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384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液晶层。第一基板具有弯曲的一第一侧边,第一侧边的曲率半径介于500毫米至10000毫米之间,第一基板上被定义至少一基准线,基准线与第一侧边的夹角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液晶层具有多个液晶分子。其中,基准线所对应的各像素区域内的该些液晶分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倾倒方向及一第二倾倒方向,且第一倾倒方向及第二倾倒方向彼此不同。
【专利说明】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特别关于一种具有弯曲面板(curved)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平面显示装置(flat display apparatus),例如液晶显示装置以其耗电量低、发热量少、重量轻以及非辐射性等优点,已经被使用于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中,并且逐渐地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 CRT)显示装置。
[0003]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现有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一液晶显示面板(IXDPanel)以及一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两者相对设置。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像素。背光模块可发出光线穿过液晶显示面板,并经由液晶显示面板的各像素显示色彩而形成一影像。
[0004]为因应不同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各家业者不停地研发新的显示装置,以提供消费者更好的显示品质。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弯曲式显示装置,可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可改善弯曲面板因侧视的穿透率曲线产生偏移,造成正视与侧视的光学特性的改变所造成的色偏现象的显示装置。
[0006]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显不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以及一液晶层。第一基板具有弯曲的一第一侧边,第一侧边的曲率半径介于500毫米至10000毫米之间,第一基板上被定义至少一基准线,于第一基板的投影方向上,基准线与第一侧边的夹角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第一基板更具有多个像素电极,于施加电场时,同一个像素电极具有至少一相同的电位,各像素电极分别对应一像素区域。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并具有多个液晶分子,其中,基准线所对应的各像素区域内的该些液晶分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倾倒方向及一第二倾倒方向,且第一倾倒方向及第二倾倒方向彼此不同。
[0007]在一实施例中,曲率半径更介于2000毫米至7500毫米之间。
[0008]在一实施例中,基准线与第一侧边的夹角更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
[0009]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倾倒方向与第二倾倒方向的夹角介于170度至190度之间。
[0010]在一实施例中,基准线所对应的各像素区域内的该些液晶分子更具有一第三倾倒方向及一第四倾倒方向,且第一倾倒方向、第二倾倒方向、第三倾倒方向及第四倾倒方向彼此不同。
[0011 ]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倾倒方向与第二倾倒方向的夹角、第一倾倒方向与第三倾倒方向的夹角及第二倾倒方向与第四倾倒方向的夹角更分别介于80度至100之间。
[0012]在一实施例中,各像素区域被区分为8个子像素区域。
[0013]在一实施例中,显不装置更包括一偏光兀件,其设置于第一基板远离第二基板的一侧,偏光元件的吸收轴与第一倾倒方向的夹角介于35度至55度之间。
[0014]在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更包括一数据线,其与一个像素电极对应设置,于第一基板的投影方向上,数据线与基准线的夹角介于170度至190度之间。
[0015]在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更包括一遮光区段,其设置于第二基板上,于第一基板的投影方向上,遮光区段与数据线重叠,且遮光区段与基准线的夹角介于170度至190度之间。
