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1851发布日期:2018-07-31 23:5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子装置中的模块的安装和拆卸机构,该电子装置能够在模块安装到电子装置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背景技术:

在诸如数字照相机等的摄像装置中,将从摄像元件输出的图像信号、图像信息等记录为数据文件。摄像镜头使光学像形成于摄像元件,并且对在摄像元件中通过光电转换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例如jpeg(jointphotographicexpertsgroup)等文件格式的压缩处理。

包括摄像装置的电子装置能够通过对诸如块等的模块进行组装来实现作为具有期望功能的、所谓的模块化组件式电子装置的电子装置,其中,通过将多个部件集中在一起使模块具有预定的功能。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在不使用紧固件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用于安装和拆卸模块的电磁装拆机构能够同时改善可用性并且确保模块固定的技术。

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能够使替换镜头安装到摄影装置的主体和从摄影装置的主体拆卸的技术。设置有供使用者将具有卡合爪部(112)的替换镜头安装到摄影装置的主体和从摄影装置的主体拆卸该替换镜头用的镜头安装部。使用者使可移动安装部从卡合爪部与可移动安装部的爪部(241)在光轴投影上不重叠的状态开始绕着光轴旋转。以该方式,可移动安装部在形成于固定安装部(220)的阴螺纹部和形成于可移动安装部的阳螺纹部螺合在一起时在光轴方向上朝向第一固定部(210)移动,并且爪部和卡合爪部彼此接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4-5089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1814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构造,包括电磁体重量的各附件模块的重量高。因此,存在使用者可能会误使电子装置落下的可能性,并且由于未设置物理保持件,所以存在落下时任何附件模块都可能从装置主体脱落的担心。此外,在模块组装式电子装置的情况下,取决于模块被如何组装,热源可能会变得集中,并且可能存在温度升高的问题。为了抑制温度升高,必须缩短该装置的操作时间,否则存在装置的功能和性能都变得受限的可能性。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构造中,尽管能够可靠地固定附件模块,但是由于可移动安装部的螺接移动以及可移动安装部的操作构件的安装,难以避免装置的尺寸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在第二装置可靠地安装到第一装置的情况下进行使用的小型电子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能够在将第二装置安装到第一装置的情况下进行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锁定构件,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并且在所述第二装置安装到所述第一装置时使所述第二装置固定到所述第一装置,其中,所述锁定构件具有第一接合部和操作部,所述第二装置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的第二接合部,所述操作部能够在锁定位置和锁定释放位置之间操作,当所述第二装置安装到所述第一装置时,通过被操作位于所述锁定位置的所述操作部使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彼此接合,当所述第二装置安装到所述第一装置时,通过被操作位于所述锁定释放位置的所述操作部使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之间的接合释放,并且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锁定释放位置时所述操作部从所述第一装置或所述第二装置的壳体的突出量大于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操作部从所述第一装置或所述第二装置的壳体的突出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以在第二装置可靠地安装到第一装置的情况下进行使用的小型电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从装置主体移除后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主视图以及沿着a-a部分截取的截面图。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状态转变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使用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从电子装置移除后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状态转变的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模块从装置主体移除后的、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模块从装置主体移除后的、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3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的背面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以分解的方式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锁定位置和未锁定位置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锁定构件与模块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18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模块安装到装置主体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20是示出图19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在未设置传热构件的情况下)。

图21是用于说明在径向上和推力方向上的爪部的接合关系的图。

图22是示出锁定构件的构造例的图。

图23是示出装置主体和模块的使用形态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24是示出图23中的具体例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图23中的具体例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6是示出装置主体和模块的使用形态的另一示例的立体图。

图27是示出图26中的装置主体和模块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8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模块从装置主体移除后的、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9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的后视图。

图30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锁定构件的立体图。

图31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在从背面侧观察时处于装置主体和模块彼此连接的锁定状态下的电子装置的图。

图32是沿着图31中示出的a-a部分和b-b部分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是能够以第二装置安装到第一装置的方式使用的模块化组件式电子装置。以下说明将基于这样的假设:第一装置是电子装置的主体,第二装置是模块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至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说明图。图1的(a)是电子装置从前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1的(b)是电子装置从后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在下文中,通过将被摄体侧定义为前侧来说明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

摄像部2固定到电子装置的主体部(在下文中,称为装置主体)1。摄像部2构成形成来自被摄体的光的像的摄像光学系统。摄像元件在装置主体1内安装于摄像部2的后侧。摄像元件是对光学像进行光电转换以产生图像数据的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等。安装有用于使摄像后产生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数字信息的诸如处理回路等的电子部件的主基板、互补基板等布置于装置主体1。

装置主体1的上面部设置有释放按钮4。能够在释放按钮4上进行两级按压操作。如果使用者在释放按钮4上进行半按压操作,则开始摄像准备操作(测光操作、测距操作等)。另外,如果使用者在释放按钮4上进行全按压操作,则开始被摄体的摄像操作,并且在记录媒介中记录所拍摄的图像数据。能够将记录媒介安装到收纳室5。

装置主体1的侧面部设置有用于电源和信号的输入和输出插口(未图示)并且覆盖有保护插口盖6。使用者能够打开插口盖6以将各种线缆插入输入和输出插口并且将线缆从输入和输出插口拔出。两个模块20安装到装置主体1的背面部。使用者能够通过进行转动锁定构件11的操作来拆卸附件模块20。锁定构件11能够在锁定位置与锁定释放位置之间操作。

