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散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5263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色散镜头,色散镜头是可以给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或者其他光谱传感器使用的一种特殊镜头,主要目的是将LED白光或者卤素灯等复色光源,通过镜头后产生色散效应,在焦点范围空间上对应不同波长产生一系列焦点。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主要采用的镜头都是非球面镜头,非球面镜头的加工成本过高,直径相对过大。另外,一部分采用胶合镜制作的色散镜头装配复杂程度高,安装使用不够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色散镜头是针对这方面缺陷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色散镜头,其中,具体结构为:

所述的色散镜头,包括前组镜筒、中镜筒和光纤连接筒;所述前组镜筒内设置汇聚镜一、汇聚镜二、色散镜一、色散镜二、色散镜三、色散镜四;所述中镜筒内设置聚焦镜一、聚焦镜二、聚焦镜三、聚焦镜四、准直镜一、准直镜二;所述光纤连接筒内安装光纤接头底座,所述光纤接头底座上设置光纤接头。

上述的色散镜头,其中:所述汇聚镜一的前端设置平板框,所述平板框内设置平板,所述平板框外侧设置平板压圈。

上述的色散镜头,其中:所述汇聚镜一、汇聚镜二之间设置AB中间环,所述汇聚镜二、色散镜一之间设置BC中间环,所述色散镜一、色散镜二之间设置CD中间环,所述色散镜三通过设置在前组镜筒内的E压圈固定在前组镜筒内,所述色散镜四通过设置在前组镜筒内的F框固定在前组镜筒内,所述F框的一侧设置F压圈,另一侧设置F框压圈。

上述的色散镜头,其中:所述聚焦镜一的一侧设置G压圈,所述聚焦镜二、聚焦镜三之间设置HI压圈,所述准直镜一的一侧设置K压圈,所述中镜筒内设置L镜筒,准直镜二安装在L镜筒内。

上述的色散镜头,其中:所述前组镜筒、中镜筒之间设置连接环。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对传统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使用的镜头做了改进,采用多组镜片和胶合镜片,降低了镜头的成本。对镜头的设计上,将工作距离和量程做了更好的优化,实现了更大的工作距离和量程;1)色散镜头量程大;2)工作距离长;3)角度特性大。

附图说明

图1色散镜头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平板 2平板框 3平板压圈 4汇聚镜一 5前组镜筒 6 AB中间环 7汇聚镜二 8 BC中间环 9色散镜一 10 CD中间环 11色散镜二 12色散镜三 13 E压圈 14 F压圈 15 F框 16 F框压圈 17色散镜四 18连接环 19 G压圈 20聚焦镜一 21聚焦镜二 22 HI压圈 23聚焦镜三 24聚焦镜四 25中镜筒 26 K压圈 27准直镜一 28准直镜二 29 L镜筒 30光纤连接筒 31光纤接头底座 32光纤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色散镜头,镜头采用胶合镜头,生产成本更低,镜头直径更小。特殊的外型结构便于安装和装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色散镜头,包括前组镜筒5、中镜筒25和光纤连接筒30;所述前组镜筒5内设置汇聚镜一4、汇聚镜二7、色散镜一9、色散镜二11、色散镜三12、色散镜四17;所述中镜筒25内设置聚焦镜一20、聚焦镜二21、聚焦镜三23、聚焦镜四24、准直镜一27、准直镜二28;所述光纤连接筒30内安装光纤接头底座31,所述光纤接头底座31上设置光纤接头32。

所述汇聚镜一4的前端设置平板框2,所述平板框2内设置平板1,平板框2与平板1起到除尘作用;所述平板框2外侧设置平板压圈3;所述汇聚镜一4、汇聚镜二7之间设置AB中间环6,所述汇聚镜二7、色散镜一9之间设置BC中间环8,所述色散镜一9、色散镜二11之间设置CD中间环10,所述色散镜三12通过设置在前组镜筒内的E压圈13固定在前组镜筒5内,所述色散镜四17通过设置在前组镜筒5内的F框15固定在前组镜筒5内,所述F框15的一侧设置F压圈14,另一侧设置F框压圈16。

所述聚焦镜一20的一侧设置G压圈19,所述聚焦镜二21、聚焦镜三23之间设置HI压圈22,所述准直镜一27的一侧设置K压圈26,所述中镜筒25内设置L镜筒29,准直镜二28安装在L镜筒29内。所述前组镜筒5、中镜筒25之间设置连接环1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色散镜头,将工作距离和量程做了更好的优化,实现了更大的工作距离和量程;

1)色散镜头量程大:要将量程做大,镜头就需要更大的数值孔径,但是数值孔径的增大,会造成镜头的球差,本申请方案采用平分光焦度的原理,使用多片镜片,这样可以实现更大的数值孔径同时可以保证球差更小;

2)工作距离长:数值孔径更大,就会造成工作距离更短,采用平分光焦度的原理,使用多片镜片,这样可以实现更大的数值孔径同时可以保证球差更小,工作距离更长;

3)角度特性大:使用多片镜片组合,提供了镜头的精度特性,可以接受更大角度的入射光。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