[0016]在一实施例中,各像素电极具有一电极图案,电极图案包含一第一主干电极、一第二主干电极及多个第一分支电极,第一主干电极与第二主干电极夹角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第一主干电极与基准线的夹角介于170度至190度之间,第一主干电极或第二主干电极与第一分支电极的夹角介于35度至55度之间。
[001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主干电极与二主干电极夹角更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第一主干电极与基准线的夹角更介于175至185度之间,第一主干电极或第二主干电极与第一分支电极的夹角更介于40至50度之间。
[0018]承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第一基板具有弯曲的一第一侧边,第一侧边的曲率半径介于500毫米至10000毫米之间。另外,基准线与第一侧边的夹角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其中,基准线所对应的各像素区域内的该些液晶分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倾倒方向及一第二倾倒方向,且第一倾倒方向及第二倾倒方向彼此不同。藉此,可使显示装置中各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该些液晶分子的该等domain的改变比例相同而改善显示装置正视与侧视的视角不对称的问题,进而改善(弯曲)显示装置因侧视的穿透率曲线产生偏移,造成正视与侧视的光学特性的改变所造成的色偏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1B为图1A的显示装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0022]图1C为图1A的第一基板的部分侧视示意图。
[0023]图1D为图1A中,一个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的示意图。
[0024]图1E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另一实施态样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1F及图1G分别为本发明不同实施态样中,第一倾倒方向与第二倾倒方向的相对示意图。
[0026]图2A至图2N为不同实施态样的第一像素电极的电极图案示意图。
[0027]图3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3B为图3A的显示装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0029]图3C为图3A的第一基板的部分侧视示意图。
[0030]图3D为图3A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31]图3E为图3A中的一个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的示意图。
[0032]附图标号说明:
[0033]2、3:显示装置
[0034]21.31:第一基板
[0035]211、311:第一透光基板
[0036]212、312:像素电极
[0037]212a、312a:第一像素电极
[0038]212b、312b:第二像素电极
[0039]212c、312c:第三像素电极
[0040]22、32:第二基板
[0041]221、321:第二透光基板
[0042]222、322:滤光层
[0043]222a、322a、R:红色滤光部
[0044]222b、322b、G:绿色滤光部
[0045]222c、322c、B:蓝色滤光部
[0046]223、323:黑色矩阵层
[0047]23,33:液晶层
[0048]a、h:长度
[0049]Dl:第一倾倒方向
[0050]D2:第二倾倒方向
[0051]D3:第三倾倒方向
[0052]D4:第四倾倒方向
[0053]DS:显示面
[0054]El:第一主干电极
[0055]E2:第二主干电极
[0056]E3:第三主干电极
[0057]E4:第四主干电极
[0058]E5:第五主干电极
[0059]E6:第六主干电极
[0060]F、Fl:第一侧边
[0061]F2:第二侧边
[0062]L:基准线
[0063]P1、P2:显示面板
[0064]r:曲率半径
[0065]R1?Rn:像素行
[0066]R11 ?Rim, R61 ?R6M、Rpq:像素区域
[0067]Rpq1:第一列子像素区域
[0068]Rpq2:第二列子像素区域
[0069]S:表面
[0070]Tl:第一分支电极
[0071]T2:第二分支电极
[0072]T3:第三分支电极
[0073]Z:遮光区段
