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及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30317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及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4年5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4-096327的优先权,该申请的整个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本公开涉及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及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把投影图像显示在诸如屏幕之类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投影仪已众所周知。特别地,近年来,对于能够在减小投影空间的同时显示大画面图像的超广角的前投影式投影仪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超广角的前投影式投影仪设备能够把投影图像的焦距设定成很近的距离(下面,这种投影仪设备也被称为“短焦式投影仪设备”)。在使用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情况下,通过相对于投影面倾斜地广角投影图像,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显示大画面的图像。通常,通过在进行安装时、在进行画面尺寸的变化时等把投影图像的质量调节到最佳状态,使用投影仪设备。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1]jp2014-32402a



技术实现要素:

顺便提及,由于短焦式投影仪设备具有相对于投影面的大投影角度和成为超广角的图像角,因此对用户来说,调节投影图像的焦点并不容易。特别地,即使投影角度较大,并且超广角地投影的投影图像的中央区域的焦点在焦,也会发生投影图像的外侧区域的焦点离焦(outoffocus)的情况。

因而,本公开提出一种在短焦式投影仪设备中,能够适当并且自动地把投影图像的至少角区域(cornerregion)的焦距调节到对应于投影距离的焦距的新的改进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按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包括光源,照明光学系统,所述照明光学系统把从光源发出的光束均匀照射到图像调制元件的成为一次像面的表面上,投影光学系统,所述投影光学系统能够被设置在非常接近于投影图像的焦距的距离处,所述投影光学系统放大并把由图像调制元件调制的一次像面的图像信息投影到成为二次像面的投影面上,和角聚焦控制部分,所述角聚焦控制部分能够自动把投影图像的至少角区域的焦距调节到与投影图像的投影距离对应的焦距。

按照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把放大并投影到非常接近于投影面的距离之处的投影图像的至少角区域的焦距自动调节到与投影图像的投影距离对应的焦距。

按照如上所述的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在短焦式投影仪设备中,能够适当并且自动地把投影图像的至少角区域的焦距调节到对应于投影距离的焦距。

注意,上述效果不一定是限制性的,连同所述效果一起或者代替所述效果,可以表现出期望在本说明书中介绍的任何效果,或者可根据本说明书预期的其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示意结构例子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投影光学系统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变焦调节时的变焦透镜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与变焦调节相应的移位调节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的结构例子的说明图。

图6是为说明后聚焦自动调节时的后聚焦可能值的线性运算而表示的示图。

图7是为说明角聚焦自动调节时的角聚焦可能值的运算而表示的示图。

图8是表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图像质量调节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用户进行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布置的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在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布置时参照的画面尺寸和各个距离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在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布置时参照的画面尺寸和安装距离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显示处理设备进行的预置自动调节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图案画面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显示处理设备进行的后聚焦自动调节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用户进行的图像边框扭曲调节的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外壳底面的调节器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按照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示意结构例子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按照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的结构例子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投影距离、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和角聚焦可能值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显示处理设备进行的角聚焦自动调节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按照第二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图像质量调节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功能和结构基本相同的构成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这些构成元件的重复说明被省略。

将按照下述顺序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例

1.1.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的概况

1.2.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示意结构例子

1.3.投影光学系统的结构例子

1.4.显示处理设备的结构例子

1.4.1.预置值设定部分

1.4.2.变焦控制部分

1.4.3.后聚焦控制部分

1.4.4.角聚焦控制部分

1.5.图像质量调节过程的例子

2.第二实施例

2.1.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示意结构例子

2.2.显示处理设备的结构例子

2.2.1.变焦控制部分

2.2.2.后聚焦控制部分

2.2.3.角聚焦控制部分

2.3.图像质量调节过程的例子

3.总结

<1.第一实施例>

<1.1.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的概况>

首先,通过以短焦式投影仪设备为例,简要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的概况。

短焦式投影仪设备是能够投射相对于投影面从上方侧或下方侧倾斜并且广角的图像,并且能够在投影面上显示大画面的图像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的例子。由于投影图像的焦距可被设定成很近的距离,短焦式投影仪设备可被安装在离投影面距离很近之处,因此短焦式投影仪设备能够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大画面的显示。

这里,在靠近投影面的位置处,在天花板或地板面上安装短焦式投影仪设备,以便不妨碍观看者观看投影图像。在投射相对于投影面倾斜并且广角的投影图像的情况下,距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透镜的距离的差异将随着画面上的位置的差异而变大。例如,在放置在地板面上使用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情况下,在像框的下边和上边处,距透镜的距离将显著不同。因而,不易通过使用户调节整个画面的焦距,最佳地设定图像质量。

此外,在进行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光学系统的透镜的设定时,变更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时的焦点位置将恒定,与是在放大侧还是在缩小侧无关。另一方面,在制造透镜时,就画面大小的放大侧或缩小侧的焦点位置来说,灵敏性将不同。于是,当实际使用短焦式投影仪设备时,存在能够把投影图像的焦点位置调节到光轴上的同一位置的必要性。另外,归因于其中安装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房间内的温度等的变化,会发生透镜的折射率的变化或者构成产品的线性膨胀。这种情况下,由于焦点的位置变化,因此需要校正投影图像的焦距的功能。

另外,在短焦式投影仪设备中,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与投影图像的中央区域和周边区域的焦距相互关联,从而用户他或她自己不易调节所有这些参数。从以上背景出发,构成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以便能够容易地进行焦距的调节。