例如,附件模块(在下文中,简单地称为模块)20包括以下模块。

·电源模块,其收纳作为电源的主电池(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

·外部i/o(输入和输出)模块,其具有与外部装置通信的连接器。

·nfc(近场通信)模块,其进行近场无线通信。

·通信模块,其在与外部装置的无线通信中发送和接收数据。

·扬声器模块,其输出音乐和操作音。

·麦克风模块,其输入声音。

·记录模块,其具有大容量,用于存储超过记录媒介容量的数据。

·显示器模块,其设置有液晶显示器(lcd)等。

·冷却部,其对由装置主体1或模块20产生的热进行蓄热。

使用者能够根据所需要的功能选择模块并且能够通过将期望的模块安装到装置主体1的背面部来使用该模块。

参照图2,将说明从装置主体1移除模块20。图2的(a)是从前侧观察模块20从装置主体1移除的状态时壳体的立体图。图2的(b)是从背侧观察一个模块20的移除状态时壳体的立体图。

使用者沿预定的方向、以预定的角度转动位于电子装置的边缘部(角边缘部)的锁定构件11的操作部11a,以使模块20从装置主体1移除。当从正面观察时,该预定的方向如同图2的(a)中用箭头所表示的是逆时针方向。操作部11a位于形成于电子装置的边缘部的缺口部3并且露出于外部。

设置多个爪部11b作为锁定构件11的环状部11d(参照图3的(b))内侧的接合部。在实施方式中,爪部11b位于环状部11d的四个位置。四个爪部10作为分别对应于多个爪部11b的接合部设置于装置主体1。能够通过使形成接合部的爪部11b和爪部10从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释放位置来释放模块20的安装,其中,在锁定位置当从前后方向观察时爪部11b与爪部10在投影中重叠,在锁定释放位置爪部11b与爪部10不重叠。即,当锁定构件11位于锁定位置时,多个爪部11b和多个爪部10进入互相接合的状态。当操作部11a位于锁定释放位置时,多个爪部11b和多个爪部10进入接合被释放的状态。

当锁定构件11位于锁定位置时,操作部11a不从模块20的壳体突出(参照图5的(a))。在实施方式中,当锁定构件11位于锁定位置时,操作部11a收纳在形成于装置主体1的壳体的缺口部3中并且不从装置主体1的壳体突出。

当锁定构件11位于锁定释放位置时,操作部11a从模块20的壳体突出(参照图5的(b))。在实施方式中,当锁定构件11位于锁定释放位置时,操作部11a不收纳在形成于装置主体1的壳体的缺口部3中并且还从装置主体1的壳体突出。

电气通信连接端子13b(图中的八个位置)在装置主体1侧从模块20露出。电气通信连接端子13b配置于锁定构件11的环状部11d的内侧,并且在模块20安装到装置主体1时,建立了与设置于装置主体1的电气通信连接销8(图中的八个位置)的电气连接。

传热构件14被配置为与电气通信连接端子13b相邻。在模块20安装到装置主体1的状态下,传热构件14被压配到装置主体1的散热板7。散热板7是释放由装置主体1内部的热源产生的热的散热构件。来自散热板7的热被传递到装置主体1与模块20之间的传热构件14。传热构件14通常包括由诸如铜或铝等的具有高传热率的材料形成的块,以及由挤出材料制成的板构件。在实施方式中,在传热构件14的内部收纳有由自由伸缩的弹性体制成的传热橡胶构件。传热橡胶构件具有粘着性和密合性、吸收装置主体1与模块20之间的接触面的任意倾斜并且展现良好的散热效果。传热橡胶构件的材料可以是硅酮橡胶等。

图3的(a)是模块20在从前侧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图3的(b)是模块20在从后侧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在实施方式中,将例示出收纳作为电源的主电池的电源模块,并且将详细说明电源模块的构造。

电源模块20为装置主体1和模块的各部分供给所需要的电压和电流。使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作为用于电源模块20的电池16,并且将其收纳在模块盖18中。传热板17绕在电池16的周围并且经由传热构件14以导热方式连接到装置主体1的散热板7(参照图2)。因此,能够通过使装置主体1内部产生的热从电池16的周围进一步扩散到模块外装部的周围来抑制装置主体1内部的局部温度升高。

半圆形传热构件14包括传热板构件14a和传热橡胶构件14b。传热橡胶构件14b收纳在传热板构件14a中并且利用双面胶带等固定到传热板构件14a。当模块20安装到装置主体1时,由自由伸缩的弹性体制成的传热橡胶构件14b能够保持被装置主体1的散热板7和模块20的传热板17两者加载的状态。使用传热橡胶构件14b带来良好的传热效果。然而,在传热橡胶构件14b对外装部露出的情况下,存在对诸如老化引起的变色和由于粘性导致的灰尘粘附引起的传热效果的劣化等的担忧。因此,实施方式中采用了由传热板构件14a保护传热橡胶构件14b的构造。凸缘形状14aa设置于传热板构件14a的整周。为了防止传热构件14从模块20脱落,接触保持件13保持传热板构件14a。

在仅打开传热构件14和传热板17的连接路径的状态下,使防尘片15介于接触保持件13与模块盖18之间并且被接触保持件13和模块盖18固定。以该方式,增强了模块20的防尘性能和防滴性能。接触保持件13具有供传热构件14插入的开口13a。半圆形的开口13a具有使传热构件14露出于模块外部的功能。接触保持件13的电气通信连接端子13b(图中的八个位置)露出于模块的外部并且在安装到装置主体1时与装置主体1的连接销8接触(参照图2的(b))。接触保持件13包括树脂部件,并且通过嵌入成形使多个电气通信连接端子13b一体化。电气通信连接端子13b被焊接并被利用线缆等(未示出)连接到电池16。