[0074]Θ: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75]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0076]请参照图1A至图1D所示,其中,图1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2的立体不意图,图1B为图1A的显不装置2的部分首I]视不意图,图1C为图1A的第一基板21的部分侧视示意图,而图1D为图1A中,一个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的示意图。
[0077]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是以一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并为一弯曲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A所示,“弯曲”表示显示装置2具有一弯曲的显示面板P1,弯曲的显示面板Pl具有一弯曲的显示面DS,观看者可由显示面DS观看显示装置2所显示的影像。显示面DS可为一弧面而具有一曲率半径,或具有多个弧面(如波浪状)而具有多个曲率半径。换言之,于侧看显示面板Pl时,显示面板Pl的两侧部分可较中间部分弯曲或翘起,或者在其它的实施态样中,显示面DS也可为波浪状,于此不限定为何种弯曲方式。特别一提的是,本发明所谓“弯曲”的显示面板P1,是表示于生产显示面板Pl的工艺中,利用工艺的任何方式对平面的显示面板进行加工后,使显示面板Pl于出厂完成前即具有弯曲的面板(已定型)。
[0078]如图1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DS位于显示面板Pl的下侧,且显示面板Pl的两侧部分往接近观看者的方向弯曲,使得中间部分较两侧部分远离正面的观看者),且显示面DS为一弧形面为例。不过,在其它的实施态样,如图1E所示,显示面板Pl的两侧部分也可往远离观看者的方向弯曲,使得两侧部分较中间部分远离正面的观看者,本发明并不限制。请再参照图1A所示,虽然,显示面板Pl为一弯曲的显示面板,但于俯视图1A的显示面板Pl时,仍显示为一四方形(矩形)。其中,图1A只显示显示面板Pl的一滤光层的一红色滤光部R、一绿色滤光部G及一蓝色滤光部B的排列方式,并未显示显示装置2的其它元件。另外,由于显示装置2为一弯曲的显示装置,因此,如图1A所示,显示面板Pl具有弯曲的一第一基板21,第一基板21具有弯曲的一第一侧边F。其中,于第一基板21垂直第一侧边F的侧视方向上来看,弯曲的第一侧边F具有一曲率半径r。本实施例限制曲率半径r介于500毫米至10000毫米之间(500 ^ r ^ 10000)。较佳者,曲率半径r更可介于2000毫米至7500毫米之间(2000 ^ r ^ 7500)。于此,图1C只显示第一基板21的一部分,且曲率半径r的计算公式可由毕达哥拉斯定理(简称毕氏定理)来得到。因此,如图1C所示,曲率半径r的公式为:r = (a2+h2)/2h,其中,0 < a兰1cm。本实施例的第一基板21的第一侧边F是以具有一个曲率半径r为例(即弧形的显示面板P1)。
[0079]另外,显不装置2的显不面板Pl包括一第一基板21、一第二基板22以及一液晶层23 (图1A未显示液晶层23,可参照图1B)。第一基板21与第二基板22相对设置,而液晶层23则设置于第一基板21与第二基板22之间,并具有多个液晶分子(图未显示)。于此,第一基板21及第二基板22可为透光材质所制成,并例如为一玻璃基板、一石英基板或一塑胶基板,并不限定。另外,显示装置2更可包括一背光模块(图未显示),背光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Pl远离显示面DS的一侧(即图1A的显示面板Pl的上侧)。背光模块可发出光线穿过显示面板P1,并经由显示面板Pl的各像素显示色彩而形成一影像画面。
[0080]第一基板21更具有一表面S,表面S面向第二基板22。其中,第一基板21上被定义至少一条基准线L,于此以一条基准线L为例。基准线L位于第一基板21与第二基板22之间,且为一虚拟直线,并横跨第一基板21或第二基板22。因此,仰视显示面板Pl时,基准线L可位于第一基板21的表面S上。另外,如图1B所示,第一基板21具有一第一透光基板211及多个像素电极212,该等像素电极212为一透明导电电极,并设置于第一透光基板211面向第二基板22的一侧。其中,该等像素电极212例如包含一第一像素电极212a、一第二像素电极212b及第三像素电极212c,且各像素电极分别对应一像素区域。其中,当对显示面板Pl施加电压而产生电场时,第一像素电极212a (或第二像素电极212b,或第三像素电极212c)具有至少一相同的电位。
[0081]第二基板22具有一第二透光基板221及一滤光层222,滤光层222具有多个滤光部,该等滤光部例如可包含红色滤光部222a (R)、绿色滤光部222b (G)及蓝色滤光部222c(B)0红色滤光部222a、绿色滤光部222b及蓝色滤光部222c的材料分别为可透光材质,例如可为颜料或染料,并可通过染色法、颜料分散法、印刷法、干膜法或电着法等方式将该等滤光部分别以矩阵排列方式形成于第一透光基板211上。于此,滤光层222并不限定只有红色滤光部222a、绿色滤光部222b及蓝色滤光部222c,也可包含其它颜色,例如青色,并位于第二透光基板221面对第一基板21的一侧。
