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配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4883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光缆配线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光缆配线架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光缆配线架。
背景技术
[0002]光缆配线架是光传输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配套设备,主要用于光缆终端的光纤熔接、光连接器安装、光路的调接、多余尾纤的存储及光缆的保护等,它对于光纤通信网络安全运行和灵活使用有着重要的作用。过去,光通信建设中使用的光缆通常为几芯至几十芯,光纤配线架的容量一般都在100芯以下,这些光纤配线架越来越表现出尾纤存储容量较小、调配连接操作不便、功能较少、结构简单等缺点。现在光通信已经在长途干线和本地网中继传输中得到广泛应用,光纤化也已成为接入网的发展方向。[0003]在光缆进入机箱时,把光缆长度多余的部分绕于绕线盘上,对于不同直径的光缆需要不同直径的的绕线盘,使得光缆弯曲半径能够符合要求,保证信号在光缆中传输损耗能够尽可能小。传统光缆配线架中绕线盘为单一的柱体结构,即绕线盘只能配合特定直径的光缆(虽然可以安装其它直径的光缆,但是可能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使得光缆配线架能够配合多种不同直径的光缆。发明内容[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缆配线架,能够与多种具有不同弯曲半径要求的光缆配合。[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光缆配线架,包括配线架本体,在所述配线架本体上设置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包括至少两个同轴的用于绕线的柱体,任意两相邻柱体中其中一个柱体的直径大于另外一个柱体的直径。[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绕线盘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直径大于第一柱体的直径。[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柱体靠近所述第一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挡板。[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光缆配线架能够与多种具有不同弯曲半径要求的光缆配合,应用更广,且结构简单。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绕线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2,一种光缆配线架,包括配线架本体2,在所述配线架本体2上设置绕线盘I,所述绕线盘I包括第一柱体10和第二柱体11,所述第二柱体11直径大于第一柱体10的直径。当然所述绕线盘I不限于上述结构,只要满足绕线盘I包括至少两个用于绕线的柱体,任意两相邻柱体中其中一个柱体的直径大于另外一个柱体的直径即可,这样绕光缆时,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直径的柱体间盘绕,以满足对于不同光缆的要求。[0012]所述第二柱体11靠近所述第一柱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挡板13,挡板用于阻挡光缆,防止光缆滑脱。[0013]绕光缆时,根据不同光缆对弯曲半径大小的不同,把光缆卷绕于相邻的两个绕线盘的第一柱体或第二柱体之间,也就是说若需要卷绕对弯曲半径要求较大的光缆时,可以把光缆卷绕在相邻的两个绕线盘的第二柱体11之间;若需要卷绕对弯曲半径要求较小的光缆时,把光缆卷绕在相邻的两个绕线盘的第一柱体10之间即可;因此满足了对于具有不同弯曲半径要求的 光缆的绕线。
权利要求1.一种光缆配线架,包括配线架本体(2),在所述配线架本体(2)上设置绕线盘(I ),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I)包括至少两个同轴的用于绕线的柱体,任意两相邻柱体中其中一个柱体的直径大于另外一个柱体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I)包括第一柱体(10)和第二柱体(11),所述第二柱体(11)直径大于第一柱体(10)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缆配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体(11)靠近所述第一柱体(10) 的侧壁上设置有挡板(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缆配线架,包括配线架本体,在所述配线架本体上设置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包括至少两个同轴的用于绕线的柱体,任意两相邻柱体中其中一个柱体的直径大于另外一个柱体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光缆配线架能够与多种具有不同弯曲半径要求的光缆配合,应用更广,且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G02B6/44GK203117491SQ20132008472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5日
发明者高文雄, 葛鹏庆, 杨灵芝, 沈金标 申请人:宁波市令通电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