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移动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6425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向移动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以自由移动调整位置的移动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人们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照相时,离人们所照的物景有一定的距离(物体的成像原理),因此在检测手机或平板电脑内的摄像系统的质量时,需要模拟人在照相时左右、前后、上下移动,而人工操作模拟费时费力,而且检测准确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自由移动且运行平稳的多向移动检测平台。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多向移动检测平台,包括滑动轨和与滑动轨滑动配合的滑动框架,所述滑动框架上设有X轴向滑台、Y轴向滑台和Z轴向升降台,所述Z轴向升降台安装在所述滑动框架上,所述Z轴向升降台相对于所述滑动框架竖向移动,所述Y轴向滑台安装在所述Z轴向升降台上且与所述Z轴向升降台滑动配合,所述X轴向滑台安装在所述Y轴向滑台上且与所述Y轴向滑台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Y轴向滑台上部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 螺杆由手动摇柄驱动,所述X轴向滑台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套,所述手动摇柄通过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一螺套驱动所述X轴向滑台水平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Z轴向升降台上部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由手动摇柄驱动,所述Y轴向滑台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二螺套,所述手动摇柄通过所述第二螺杆和第二螺套驱动所述Y轴向滑台水平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滑动框架设有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Z轴向升降台搭靠在所述顶板上方,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Z轴向升降台竖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顶杆、升降架和驱动装置,所述顶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Z轴向升降台的底部,所述顶杆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架上,所述升降架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下竖向移动,所述升降架通过顶杆带动Z轴向升降台竖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由手动摇柄驱动的主动轮、传递扭矩的从动轮、螺杆和螺套,所述螺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顶板的底部,所述螺杆的另外一端安装所述从动轮,所述螺杆的中部通过所述螺套安装在所述升降架上,所述手动摇柄依次通过主动轮、从动轮、螺杆和螺套驱动所述升降架竖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滑动框架的顶板和底板之间固定有竖向的导向光轴,所述升降架上设有导向套,所述升降架沿着所述导向光轴竖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带有滑槽的滑动块,所述滑动框架借助滑动块与所述滑动轨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滑动轨安装在底盘上,所述底盘上设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多向移动检测平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向移动检测平台包括滑动轨和与滑动轨滑动配合的滑动框架,滑动框架上设有X轴向滑台、Y轴向滑台和Z轴向升降台,Z轴向升降台安装在滑动框架上,Z轴向升降台相对于滑动框架竖向移动,Y轴向滑台安装在Z轴向升降台上且与Z轴向升降台滑动配合,X轴向滑台安装在Y轴向滑台上且与Y轴向滑台滑动配合。这样在检测时检测平台运动灵活、方便,左右、前后、上下可随意调整,检测平台在任意方向都运动平稳,此外底盘上有刻度,可以了解滑动框架前后移动的距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向移动检测平台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向移动检测平台轴测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框架轴测装配示意图。

其中:X轴向滑台1;Y轴向滑台2,第一螺杆21;Z轴向升降台3,第二螺杆31,第二螺套32;滑动框架4,顶板41,底板42;滑动轨5;底盘6;顶杆71,升降架72,主动轮73,从动轮74,螺杆75,螺套76,导向光轴7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向移动检测平台包括滑动轨5和与滑动轨5滑动配合的滑动框架4,具体地,滑动轨5安装在底盘6上,滑动框架4上设有顶板41和底板42,底板42的底部设有带有滑槽的滑动块,滑动框架4借助滑动块与滑动轨5滑动配合,优选的,底盘6上设有刻度,这样可以测得滑动框架4移动的距离。

如图1-4所示,滑动框架4上设有X轴向滑台1、Y轴向滑台2和Z轴向升降台3,其中,Z轴向升降台3安装在滑动框架4上,Z轴向升降台3相对于滑动框架4竖向移动,Y轴向滑台2安装在Z轴向升降台3上且与Z轴向升降台3滑动配合,X轴向滑台1安装在Y轴向滑台2上且与Y轴向滑台2滑动配合,X轴向滑台1上设有用于固定待检测设备的固定座,这样通过X轴向滑台1、Y轴向滑台2、Z轴向升降台3和滑动框架4便可以自由调整待检测设备的摄像系统与所照的物景的距离和位置。

具体地,Y轴向滑台2上部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一螺杆21,第一螺杆21由手动摇柄驱动,X轴向滑台1的底部设有与第一螺杆21螺纹配合的第一螺套(图中未示出),手动摇柄通过第一螺杆21和第一螺套(图中未示出)驱动X轴向滑台1水平左右移动。

Z轴向升降台3上部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二螺杆31,第二螺杆31由手动摇柄驱动,Y轴向滑台2的底部设有与第二螺杆31螺纹配合的第二螺套32,手动摇柄通过第二螺杆31和第二螺套32驱动Y轴向滑台2水平前后移动。

对于X轴向滑台1和Y轴向滑台2的滑动配合机构以及Y轴向滑台2与Z轴向升降台3的滑动配合结构可以都采用导向槽和导轨配合的结构,具体的滑动配合结构不做限制。

为了实现Z轴向升降台3的升降功能,滑动框架4的顶板41和底板42之间设有升降机构,Z轴向升降台3搭靠在顶板41上方,升降机构驱动Z轴向升降台3竖向移动,其中,升降机构包括顶杆71、升降架72和驱动装置,顶杆71的一端固定在Z轴向升降台的底部,顶杆71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升降架72上,升降架72在驱动装置驱动下竖向移动,升降架72通过顶杆71带动Z轴向升降台竖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包括由手动摇柄驱动的主动轮73、传递扭矩的从动轮74、螺杆75和螺套76,螺杆75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顶板41的底部,螺杆75的另外一端安装从动轮74,螺杆75的中部通过螺套76安装在升降架72上,手动摇柄依次通过主动轮73、从动轮74、螺杆75和螺套76驱动升降架72竖向移动。其中,主动轮73为主动伞状齿轮,从动轮74为从动伞状齿轮,主动伞状齿轮借助齿轮安装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滑动框架4的底板42上,主动伞状齿轮与从动伞状齿轮啮合。

为了使升降架72滑动顺畅稳定,滑动框架4的顶板41和底板42之间固定有竖向的导向光轴77,升降架72上设有导向套,升降架72沿着导向光轴77竖向移动。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