[0082]第二基板22更具有一黑色矩阵层(black matrix) 223,黑色矩阵层223设置于第二透光基板221上,而滤光层222则设置于第二透光基板221及黑色矩阵层223上。其中,黑色矩阵层223为不透光材质,例如为金属或树脂,而金属例如可为铬、氧化铬或氮氧铬化合物。由于黑色矩阵层223为不透光材质,因此于第二基板22上可形成不透光的区域,进而界定出可透光的区域。其中,黑色矩阵层223具有多个遮光区段Z,且两相邻滤光部之间具有至少一遮光区段Z(例如图1B的红色滤光部222a与绿色滤光部222b之间及蓝色滤光部222b与滤光部222c之间分别具有一个遮光区段Z)。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21为一薄膜晶体管基板,而第二基板22为一彩色滤光基板,不过,在其它的实施态样中,彩色滤光基板上的黑色矩阵层223及滤光层222也可分别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上,使得第一基板21成为一 BOA (BM on array)基板,或成为一 COA (color filter on array)基板。于此,不加以限制。此外,第二基板22更可具有一保护层(图未显示),保护层可覆盖滤光层222。其中,保护层的材质可为光阻材料、树脂材料或是无机材料(例如S1x/SiNx)等,用以保护滤光层222不受后续工艺的影响而被破坏。
[0083]请再参照图1A所示,于显示装置2 (第一基板21)的投影方向上来看,基准线L与第一侧边F的夹角Θ可介于80至100度(90±10)之间。较佳者,两者的夹角Θ更可介于85度至95度(90±5)之间。换言之,以图1A为例,显示装置2的显示面板Pl的左右两侧是往显示面DS的方向(图1A的下侧)弯曲,而基准线L与显示面板Pl的虚拟弯曲轴几乎平行(虚拟弯曲轴穿越图1A的显示面板Pl的中间位置),使得于显示装置2 (第一基板21)的投影方向上来看,基准线L与第一基板21的第一侧边F具有80至100度的夹角Θ (当夹角Θ为90度时,表示两者为垂直)。较佳者,夹角Θ更可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
[0084]另外,基准线L与各像素电极212对应。以第一像素电极212a为例,例如图1D所示,基准线L所对应的第一像素电极212a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该些液晶分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倾倒方向Dl及一第二倾倒方向D2,且第一倾倒方向Dl及第二倾倒方向D2彼此不同。其中,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F或图1G所示,第一倾倒方向Dl与第二倾倒方向D2的夹角可介于170度至190度之间(170 =夹角=190,夹角为180度时表示两者的倾倒方向为相反方向)。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D所示,基准线L所对应的第一像素电极212a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该些液晶分子更分别具有一第三倾倒方向D3及第四倾倒方向D4,且第一倾倒方向D1、第二倾倒方向D2、第三倾倒方向D3及第四倾倒方向D4亦彼此不同(具有4个domain)ο此外,第一倾倒方向Dl与第二倾倒方向D2的夹角、第一倾倒方向Dl与第三倾倒方向D3的夹角,以及第二倾倒方向D2与第四倾倒方向D4的夹角分别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80兰夹角兰100)。较佳者,夹角更可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85兰夹角兰95)。藉此,可使第一像素电极212a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该些液晶分子的4个domain的改变比例相同而改善显示装置2正视与侧视的视角不对称的问题,进而改善(弯曲)显示装置2因侧视的穿透率曲线产生偏移,造成正视与侧视的光学特性的改变所造成的色偏现象。
[0085]换言之,于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中,各像素电极212被区分为8个电极区域,8个电极区域所对应的液晶分子沿基准线L的方向被区分为二个部分,而且如图1D所示,沿基准线L的方向上,左侧部分的4个电极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具有4个不同的倾倒方向D1、D2、D3、D4,右侧部分4个电极区域内所对应的液晶分子一样也具有4个不同的倾倒方向D1、D2、D3、D4。因此,如图1B及图1D所示,当显示面板Pl弯曲使得第一基板21与第二基板22产生错位时,黑色矩阵层223的偏移将使像素电极212沿基准线L的方向的4个区域的变化率相同,故显示面板Pl侧视的穿透率曲线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藉此,可解决显示装置2正视与侧视的视角不对称的问题,进而改善(弯曲)显示装置2的色偏现象。其中,沿基准线L的方向上,倾倒方向D1、D2、D3、D4的顺序不限,可为任意的排列,例如D2、D3、D4、D1或D1、D3、D4、D2…。此外,第一倾倒方向Dl与第二倾倒方向D2的夹角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较佳者可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第一倾倒方向Dl与第三倾倒方向D3的夹角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较佳者可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第二倾倒方向D2与第四倾倒方向D4的夹角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较佳者可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本实施例中,以水平向右为O度开始算,第一倾倒方向Dl例如为225度、第二倾倒方向D2例如为135度、第三倾倒方向D3例如为315度、第四倾倒方向D4例如为45度,这些角度为液晶分子倾倒时的一方位角。