例如,短焦式投影仪设备通过利用作为图像调制元件的液晶显示元件、数字微镜器件(dmd)等调制从光源发出的光,来形成与图像信号对应的光学图像,所述光源由诸如激光二极管(ld)、高压汞灯等之类的发光元件构成。此外,短焦式投影仪设备被构造成利用投影光学系统放大并投射所述形成的光学图像,并把放大并投射的光学图像显示在投影面上。作为这种短焦式投影仪设备,公知包括对应于红(r)、绿(g)和蓝(b)各色的板状显示元件的所谓3板式投影仪设备。

注意,例如,可以设定在本公开中说明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以致投影光学系统对应于超广角,比如设定成半像角的约70°。

<1.2.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示意结构例子>

下面,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的示意结构。图1是表示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的示意结构例子的说明图。如图1中所示,在外壳90内,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包括光源40、照明光学系统30和投影光学系统10。此外,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包括操作面板70、显示处理设备200、存储部分60和驱动电路50。这种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另外包括供用户进行操作的遥控器80。

通过预先假定用户按照与期望的投影画面大小对应的投影距离安装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构成这种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即,用户可通过参照操作指南说明书等,安装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以便变成与投影画面大小对应的投影距离。

光源40由ld、高压汞灯等构成,并向照明光学系统30发出光束。

照明光学系统30把从光源40出射的光束均匀照射到成为一次像面的图像调制元件(液晶面板)的表面上。具体地,在照明光学系统30中,来自光源40的光束透过第一和第二蝇眼透镜、偏振变换元件和聚光透镜。透过这些元件的光束被只反射特定波长带的光的二向色镜分离成rgb的各个颜色分量。在利用全反射镜或透镜等的时候,rgb的各个颜色分量入射到对应于rgb的各个颜色包含的液晶面板上。随后,在各个液晶面板上进行对应于图像信号的光学调制之后,各个光学调制的颜色分量由二向棱镜合成,合成的颜色分量被射向投影光学系统10。

注意,液晶面板可以是透射式或反射式液晶面板。此外,除了液晶面板外,可以使用数字微镜器件(dmd)等作为图像调制元件。另外,代替二向棱镜,可以使用合成偏振分束器(pbs)或各个rgb颜色的图像信号的色合成棱镜、全内反射(tir)棱镜等。

投影光学系统10接收来自照明光学系统30的出射光,放大由照明光学系统30的液晶面板调制的一次像面的图像信息,并投射到成为二次像面的投影面scr上。投影光学系统10包括角聚焦透镜12、变焦透镜14和后聚焦透镜16。

<1.3.投影光学系统的结构例子>

下面,具体说明用于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和聚焦的调节的投影光学系统10的结构。

图2是表示按照本实施例的投影光学系统10的示意结构例子的光路图。如图2中所示,投影光学系统10包括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光学系统l1,和具有凹反射面的第二光学系统l2。第一光学系统l1具有公共光轴,沿所述公共光轴,构成该第一光学系统l1的所有光学组件具有旋转对象面。此外,第二光学系统l2由曲面反射面构成,与第一光学系统l1具有公共光轴。通过具有这种第一光学系统l1和第二光学系统l2,投影光学系统10被构造成从缩小侧的一次像面到放大侧的二次像面地放大和投射。即,投影光学系统10放大由照明光学系统30形成的一次像面的图像信息,并将其投射到成为二次像面的投影面scr上。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投影光学系统10中,通过从一次像面侧布置具有正屈光力的光学系统l11和具有负屈光力的光学系统l12,构成第一光学系统l1。另外,在一旦利用第二光学系统l2形成中间图像im之后,从第一光学系统l1出射的光束就入射到该第二光学系统l2上。

注意,尽管第一平面反射面被布置在图2内所示的m1处,不过为了方便起见,在图2中,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面是假面。

这种第一光学系统l1内的光学系统l12具有作为调节投影图像的角区域的焦距(下面称为“角聚焦”)的角聚焦透镜12的功能。通过使光学系统l12的部分透镜组沿着光轴前后移动,能够调节投影图像的像框的角区域的焦距。即,可以说调节投影图像的角区域的焦距是调节投影图像的外侧区域的焦距。例如,利用由显示处理设备200控制的角聚焦透镜驱动电动机,可以移动角聚焦透镜12的位置。此外,角聚焦透镜12的位置可例如利用未图示的角聚焦电位计来检测。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安装在地板面上并被使用,角聚焦透镜12主要调节在像框的上侧的角区域的焦距。

此外,第一光学系统l1内的光学系统l11具有作为调节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下面称为“变焦”)的变焦透镜14的功能。通过改变构成光学系统l11的透镜组的间隔,可以调节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此外,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投影光学系统10中,按照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光学系统l11沿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移动,从而移位地调节投影图像的高度位置。变焦透镜14的位置可例如由被显示处理设备200控制的变焦透镜驱动电动机移动。此外,变焦透镜14的位置可例如利用未图示的变焦电位计来检测。

图3和图4是表示按照本实施例的投影光学系统10的变焦透镜14的操作和功能的说明图。图3的上部表示在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被设定为最大(wide(宽))时的投影光学系统10的状态,而图3的下部表示在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被设定为最小(tele(远))时的投影光学系统10的状态。当如图3中所示,在wide状态和tele状态之间比较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时,不仅变焦透镜14的透镜间隔不同,而且变焦透镜14的高度位置也移动了。这样,如图4中所示,tele(远)状态下的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能够防止投影图像向下移动,且能够把投影图像显示在适当位置处。