操作部11a和环状部11d一体地形成于锁定构件11。锁定构件11包括在环状部11d内周的四个位置处的爪部11b。锁定构件11的环状部11d介于接触保持件13的滑动面部13c与固定安装部12的凸缘部12c之间并且以能够滑动的状态嵌入该位置。为了改善耐久性并降低旋转期间的粗糙度,将挥发性滑动润滑脂(低摩擦)等涂布于环状部11d滑动所沿着的部分。在前后方向上在操作部11a沿周向上突出的两个位置形成凹部11c。模块盖18包括金属球体21和作为用于金属球体21的施力构件的弹性构件22。金属球体21被构造成与凹部11c接合并且使操作部11a的位置保持在锁定位置或锁定释放位置。

在固定安装部12的边缘部形成有多个通孔12a。多个螺钉19被插入通孔12a并且被紧固到形成于模块盖18的螺纹孔,因而完成模块的组装。

图4的(a)是装置主体1的主视图。图4的(b)是沿着图4的(a)中的a-a部分截取的截面图。各图均示出了模块20安装到装置主体1的状态。在固定到装置主体1的摄像部2内配置有多个透镜2a。摄像元件2b安装于透镜组的后侧并且对光学像进行光电转换以产生图像数据。主基板22和辅助基板23配置于透镜组和摄像元件2b的侧方并且安装有用于将摄像元件2b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数字信息的处理回路等。在主基板22上,安装有摄像部、图像处理部、供电切换回路、dc/dc转换器、系统控制部、串行接口(i/f)部、串行连接端子等。在辅助基板23上,安装有包括卡i/f部的记录媒介槽、外部电源输入端子等。

电池16占据模块20内部的最大部分。从绕在电池16周围的传热板17经由传热构件14建立了与装置主体1的散热板7之间的热连接。由于装置主体1内产生的热进一步从电池16的周围扩散到模块外装部的周围,所以能够抑制装置主体1内部的局部温度升高。

当从前后方向观察时,设置于锁定构件11的多个爪部11b和设置于装置主体1的多个爪部10在投影中重叠,并且模块20以安装状态保持于装置主体1。由于对应的爪部11b和爪部10可滑动地彼此嵌合,所以能够在不发生松动的状态下将模块20安装到装置主体1。o形环19配置在设置于装置主体1的爪部10的立壁与接触保持件13之间。以该方式,增强了装置主体1与模块之间的防尘性能和防滴性能。

参照图5,将说明模块20的状态。图5的(a)是示出多个爪部11b和设置于装置主体1的多个爪部10彼此接合并且模块20安装到装置主体1的锁定状态的图。图5的(b)是示出多个爪部11b和设置于装置主体1的多个爪部10之间的接合被释放并且模块20能够被移除的锁定释放状态的图。两图均示出从正面观察模块20的状态。

使用者在图5的纸面中沿逆时针方向以预定的角度转动操作部11a,以使模块20从装置主体1移除。使锁定构件11的爪部11b和装置主体1的爪部10从锁定位置转动到锁定释放位置并且进入在从前后方向观察时爪部11b和爪部10双方不重叠的状态。因此,能够释放模块20的安装。如图5的(b)所示,操作部11a突出成如下状态:在锁定释放位置,在前后方向上,操作部11a从装置主体1的投影面积的范围内露出(参照阴影部分)。此外,如图5的(a)所示,在锁定位置,操作部11a和模块20的壳体在投影中重叠的面积增加,并且操作部11a收纳在模块20的壳体中。如图5的(a)所示,在锁定构件11位于锁定位置时,操作部11a不从模块20的壳体突出。在实施方式中,当锁定构件11位于锁定位置时,操作部11a也不从装置主体1的壳体突出。如图5的(b)所示,当锁定构件11位于锁定释放位置时,操作部11a从模块20的壳体突出。在实施方式中,当锁定构件位于锁定释放位置时,操作部11a也从装置主体1的壳体突出。在锁定释放位置时操作部11a从模块20或装置主体1的壳体突出的突出量大于在锁定位置时操作部11a从模块20或装置主体1的壳体突出的突出量。

使形成于操作部11a的凹部11c和收纳于模块20的金属球体21接合,并且通过弹性构件22对金属球体21施力(参照图3)。因此,操作部11a被构造成保持在锁定位置和锁定释放位置。

图6的(a)是从前侧观察安装有多个模块的装置主体1的情况的立体图。图6的(b)是从前侧观察多个模块20从装置主体1移除的状态的情况的立体图。图6的(a)示出另一模块30安装于装置主体1与电源模块20之间的状态。将作为示例说明用于摄像的同步模块30。

在多个摄像装置同时进行摄像的情况下,同步模块30进行控制以防止因发送侧装置与接收侧装置之间发生时滞等导致失去一致性。同步模块30安装有微型计算机以及有线和无线接口部。同步模块30通过基于genlock(generatorlock)的外部同步对帧进行校正、实时共享动画(movie)时间码或者通过使用内置时钟进行时间轴的同步控制。

同步模块30在上面部具有操作按钮31。如果使用者按压操作按钮31,则安装有同步模块30的摄像装置作为管理其它摄像装置的控制和操作的主装置。其它摄像装置作为在主装置的单向控制下操作的从装置,并且为这些其它摄像装置分配任务。led32是用于识别的点灯部。由于led32仅为被识别为主装置的同步模块点亮,所以使用者能够容易地确认同步模块是主装置。同步模块30包括操作部11a,并且设置有相对于装置主体1的模块安装和拆卸机构。由于模块安装和拆卸机构与电源模块的情况相同,所以将省略其说明。