[0086]另外,显不装置2更可包括一第一偏光兀件(图未显不),第一偏光兀件设置于第一基板21远离第二基板22的一侧(图1B第一基板21的上侧)。于此,第一偏光兀件为一偏光膜,且其吸收轴与第一倾倒方向Dl的夹角可介于35度至55度之间。较佳者,夹角更可介于40至50度之间。另外,显示装置2更可包括第二偏光元件(图未显示),第二偏光元件设置于第二基板22远离第一基板21的一侧(图1B第二基板22的下侧)。于此,第二偏光兀件亦为一偏光膜,且其吸收轴与第一倾倒方向Dl的夹角可介于125至145度之间,较佳者,夹角更可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第一偏光元件与第二偏光元件的吸收轴相差为90度)。
[0087]显示装置2更可包括至少一数据线(图未显示),数据线与第一像素电极212a对应设置并电性连接。于第一基板21的投影方向上,数据线与基准线L的夹角介于170度至190度之间(当夹角为180度时,表示数据线与基准线L为平行)。较佳者,两者的夹角更可介于175至185度之间。此外,于第一基板21的投影方向上,黑色矩阵层223的遮光区段Z与数据线重叠设置,且遮光区段Z与基准线L的夹角亦介于170度至190度之间(当夹角为180度时,表示遮光区段Z与基准线L为平行)。较佳者,夹角更可介于175至185度之间。
[0088]其中,为了使第一像素电极212a的8个电极区域内所对应的液晶分子沿基准线L的方向上分别具有4个不同角度的倾倒方向Dl、D2、D3、D4,可于液晶分子中混合多个的光反应单体(monomer)后通电,并进行紫外光的曝光照射,使液晶分子内的光反应性单体硬化,并使硬化后的单体依据第一基板21的第一像素电极212a的电极图案进行排列,以通过此硬化的光反应性单体来达到使液晶分子达到配向的目的,进而提升显示装置2的视角。或者,于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偏振光照射第一基板21或第二基板22上的配向膜(材料例如为聚亚酰胺,polyimide,PI),使配向膜分子结构发生不均匀性的光聚合、异构化或裂解反应,诱使配向膜表面上的化学键结构产生特殊的方向性,以进一步诱导液晶分子可顺向排列而达到光配向的目的。
[0089]请参照图2A至图2N所示,其为不同实施态样的第一像素电极212a的电极图案示意图。通过图2A至图2N的第一像素电极212a的图案,可通过硬化的光反应性单体来达到使液晶分子配向的目的。其中,图2A至图2N为不同实施态样的第一像素电极212a的电极图案,其亦可代表每一个像素电极212的电极图案。
[0090]如图2A所不,第一像素电极212a具有一电极图案,电极图案包含一第一主干电极E1、一第二主干电极E2及多个第一分支电极Tl,第一主干电极El与第二主干电极E2的夹角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较佳者,两者夹角更可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第一主干电极El与基准线L的夹角介于170度至190度之间。较佳者,两者夹角更可介于175至185度之间。第二主干电极E2与基准线L的夹角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较佳者,两者夹角更可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第一主干电极El或第二主干电极E2与各第一分支电极Tl的夹角介于35度至55度之间。较佳者,其夹角更可介于40至50度之间。
[0091]另外,第一像素电极212a的电极图案更包含一第三主干电极E3、一第四主干电极E4、一第五主干电极E5、一第六主干电极E6、多个第二分支电极T2及多个第三分支电极T3,第三主干电极E3及第四主干电极E4与基准线L的夹角分别介于170度至190度之间。较佳者,其夹角更可介于175至185度之间。第五主干电极E5及第六主干电极E6与基准线L的夹角分别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较佳者,其夹角更可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第三主干电极E3与第五主干电极E5的夹角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较佳者,两者夹角更可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第四主干电极E4与第六主干电极E6的夹角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较佳者,两者夹角更可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第三主干电极E3或第五主干电极E5与各第二分支电极T2的夹角介于35度至55度之间。较佳者,其夹角更可介于40至50度之间。第四主干电极E4或第六主干电极E6与各第三分支电极T3的夹角介于35度至55度之间。较佳者,其夹角更可介于40至50度之间。