此外,通过包括用于调节投影图像的中央区域的焦距(下面称为“后聚焦”)的后聚焦透镜16,构成光学系统l11。在光学系统l11的透镜组内,后聚焦透镜16被布置在照明光学系统30侧。通过使后聚焦透镜16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可以调节投影图像的后聚焦。后聚焦透镜16的位置可例如由利用显示处理设备200控制的后聚焦透镜驱动电动机移动。此外,后聚焦透镜16的位置可利用例如未图示的后聚焦电位计检测。

<1.4.显示处理设备的结构例子>

下面,说明进行投影光学系统10的控制的显示处理设备200的结构例子。图5是利用功能块表示显示处理设备200和驱动电路50的结构的说明图。按照本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200具有后聚焦控制部分200a、角聚焦控制部分200b、变焦控制部分200c和预置值设定部分200d。具体地,这些控制部分都是通过利用微计算机等执行程序而实现的功能。遥控器80和操作面板70的操作信号以及后聚焦电位计、角聚焦电位计和变焦电位计的检测信号被输入显示处理设备200。此外,驱动电路50具有后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a、角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b和变焦透镜驱动电路50c。

此外,如图1中所示,在用于操纵按照本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200的遥控器80中,包括3个预置按钮自定义1、自定义2和自定义3,作为“图片位置”。预置按钮的数目可以是1或2,或者可以是4或更大。角聚焦透镜12的位置、变焦透镜14的位置和后聚焦透镜16的位置与3个预置按钮自定义1、自定义2和自定义3相互关联,被预先保存在存储部分60中。此外,各个透镜位置可被表示成电位计的电位值。

在本实施例中,进行预置按钮自定义1用于大画面、预置按钮自定义2用于中等画面和预置按钮自定义3用于小画面的初始设定。于是,通过使用户选择与期望的投影画面大小对应的预置按钮,后聚焦控制部分200a、角聚焦控制部分200b和变焦控制部分200c分别从保存的预置值组中读取对应的预置值。

此时,预置值组的初始设定值变成假定用户按其安装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的值,以致投影距离变成与期望的投影画面大小对应的投影距离。“投影距离”具有从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到投影面的距离的含义,可被定义为从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的任意位置到投影面的直线距离。例如,它可以是从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的投影面侧的表面上的特定位置到投影面的距离,或者可以是从投射投影图像的透镜的位置到投影面的距离。

此外,在遥控器80中,作为“透镜调节”,包括3个图像质量调节按钮变焦、聚焦和角校正。另外,在遥控器80中,包括箭头按钮和图像质量调节图案显示按钮“图案”。包括在遥控器80中的这些操作按钮的功能也能够利用操作面板70选择。

(1.4.1.预置值设定部分)

预置值设定部分200d具有把预置值组保存在存储部分60中的功能,预置值组由变焦透镜14的位置、后聚焦透镜16的位置和角聚焦透镜12的位置的组合构成。例如,预置值设定部分200d按照用户进行的遥控器80、操作面板70等的操作,使变焦透镜14的适当位置、后聚焦透镜16的适当位置和角聚焦透镜12的适当位置的组合被保存在存储部分60中。

在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后聚焦和角聚焦的调节已完成的状态下,用户操作遥控器80或操作面板70,可使此时的预置值组被保存在存储部分60中。或者,预置值设定部分200d可自动识别使用频度高的变焦透镜14的位置、后聚焦透镜16的位置和角聚焦透镜12的位置的组合,可使该组合被保存在存储部分60中。如果预期的预置值组能够被保存在存储部分60中,那么当进行使用频度高的画面大小的图像显示时,可容易地进行图像质量的调节。

此时,预置值设定部分200d可被构造成以致利用预置按钮调用的预先保存在存储部分60中的预置值组的初始设定值可被重写,并保存在新的预置值组中。或者,通过能够利用不同于预置按钮的操作进行调用,预置值设定部分200d可使预置值组被保存在存储部分60中。

(1.4.2.变焦控制部分)

变焦控制部分200c输出变焦透镜驱动电路50c的变焦透镜驱动电动机的驱动指令。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200中,变焦控制部分200c能够按照与用户从预先设定的多个预置按钮中选择的预置按钮关联的预置值,自动调节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此外,变焦控制部分200c能够按照用户的操作,调节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

通过操作遥控器80或操作面板70,用户能够调节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例如,在利用预置值自动调节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的情况下,用户按照期望的投影画面大小,选择遥控器80或操作面板70的预置按钮。这样,变焦控制部分200c读取与选择的预置按钮关联的预置值,并向变焦透镜驱动电路50c输出把变焦透镜14移动到对应位置的驱动指令。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中,与3个预置按钮关联的投影画面的放大倍率的预置值的初始值都被设定为放大侧(宽(或广(wide)))的最大值。

此外,当用户利用遥控器80或操作面板70选择变焦按钮时,能够利用用户的输入操作进行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的调节。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户操作遥控器80或操作面板70的箭头按钮,变焦控制部分200c按照所述输入,输出对于变焦透镜驱动电路50c的驱动指令。

这样,通过按下预置按钮,对于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执行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的自动调节。此外,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还能够利用用户的输入操作,进行放大倍率的调节。于是,能够比较容易地调节投影图像的画面大小。

(1.4.3.后聚焦控制部分)

后聚焦控制部分200a输出后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a的后聚焦透镜驱动电动机的驱动指令。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200中,后聚焦控制部分200a能够从预先设定的多个预置值中,按照用户的选择,自动调节后聚焦。此外,后聚焦控制部分200a能够根据当前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自动调节后聚焦。另外,后聚焦控制部分200a能够按照用户的操作,调节后聚焦。

