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类红外摄像机用的平面防护透明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88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防类红外摄像机用的平面防护透明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控系统中非半球型红外摄像机所使用的镜头防护透明罩。
背景技术
如图I所示,对于枪型机这类非半球型摄像机来说,镜头4相对机体是固定不动的,转动的是固定机体的云台7,因此,该类摄像机选用透明护罩时更多的会选择曲光少、焦距无限远的平面护罩而非可能导致画面漂移、重影、模糊、制造难度较高的球形护罩,平面护罩安装前镜头也不需调焦或焦距微调即可透过护罩取得清晰的图像。然而,当该类摄像机配备了红外摄像功能时,红外灯光经平面护罩的反射,有部分光会进入镜头,其中所画的实线光线为反射光线,虚线为折射光线,使镜头所摄取的图像中出现大范围的白斑或使整幅画面曝光。现行的做法是如图2所示,用发泡橡胶或泡棉制成用于遮挡红外灯光的挡光圈2套在镜头上,填补镜头与平面护罩之间的空隙以阻挡红外灯光射入镜头中。该做法有·其优点更有其缺点和局限性,如泡棉挤压容易变形而影响挡光效果;发泡橡胶对塑料制平面护罩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寿命短;发泡橡胶或泡棉制挡光圈的安装须是套在镜头上,通用性较差,且由于平面护罩为一整体,护罩一次成型方法致其关键部位的光学品质不易控制,光在平面护罩内部的上下表面之间还有折射和反射,有少量的光还是会进入镜头,而影响摄像机的成像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枪型机这类非半球型摄像机加装红外功能后,红外灯光对镜头取像带来的影响,克服现有挡光圈存在的缺点和局限性,提供一种通用性强、阻挡红外灯光效果好的安防类红外摄像机用的平面防护透明罩。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防类红外摄像机用的平面防护透明罩,其要点在于它包括透光的光学镜片、平面护罩壳体和不透光的挡光圈,平面护罩壳体中心开有与挡光圈外形相配合的挡光圈固定孔,挡光圈镶嵌在挡光圈固定孔中而与平面护罩壳体固定连接,挡光圈内设有固定光学镜片的内凹平台,挡光圈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摄像机镜头的外径。由于本实用新型只要挡光圈能包住摄像机镜头即可,挡光圈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摄像机镜头的外径,因此一种型号的平面防护透明罩可以配多种摄像机镜头,通用性强,本实用新型的挡光圈固定于护罩壳体中,将整个平面防护透明罩的透光部分分成作用于摄像机镜头前的光学镜片和透红外光的平面护罩壳体,不仅能隔断红外灯光由平面护罩直接反射进入镜头,还能隔断由平面防护透明罩内部折射和反射后进入镜头的光线,在从而避免摄像机内部的红外灯光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二者的材质也可不同。所述光学镜片可以是普通注塑后精雕成型也可以是挤压注塑直接成型。挡光圈的外部顶端有一楔形凸圈与平面护罩壳体连接。挡光圈也是经单独注塑的,而后作为崁件放入平面护罩模具中经注塑后同平面护罩一起成型出来,楔形凸圈有利于二者间牢固连接。在挡光圈的内凹平台的根部有超声波焊接线,平台下方有一供于焊接工装支撑挡光圈的支撑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光学镜片与平面护罩壳体分离,分别成型,易于保证关键部位的光学成像品质;挡光圈与平面护罩注塑连接,避免粘胶等连接方式带来的高废品率及人工成本;挡光圈不再套于镜头上,摆脱了镜头的约束,一种型号的平面防护透明罩可以配多种摄像机镜头,通用性强,增加了形状、材质的可选择性。

图I为现有枪型机类非半球型摄像机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加有发泡橡胶或泡棉制挡光圈的枪型机类非半球型摄像机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图5为挡光圈构造示意图其中1光学镜片 2挡光圈 21平台22超声波焊接线23支撑面24楔形凸圈3平面护罩壳体4镜头5红外灯板6红外灯 7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理解本发明,对下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改,添加和替换都是可能的,都没有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一种安防类红外摄像机用的平面防护透明罩,采用二次注塑和超声波焊接方法成型,光学镜片I是从单独注塑的平面镜中精雕截取下来的,也可以是挤压注塑直接成型,可以为任意不同的形状,其光学品质更容易得到保证;挡光圈2也是经单独注塑的,而后作为崁件放入平面护罩模具中经注塑后同平面护罩一起成型出来。如图3、图4、图5所示,一种安防类红外摄像机用的平面防护透明罩,它包括透光的光学镜片I、平面护罩壳体3和不透光的挡光圈2,平面护罩壳体3中心开有与挡光圈2外形相配合的挡光圈固定孔,挡光圈2嵌在挡光圈固定孔中而与平面护罩壳体3固定连接,挡光圈2内设有固定光学镜片I的内凹平台21,挡光圈2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摄像机镜头的外径,挡光圈2的外部顶端有一楔形凸圈24与平面护罩壳体3连接。在挡光圈2的内凹平台21的根部有超声波焊接线22,平台21下方有一供于焊接工装支撑挡光圈的支撑面23。
权利要求1.一种安防类红外摄像机用的平面防护透明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透光的光学镜片(I)、平面护罩壳体(3)和不透光的挡光圈(2),平面护罩壳体(3)中心开有与挡光圈(2)外形相配合的挡光圈固定孔,挡光圈(2)嵌在挡光圈固定孔中而与平面护罩壳体(3)固定连接,挡光圈(2)内设有固定光学镜片(I)的内凹平台(21),挡光圈(2)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摄像机镜头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安防类红外摄像机用的平面防护透明罩,其特征在于,挡光圈(2)的外部顶端有一楔形凸圈(24)与平面护罩壳体(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防类红外摄像机用的平面防护透明罩,其特征在于,在挡光圈(2)的内凹平台(21)的根部有超声波焊接线(22),平台(21)下方有一供于焊接工装支撑挡光圈的支撑面(23 )。
专利摘要一种安防类红外摄像机用的平面防护透明罩,其要点在于它包括透光的光学镜片、平面护罩壳体和不透光的挡光圈,平面护罩壳体中心开有与挡光圈外形相配合的挡光圈固定孔,挡光圈镶嵌在挡光圈固定孔中而与平面护罩壳体固定连接,挡光圈内设有固定光学镜片的内凹平台,挡光圈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摄像机镜头的外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光学镜片与平面护罩壳体分离,分别成型,易于保证关键部位的光学成像品质;挡光圈与平面护罩注塑连接,避免粘胶等连接方式带来的高废品率及人工成本;挡光圈不再套于镜头上,摆脱了镜头的约束,一种型号的平面防护透明罩可以配多种摄像机镜头,通用性强,增加了形状、材质的可选择性。
文档编号G03B17/02GK202693972SQ20122035105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沈晓林, 潘敏忠, 章学堤, 许德 申请人:福州富兰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