[0092]图2B是图2A的电极图案翻转180度(上下颠倒),其主干电极与分支电极的相对关系可参照上述,于此不多作说明。另外,图2C至图2N分别为图2A或图2B的电极图案于外围部分的小部分变化,且一样具有图2A及图2B的主干电极及分支电极,设计者可参照图示及上述的说明了解其Layout,于此不再赘述。其中,上述第一像素电极212a的电极图案只是举例,不可用以限制本发明。
[0093]请参照图3A至图3E所示,其中,图3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3的立体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显示装置3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3C为图3A的第一基板31的部分侧视示意图,图3D为图3A的显示装置3的俯视示意图,而图3E为图3A中,一个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的示意图。
[0094]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是以一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并为一弯曲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3A所示,“弯曲”表示显示装置3具有一弯曲的显示面板P2,弯曲的显示面板P2具有一弯曲的显示面DS,观看者可由显示面DS观看显示装置3所显示的影像。显示面DS可为一弧面而具有一曲率半径,或具有多个弧面(如波浪状)而具有多个曲率半径。换言之,于侧看显示面板P2时,显示面板P2的两侧部分可较中间部分弯曲或翘起,或者显示面DS也可为波浪状,于此不限定为何种弯曲方式。特别一提的是,本发明所谓“弯曲”的显示面板P2,表示于生产显示面板P2的工艺中,利用工艺的任何方式对平面的显示面板进行加工后,使显示面板P2于出厂完成前即具有弯曲的面板(已定型),而不是由后来的加工者或使用者再另行进行二次加工而折弯。
[0095]如图3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DS位于显示面板P2的下侧,且显示面板P2的两侧部分往接近观看者的方向弯曲,使得中间部分较两侧部分远离正面的观看者),且显示面DS为一弧形面为例。不过,在其它的实施态样,显示面板P2的两侧部分也可往远离观看者的方向弯曲,使得两侧部分较中间部分远离正面的观看者,本发明并不限制。请再参照图3A所示,虽然,显示面板P2为一弯曲的显示面板,但于俯视图3A的显示面板P2时,仍显示为一四方形(矩形),如图3D所示。另外,由于显示装置3为一弯曲的显示装置,因此,显示面板P2具有弯曲的一第一基板31,第一基板31具有弯曲的一第一侧边Fl。其中,于第一基板31垂直第一侧边Fl的侧视方向上来看,弯曲的第一侧边Fl具有一曲率半径r。本实施例限制曲率半径r介于500毫米至10000毫米之间(500 ^ r ^ 10000)。较佳者,曲率半径r更可介于2000毫米至7500毫米之间(2000 ^ r ^ 7500)。于此,曲率半径r的计算公式可由毕达哥拉斯定理来得到。因此,如图3C所示,图3C只显示第一基板31的一部分,且曲率半径r的公式为:r = (a2+h2)/2h,其中,O < a兰Icm0本实施例的第一基板31的第一侧边Fl是以具有一个曲率半径r为例(即弧形的显示面板P2)。
[0096]另外,显示面板P2更包括一第二基板32以及一液晶层33 (图3A未显示液晶层33,请参照图3B)。其中,第一基板31与第二基板32相对设置,而液晶层33则设置于第一基板31与第二基板32之间,并具有多个液晶分子(图未显示)。于此,第一基板31及第二基板32可为透光材质所制成,并例如为一玻璃基板、一石英基板或一塑胶基板,并不限定。另外,显示装置3更可包括一背光模块(图未显示),背光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P2远离显示面DS的一侧(即图3A的显示面板P2的上侧)。背光模块可发出光线穿过显示面板P2,并经由显示面板P2的各像素显示色彩而形成一影像画面。
[0097]如图3B所示,第一基板31具有一第一透光基板311及多个像素电极312,该等像素电极312为一透明导电电极,并设置于第一透光基板311面向第二基板32的一侧。其中,该等像素电极312例如包含一第一像素电极312a、一第二像素电极312b及第三像素电极312c,且各像素电极312分别对应一像素区域。其中,当对显示面板P2施加电压而产生电场时,各像素电极312(如第一像素电极312a、第二像素电极312b或第三像素电极312c)均有相同的电位。
[0098]第二基板32具有一第二透光基板321及一滤光层322,滤光层322具有多个滤光部,该等滤光部例如可包含红色滤光部322a (R)、绿色滤光部322b (G)及蓝色滤光部322c(B)0红色滤光部322a、绿色滤光部322b及蓝色滤光部322c的材料分别为可透光材质,例如可为颜料或染料,并可通过染色法、颜料分散法、印刷法、干膜法或电着法等方式将该等滤光部分别以矩阵排列方式形成于第一透光基板311上。于此,滤光层322并不限定只有红色滤光部322a、绿色滤光部322b及蓝色滤光部322c,也可包含其它颜色,例如青色,并位于第二透光基板321面对第一基板31的一侧。
