中设置有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封装壳体上设置有一个或者两个出纤通孔,任意一个所述的出纤通孔内均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保护管,任意一个所述的保护管中均设置有一根光纤。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的出纤通孔内均设置有一个套管,任意一个所述的套管内均设置有一个外侧环形管和一个内侧环形管,所述的外侧环形管和内侧环形管同轴、并沿套管的轴向排列,外侧环形管的主体位于模块封装壳体的外侧,内侧环形管的主体位于模块封装壳体的内侧,所述的保护管设置在外侧环形管和内侧环形管中。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为热缩性管,套管热缩后的内径与外侧环形管和内侧环形管的外径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通过胶水固定在出纤通孔处。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环形管和内侧环形管均由不锈钢管构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环形管的外壁和内侧环形管的外壁通过胶水固定在热缩后的套管内壁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侧环形管的内径小于外侧环形管的外径并大于外侧环形管的内径尺寸。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出纤通孔内均设置有10个以上数目的保护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管按上下两排的形式排列,并通过胶水固定在外侧环形管和内侧环形管的内壁上。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管由塑料管构成。
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通过胶水固定在保护管内。
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封装壳体上设置有最多两个出纤通孔。
专利摘要一种光模块的光纤出入口结构,包括模块封装壳体,模块封装壳体中设置有型腔,模块封装壳体上设置有一个或两个出纤通孔,任意一个出纤通孔内均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保护管,任意一个保护管中均设置有一根光纤。出纤通孔内设置有套管,套管内均设置有一个外侧环形管和一个内侧环形管,外侧环形管沿套管的轴向排列,保护管设置在外侧环形管和内侧环形管中。将复数根光纤通过一个出纤口,通过调整出纤口的大小来满足不同出纤数目的模块需求,由于采用集中出纤,可在模块型腔内集中布置光纤位置,节省模块型腔大小,有利于模块小型化,尤其是对于10个以上器件封装的光模块,在穿梭光纤过程中更加方便,增加模块可靠性,有利于模块的批量化生产。
文档编号G02B6/36GK202631785SQ20122026655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
发明者李杨, 陈峻弘, 韩滔 申请人:翔光光通讯器材(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