根据实施方式,模块在可拆卸地安装有模块的小尺寸电子装置中容易地安装和拆卸,并且能够可靠地安装模块。此外,能够避免热源在电子装置中的局部集中并且延长装置的操作时间。注意,尽管在实施方式中已例示了锁定构件11设置于模块20的构造,但是锁定构件11设置于装置主体1的形式也是可能的。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7和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7的(a)是从背面侧观察模块从根据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移除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的(b)是该状态下的分解立体图。在下文中,将仅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异,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部件使用与已经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相同的部件的详细说明。在之后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将以该方式同样地省略说明。

装置主体1包括锁定构件的操作部41。操作部41、环状部42和设置于环状部42内侧的爪部42b(四个位置)被形成为单独的部件。装置主体1包括用于操作部41的转轴45。操作部4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装置主体1的转轴45插接。为了减少会在使用者操作操作部41时发生的操作部41与其可以接触的装置主体1的部分的碰撞声音,由诸如聚缩醛(pom)或聚酰胺(pa)等的树脂形成操作部41。锁定构件的环状部42可滑动地嵌合处于环状部42介于装置主体1的滑动面46与固定安装部44的凸缘部44c之间的状态。

操作部41的轴嵌合部的外周形成有第一齿部41a。在环状部42的外周部的预定范围内形成有第二齿部42d。第一齿部41a和第二齿部42d在组装状态下彼此互相啮合(参照图8)。通过弹性构件43在预定方向上(图8中的逆时针方向)对环状部42施力。弹性构件43的一个端部安装到设置于环状部42的安装部42c,并且弹性构件43的位于相反侧的端部安装到设置于装置主体1的安装部。在固定安装部44的边缘部处形成有多个通孔44a,并且多个螺钉47插入多个通孔44a。插入通孔44a的螺钉47被紧固到装置主体1的螺纹孔。

图8是用于说明处于模块被移除状态的电子装置的图。图8的(a)是示出模块已被安装到装置主体1时的状态的图。图8的(b)是示出模块已从装置主体1移除时的状态的图。两图均示出从背面侧观察装置主体1的状态。

在模块20已被安装到装置主体1时的状态下,通过弹性构件43沿图8中的逆时针方向对环状部42施力。由于在操作部41中,第一齿部41a与环状部42的第二齿部42d啮合,所以传递了沿图8中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尽管模块20的爪部在图8中未示出,但是在从垂直于图8的纸面的方向观察时,环状部42的多个爪部42b与设置于模块20的多个爪部在投影中重叠,并且模块20被保持。即,已实现爪部彼此接合的位置关系。

当移除模块时,使用者进行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操作部41的操作。由于第二齿部42d与操作部41的第一齿部41a啮合并且连结,所以环状部42抵抗着弹性构件43的弹性力沿图8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弹性构件43处于拉伸状态。环状部42的多个爪部42b被转动到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当沿垂直于图8的纸面的方向观察时,爪部42b与设置于模块20的多个爪部在投影中不重叠。即,实现了爪部未彼此接合的位置关系,并且能够释放模块20的安装。如果使用者在未接合位置处释放施加于操作部41的操作力,则通过弹性构件43的弹性力使锁定的环状部4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使操作部41沿顺时针方向移动。

在实施方式中,当安装和移除模块时,使用者进行使设置于装置主体1的操作部41转动的操作。

如图8的(a)所示,当环状部42位于锁定位置时,操作部41从模块20的壳体稍微突出。在实施方式中,当环状部42位于锁定位置时,操作部41甚至从装置主体1的壳体稍微突出。

如图8的(b)所示,当环状部42位于锁定释放位置时,操作部41从模块的壳体突出的突出量增加。在实施方式中,当环状部42位于锁定释放位置时,操作部41从装置主体1的壳体突出的突出量也增加。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9的(a)是从前侧观察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9的(b)是从后侧观察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示出了四个模块20被安装到装置主体50的状态。

十字形状的肋50a形成于装置主体50的正面部。装置主体50的正面部被肋50a分割成左右上下的四个区域。模块20分别被安装到这四个区域。肋50a在模块安装到装置主体50时作为引导部,并且肋50a还具有增强装置主体50的刚性的功能。

装置主体50的正面部能够安装多个模块,并且图9示出了已安装照相机模块40和其它模块的状态。其它模块包括电源模块、外部i/o模块、nfc模块、通信模块、扬声器模块、麦克风模块、记录模块等。各模块的安装和拆卸机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同。

将作为示例详细说明安装到图9的(a)中的左上位置的照相机模块40。照相机模块40包括形成摄像光学系统的镜头2、诸如光圈等的光学构件以及摄像元件。照相机模块40中的控制部进行诸如自动变焦控制、自动焦点调节(af)、自动白平衡(awb)以及用于最优设定光圈值和快门速度、摄像元件感光度的自动曝光(ae)控制等的控制。通过图像处理回路处理摄像元件获取的图像信号,并且图像记录回路将图像信号记录在图像记录存储器等中。设置有具有不同焦距的数个不同类型的照相机模块40,并且使用者能够根据摄像的目的、通过将照相机模块40安装到装置主体1来使用照相机模块40。在照相机模块40安装到装置主体1的情况下,电子装置具有主要用于对动画和静止的图像进行摄像操作的规格。

