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6417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光学镜头领域,尤其设及一种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0002] 先前智能型手机一般包括成像镜头,且消费者对成像镜头的要求逐渐提升,不仅 希望成像镜头具有广视角,还希望成像镜头具有高分辨率、低像差、及体积短小。但是现在 的成像镜头不能同时满足上述四种要求。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同时满足广视角、高分辨率、低像差、及体积 短小等条件。
[0004] 一种成像镜头,沿其光轴方向从物端到像端依序包括: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 透镜、一个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透镜、一个第四透镜及一成 像面;所述第一透镜包括一个第一物端表面及一个第一像端表面;所述第二透镜包括一个 第二物端表面及一个第二像端表面;所述第Ξ透镜包括一个第Ξ物端表面及一个第Ξ像端 表面;所述第四透镜包括一个第四物端表面及一个第四像端表面;所述成像镜头满足W下 条件式:TTL^<1. 5及0. 8<n^<l. 2,其中,TTL为所述第一物端表面到所述成像面之间的 距离,f为所述成像镜头之焦距,η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
[0005] 满足上述条件的成像镜头,同时具有广视角、高分辨率、低像差、及体积短小等特 点。
【附图说明】
[0006] 图1系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的球差图。
[0008] 图3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的场曲图。
[0009] 图4系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的崎变图。
[0010]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2]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成像镜头100,沿其光轴方向从物端到 像端依序包括:一个光圈101、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10、一个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 透镜20、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Ξ透镜30、一第四透镜40、一保护盖50及一成像面51。所 述保护盖50 W玻璃制成。取像时,光线是先经过所述光圈101,所述第一透镜10、所述第二 透镜20、所述第Ξ透镜30、所述第四透镜40及所述保护盖50,成像于所述成像面51上。
[0013] 所述第一透镜10包括一个第一物端表面S11及一个第一像端表面S12。所述第 二透镜20包括一个第二物端表面S21及一个第二像端表面S22。所述第Ξ透镜30包括一 个第Ξ物端表面S31及一个第Ξ像端表面S32。所述第四透镜40包括一个第四物端表面 S41及一个第四像端表面S42。所述第一物端表面S11、所述第一像端表面S12、所述第Ξ像 端表面S32均为凸面。所述第二物端表面S21、所述第二像端表面S22、所述第Ξ物端表面 S31均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40为弯月型镜片,在靠近光轴处,所述第四物端表面S41为凸 面,所述第四像端表面S42为凹面。所述第一透镜10、所述第二透镜20、所述第Ξ透镜30、 所述第四透镜40均为非球面透镜。
[0014] 所述成像镜头100满足下列条件式: (1) TTL/f<1.5 (2) 0. 8<fl/f<1.2 其中,TTL为所述第一物端表面Sll到所述成像面51之间的距离,f为镜头之焦距;Π 为所述第一透镜10的焦距。
[001引条件式(1)限制了所述成像镜头100的整体长度,可维持小型化的外观;条件式 (2)确保了第一透镜之光焦度于光学系统中之比例,可降低球差。
[0016] 进一步,所述成像镜头100还满足W下条件式: (3) 20<vl-v2巧0 (4) n2>1.58 巧)2. 1 < I f2/f I <2. 6 其中,vl为所述第一透镜10在d线处(λ = 587. 6皿)的阿贝数,v2为所述第二透镜 20在d线处(λ = 587. 6皿)的阿贝数;n2为所述第二透镜20在d线处(λ = 587. 6皿)的 折射率。f2为所述第二透镜20的焦距。
[0017] 条件式(3)确保了光线通过第二透镜后,色散的情况较轻,可降低轴向色像差与 横向色像差;条件式(4)确保了第二透镜之折射率较高,W利光线通过此负光焦度高折射 率之第二透镜后,可有效提升场高的高度;条件式(5)确保了第二透镜之光焦度于光学系 统中之比例,可降低球差与慧差。
[0018] 进一步,所述成像镜头100还满足W下条件式: (6) 0. 8 <f3/f<l. 1 其中,巧为所述第Ξ透镜30的焦距。
[0019] 条件式(6)确保了第;透镜之光焦度于光学系统中之比例,可降低球差与慧差。
[0020] 通过将表1-2 (请参阅下文)的资料代入上述表达式,可获得本发明第一实施方 式的成像镜头100中各透镜表面的非球面形状。
[0021] 下列各表中分别列有由物端到像端依序排列的光学表面,其中,R为各透镜的光学 表面的曲率半径、D为为对应的光学表面到后一个光学表面的轴上距离(两个光学表面截 得光轴的长度)、Nd为对应透镜组对d光(波长为587纳米)的折射率,Vd为d光在对应 透镜的阿贝数(Abbe number)。
[0022]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成像镜头100的各光学组件满足表1-2的条件。 柳2引表1

