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镜附镜的卡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3249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镜附镜的卡合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的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眼镜附镜的卡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近视、远视或者其他视力障碍的人遮阳挡强光避免刺激眼睛,通常会在主镜(矫正眼镜)上配置附镜,附镜的镜片为太阳镜片。目前,附镜的结构有很多种,与主镜的结合定位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附镜是通过蝴蝶夹固定夹置在主镜上,或者通过挂勾固定挂置在主镜上,或者通过磁力固定吸附在主镜上。

现有的一种夹持式眼镜附镜,由镜片、中梁、前夹杆、后夹杆和扭簧组成,中梁的两端各固定组装一镜片,中梁的中央为转轴,前夹杆的前侧形成与转轴配合的轴套,借助转轴穿插在轴套中使中梁与前夹杆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组接在一起,前夹杆的后侧形成安装槽,前夹杆的左右两边向下形成第一夹脚,后夹杆的中央向上拱起形成按压部,后夹杆在按压部的两边形成连接部,后夹杆在连接部的外端向下形成与第一夹脚配合的第二夹脚,扭簧具有一个中间按压端、两个环绕部和两个抵压端,两个环绕部穿套在后夹杆的连接部上,中间按压端抵靠在后夹杆的按压部前侧,抵压端抵卡在前夹杆的安装槽中。

对于现有的附镜中,形成弹性夹扣结构的后夹杆在组装连接于前夹杆时,后夹杆按压部两边形成用以套设扭簧的连接部,连接部需卡合在前夹杆后侧的安装槽中,就需在安装槽中设置枢轴,且需将连接部定位其中,对于金属结构的前夹杆,将安装槽中设置包覆组装连接部的枢座,或是在安装槽中设置两个连接部两端定位的嵌槽,使连接结构变复杂,且也会增加后夹杆上与扭簧配合时的安装难度。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眼镜附镜的中的后夹杆连接中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创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镜附镜的卡合结构,其使附镜中的弹性夹脚装配更方便,也可令附镜的整体连接结构更简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眼镜附镜的卡合结构,附镜包括镜片、中梁、前夹杆及弹性夹紧件,中梁的两端各组装一镜片,前夹杆前侧的两端分别形成与中梁配合的轴套,弹性夹紧件包括有弹性夹脚、压板及扭簧,弹性夹脚中部的转杆可转动的枢接在前夹杆后侧的卡合部中,弹性夹脚两侧弯折形成弹性夹爪,压板及扭簧配合安装在弹性夹脚的中部,卡合部包括在轴套的后方分别形成可令转杆卡入其中的卡槽,卡槽外侧形成供弹性夹爪伸出的开槽,卡槽包括在轴套后方设置的一突柱,突柱与轴套之间形成一上方开口的缺槽,轴套后侧的上方还延伸出一挡片位于缺槽上方,挡片与突柱之间的距离小于转杆的外径长度。

进一步,突柱与轴套的内侧面齐平,突柱与轴套之间形成的直条状的缺槽。

进一步,前夹杆为塑胶材质,轴套的后方向外侧延伸出延伸段,延伸段下方设置前夹脚。

进一步,前夹脚上套有塑胶脚套。

进一步,开槽位于卡槽与延伸段之间。

进一步,前夹杆中部的后方形成一底板,延伸段位于底板外,卡槽位于底板上。

进一步,弹性夹脚通过金属丝弯折成型。

进一步,弹性夹爪上套设有塑胶脚套。

进一步,中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塑胶连接片,塑胶连接片上形成定位的小孔,镜片上形成卡孔,通过铆钉穿过小孔并铆入卡孔中,使镜片固定在中梁的两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中的前夹杆采用塑胶件,在前夹杆后侧形成令弹性夹脚的转杆直接卡入的卡槽,附镜前夹杆中的卡合结构使附镜中的弹性夹脚装配更方便,也可令附镜的整体连接结构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省去弹性夹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2 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眼镜附镜的卡合结构,眼镜附镜包括镜片1、中梁2、前夹杆3及弹性夹紧件4。