通过操作遥控器80或操作面板70,用户能够调节后聚焦。例如,在依据预置值自动调节后聚焦的情况下,用户按照期望的投影画面大小,选择遥控器80或操作面板70的预置按钮。这样,类似于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的自动调节,根据预置值进行后聚焦的自动调节。

具体地,后聚焦控制部分200a读取与选择的预置按钮关联的预置值,并向后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a输出把后聚焦透镜16移动到对应位置的驱动指令。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中,通过假定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都被设定到放大侧(宽),后聚焦的预置值的初始值被设定成适合于成为标准的3种投影画面大小的值。

此外,当用户利用遥控器80或操作面板70选择聚焦按钮时,后聚焦控制部分200a读取表示变焦透镜14的当前位置的变焦电位值。此外,后聚焦控制部分200a计算表示与变焦透镜14的位置对应的后聚焦透镜16的位置的后聚焦电位值。随后,后聚焦控制部分200a向后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a输出把后聚焦透镜16移动到计算位置的驱动指令。

图6是表示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200中,按照变焦透镜14的位置,获得后聚焦透镜16的位置的方法的例子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与3点的投影图像的标准放大倍率z_wide、z_mid和z_tele的变焦电位值对应的后聚焦电位值的最佳值b_wide,b_mid和b_tele被预先保存在存储部分60中。如果读取的当前变焦电位值在两个标准位置z_tele和z_mid之间,那么后聚焦控制部分200a利用线性运算(a),计算对应的后聚焦电位值。在线性运算(a)的区域中,后聚焦控制部分200a利用下式(1),计算与检测的变焦电位值(x1)对应的后聚焦电位值(y1)。

[数学式1]

式(1)

此外,如果读取的当前变焦电位值在两个标准位置z_mid和z_wide之间,那么后聚焦控制部分200a利用线性运算(b),计算对应的后聚焦电位值。在线性运算(b)的区域中,后聚焦控制部分200a利用下式(2),计算与检测的变焦电位值(x2)对应的后聚焦电位值(y2)。

[数学式2]

式(2)

注意,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与3点的标准放大倍率的变焦电位值对应的后聚焦电位值,进行线性运算,不过,也可设定为2点,或者设定成4点或更多点。

在本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200中,当用户选择聚焦按钮,并且基于变焦透镜14的当前位置的后聚焦透镜16的位置的自动调节终止时,利用用户的输入操作,打开后聚焦的调节。于是,在后聚焦的自动调节之后,通过使用户操作遥控器80或操作面板70的箭头按钮,后聚焦控制部分200a按照该输入,输出对于后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a的驱动指令。

这样,通过按下预置按钮和聚焦按钮,或者通过按下聚焦按钮,对于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执行后聚焦的自动调节。此外,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能够依据用户的输入操作,进行后聚焦的调节。于是,能够比较容易地调节投影图像的后聚焦。结果,能够容易地把投影图像的图像质量设定为最佳状态。可在显示通过按下图像质量调节图案显示按钮“图案”而显示的图案画面的状态下,执行后聚焦的这种调节。

(1.4.4.角聚焦控制部分)

角聚焦控制部分200b输出对于角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b的角聚焦透镜驱动电动机的驱动指令。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200中,角聚焦控制部分200b能够按照与用户从包含在遥控器80等中的多个预置按钮之中选择的预置按钮关联的预置值,自动调节角聚焦。

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中,预先获得表示投影光学系统10的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和角聚焦透镜12的位置之间的相关性的关系式。投影距离对应于投影画面大小。角聚焦控制部分200b进行角聚焦的自动调节,以致角聚焦透镜12的位置变成与投影图像的规定放大倍率和投影距离对应的位置。

图7是表示投影画面的放大倍率、投影图像的投影距离和角聚焦电位值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当投影距离被设定为x3,角聚焦电位值被设定为y3时,图7中所示的特性曲线可用下式(3)表示。

[数学式3]

y3=ax32+bx3+c_zoom(3)

式(3)

即,角聚焦电位值(y3)用投影距离(x3)的二次方程表示。通过使用待用的透镜,根据对于成为标准的投影图像的各个放大倍率测量的值,可获得这种特性方程。按照这种特性方程,如果待使用的透镜等被确定,那么投影距离(x3)的二次项和一次项系数a和b将成为公共值,与放大倍率无关,而常数项c_zoom的值将随着放大倍率而不同。在本实施例中,预先获得投影图像的放大侧(宽)、缩小侧(tele)和中间(mid)的状态的3个点的特性曲线,并保存在存储部分60中。此外,通过利用作为投影画面的放大倍率的预置值的放大侧(宽)的特性曲线,根据与对应于各个预置按钮的投影画面大小对应的投影距离,确定与各个预置按钮关联的角聚焦的预置值的初始设定值(图7的c_custom1,c_custom2,c_custom3)。

在利用预置值自动调节角聚焦的情况下,用户按照期望的投影画面大小,选择遥控器80或操作面板70的预置按钮。这样,类似于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或后聚焦的自动调节,根据预置值进行角聚焦的自动调节。具体地,角聚焦控制部分200b读取与选择的预置按钮关联的预置值,向角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b输出把角聚焦透镜12移动到对应位置的驱动指令。

此外,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200中,当用户利用遥控器80或操作面板70选择角校正按钮时,能够依据用户的输入操作进行角聚焦的调节。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户操作遥控器80或操作面板70的箭头按钮,角聚焦控制部分200b按照该输入,输出对于角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b的驱动指令。

