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复合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414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光电复合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电复合缆。
背景技术
光电复合缆正在被大量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2159-2010接入网用光电混合缆》中规定了一些光电混合缆的结构及技术参数,它是由内含光纤或其它光单元的松套管、通信用金属线对、馈电线、可能有的填充绳围绕中心加强件绞合形成的,绞合体外必要时放置挡潮层,在挡潮层外挤制护套层。采用上述结构,为了使混合缆比较圆整、便于成形及盘绕、布线等等,因此,不论单根松套管中的光纤数量多少,一般都需要将松套管的外形尺寸做得与馈电线的外径相当,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原材料、不符合低碳、环保、节能的要求,而且当馈电线的外径较粗时,松套管的外径必然要较粗,这种情况下,现有的机器设备的挤出量很难满足;因此,造成了企业无法生产的处境,从而达不到用户的需求。针对该问题,国内外也有了一些相关的报道,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公告的名称为:层绞式馈电光缆、公开号为CN202067601U的专利,采用将松套管放置在相邻的馈电线之间的方式来实现,这种实施方式在特定的场合下,的确可以使产品尺寸更小的目的。但是,申请人在设计时碰到了先前意料不到的问题:如做成包含2根松套管的混合缆,馈电线的外径为5平方毫米,根据相切的原则、及拉伸力等符合YD/T 2159的要求确定了加强件的直径,进而得到了松套管的直径,然而,将此松套管放置在馈电线的外间隙中明显是不恰当的,因为按照相切的原则,松套管的直径已明显偏大,而为了使光纤的性能符合要求,松套管的直径即使是于论上的最小值也不符合相切的要求;而生产型的公司,由于设备的原因,不可能生产大直径的松套管,为此,遇到了两难的境地。
发明内容本申请人经过探索与实际论证及交付生产,解决了上述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光电复合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光电复合缆,它包含至少一个光单元1、加强件2、至少两个电单元3及护套5,光单元与电单元围绕加强件绞合形成缆芯,护套位于缆芯之外,电单元由导体31及包覆在导体之外的绝缘层32构成,其特征在于每个光单元由多根光导纤维11、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第一保护层12、位于第一保护层之外的第二保护层13构成,光单元的直径与电单元的直径相同。当然,上述所述的光电复合缆中,还可包含填充绳,用以替代部分光单元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实例中,一种光电复合缆,它包含至少一个光单元1、加强件2、至少两个电单元3、多根松套管10及护套5,光单元、松套管与电单元围绕加强件绞合形成缆芯,护套位于缆芯之外,电单元由导体31及包覆在导体之外的绝缘层32构成,松套管由光纤102及包覆住光纤的套管101构成,其特征在于每个光单元由多根光导纤维11、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第一保护层12、位于第一保护层之外的第二保护层13构成;光单元的直径与电单元的直径相同;松套管位于相邻的光单元或相邻的电单元或相邻的光单元与电单元的外间隙之中;在任一横截面上,光单元、电单元、松套管位于以加强件中心为圆心、以加强件的直径与光单元直径两者之和的一半为半径的圆之内。当然,上述所述的光电复合缆中,部分松套管还可以被填充件6所替代,填充件的尺寸与松套管的直径相同。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由加强构件21构成或者由加强构件21及挤包在加强构件上的垫层22构成。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在缆芯与护套之间还有挡潮层4。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或光导纤维为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或塑料光纤或紧套光纤。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或光导纤维为包含多根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或塑料光纤或紧套光纤的光纤带。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为单根钢丝或多根钢线的绞合体或单根玻璃纤维塑料杆。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潮层为钢带或铝带或阻水带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带或聚酯带。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为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阻然聚乙烯或聚酰胺或阻燃聚氯乙烯。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为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丙烯。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当第一保护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时,所述第二保护层的材料为聚丙烯;当第一保护层的材料为聚丙烯时,所述第二保护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外径更小、材料耗用更少、重量更轻,占用空间更小、施工更方便;生产更方便且不需要进行设备方面的额外投资,即现有的设备即可生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I的任一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2的任一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3的任一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实例I请见图1,一种光电复合缆,它包含至少一个光单元1、加强件2、至少两个电单元3及护套5,光单元与电单元围绕加强件绞合形成缆芯,护套位于缆芯之外,电单元由导体31及包覆在导体之外的绝缘层32构成,其特征在于每个光单元由多根光导纤维11、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第一保护层12、位于第一保护层之外的第二保护层13构成,光单元的直径与电单元的直径相同。当然,上述所述的光电复合缆中,还可包含填充绳,用以替代部分光单元的位置。实施实例2请见图2,一种光电复合缆,它包含至少一个光单元1、加强件2、至少两个电单元