如图9的(b)所示,装置主体1包括位于装置主体1的背面部的显示部51。该显示部51具有诸如lcd(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装置。显示部51用于确认被摄体图像以及再现和显示所拍摄的图像。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部51具有保护窗、触摸面板和显示面板。保护窗由强化玻璃或者诸如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等的具有高透光率的透明树脂形成,以保护显示面板和触摸面板不受刮伤和污染,并且保护窗的厚度等于或小于1mm。保护窗的外尺寸大于显示面板的外尺寸,以保护整个显示面板。触摸面板是静电电容型,并且触摸面板的布线由ito(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形成,其中ito是透明导电膜。尽管基板通常由玻璃形成,但是也能够使用由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等制成的塑料基板,只要塑料基板是透明的并且能够应对ito的退火温度等即可。

根据实施方式,可以实现模块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安装到装置主体而不引起小型化和薄型化方面的任何问题。此外,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使用目的定制电子装置。另外,能够处理由于故障等而需要更换模块或者简单地利用更换模块单元更新或改善模块的情况。即,由于能够以原本的形态使用装置主体,所以能够提供将对环境的影响也考虑在内的不昂贵的电子装置。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为了将模块200安装到装置主体100,能够通过转动锁定构件采用基于卡合方式的安装和拆卸。图10是从正面侧观察根据实施方式的安装有模块200的装置主体10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是从正面侧观察从装置主体100移除了模块200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从背面侧观察从装置主体100移除了模块200之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装置主体100的分解立体图。装置主体100是照相机模块,模块200是具有电池的电源模块。

装置主体100包括露出于前面的摄像部101。摄像部101包括诸如镜头和光圈等的形成摄像光学系统的光学构件,以及摄像元件。在下文中,装置主体100的壳体130的上表面被定义为第一表面s1。在与壳体130的前面实质垂直相交的多个侧面中,与布置有摄像部101的前面靠近的侧面被定义为第二表面s2,壳体130的不同于第二表面s2的侧面被定义为第三表面s3。注意,将在之后说明的连接部120布置于装置主体100的以露出方式布置有摄像部101的前面的相反侧的背面。因此,前述第一表面s1至第三表面s3是与上述的在装置主体100中的前面和背面不同的表面。在实施方式中,第二表面s2是在从正面侧观察时的右侧面,第三表面s3是在从正面侧观察时的左侧面。形成于前面的周围的表面s4是锥形表面。第二表面s2与第三表面s3不相邻,并且摄像部101位于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的附近。注意,仅需要使摄像部101位于装置主体100的前面的至少第一表面s1的附近(例如,位于中央上侧的位置等)。

锁定操作部141a和操作构件151和152被配置为装置主体100的壳体130的侧面部中的操作构件。锁定操作部141a是将在之后说明的与锁定构件141一体设置的锁定杆。锁定操作部141a布置于与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中的至少一者不相邻(不在附近)的第三表面s3附近。在实施方式中,由于锁定操作部141a配置于第一表面s1和第三表面s3的附近(边缘部),所以锁定操作部141a位于与第二表面s2不相邻的位置。如图10所示,在从前面侧观察装置主体100的情况下,在模块200安装到装置主体100的状态下,锁定操作部141a实质上在投影面积内。在图11的已释放了模块200到装置主体100的安装的情况下,锁定操作部141a如箭头r所表示那样移动到锁定操作部141a从投影面积的外部突出的位置。

操作构件151和152配置于第一表面s1。靠近锁定操作部141a的操作构件151是用于输出响应于使用者的操作的操作信号的操作构件,并且在实施方式中,操作构件151是在提供对被摄体摄像的指示时使用者所使用的释放按钮。此外,操作构件152是用于输出与操作构件151的操作信号不同的操作信号的操作构件。操作构件152配置于比操作构件151靠近摄像部101的位置、即靠近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的位置。

机架140、回路基板部150、散热部160、保持构件170和锁定构件141设置在由装置主体100的壳体130和背面板110形成的内部空间中(图13)。由回路基板部150产生的热能够经由散热部160扩散到模块200侧。

模块200包括能够通过卡合结合连接到装置主体100的壳体。模块200在连接到装置主体100的前面部中具有环状部201。多个爪部201a沿周向形成于环状部201并且分别与形成于锁定构件141的多个爪部接合。模块200具有在环状部201的内侧的连接部210。连接部210电连接到设置于装置主体100的连接部120(参照图12)。在实施方式中,模块200的连接部210是向前突出的插头,装置主体100的连接部120是插口。

设置于模块200的前面部的多个接合凸部230是配置于环状部201外侧的位于连接部210的左右两侧的接合销。分别对应于多个接合凸部230的接合凹部123(图12和图14)形成于装置主体100的背面,使得在安装模块200时,接合凸部230与接合凹部123接合。多个接合凸部230在使用者尝试将模块200安装到装置主体100时作为引导模块200的引导部,并且多个接合凸部230用于安全且可靠地建立连接部210的连接。此外,多个接合凸部230也用于保护连接部210。由于在以模块200的前面为基准的情况下接合凸部230的突出量大于连接部210的突出量,所以能够避免例如由模块200的落下导致的冲击直接施加到连接部210。此外,在模块200的与装置主体100接触的表面中形成有嵌合到设置于另一模块装置(未示出)的凸部的凹部240和250(图11)。由于在装置主体100中未设置对应于凹部240和250的凸部,所以能够依据连接来区分装置主体100与另一模块装置。之后将参照图26和图27说明另一模块装置。

图14是以部分分解的方式示出从背面侧观察的装置主体100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示出锁定构件141和散热部160的周边部的分解立体图。锁定构件141配置于壳体130与装置主体100的背面板110之间。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方式,在锁定构件141中锁定操作部141a、环状部141b和设置于环状部141b的多个爪部141c形成为一体部件。爪部141c是卡合爪。锁定操作部141a和环状部141b一体地转动。锁定构件141在锁定位置与未锁定位置(锁定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通过卡合结合建立与模块200的连接,在未锁定位置释放模块200的锁定。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方式,锁定构件141被构造成通过金属球体121和金属球体121的施力构件(弹性构件)122保持于锁定位置或未锁定位置。