这样,对于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通过按下预置按钮,能够进行角聚焦的自动调节。此外,对于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利用用户的输入操作,也能够进行角聚焦的调节。于是,可以比较容易地调节投影图像的角聚焦。结果,能够容易地把投影图像的图像质量设定成最佳状态。可在显示通过按下图像质量调节图案显示按钮“图案”而显示的图案画面的状态下,进行角聚焦的这种调节。

<1.5.图像质量调节过程的例子>

下面,说明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的图像质量调节的过程的例子。图8是表示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的图像质量调节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下面说明的图像质量调节过程是在进行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的安装时进行的过程的例子。

首先,在步骤s100,用户把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布置在规定位置处。图9中表示了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的布置过程的例子。当布置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时,首先,在步骤s110,用户按照投影面scr的大小等,确定投影画面大小。之后,在步骤s120,用户按照投影画面大小,确定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相对于投影面scr的安装距离。此时,通过参照在图10和图11中图解所示的适合于投影画面大小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的安装距离的信息,用户可确定安装距离。之后,在步骤s130,用户按照所述安装距离,布置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这样,完成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的布置。

返回图8,当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的布置完成时,接下来在步骤s200,用户开启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的电源,之后选择与投影画面大小对应的预置按钮自定义1、自定义2或自定义3。用户能够在操作指南说明书等中,参照与各个预置按钮自定义1、自定义2和自定义3对应的投影画面大小。

之后,在步骤s300,显示处理设备200按照选择的预置按钮自定义1、自定义2或自定义3,执行变焦、后聚焦和角聚焦的预置自动调节。图12是表示预置自动调节的例子的流程图。当执行预置自动调节时,首先,在步骤s310,显示处理设备200读取与选择的预置按钮关联的变焦电位值、后聚焦电位值和角聚焦电位值。之后在步骤s320-步骤s340中,显示处理设备200输出驱动指令,以便对于变焦透镜驱动电路50c、后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a和角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b,把各个透镜的位置移动到在步骤s310读取的电位值。这样,完成预置自动调节。

返回图8,在进行了预置自动调节之后,在步骤s400,用户按下图像质量调节图案显示按钮“图案”,然后在步骤s500,显示处理设备200把图案画面投影到投影面scr上。图13中表示了图案画面的例子。由于在执行图像质量调节之时进行后聚焦和角聚焦的调节,因此图案画面在画面的中央和角落区域中具有十字图案。在进行各个聚焦调节的处理时,进行聚焦调节,以便聚焦这些十字图案。

之后,在步骤s600,用户判定是否进行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的调节。如果用户未按下变焦按钮(s600:否),那么处理返回步骤s800。另一方面,在用户按下变焦按钮的情况下(步骤s600:是),在步骤s700,显示处理设备200按照用户对箭头按钮的操作,向变焦透镜驱动电路50c输出驱动指令,从而移动变焦透镜14的位置。当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的调节终止时,用户按下选择按钮。

之后,在步骤s800,用户判定是否进行投影图像的后聚焦的调节。如果用户未按下聚焦按钮(s800:否),那么处理进入步骤s1100。另一方面,在用户按下聚焦按钮的情况下(s800:是),在步骤s900,显示处理设备200执行后聚焦的自动调节处理。

图14是表示后聚焦的自动调节的处理例子的流程图。当执行后聚焦的自动调节时,首先在步骤s910,显示处理设备200判定变焦透镜14的位置是否已变更。在首次安装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的情况下,显示处理设备200判定变焦透镜14的位置已变更。在变焦透镜14的位置已变更的情况下(s910:是),在步骤s920,显示处理设备200检测当前变焦电位值。之后在步骤s930,显示处理设备200通过利用如图6中所示的变焦电位值和后聚焦电位值之间的关系,根据检测到的变焦电位值,进行后聚焦电位值的线性运算。

之后,在步骤s940,显示处理设备200向后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a输出驱动指令,以把后聚焦透镜16移动到计算的后聚焦电位值的位置。在驱动指令被输出给后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a之后,在步骤s950,显示处理设备200打开用户进行的后聚焦调节。另一方面,在步骤s910,在变焦透镜14的位置未变更的情况下(s910:否),处理进入步骤s950,显示处理设备200打开用户进行的后聚焦调节。这样,完成后聚焦自动调节处理。

在后聚焦的自动调节处理终止之后,在步骤s1000,用户酌情操作箭头按钮,并进一步调节后聚焦。此时,显示处理设备200按照用户进行的箭头按钮的操作,向后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a输出驱动指令,从而移动后聚焦透镜16的位置。当后聚焦的调节终止时,用户按下选择按钮。

之后,在步骤s1100,用户判定是否进行投影图像的角聚焦的调节。如果用户未按下角校正按钮(s1100:否),那么处理进入步骤s1300。另一方面,在用户按下角校正按钮的情况下(s1100:是),在步骤s1200,显示处理设备200按照用户进行的箭头按钮的操作,向角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b输出驱动指令,从而移动角聚焦透镜12的位置。当角聚焦的调节终止时,用户按下选择按钮。

之后,在步骤s1300,用户判定投射到投影面scr上的投影图像的像框是否变形。在判定存在像框的变形的情况下(s1300:否),处理进入步骤s1400,用户通过物理变更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的布置状态,进行像框的变形调节。

图15是表示用户进行的像框的变形调节的流程图。当要进行变形调节时,首先,在步骤s1410,用户判定像框的上边和下边是否平行。在像框的上边和下边平行的情况下(s1410:是),处理进入步骤s1430。另一方面,在像框的上边和下边不平行的情况下(s1410:否),在步骤s1420,用户调节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相对于投影面scr的倾斜。即,如图16中所示,用户调节外壳90的右侧或左侧端部与投影面scr之间的距离,使像框的上边和下边平行。

