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107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变焦透镜(8),包括:

光程(12),其从所述变焦透镜(8)的物体端(14)延伸至图像端(16),

在所述光程(12)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变焦透镜组(23, 24, 25),

在所述光程(12)中的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且

所有变焦透镜组(23, 24, 25)在所述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的图像侧(30)上,或者在物体侧(3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8),还包括在所述光程(12)中的至少一个光程折转件(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8),还包括场光学器件(100),所述场光学器件(100)在所述光程(12)中且在所述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附近且与其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焦透镜(8),还包括在所述光程(12)中的至少一个光程折转件(2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8),还包括:

在所述光程(12)中最接近所述图像端(16)的固定后光学组(26),和

在所述固定后光学组(26)中的固定孔径光阑(88),其中,所述固定孔径光阑(88)在变焦期间保持静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焦透镜(8),还包括场光学器件(100),所述场光学器件(100)在所述光程(12)中且在所述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附近且与其相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焦透镜(8),还包括在所述光程(12)中的至少一个光程折转件(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焦透镜(8),还包括在所述光程(12)中的两个光程折转件(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8),还包括后固定光学器件(26),所述后固定光学器件(26)沿所述光程(12)基本上配置在所述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的图像侧(30)与所述光程(12)的图像端(16)之间,且所述后固定光学器件(26)包括在变焦期间保持静止的静止孔径光阑(8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焦透镜(8),还包括在所述光程(12)中的至少一个光程折转件(2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8),其还包括:

最终真实图像平面(17),其位于所述光程(12)的图像端(16)处,

固定焦距中继镜(27)或可变焦距中继镜(107),其在将所述真实中间图像平面(28)再成像到所述最终真实图像(17)中时具有有大于0.4的绝对值的平均放大率,且

其中,所述固定焦距中继镜(27)的平均放大率为所述固定焦距中继镜(27)的实际放大率,且所述可变焦距中继镜(107)的平均放大率为所述可变焦距中继镜(107)的低端与高端之间的算术平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8),还包括在所述光程(12)的在所述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附近的场光学器件(10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焦透镜(8),其还包括:

最终真实图像平面(17),其位于所述光程(12)的图像端(16)处,

固定焦距中继镜(27)或可变焦距中继镜(107),其在将所述真实中间图像平面(28)再成像到所述最终真实图像(17)中时具有有大于0.4的绝对值的平均放大率,且

其中,所述固定焦距中继镜(27)的平均放大率为所述固定焦距中继镜(27)的实际放大率,且所述可变焦距中继镜(107)的平均放大率为所述可变焦距中继镜(107)的低端与高端之间的算术平均。

14.一种变焦透镜(8),包括:

光程(12),其从所述变焦透镜(8)的物体端(14)延伸至图像端(16),

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其在所述光程(12)中,

场光学器件(100),其在所述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附近且与其相关,

后固定光学器件(26),其在所述图像端(16)处的最终真实图像平面(17)附近,

静止孔径光阑(88),其在所述后固定光学器件(26)中,其中,所述孔径光阑(88)在变焦期间保持静止,和

仅单个变焦模块(22),其包括位于所述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的图像侧(30)上或物体侧(34)上的至少两个透镜组(23, 24, 25)。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变焦透镜(8),还包括在所述光程(12)中的至少一个光程折转件(20)。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变焦透镜(8),其还包括:

最终真实图像平面(17),其位于所述光程(12)的图像端(16)处,

固定焦距中继镜(27)或可变焦距中继镜(107),其在将所述真实中间图像平面(28)再成像到所述最终真实图像(17)中时具有有大于0.4的绝对值的平均放大率,且

其中,所述固定焦距中继镜(27)的平均放大率为所述固定焦距中继镜(27)的实际放大率,且所述可变焦距中继镜(107)的平均放大率为所述可变焦距中继镜(107)的低端与高端之间的算术平均。

17.一种变焦透镜(8),包括:

光程(12),其从所述变焦透镜(8)的物体端(14)延伸至图像端(16),

变焦模块(22),其包括配置在所述物体端(14)附近的光学元件的前固定组(21)与光学元件的固定正光焦度后组(26)之间的至少两个变焦透镜组(23, 24, 25),

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其在所述光程(12)中且在所述正光焦度后组(26)附近,和