在本实施方式中,f=2. 281mm,f 1=2. 37mm,f2=-5. 38mm,f3=2. 13mm,TTL=3. 31mm, vl=55. 95, V2=22. 44。
[0024] 本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100的球差、场曲、崎变分别如图2到图4所示。图2中, 所述成像镜头100分别为针对F线(波长为486. 1纳米(nm)),d线(波长为587. 6nm),C 线(波长为656. 3nm)而观察到的像差值曲线。总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100对可 见光(波长范围在400nm-700皿之间)产生的像差值控制在(-〇. 016mm,0.016mm)范围内。 [00巧]图3中,曲线T及S分别为子午场曲(tangential field curvature)特性曲线及 弧矢场曲(sagittal field curvature )特性曲线。可见,本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100的 子午场曲值和弧矢场曲值被控制在(-0.05mm,0.05mm)范围内。
[0026] 图4中,曲线为崎变特性曲线。由图可知,本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100的崎变量被 控制在(0,2. 5%)范围内。
[0027] 本发明的成像镜头,通过上述六个公式的限制,使得所述成像镜头具有广视角、高 分辨率、低像差、及体积短小等特点,从而提高所述成像镜头的成像品质。
[0028] 可W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W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 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运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 围。
【主权项】
1. 一种成像镜头,沿其光轴方向从物端到像端依序包括: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 镜、一个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一个第四透镜及一成像 面;所述第一透镜包括一个第一物端表面及一个第一像端表面;所述第二透镜包括一个第 二物端表面及一个第二像端表面;所述第三透镜包括一个第三物端表面及一个第三像端表 面;所述第四透镜包括一个第四物端表面及一个第四像端表面;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 件式:TTL/f〈l. 5及0. 8〈fl/f〈l. 2,其中,TTL为所述第一物端表面到所述成像面之间的距 离,f为所述成像镜头之焦距,Π 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还需满足以下条件式: 20〇112〈50、112>1.58及2.1〈|€2/^|〈2.6,其中,¥1为所述第一透镜在(1线处的阿贝 数,v2为所述第二透镜在d线处的阿贝数,n2为所述第二透镜在d线处的折射率,f2为所 述第二透镜的焦距。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还需满足以下条件式: 0. 8 <f3/f〈l. 1,其中,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还包括一个光圈,所述光 圈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还包括一个保护盖,所述 保护盖位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成像面之间。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端表面、所述第一像端表 面、所述第三像端表面均为凸面,所述第二物端表面、所述第二像端表面均为凹面,所述第 四透镜为弯月型镜片,在靠近光轴处,所述第四物端表面为凸面,所述第四像端表面为凹 面。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端表面、所述第一像端表 面、所述第二物端表面、所述第二像端表面、所述第三物端表面、所述第三像端表面、所述第 四物端表面及所述第四像端表面均为非球面。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镜头,沿其光轴方向从物端到像端依序包括: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一个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一个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一个第四透镜及一成像面;所述第一透镜包括一个第一物端表面及一个第一像端表面;所述第二透镜包括一个第二物端表面及一个第二像端表面;所述第三透镜包括一个第三物端表面及一个第三像端表面;所述第四透镜包括一个第四物端表面及一个第四像端表面;所述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TTL/f&lt;1.5及0.8&lt;f1/f&lt;1.2,其中,TTL为所述第一物端表面到所述成像面之间的距离,f为所述成像镜头之焦距,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
【IPC分类】G02B13/18, G02B13/00
【公开号】CN105629435
【申请号】CN201410700333
【发明人】王光儒, 许德伦, 邢正宏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