图16是用于说明在从背面侧观察时锁定构件141的锁定位置和未锁定位置的截面图。图16的(a)示出了处于锁定位置的锁定构件141,图16的(b)示出了处于未锁定位置的锁定构件141。图17是示出从前面侧观察的锁定构件141与模块200之间的接合关系的立体图。图17的(a)示出了锁定构件141处于锁定位置的状态,图17的(b)示出了锁定构件141处于未锁定位置的状态。注意,未示出照相机100和模块200中与本发明的主旨没有直接关系的部分。

在锁定位置,锁定构件141处于多个爪部141c分别与形成于模块200的多个爪部201a接合的状态。此时,锁定操作部141a处于如下状态:在从前面侧观察装置主体100的情况下,锁定操作部141a不突出到投影面积外,并且在锁定位置的突出量小于在未锁定位置的露出量。如果使用者操作锁定操作部141a,并且使锁定构件141沿图16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则释放装置主体100与模块200之间的接合。此时,锁定操作部141a处于如下状态:在从前面侧观察装置主体100的情况下,锁定操作部141a突出到投影面积外。即,在锁定构件141的未锁定位置,形成为从锁定构件141伸出的锁定操作部141a从装置主体100的外形突出。

图18是示出模块200的构造例的分解立体图。模块200包括前面部212、基板部213、电池部216和盖构件218。设置于基板部213的连接部210穿过形成于前面部212的开口212a露出到外部。

在实施方式中,摄像部101配置于装置主体100的壳体130的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的附近,并且锁定操作部141a配置于第一表面s1和第三表面s3的附近(图10和图11)。例如,即使在配件安装到摄像部101的镜头的状态下,使用者也能够操作锁定操作部141a。配件包括例如镜头罩、增加摄像能够进行的视角的广角配件、能够进行鱼眼摄像的鱼眼配件等,并且配件能够安装到摄像部101。关于在模块200与安装有配件的装置主体100之间的安装和拆卸,不需要使用者进行复杂的操作。此外,当使用者操作锁定操作部141a以适用于小尺寸照相机模块时,使用者能够使对镜头的损害以及指纹对镜头前表面的附着最小化。

接下来,将参照图10至图16说明锁定操作部141a与操作构件151之间的关系。操作构件151配置于装置主体100的第一表面s1,并且将操作构件151的突出量表示为l1(参照图10)。根据实施方式的操作构件151是用于提供拍摄指示的由使用者使用的释放按钮,并且操作方向p是按压方向。

如果将锁定操作部141a的突出量表示为l2,则在图16的(a)中的锁定位置,锁定操作部141a从装置主体100的外形突出的突出量(在下文中,称为l2)实质上是零,该突出量等于或小于操作构件151的突出量。与此同时,在图16的(b)中的未锁定位置,锁定操作部141a的突出量l2大于操作构件151的突出量l1(l2>l1)。此时,锁定操作部141a位于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当从第一表面侧(上侧)观察装置主体100时,锁定操作部141a与操作构件151重叠。当使用者进行锁定释放操作时,使用者操作锁定操作部141a的方向是锁定操作部141a从第一表面s1突出的方向。

例如,可以假设在未锁定状态下已进行了释放操作并且已进行了摄像操作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如果装置主体100与模块200之间的连接被意外释放,则所拍摄的图像将因为未供电等原因而不能被记录。在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在未锁定状态(锁定释放状态)下对装置主体100的误操作。即,在锁定被释放的情况下,锁定操作部141a的操作方向实质上是操作构件151的操作方向(按压方向)的相反方向。如果使用者沿按压方向操作操作构件151,然后手指与锁定操作部141a误接触,则不会实现未锁定状态。因此,这有效地防止了误操作。此外,在未锁定状态下,以第一表面s1为基准,锁定操作部141a的突出量大于操作构件151的突出量。因此,能够防止在未锁定状态下使用者对操作构件151的释放操作。

此外,在装置主体100的第一表面s1上,操作构件152处于比操作构件151靠近摄像部101的光轴的位置。因此,在使用者操作操作构件152时,实质上不存在因手指与锁定操作部141a接触而引起误操作的可能性。注意,在摄像期间,该操作构件152的操作频率比操作构件151的操作频率低。即,在必须以在未锁定状态下更靠近锁定操作部141a的突出位置的方式配置在摄像期间操作频率更高的操作构件151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在未锁定状态下输入使用者的意外操作。

接下来,将参照图19说明从装置主体100到模块200的热传递。图19的(a)是示出模块200安装到装置主体100的状态的竖向截面图。图19的(b)是示出图19的(a)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20是示出图19的(a)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并且是用于说明未设置传热构件214的情况的图。

通过设置于装置主体100的背面部的第一安装部m1和设置于模块200的前面部的第二安装部m2进行模块200相对于装置主体100的安装。第一安装部m1具有在周向上形成的第一安装基准面ms1。此外,第二安装部m2具有以面对第一安装基准面ms1的方式在周向上形成的第二安装基准面ms2。第二安装基准面ms2对应于环状部201的前端面并且在锁定状态下与第一安装基准面ms1接触。

装置主体100包括散热构件107,该散热构件107设置成在第一安装部m1的内侧向后(模块200侧)突出并且超过第一安装基准面ms1。散热构件107是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散热板7同样的方式释放由装置主体100内部的热源产生的热的构件。

