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6652阅读:1826来源:国知局
防水镜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防水镜头,详而言之,关于一种防水效能良好的防水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摄影器材也日益精进,除了追求高解析度的影像品质之外,更希望有防水的功能。尤其是应用于车载上的摄影器材,例如倒车摄影机,其镜头通常装配于车体外经历风吹雨打。通常这类防水镜头会在本体前方增加一防水透镜以阻隔液体进入,惟,如此将需改变镜筒设计且使体积增大,且需重新设计透镜的组装位置,此外,多增加一透镜更可能会影响透光进而导致成像品质不佳。

因此,相关领域莫不积极投入防水镜头的研发。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前述技术特征的缺失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镜头,可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且不影响透镜组装位置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镜头包括:镜筒,具有本体、自该本体向外延伸的外扩部、形成于该外扩部中的容置槽;防水环,容设于该容置槽中并形成有二凸起部;第一透镜,设置于该镜筒中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及邻接该第一侧和该第二侧的第三侧,该第一侧抵靠该防水环且该第三侧抵靠该外扩部的内壁,以将该防水环封闭于该容置槽中。

该防水镜头还包括第二透镜,设置于该镜筒中并抵靠该第一透镜的第一侧。该第一透镜在该第二侧具有邻近该第三侧之处的缺口,该第一透镜的该第三侧抵靠该内壁以使该缺口与该内壁形成一凹槽。

该防水镜头还包括设置于该凹槽中的固定环,该固定环抵靠该第二侧及该内壁,以将该第一透镜夹置于该固定环与该防水环之间,其中,该固定环以点胶方式固定于该凹槽中。或者,该外扩部具有填入该凹槽中的一延伸段,以将该第一透镜夹置于该延伸段与该防水环之间,其中,该延伸段以热熔方式填入该凹槽中。

该防水环的凸起部凸出于该容置槽的开口,而该第一透镜设置于该镜筒中并抵靠该外扩部,以使该第一透镜的第一侧压迫该凸起部。

该二凸起部沿该防水环的径向方向间隔形成,该二凸起部的尺寸相同并相隔一距离,且各该凸起部朝该防水环的两侧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镜头的防水环由于设计有二凸起部,故可提升防水效能及可靠性,且镜筒上设置有容置该防水环的容置槽,故不会影响透镜组装位置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及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镜头的局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1 镜筒

10 本体

11 外扩部

111 内壁

112 延伸段

12 容置槽

121 开口

13 凹槽

2 防水环

21 凸起部

31 第一透镜

311 第一侧

312 第二侧

313 第三侧

314 缺口

32 第二透镜

4 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藉由特定的实施形态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也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实施形态加以施行或应用。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数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的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参阅图1A,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防水镜头,包括镜筒1、防水环2、第一透镜31、第二透镜32。图1B所示的防水镜头更包括固定环4。

镜筒1具有本体10、自本体10向外延伸的外扩部11及设于外扩部11中的容置槽12。如图1A及图1B所示,外扩部11的口径大于本体10的口径,且本体10自图式左侧至右侧口径渐缩,然不以此为限。

防水环2容设于容置槽12中,且防水环2形成有二凸起部21。如图1A及图1B所示,各凸起部21朝防水环2的两侧凸起,且二凸起部21沿防水环2的径向方向依序形成,尺寸大致相同并相隔一距离,呈双峰结构。

第一透镜31设置于镜筒1中并抵靠外扩部11,第二透镜32设置于镜筒1中并抵靠第一透镜31的第一侧311,且第一透镜31的第一侧311抵靠防水环2的凸起部21,以将防水环2封闭于容置槽12中。如图1A及图1B所示,第一透镜31的第三侧313抵靠外扩部11的内壁111,故可将防水环2大致上完全地封闭于容置槽12中。又,本实用新型不限制透镜的数量及配置,如图1A及图1B所示,防水镜头可包括多个透镜,例如,设于镜筒1中最外侧者为第一透镜31,紧接着为第二透镜32。

此外,配合参阅图2,设置防水环2于容置槽12中而尚未设置第一透镜31时,防水环2的凸起部21的朝第一透镜31的第一侧311的部位凸出于容置槽12的开口121;回到图1A及图1B,设置第一透镜31于镜筒1中且其第三侧33抵靠内壁111之后,第一透镜31的第一侧311压迫凸起部21以将凸起部21稍微压缩于容置槽12中,可形成防水结构。

此外,第一透镜31的第二侧312的邻近第三侧313处具有缺口314,而于第一透镜31的第三侧313抵靠内壁111时,缺口314与内壁111可形成一凹槽13。镜筒1的外扩部11可包括延伸段112,延伸段112向内弯折以填入凹槽13以将第一透镜31固定,其中,延伸段112可以例如热熔方式而弯折填入凹槽13。

再参阅图1B,固定环4设置于镜筒1的外扩部11中,并抵靠第一透镜31的第二侧312(其与第一侧311相反形成,并藉由第三侧313与第一侧311连接),以将第一透镜31夹置于固定环4与第二透镜32之间。如图1B所示,凹槽13供设置固定环4,再执行点胶作业以使固定环4能设置于凹槽13中。固定环4可辅助将第一透镜31压置于镜筒1中并抵靠外扩部11。

另外,需说明的是,除了上述第一透镜31及第二透镜32之外,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镜头还包括其他透镜在镜筒1中,如图1A及图1B所示,惟其结构和数量皆不以此为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镜头的防水环由于设计有二凸起部,即双峰结构,故可加强防水效果及可靠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镜头的镜筒设计有容置槽以容置该防水环,故对于透镜组装位置的精确度较无影响。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镜头可应用于如倒车摄影机等车载用途。

上述实施形态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项技术的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下,对上述实施形态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