3、多根松套管10及护套5,光单元、松套管与电单元围绕加强件绞合形成缆芯,护套位于缆芯之外,电单元由导体31及包覆在导体之外的绝缘层32构成,松套管由光纤102及包覆住光纤的套管101构成,其特征在于每个光单元由多根光导纤维11、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第一保护层12、位于第一保护层之外的第二保护层13构成;光单元的直径与电单元的直径相同;松套管位于相邻的光单元或相邻的电单元或相邻的光单元与电单元的外间隙之中;在任一横截面上,光单兀、电单兀、松套管位于以加强件中心为圆心、以加强件的直径与光单元直径两者之和的一半为半径的圆之内。实施实例3请见图3,并参考图2,一种光电复合缆,基本同实施实例2,只是有一根松套管被填充件6所替代,填充件的尺寸与松套管的直径相同。当然,还可以是多根松套管被填充件6所替代。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由加强构件21构成或者由加强构件21及挤包在加强构件上的垫层22构成。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在缆芯与护套之间还有挡潮层4。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或光导纤维为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或塑料光纤或紧套光纤。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或光导纤维为包含多根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或塑料光纤或紧套光纤的光纤带。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为单根钢丝或多根钢线的绞合体或单根玻璃纤维塑料杆。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潮层为钢带或铝带或阻水带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带或聚酯带。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为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阻然聚乙烯或聚酰胺或阻燃聚氯乙烯。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为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丙烯。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当第一保护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时,所述第二保护层的材料为聚丙烯;当第一保护层的材料为聚丙烯时,所述第二保护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光单元、电单元、填充绳的数量之和为4。当然,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光单元、电单元、填充绳的数量之和还可为3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本实用新型中,垫层的存在时,加强构件即使为金属也不必担心电单元与加强构件的绝缘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外径更小、材料耗用更少、重量更轻,占用空间更小、施工更方便;生产更方便且不需要进行设备方面的额外投资,即现有的设备即可生产。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可以按其他种种形式实施运用,它们同样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光电复合缆,它包含至少一个光单元、加强件、至少两个电单元及护套,光单元与电单元围绕加强件绞合形成缆芯,护套位于缆芯之外,电单元由导体及包覆在导体之外的绝缘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每个光单元由多根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第一保护层、位于第一保护层之外的第二保护层构成,光单元的直径与电单元的直径相同。
2.一种光电复合缆,它包含至少一个光单元、加强件、至少两个电单元、多根松套管及护套,光单元、松套管与电单元围绕加强件绞合形成缆芯,护套位于缆芯之外,电单元由导体及包覆在导体之外的绝缘层构成,松套管由光纤及包覆住光纤的套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每个光单元由多根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第一保护层、位于第一保护层之外的第二保护层构成;光单元的直径与电单元的直径相同;松套管位于相邻的光单元或相邻的电单元或相邻的光单元与电单元的外间隙之中;在任一横截面上,光单元、电单元、松套管位于以加强件中心为圆心、以加强件的直径与光单元直径两者之和的一半为半径的圆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部分松套管被填充件所替代,填充件的尺寸与松套管的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所述的任意一种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由加强构件构成或者由加强构件及挤包在加强构件上的垫层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所述的任意一种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与护套之间还有挡潮层;挡潮层为钢带或铝带或阻水带或无纺布或玻璃纤维带或聚酯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所述的任意一种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为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或塑料光纤或紧套光纤;或者为包含多根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或塑料光纤或紧套光纤的光纤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为单根钢丝或多根钢线的绞合体或单根玻璃纤维塑料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所述的任意一种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为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阻然聚乙烯或聚酰胺或阻燃聚氯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所述的任意一种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丙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当第一保护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时,所述第二保护层的材料为聚丙烯;当第一保护层的材料为聚丙烯时,所述第二保护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光电复合缆,它包含至少一个光单元、加强件、至少两个电单元及护套,光单元与电单元围绕加强件绞合形成缆芯,护套位于缆芯之外,电单元由导体及包覆在导体之外的绝缘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每个光单元由多根光导纤维、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第一保护层、位于第一保护层之外的第二保护层构成,光单元的直径与电单元的直径相同。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外径更小、材料耗用更少、重量更轻,占用空间更小、施工更方便;生产更方便且不需要进行设备方面的额外投资,即现有的设备即可生产。
文档编号G02B6/44GK203038725SQ201320002398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5日
发明者沈群华 申请人:常熟市谷雷特机械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