锁定构件141的爪部141c向后突出超过第一安装基准面ms1。模块200包括接触面201s,该接触面201s可以在模块200能够从后侧安装到装置主体100的状态下与爪部141c接合。接触面201s形成于环状部201并处于第二安装部m2中,并且接触面201s位于第二安装基准面ms2后方。在第二安装部ms2内侧形成有凹部206以减少与散热构件107的干涉。凹部206形成于第二安装基准面ms2后方,并且在凹部中配置有例如从散热构件107传递热的传热构件214。由于传热构件214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传热构件14相同,所以将省略对传热构件214的详细说明。

在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使散热构件107突出超过第一安装基准面ms1而使由金属材料等形成的散热构件107与装置主体100的壳体130分离。此外,散热构件107配置于在周向上形成的第一安装部m1的内侧。因此,能够确保足够的散热面积、增加爪部141c与接触面201s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改善强度。由于模块200中形成有凹部206,所以能够在模块200安装到装置主体100的状态下减少与散热构件107的干涉。在凹部中配置有传热构件214的情况下,传热构件214与散热构件107接触,然而,能够充分减少构件之间的干涉,只要传热构件214和散热构件107被构造成能够彼此弹性地接触即可。此外,在模块具有冷却部的情况下,装置主体100中产生的热通过凹部206蓄积。注意,尽管在实施方式中能够与爪部141c接合的接触面201s被例示为垂直于光轴方向的表面,但是接触面201s可以是相对于光轴方向呈任意预定角度的表面。此外,在如图20所示的模块200被构造成不包括传热构件214的情况下,在模块200已安装到装置主体100的状态下,在散热构件107与凹部206之间产生间隙。在该情况下,在模块200已安装到装置主体100的状态下,由于凹部206,还能够减少与散热构件107的干涉。

这里,将参照图11和图12详细说明散热构件107、连接部120、接合凹部123、锁定操作部141a、连接部210与接合凸部230之间的位置关系。在装置主体100的背面,连接部120布置于散热构件107的下方。因此,在模块200已安装到装置主体100的状态下,在模块200的前面,连接部210布置在凹部206的上方。利用该构造,能够使在如图10所示装置主体100的最常用的、第一表面s1面向重力方向的相反侧的正常位置(第一状态)下,从散热构件107扩散的热传递到连接侧的程度降低。

此外,在装置主体100的背面,接合凹部123设置于连接部120附近并且位于连接部120的外侧(位于靠近壳体130的外形的一侧)。此外,接合凹部123设置于装置主体100的背面的四个角部中的位于与锁定操作部141a相反的一侧的两个角部附近,连接部120介于这两个角部之间,并且这两个角部是与靠近锁定操作部141a的两个角部不同的角部。因此,在模块200的前面,在装置主体100已被安装到模块200、连接部210介于装置主体100与模块200之间的状态下,接合凸部230设置于连接部210的附近并且位于与模块200的面对锁定操作部141a的区域相反的侧。注意,实现了两个接合凸部230的切线实质上与连接部210的长度方向上的边平行的位置关系。利用前述构造,能够使装置主体100和模块200的外形尺寸最小化。此外,例如,在连接部210露出于外部的状态下,由于能够增加接合凸部230先于连接部210与外部接触的可能性,所以能够更有效地保护连接部210。

接下来,将参照图19说明防水和防止异物进入的对策。

在装置主体100的第一安装部m1的内侧形成有凸部126。凸部126的位置比第一安装基准面ms1靠内侧并且向后方(模块200侧)突出超过第一安装基准面ms1。凸部126沿周向形成为围绕连接部120。形成于作为转动构件的锁定构件141的爪部141c位于超过凸部126的外周侧并且在向后突出超过第一安装基准面ms1的位置向内伸出。即,在从光轴方向观察时与光轴垂直相交的径向上,爪部141c的一部分与第一安装基准面ms1处于相同的位置。爪部141c的一部分处于该部分与第一安装基准面ms1在平行于光轴的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水和异物进入使装置主体100和模块200紧固的爪部之间,并且能够防止爪部之间的接合关系松动。

当模块200安装到装置主体100时,环状部201的爪部201a和锁定构件141的爪部141c彼此接合。在第二安装基准面ms2与第一安装基准面ms1接触的状态下,爪部201a位于第一安装基准面、第二安装基准面与爪部141c之间。即,接触面201s是第二安装部m2中与爪部141c接触的接触面。

在第二安装部ms2的内周侧形成有用于减少与凸部126的干涉的退避部226。退避部226是超过第二安装基准面ms2向后凹的部分。在模块200已安装到装置主体100的状态下,凸部126进入退避部226。尽管在实施方式中退避部226可以具有u字形状以嵌合到凸部126,但是可以采用任意形状,只要凸部126能够退避到其中即可。例如,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在形成退避部226的壁面中,没有设置在与光轴平行的方向上的一部分壁面(例如,模块200中内侧方向的壁面)。此外,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如图20所示,在退避部226与凸部126之间的间隙中配置有例如具有密封功能的缓冲构件227。与未设置缓冲构件227的情况相比,利用该构造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水和异物侵入装置。

在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使用从锁定构件141向内伸出的爪部141c和从模块200向外伸出的爪部201a的钩状接合增强防水效果和防止异物侵入效果。锁定构件141的爪部141c在突出超过第一安装基准面ms1的位置向内伸出,锁定构件141的爪部141c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第一安装基准面ms1相同的径向位置,并且第一安装基准面和第二安装基准面彼此接触。另外,通过形成在内侧超过第一安装基准面ms1的凸部126,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水和异物的侵入,并且保护装置主体100的连接部120和模块200的连接部210。注意,尽管在实施方式中已例示出建立装置之间电连接的连接部,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方式可以适用于具有进行热连接等的各种连接构件的电子装置。

