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可更换眼镜脚的新型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0060阅读:1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可更换眼镜脚的新型眼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的一种简易可更换眼镜脚的新型眼镜。



背景技术:

眼镜是一种可以作为矫正视力或可遮挡外界强光或可在运动时起保护眼睛作用的简单光学器件,通常是由眼镜架和固定于眼镜架内的镜片组成,眼镜脚主要由眼镜框与镜脚组成,其中眼镜框与镜脚采用转动连接方式连接,通常是将眼镜框两旁延伸的凸耳与眼镜脚相应部位延伸的凸耳在连接后,利用专用螺丝刀固定螺丝贯穿镜框与眼镜脚相应凸耳的孔并将两者固定,即可实现镜脚旋转。

上述这种眼镜框与眼镜脚的连接方式极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螺丝与眼镜框和眼镜脚之间的孔有磨损导致不够稳固,甚至出现螺丝从孔中掉落的情况,这种眼镜镜脚在拆卸或安装时需要专业的人员,利用专业工具才能完成,耗时,不效率,成本高,并且也不方便后续的维修,且这种眼镜用途较为单一,款式比较传统,镜框和镜脚不能随意搭配。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使镜框与镜脚之间不易松脱,且能够自由拆卸与安装镜脚的眼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的应用于一种简易可更换眼镜脚的新型眼镜,包括带有镜片的镜框和安装在镜框两端的两个镜脚,在所述镜脚内侧的靠前端位置上下间隔凸设有两个凸耳,及在所述每个凸耳的内侧凸设有一凸部,所述镜框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外延伸有段衔接部,所述衔接部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孔,所述孔对应于所述两个凸部位置设置,所述每一镜脚上的所述凸部沿着所述眼镜框上的所述衔接部推入,使得所述两个凸耳相应的凸部切入眼镜框位于衔接部上的所述孔内。

为了进一步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镜脚上的所述两个凸耳之间贯穿所述镜脚形成一通孔。

为了进一步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镜脚的内侧上的所述两个凸耳的前端位置凹设有一段定位槽。

为了进一步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衔接部的末端位置至所述孔的位置对称凹设有两段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从所述孔略微向下倾斜至所述衔接部的末端位置。

为了进一步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两凸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衔接部的所述孔的长度小。

为了进一步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衔接部的孔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凸部的大小形状类似。

为了进一步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两段引导槽之间最小的宽度比所述两凸部之间的距离小,所述两段引导槽之间最大的宽度比所述两凸部之间的距离大。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镜脚内侧的靠前端位置上下间隔凸设形成两个凸耳,以及在在每个凸耳的内部凸设有一凸部,从而使得每一个镜脚的两个凸耳沿着眼镜框两旁延伸的一截衔接部推入,使两个凸耳相应的凸部进入眼镜框位在衔接部上的孔,即可使两个镜脚和眼镜框之间保持稳固连接,当在欲更换镜脚或是眼镜框只须将镜脚上的的两个凸耳任一侧稍外扳即可脱离眼镜框,而不破坏镜框与镜脚的结构,从而不会影响眼镜的使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是在两个凸耳之间的区域内上下贯穿镜脚形成一通孔,以使二镜脚的凸耳的相应凸部在切入眼镜框该衔接部相应部位的孔能获有合适的外扩弹性,实现镜脚与镜框之间快速的定位安装。

3、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二镜脚靠前一端位在两个凸耳的前端位置有一段定位槽,以使两个镜脚在引入眼镜框两旁延伸的衔接部上靠近镜框的一部分刚好稳固在定位槽内,以使得两个镜脚防止过度外翻。

4、本实用新型对从衔接部的最末端至孔的位置上下对称凹设两段引导槽,两凸部之间的距离比两段引导槽之间最小的宽度大,且比两段引导槽之间最大的宽度(靠近孔的位置)小,从而使得凸部进入孔能够实现吻合连接,而不容易脱离孔,同时,还可沿着衔接部上的两段引导槽的末端位置顺势推入入至眼镜框上位于衔接部的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镜框与镜脚未组合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镜框与镜脚未组合的部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镜框与镜脚组合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A部放大图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本具体实施的方向以图1方向为标准。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一种可简易更换眼镜脚的新型眼镜,主要由镜框1、两个镜脚2组成,其中,

镜框1的内部安装有镜片11,镜框1内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外延伸有段衔接部12,衔接部12的外端(背离眼镜框)的靠近端部位置设有上下贯通的孔13,从衔接部12的末端位置至孔13的位置对称凹设有两段引导槽14,该两段引导槽14从孔13略微向下倾斜至衔接部12的末端位置。

每个镜脚2内侧靠前端位置设置有两个凸耳21、两个凸部22、通孔23、定位槽24,其中,两个凸耳21上下间隔设置在镜脚2内侧靠前端位置;两凸部22是由两个凸耳21的内侧凸设而成,两凸部22对应于衔接部12的孔13设置,两凸部22之间的距离比衔接部12的孔13的长度小,同时两凸部22之间的距离比两段引导槽14之间最小的宽度大,且比两段引导槽14之间最大的宽度(靠近孔13的位置)小,凸部22的大小和形状与衔接部12的孔13类似,上述两凸部22进入孔13能够实现吻合连接,而不容易脱离孔13;通孔23是由左右贯穿镜脚2形成,通孔23位于两个凸耳21之间,该通孔23的宽度与两个凸耳21之间的距离相等;定位槽24设置在两个凸耳21的前端位置,该定位槽24是由从两个凸耳21的前端位置至镜脚2最前端端部凹设的一水平凹槽,定位槽24的宽度与两个凸耳21之间的间隙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镜脚安装与拆卸过程:眼镜框1两旁延伸的一段衔接部12沿着每一镜脚2的定位槽24慢慢滑动至内部,直至使得两个凸耳21上相应的凸部22,沿着衔接部12上的两段引导槽14的末端位置顺势推入至眼镜框1上位于衔接部12的孔13,此时凸部22切入孔13内,由于定位槽24为一凹槽,此时衔接部12上靠近镜框1的一部分刚好稳固在定位槽24内,从而可避免镜脚2过度外翻,同时,由于通孔23的作用,在两个凸耳21上的凸部22推入衔接部12上的孔13过程中,能使得两个凸耳21获得合适的外扩弹性,避免对两个凸耳21造成挤压,使得凸部22更好的进入衔接部12的孔13,实现镜脚2与镜框1之间快速的定位安装,当需要更换镜脚时,只需用手部使任一侧的凸耳21稍外扳动,使凸耳21上的凸部22脱离出眼镜框1上的衔接部12的孔13,即可在不损坏相应部位的情况将两个镜脚2拆取并更换新的镜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