[0099]第二基板32更具有一黑色矩阵层(black matrix) 323,黑色矩阵层323设置于第二透光基板321上,而滤光层322则设置于第二透光基板321及黑色矩阵层323上。其中,黑色矩阵层323为不透光材质,例如为金属或树脂,而金属例如可为铬、氧化铬或氮氧铬化合物。由于黑色矩阵层323为不透光材质,因此于第二基板32上可形成不透光的区域,进而界定出可透光的区域。其中,黑色矩阵层323具有多个遮光区段Z,且两相邻滤光部之间具有至少一遮光区段Z (例如图3B的滤光部322a与滤光部322b之间及滤光部322b与滤光部322c之间分别具有一个遮光区段Z)。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31为一薄膜晶体管基板,而第二基板32为一彩色滤光基板,不过,在其它的实施态样中,彩色滤光基板上的黑色矩阵层323及滤光层322也可分别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上,使得第一基板31成为一 BOA(BM on array)基板,或成为一 COA (color filter on array)基板。于此,不加以限制。此外,第二基板32更可具有一保护层(图未显示),保护层可覆盖滤光层322。其中,保护层的材质可为光阻材料、树脂材料或是无机材料(例如S1x/SiNx)等,用以保护滤光层322不受后续工艺的影响而被破坏。
[0100]如图3D所示,显示面板P2更可包括多个像素行R1?Rn(图3D只显示6个像素行R1?R6),像素行R1?Rn配置于第一基板31上,并沿着第一基板31上与第一侧边Fl相邻的一第二侧边F2的延伸方向(即图3D的垂直方向)依序排列。其中,各像素行R1?Rn分别具有多个像素区域,各像素区域分别对应一像素电极312,且各像素电极312分别具有一电极图案,并对应于多个液晶分子。以像素行R1为例,像素行R1具有多个像素区域R11?R1M,每个像素区域R11?Rim分别对应一个像素电极312及其电极图案。其中,各像素区域R11?Rim分别被区分为一第一列子像素区域与一第二列子像素区域。于此,如图3E所示,例如像素区域Rpq (I兰P兰N,I兰Q兰M)被区分为第一列子像素区域Rpqi与第二列子像素区域RPQ2,第一列子像素区域Rpqi较靠近第二侧边F2,而第二列子像素区域Rpq2较远离第二侧边F2。于此,第一列子像素区域Rpqi与第二列子像素区域Rpq2分别被区分而具有相同数目的子像素区域(图3E显示8个子像素区域)。
[0101]其中,第一列子像素区域Rpqi与第二列子像素区域Rpq2所对应的该等液晶分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倾倒方向D1、一第二倾倒方向D2、一第三倾倒方向D3以及一第四倾倒方向D4(具有4个domain),且第一倾倒方向Dl、第二倾倒方向D2、第三倾倒方向D3及第四倾倒方向D4互不相同。于此,四个倾倒方向D1、D2、D3、D4分别对应于4个子像素区域。其中,第一倾倒方向Dl与第二倾倒方向D2的夹角、第一倾倒方向Dl与第三倾倒方向D3的夹角,以及第二倾倒方向D2与第四倾倒方向D4的夹角分别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较佳者,该等夹角更可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藉此,可使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该些液晶分子的4个domain的改变比例相同而改善显示装置3正视与侧视的视角不对称的问题,进而改善(弯曲)显示装置3因侧视的穿透率曲线产生偏移,造成正视与侧视的光学特性的改变所造成的色偏现象。于本实施例中,以水平向右为O度开始算,第一倾倒方向Dl例如为225度、第二倾倒方向D2例如为135度、第三倾倒方向D3例如为315度、第四倾倒方向D4例如为45度。
[0102]换言之,于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中,各像素区域Rpq被区分为第一列子像素区域Rpqi与第二列子像素区域Rpq2,第一列子像素区域Rpqi所对应的该等液晶分子具有四个不同的倾倒方向Dl、D2、D3、D4,且第二列子像素区域Rpq2所对应的该等液晶分子亦具有四个不同的倾倒方向D1、D2、D3、D4。因此,如图3B及图3E所示,当显示面板P2弯曲使得第一基板31与第二基板32产生错位时,黑色矩阵层323的偏移使得各像素区域Rpq的第一列子像素区域Rpqi与第二列子像素区域Rpq2的4个子像素区域的变化率相同,故显示面板P2侧视的穿透率曲线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藉此,可解决显示装置3正视与侧视的视角不对称的问题,进而改善(弯曲)显示装置3的色偏现象。
[0103]此外,显示装置3的显示面板P2更可包括二偏光元件、多个数据线及多个像素电极,偏光元件、数据线、像素电极及其电极图案的技术特征可参照上述显示面板Pl的相同元件,不再赘述。