之后,在步骤s1430,用户判定像框的下边是否水平。在像框的下边水平的情况下(s1430:是),那么处理进入步骤s1450。另一方面,在像框的下边不水平的情况下(s1430:否),在步骤s1440,用户调节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相对于水平面的左右倾斜。即,如图16中所示,用户任意调节包含在外壳90的底面上的调节器95a-95f之中的左右调节器95a、95b、95e和95f的高度,使像框的下边水平。

之后,在步骤s1450,用户判定像框的左边和右边是否垂直。在像框的左边和右边垂直的情况下(s1450:是),像框的变形调节终止。另一方面,在像框的左边和右边不垂直的情况下(s1450:否),在步骤s1460,用户调节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相对于水平面的前后倾斜。即,如图16中所示,用户任意调节包含在外壳90的底面上的调节器95a-95f之中的近侧(投影面侧的对侧)的调节器(翻板(flap)调节器)95b、95d和95f的高度,使像框的左边和右边垂直。这样,完成像框的变形调节。

返回图8,由于存在在步骤s1400的像框的变形调节终止之后,投影画面大小或投影图像的焦距已变动的可能性,因此处理返回步骤s600,按照上述流程,重复各个步骤的操作或处理。最后,在步骤s1300,在投影图像的聚焦处于适当状态,并且用户已判定不存在像框的变形的情况下(s1300:是),图像质量调节终止。

如上所述,按照与本实施例相应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自动调节角聚焦和后聚焦。于是,即使是用户较难进行聚焦调节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也能够较容易地进行投影图像的聚焦调节。

此外,按照与本实施例相应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通过操作遥控器80或操作面板70,用户能够调节投影画面的角聚焦和后聚焦。于是,可按照用户的操作,对整个画面进行投影图像的聚焦调节。结果,用户能够进行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的调节。因而,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能够图像质量高地投射用户期望的画面大小的投影图像。

注意,在按照用户的操作进行变焦调节、后聚焦调节和角聚焦调节的情况下,通过按照该顺序进行调节,易于进行良好的整体平衡。于是,可在操作指南说明书等中,说明变焦调节、后聚焦调节和角聚焦调节的顺序,可以建议用户按照该顺序进行图像质量调节。此外,对于像框的变形的调节,由于通过按图15中所述的过程进行调节,易于消除变形,因此可在操作指南说明书等中,说明变形调节的过程,可以建议用户按照该顺序进行图像质量调节。

<2.第二实施例>

下面,说明按照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按照本实施例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具有基本和按照第一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相同的结构。然而,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包括检测投影距离的投影距离传感器,并被构造成能够根据该投影距离传感器检测的投影距离,执行角聚焦的自动调节。

<2.1.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的示意结构例子>

图17是表示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的示意结构例子的说明图。可以和按照第一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相同地构成外壳90、光源40、照明光学系统30、投影光学系统10、操作面板70和存储部分60。此外,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另外包括供用户进行操作的遥控器80。

另一方面,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包括检测投影图像的投影距离的投影距离传感器95。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不具有预置自动调节功能。代替此,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具有以利用投影距离传感器95检测的投影距离为基础的聚焦的自动调节功能。投影距离传感器95是投影距离检测部分的例子,是用于检测规定的投影距离的传感器,所述规定的投影距离被定义为从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到投影面的距离。例如,可以使用公知的距离传感器,比如红外式距离传感器、激光距离传感器或超声波式距离传感器。

<2.2.显示处理设备的结构例子>

下面,说明按照本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400的结构例子,所述显示处理设备400进行投影光学系统10的控制。图18是利用功能块,表示显示处理设备400和驱动电路50的结构的说明图。按照本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400具有后聚焦控制部分400a、角聚焦控制部分400b、变焦控制部分400c和聚焦自动调节部分400d。具体地,这些控制部分分别是通过利用微计算机等执行程序而实现的功能。

遥控器80和操作面板70的操作信号以及后聚焦电位计、角聚焦电位计和变焦电位计的检测信号被输入显示处理设备400。此外,投影距离传感器95的传感器信号被输入显示处理设备400中。另外,驱动电路50具有后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a、角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b和变焦透镜驱动电路50c。

(2.2.1.变焦控制部分)

变焦控制部分400c输出变焦透镜驱动电路50c的变焦透镜驱动电动机的驱动指令。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400中,变焦控制部分400c能够按照用户的操作,调节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除了不具有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的预置自动调节功能之外,可以和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200的变焦控制部分200c相同地构成变焦控制部分400c。

(2.2.2.后聚焦控制部分)

后聚焦控制部分400a输出后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a的后聚焦透镜驱动电动机的驱动指令。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400中,后聚焦控制部分400a能够根据当前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自动调节后聚焦。此外,后聚焦控制部分400a能够按照用户的操作,调节后聚焦。除了不具有后聚焦的预置自动调节功能之外,可以和按照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200的后聚焦控制部分200a相同地构成后聚焦控制部分400a。

对于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通过按下聚焦按钮,执行后聚焦的自动调节。此外,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还能够依据用户的输入操作,进行后聚焦的调节。于是,能够比较容易地调节投影图像的后聚焦。结果,能够容易地把投影图像的图像质量设定到最佳状态。可在显示通过按下图像质量调节图案显示按钮“图案”而显示的图案画面的状态下,进行后聚焦的这种调节。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尽管通过使用户按下聚焦按钮进行后聚焦的自动调节处理,不过,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变焦值已变更时,显示处理设备400可按照变焦电位值,而不是按照用户的操作,自动调节后聚焦。

