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调焦制冷型红外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969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无调焦制冷型红外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调焦制冷型红外成像镜头,包括:N组透镜和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其中,N≥3,且每组透镜之间均采用不同的红外光学材料,不同红外光学材料的透镜组之间需满足如下条件:不同材料透镜组的光焦度的和等于镜头的总光焦度;不同材料的光焦度与热差系数的乘积的和等于零;不同材料的光焦度与阿贝数之比的和等于零;其中,入射光经第一组透镜入射,经第N组透镜射出,出射光经过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后进行成像。该实用新型解决了只能将对焦点设置在某一固定位置处,如果其景深不能覆盖探测范围内的所有位置,一旦目标物偏离较远,不调焦就无法对所关注的目标清晰成像的问题。
【专利说明】无调焦制冷型红外成像镜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成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调焦制冷型红外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0002] 在设计光学系统时需要为光学镜头设置物距,当物距变化在景深范围内时,其仍 旧能清晰成像;当物距变化超过景深范围时,就需要调节调焦机构来使得像面与探测器平 面重合。根据物距与景深的关系,物距越远,景深越大。在无穷远物距系统中,由于物距远、 景深大,因此在一定物距范围内成像可以不调焦或者调焦量比较小;而在近景成像中,由于 物距减小导致景深减小,景深过小时不能保证近景和远景同时清晰成像。为了看清不同距 离的目标,就需要进行调焦,且调焦量远大于远距离成像系统。同时,温度变化也会导致像 面漂移和成像质量下降,一般系统也是通过调焦机构进行补偿。
[0003] 某些近距离应用中,近景探测热像仪在探测时无法预知所关注的事物将出现在距 离镜头多远的位置,只能将对焦点设置在某一固定位置处,如果其景深不能覆盖探测范围 内的所有位置,一旦目标物偏离较远,不调焦就无法对所关注的目标清晰成像。
[0004] 众所周知一般的成像镜头都需要调焦机构进行调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 物距变化导致的像面偏移;二是温度变化导致的像面偏移。
[0005] 在制冷型、近景成像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中,由于物距越小时,其变化造成的像面 偏移越大,导致近景成像镜头的调焦量比较大。调焦量大在制冷型红外系统中会导致一些 问题:一是在制冷型系统中由于调焦量大而使系统的冷像发生显著变化,不容易消除;二 是调焦机构增加系统的复杂性,降低了可靠性和使用的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调焦制冷型红外成像镜头,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 将对焦点设置在某一固定位置处,如果其景深不能覆盖探测范围内的所有位置,一旦目标 物偏离较远,不调焦就无法对所关注的目标清晰成像的问题。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调焦制冷型红外成像镜头,包括:N 组透镜和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其中,N > 3,且每组透镜之间均采用不同的红外光学材料,不 同红外光学材料的透镜组之间需满足如下条件:不同材料透镜组的光焦度的和等于镜头的 总光焦度;不同材料的光焦度与热差系数的乘积的和等于零;不同材料的光焦度与阿贝数 之比的和等于零;其中,入射光经第一组透镜入射,经第N组透镜射出,出射光经过所述制 冷型红外探测器后进行成像。

【权利要求】
1. 一种无调焦制冷型红外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N组透镜和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其中,N> 3,且每组透镜之间均采用不同的红外光学材 料,不同红外光学材料的透镜组之间需满足如下条件:不同材料透镜组的光焦度的和等于 镜头的总光焦度;不同材料的光焦度与热差系数的乘积的和等于零;不同材料的光焦度与 阿贝数之比的和等于零; 其中,入射光经第一组透镜入射,经第N组透镜射出,出射光经过所述制冷型红外探测 器后进行成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调焦制冷型红外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按 照如下公式确定镜头焦距f、相对孔径F和基准物距L之间的相对关系:
,其中,S为弥散圆直径,L1为成像 工作距离的近点,L2为成像工作距离的远点。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调焦制冷型红外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型红外 探测器包括: 入射窗口、冷屏和像面;其中,从第N组透镜射出的光经所述入射窗口照射到所述冷屏 上,经过所述冷屏后在所述像面呈像。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调焦制冷型红外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包括: 非球面透镜和/或衍射面透镜。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调焦制冷型红外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在N的值为3 的情况下,所述无调焦制冷型红外成像镜头包括: 按照入射光方向顺序排列三组透镜; 设置所述三组透镜的光焦度采用第一组透镜光焦度为正、第二组透镜光焦度为负和第 三组透镜光焦度为正。
【文档编号】G02B13/14GK204086665SQ201420227626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5日
【发明者】彭晴晴, 张兴德, 杨加强, 李荣刚, 刘琳, 孙昌峰 申请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