[0104]综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第一基板具有弯曲的一第一侧边,第一侧边的曲率半径介于500毫米至10000毫米之间。另外,基准线与第一侧边的夹角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其中,基准线所对应的各像素区域内的该些液晶分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倾倒方向及一第二倾倒方向,且第一倾倒方向及第二倾倒方向彼此不同。藉此,可使显示装置中各像素电极所对应的像素区域内的该些液晶分子的该等domain的改变比例相同而改善显示装置正视与侧视的视角不对称的问题,进而改善(弯曲)显示装置因侧视的穿透率曲线产生偏移,造成正视与侧视的光学特性的改变所造成的色偏现象。
[0105]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具有弯曲的一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曲率半径介于500毫米至10000毫米之间,所述第一基板上被定义至少一基准线,所述基准线与所述第一侧边的夹角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所述第一基板更具有多个像素电极,于施加电场时,同一个像素电极具有至少一相同的电位,各所述像素电极分别对应一像素区域; 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以及 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并具有多个液晶分子, 其中,所述基准线所对应的各所述像素区域内的所述液晶分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倾倒方向及一第二倾倒方向,且所述第一倾倒方向、所述第二倾倒方向彼此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率半径更介于2000毫米至7500毫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线与所述第一侧边的夹角更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倒方向与所述第二倾倒方向的夹角介于170度至190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线所对应的各所述像素区域内的所述液晶分子更具有一第三倾倒方向及一第四倾倒方向,且所述第一倾倒方向、所述第二倾倒方向、所述第三倾倒方向及所述第四倾倒方向彼此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倒方向与所述第二倾倒方向的夹角、所述第一倾倒方向与所述第三倾倒方向的夹角及所述第二倾倒方向与所述第四倾倒方向的夹角分别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像素区域被区分为8个子像素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偏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偏光元件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一倾倒方向的夹角介于35度至55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数据线,与一个像素电极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投影方向上,所述数据线与所述基准线的夹角介于170度至190度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遮光区段,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投影方向上,所述遮光区段与所述数据线重叠,且所述遮光区段与所述基准线的夹角介于170度至190度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像素电极具有一电极图案,所述电极图案包含一第一主干电极、一第二主干电极及多个第一分支电极,所述第一主干电极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夹角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所述第一主干电极与所述基准线的夹角介于170度至190度之间,所述第一主干电极或所述第二主干电极与所述第一分支电极的夹角介于35度至55度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干电极与所述第二主干电极夹角更介于85度至95度之间,所述第一主干电极与所述基准线的夹角更介于175至185度之间,所述第一主干电极或所述第二主干电极与所述第一分支电极的夹角更介于40至50度之间。
【文档编号】G02F1/1337GK104423085SQ201310613679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谢志勇 申请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