(2.2.3.角聚焦控制部分)

角聚焦控制部分400b输出角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b的角聚焦透镜驱动电动机的驱动指令。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显示处理设备400中,角聚焦控制部分400b能够根据投影距离传感器95检测的投影距离信息,自动调节角聚焦。

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中,预先获得由上述式(3)表示的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投影图像的投影距离和角聚焦电位值之间的相关性的关系式。在本实施例中,如用图19的实线所示,预先获得投影图像的放大侧(宽)、缩小侧(tele)和中间(mid)的状态的3个点的标准特性曲线,并保存在存储部分60中。

在依据利用投影距离传感器95检测的投影距离信息和当前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自动调节角聚焦的情况下,用户选择遥控器80或操作面板70的cornercollection按钮。角聚焦控制部分400b读取从投影距离传感器95输入的投影距离信息,和当前的变焦电位值,并向角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b输出把角聚焦透镜12移动到适当透镜位置的驱动指令。

具体地,当读取当前的变焦电位值时,角聚焦控制部分400b根据诸如图19中所示的保存在存储部分60中的标准特性曲线,计算与当前变焦电位值对应的特性曲线。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对于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式(3)中的投影距离(x3)的二次项和一次项系数a和b是不变值,而另一方面,常数项c_zoom将按照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变化。

于是,角聚焦控制部分400b根据与3点的放大倍率wide(宽)、mid(中)和tele(远)对应的标准特性曲线的常数项c_zoom,插值并计算与当前变焦电位值对应的常数项c_zoom。这样,如用图19中的虚线所示,计算表示与当前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对应的投影距离和角聚焦电位值之间的关系的特性曲线。角聚焦控制部分400b通过利用这种特性曲线,获得与检测的投影距离对应的角聚焦电位值,并输出对于角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b的驱动指令。

这样,对于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能够根据利用投影距离传感器95检测的投影距离信息,进行角聚焦的自动调节。于是,按照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的安装状态,自动调节角聚焦。此外,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通过参照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以及投影距离信息,执行角聚焦的自动调节。于是,按照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的安装状态和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投影图像的图像质量可被设定成最佳状态。

注意,尽管在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中,通过使用户按下聚焦按钮,执行角聚焦的自动调节处理,不过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通常,利用投影距离传感器95检测投影距离,在变焦电位值已变更的情况下,或者在投影距离已变更的情况下,显示处理设备400可按照投影距离和变焦电位值,而不是按照用户的操作,自动调节角聚焦。

此外,尽管由于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具有变焦调节功能,因此在进行角聚焦的自动调节时,不仅参照投影距离信息,而且参照变焦电位值,不过并不局限于此。如果是不具有变焦调节功能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那么预先保存的特性曲线变成一条,可以只根据投影距离信息,获得角聚焦电位值。

<2.3.图像质量调节过程的例子>

下面,说明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的图像质量调节的过程的例子。图20是表示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的图像质量调节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下面说明的图像质量调节过程是在进行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的安装时进行的过程的例子。

首先,在步骤s2100,用户在规定的位置处布置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在本实施例中,可按照图9中所示的流程图,进行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的布置过程。

当完成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的布置时,之后在步骤s2200,用户开启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的电源,之后在步骤s2300,按下图像质量调节图案显示按钮“图案”。据此,在步骤s2400,显示处理设备200把图案画面投射到投影面scr上。该图案画面可被设定成图13中所示的图案画面。然而,由于在本实施例中,角聚焦被自动调节,因此可以省略角聚焦调节用图案pattern_ca~patterncd。

之后,在步骤s2500,用户判定是否进行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的调节。如果用户未按下变焦按钮(s2500:否),那么处理进入步骤s2700。另一方面,在用户按下变焦按钮(s2500: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2600,显示处理设备400按照用户进行的箭头按钮的操作,向变焦透镜驱动电路50c输出驱动指令,从而移动变焦透镜14的位置。当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的调节终止时,用户按下选择按钮。

之后,在步骤s2700,用户判定是否进行投影图像的后聚焦的调节。如果用户未按下聚焦按钮(s2700:否),那么处理进入步骤s3000。另一方面,在用户按下聚焦按钮(s2700: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2800,显示处理设备400进行后聚焦的自动调节处理。可按照图14中所示的流程图,进行后聚焦的自动调节处理。

在后聚焦的自动调节处理终止之后,在步骤s2900,用户酌情操纵箭头按钮,进一步调节后聚焦。此时,显示处理设备400按照用户进行的箭头按钮的操作,向后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a输出驱动指令,从而移动后聚焦透镜16的位置。当后聚焦的调节终止时,用户按下选择按钮。

之后,在步骤s3000,用户判定是否进行投影图像的角聚焦的调节。如果用户未按下角校正按钮(s3000:否),那么处理进入步骤s3200。另一方面,在用户按下角校正按钮(s3000: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3100,显示处理设备400根据投影距离传感器95检测的投影距离信息,进行角聚焦的自动调节。

图21是表示角聚焦的自动调节的处理例子的流程图。当进行角聚焦的自动调节时,首先,在步骤s3110,显示处理设备400检测当前的变焦电位值。随后,在步骤s3120,显示处理设备400利用插值计算,计算与当前的变焦电位值对应的特性曲线,所述特性曲线是如图19中所示表示投影距离和角聚焦电位值之间的关系的特性曲线。