其中,中梁2的两端各固定组装一镜片1,为了简化结构并使附镜整体轻质,此实施例的中梁2为金属棒。为了方便镜片1的组装,此实施例在中梁2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塑胶连接片21,塑胶连接片21上形成定位的小孔,镜片1上形成卡孔,可通过铆钉穿过小孔并铆入卡孔中,使镜片1固定在中梁2的两端。中梁2的中部则为转轴22。

前夹杆3为塑胶材质,前夹杆前侧的两端分别形成与转轴22配合的轴套31,令转轴22穿过两轴套31,借助转轴22穿插在轴套31中,使中梁2与前夹杆3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组接在一起。可以将中梁2相对前夹杆3转动而轻轻翻起,实现附镜的镜片1相对主镜向上翻的功能,避免不必要的反复摘取附镜,操作更加方便,适用性和方便性更强。

前夹杆3的后侧形成用以组装弹性夹紧件4的卡合部。前夹杆3的左右两边向下形成前夹脚33,两轴套31的后方分别向外侧延伸出延伸段32,前夹脚33设置于延伸段32下方处,为了避免刮伤主镜,本实施例的前夹脚33上套有塑胶脚套331。

弹性夹紧件4包括有弹性夹脚41、压板42及扭簧43。其中,弹性夹脚41采用金属材料,可通过金属丝弯折成型,弹性夹脚41中部形成转杆411可转动的枢接在前夹杆3的卡合部中,该弹性夹脚41两侧弯折形成两弹性夹爪412,压板42及扭簧43配合安装在弹性夹脚41的中部。扭簧43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弹性夹脚41中部的转杆411和压板42上,扭簧43具有一个中间按压端、两个环绕部和两个抵压端(图中未示出),两端的环绕部穿套在转杆411上,中间按压端抵靠在压板42前侧,抵压端抵卡在前夹杆3的卡合部中。按压压板42在扭簧的作用下可带动弹性夹脚41转动,使弹性夹爪412弹性张开,弹性夹爪412上均设有塑胶脚套413,从而防止刮伤主镜镜片。

弹性夹紧件4安装连接于前夹杆3后侧的卡合部中,在轴套31与延伸段32之间形成一个安装槽,在前夹杆3中部的后方形成一底板34,延伸段32位于底板34外,扭簧顶弛在该底板上。卡合部包括在两轴套31的后方分别形成可令转杆411卡入其中的卡槽35,卡槽35位于底板34上,卡槽35外侧形成供弹性夹爪412伸出的开槽36,开槽36位于卡槽35与延伸段32之间。卡槽35包括在轴套31后方设置的一突柱351,突柱351设在底板34上,突柱351与轴套31之间形成一上方开口的缺槽352,可令突柱351与轴套的内侧面齐平,突柱351与轴套31之间形成的缺槽为直条状的定位槽。轴套31后侧的上方还延伸出一挡片353位于缺槽352上方,挡片353与突柱351之间的距离稍小于转杆411的外径长度。当需要将弹性夹紧件4卡合组装入前夹杆3中时,将弹性夹脚41的转杆411的两端卡入卡槽35中,转杆411位于缺槽352内,而弹性夹脚41两侧的弹性夹爪412从开槽36中伸出,而扭簧43抵靠在两卡槽35之间。转杆411借助塑胶的弹性变形力,卡合入缺槽352后定位,当压板按压并在扭簧的作用下可令转杆411转动,进而带动弹性夹爪412张开,将主镜的镜片夹持前夹脚33与弹性夹爪412之间,令主镜镜片夹持其中。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借助前夹杆和弹性夹紧件4配合下夹置在主镜上,可使附镜与主镜牢固地结合为一体,弹性夹紧件中的弹性卡爪在压板按压下张开,实现夹持功能。本实用新型中的前夹杆3采用塑胶件,在前夹杆后侧形成令弹性夹脚41的转杆411直接卡入的卡槽,附镜前夹杆中的卡合结构使附镜中的弹性夹脚装配更方便,也可令附镜的整体连接结构更简单。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