最终真实图像平面(17),其位于所述光程(12)的图像端(16)处。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变焦透镜(8),其还包括:

最终真实图像平面(17),其位于所述光程(12)的图像端(16)处,和

固定焦距中继镜(27),其在将所述真实中间图像平面(28)再成像到所述最终真实图像(17)中时具有有大于0.4的绝对值的放大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变焦透镜(8),还包括在所述固定正光焦度后组(26)中的静止孔径光阑(88),其中,所述孔径光阑(88)在变焦期间保持静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变焦透镜(8),还包括前近衍射限制无焦点变焦系统94,其包括在所述物体端(14)与所述孔径光阑(88)之间的所有光学元件(L1-L16)。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变焦透镜(8),还包括在所述光程(12)中的至少一个光程折转件(20)。

22.一种数字电子装置(50),其包括:

数字照相机(52),其包括图像拾取装置(56),

所述数字照相机(52)在壳体(54)内,

用于所述数字照相机(52)的变焦透镜(8),其位于所述壳体(54)内,

所述变焦透镜(8)包括从所述变焦透镜(8)的物体端(14)延伸至图像端(16)的光程(12),

所述变焦透镜(8)能够操作,以在所述图像拾取装置(56)上形成最终图像,

在所述光程(12)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变焦透镜组(23, 24, 25),

在所述光程(12)中的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和

所有变焦透镜组(23, 24, 25)在所述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的图像侧(30)上或者在物体侧(34)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数字电子装置(50),还包括在所述光程(12)中的至少一个光程折转件(20)。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数字电子装置(50),还包括场光学器件(100),所述场光学器件(100)在所述光程(12)中在所述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附近且在与其相关。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数字电子装置(50),还包括在所述光程(12)中的至少一个光程折转件(20)。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数字电子装置(50),还包括:

最终真实图像平面(17),其位于所述光程(12)的图像端(16)处,

固定焦距中继镜(27)或可变焦距中继镜(107),其沿所述光程(12)基板上配置在所述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的图像侧(30)与所述光程(12)的图像端(16)之间,

所述固定焦距中继镜(27)或所述可变焦距中继镜(107)在将所述真实中间图像平面(28)再成像到所述最终真实图像(17)中时具有有大于0.4的绝对值的平均放大率,且

其中,所述固定焦距中继镜(27)的平均放大率为所述固定焦距中继镜(27)的实际放大率,且所述可变焦距中继镜(107)的平均放大率为所述可变焦距中继镜(107)的低端与高端之间的算术平均。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数字电子装置(50),还包括在所述光程(12)中的至少一个光程折转件(20)。

28.一种数字电子装置(50),其包括:

数字照相机(52),其包括图像拾取装置(56),

所述数字照相机(52)在壳体(54)内,

用于所述数字照相机(52)的变焦透镜(8),其位于所述壳体(54)内,

所述变焦透镜(8)包括从所述变焦透镜(8)的物体端(14)延伸至图像端(16)的光程(12),

所述变焦透镜(8)能够操作,以在位于所述图像端(16)处的最终真实图像平面(17)处且在所述图像拾取装置(56)上形成最终图像,

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其在所述光程(12)中,

场光学器件(100),其在所述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附近且与其相关,

后固定光学器件(26),其在所述图像端(16)处的最终真实图像平面(17)附近,

孔径光阑(88),其在所述后固定光学器件(26)中,其中,所述孔径光阑(88)在变焦期间保持静止,和

仅单个变焦模块(22),其包括位于所述中间真实图像平面(28)的图像侧(30)上或物体侧(34)上的至少两个透镜组(23, 24, 25)。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数字电子装置(50),还包括在所述光程(12)中的至少一个光程折转件(20)。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数字电子装置(50),还包括固定焦距中继镜(27)或可变焦距中继镜(107),所述固定焦距中继镜(27)或可变焦距中继镜(107)在将所述真实中间图像平面(28)再成像到所述最终真实图像(17)中时具有有大于0.4的绝对值的平均放大率,其中,所述固定焦距中继镜(27)的平均放大率为所述固定焦距中继镜(27)的实际放大率,且所述可变焦距中继镜(107)的平均放大率为所述可变焦距中继镜(107)的低端与高端之间的算术平均。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