之后,在步骤s3130,显示处理设备400读取投影距离传感器95检测的投影距离信息。之后,在步骤s3140,显示处理设备400根据利用步骤s3120获得的特性曲线,通过运算,获得与当前投影距离对应的角聚焦电位值。之后,在步骤s3150,显示处理设备400向角聚焦透镜驱动电路50b输出驱动指令,以便把角聚焦透镜12移动到计算的角聚焦电位值的位置。这样,完成角聚焦自动调节处理。当角聚焦的自动调节终止时,用户按下选择按钮。

返回图20,在角聚焦的自动调节终止之后,接着在步骤s3200,用户判定投射到投影面scr上的投影图像的像框是否未变形。在判定在像框中存在变形的情况下(s3200:否),处理进入步骤s3300,用户通过物理变更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的布置状态,进行像框的变形调节。可按照图15中所示的流程图,进行用户进行的像框的变形调节。由于在像框的变形调节终止之后存在投影画面大小或者投影图像的焦距改变的可能性,因此处理返回步骤s2500,按照上述流程,重复各个步骤的操作或处理。最后,在步骤s3200,在投影图像的聚焦处于适当状态,并且用户判定不存在像框的变形的情况下(s3200:是),图像质量调节终止。

注意,由于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被构造成以致自动进行后聚焦和角聚焦,因此在图20中所示的流程图中,后聚焦的调节和角聚焦的调节的顺序可被切换。

如上所述,按照与本实施例相应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角聚焦和后聚焦被自动调节。于是,即使是其中用户进行的聚焦调节比较困难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也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投影图像的聚焦调节。特别地,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包括用于检测投影距离的投影距离传感器95,并且能够根据检测的投影距离信息和当前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适当调节角聚焦。于是,按照本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能够图像质量高地投射用户期望的画面大小的投影图像。

<3.总结>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以产生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

例如,尽管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短焦式投影仪设备300不具有预置自动调节功能,不过,它也可以具有按照第一实施例的短焦式投影仪设备100的预置自动调节功能。

另外,记载在本说明书中的效果仅仅是例证和示范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换句话说,连同基于本说明书的效果一起,或者代替基于本说明书的效果,按照本公开的技术可以表现出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其它效果。

另外,也可如下构成本技术。

(1)一种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包括:

光源;

照明光学系统,所述照明光学系统把从光源发出的光束均匀照射到图像调制元件的成为一次像面的表面上;

投影光学系统,所述投影光学系统能够被设置在非常接近于投影图像的焦距的距离处,所述投影光学系统放大并把由图像调制元件调制的一次像面的图像信息投影到成为二次像面的投影面上;和

角聚焦控制部分,所述角聚焦控制部分能够把投影图像的至少角区域的焦距自动调节到与投影图像的投影距离对应的焦距。

(2)按照(1)所述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

其中角聚焦控制部分被构造成能够把至少角区域的焦距自动调节到与投影图像的投影距离和放大倍率对应的焦距。

(3)按照(1)或(2)所述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

其中角聚焦控制部分被构造成根据和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对应的投影距离与角区域的焦距之间的相关性,把角区域的焦距自动调节到和投影图像的投影距离对应的焦距。

(4)按照(1)-(3)任意之一所述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

其中设定通过使角区域的焦距与投影距离关联而保存的至少一个预置值,角聚焦控制部分被构造成按照用户选择的预置值,自动调节角区域的焦距。

(5)按照(1)-(4)任意之一所述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

后聚焦控制部分,所述后聚焦控制部分能够调节投影图像的至少中央区域的焦距,和变焦控制部分,所述变焦控制部分能够调节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

其中预先设定通过按照投影图像的投影距离相互关联中央区域的焦距、角区域的焦距和放大倍率而保存的至少一个预置值组,和

其中后聚焦控制部分、角聚焦控制部分和变焦控制部分被构造成按照用户选择的预置值组,自动调节中央区域的焦距、角区域的焦距和放大倍率。

(6)按照(5)所述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

其中预置值组能够由用户设定。

(7)按照(1)-(6)任意之一所述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还包括:

检测投影距离的投影距离检测部分,

其中角聚焦控制部分被构造成按照检测到的投影距离,对角区域的焦距进行自动调节。

(8)按照(7)所述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

其中角聚焦控制部分被构造成通过获得与待设定的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对应的相关性,并获得与投影距离对应的角区域的焦距,根据与预先保存的投影图像中的至少两个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对应的投影距离和角区域的焦距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自动调节。

(9)按照(2)-(8)任意之一所述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

其中角聚焦控制部分被构造成在存在投影图像的放大倍率的变更的情况下,自动调节角区域的焦距。

(10)按照(1)-(9)任意之一所述的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

其中角聚焦控制部分被构造成能够按照用户的操作,进一步调节角区域的焦距。

(11)一种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把放大并投影到非常接近于投影面的距离之处的投影图像的至少角区域的焦距自动调节到与投影图像的投影距离对应的焦距。

[附图标记列表]

10投影光学系统

12角聚焦透镜

14变焦透镜

16后聚焦透镜

30照明光学系统

40光源

50驱动器电路

50a后聚焦透镜驱动电路

50b角聚焦透镜驱动电路

50c变焦透镜电路

60存储部分

70操作面板

80遥控器

90外壳

95投影距离传感器

100,300短焦式投影仪设备(投影式图像显示设备)

200,400显示处理设备

200a,400a后聚焦控制部分

200b,400b角聚焦控制部分

200c,400c变焦控制部分

200d预置值设定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