参照图10至图17、图21和图22,将说明锁定构件141的爪部141c与模块200的爪部201a之间的接合关系以及用于防止爪部141c与爪部201a之间的松动的对策。图21的(a)示出了在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上观察时锁定构件141的爪部141c和模块200的环状部201的爪部201a彼此接合的状态。图21的(b-1)和图21的(b-2)示出了在从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时爪部141c与爪部201a接合时的位置关系。图21的(b-1)示出了爪部彼此接合的状态,图21的(b-2)示出了模块200的环状部201的爪部201a。图22例示出了锁定构件141。图22的(a)是装置主体100的后视图,图22的(b)是示出锁定构件141的立体图。尽管在图22中示出的另一示例中爪部141c实质上等间距地形成于环状部141b中的六个位置,但是能够任意设定爪部141c的数量。

锁定构件141的环状部141b包括沿周向实质上等间距地形成的多个爪部141c。多个爪部中的第一爪部141c1(图14)形成于锁定操作部141a的相反侧并且环状部141b介于第一爪部141c1与锁定操作部141a之间。换言之,锁定操作部141a与第一爪部141c1被形成为:在锁定操作部141a的一部分与第一爪部141c1的一部分在环状部141b的径向上彼此重叠的状态下从环状部141b伸出。第三爪部143c3形成于在环状部141b中与第一爪部141c相面对的位置。

模块200的环状部201形成有与锁定构件141的第一爪部141c1接合的第二爪部201a2(图11)以及与锁定构件141的第三爪部141c3接合的第四爪部201a4。如图21的(a)中的环形架2001中所示,在当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观察时锁定构件141从未锁定位置向锁定位置移动的方向上,第二爪部201a2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的厚度以阶梯方式增加。如果锁定构件141朝向锁定位置转动,则第一爪部141c1移动越过锥形部并且向第一爪部141c与第二爪部201a2接合的位置移动。即,能够通过在周向(径向)上形成锥形部减少或消除在锁定操作时径向上的松动。此外,如图21的(b-1)和图21的(b-2)所示,在第二爪部201a2中形成有厚度在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上变化的倾斜部2101。能够通过在平行于光轴的方向(推力方向)上形成锥形部减少或消除在锁定操作时光轴方向上的松动。注意,由于其它爪部201a也具有与图21中示出的形状相同的形状,所以将省略对其它爪部201a的详细说明。

在模块200已安装到装置主体100的状态下,水、异物等最有可能进入的位置是锁定操作部141a在锁定构件141的周向上的位置。因此,就抑制水等侵入装置主体100而言,将第一爪部141c设置在锁定操作部141a附近是有效的。以该方式,增强了锁定构件141在锁定位置的防水性能。

在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在周向上等间距地配置多个爪部来抑制装置主体100与模块200之间的松动。此外,能够在使用者尝试将模块200从装置主体100拉开时分散施加到爪部的力(剪切力),从而避免过大的力作用于爪部。

此外,第二爪部201a2和第四爪部201a4(图11)在垂直于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最大厚度,并且在实施方式中第四爪部201a4具有比第二爪部201a2大的最大厚度。通过使在径向上彼此面对的两个爪部中的一者的厚度增加容易地消除了松动。此外,能够使可以作为水等的进入路径的、位于锁定操作部141a的形成位置处的装置主体100与模块200之间的间隙最小化,这作为防滴对策和防尘对策是有利的。

图23是示出延长模块300连接至并用于安装到装置主体100的电源模块的示例的图。延长模块300包括第一接口部301、线缆302和第二接口部303。例如,能够通过利用延长模块300延长装置主体100和与前述模块200相比具有更大电源容量的电源模块500来延长装置的操作时间。由于这样的使用形式是可行的,所以改善了对使用者的便利性。图24和图25示出了具体的示例。

在电源模块500中的与第二接口部303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凹部501。多个凸部303a(图24)被设置为在处于电源模块500和第二接口部303之间的连接状态下的第二接口部303中的分别对应于多个凹部510的位置处伸出。利用该构造,例如能够防止相同类型的模块连接,从而防止不允许连接的模块彼此连结。

图26和图27是例示出介于装置主体100与电源模块200之间的中继模块700的图。在中继模块700的背面部形成有多个凸部701(图26)。在处于中继模块700与电源模块200之间的连接状态下的电源模块200中的分别对应于多个凸部701的位置处形成有凹部240和250(图27)。利用该构造,能够防止不允许连接的模块彼此连结。注意,尽管参照图23至图27说明了在各模块的接口部处未设置诸如前述装置主体100的散热构件107等的散热构件的构造,但是可以采用设置有散热构件的构造。例如,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中继模块700与模块200的接触面包括散热构件,该散热构件以与装置主体100的散热构件107相同的方式对应于模块200的凹部206突出。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将仅说明本实施方式与第四实施方式的差异,通过使用已用的附图标记,将省略与第四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部件的详细说明。对于模块200相对于装置主体100的安装,通过使锁定构件转动,能够实现基于卡合方式的安装和拆卸。

图28是在从正面侧观察从装置主体移除模块200的状态的情况下的立体图。装置主体100是照相机模块,模块200是具有电池的电源模块。

模块200包括能够通过卡合结合连接到装置主体100的壳体。模块200在用于连接到装置主体100的前面部侧具有环状部201。在环状部201中以与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前述模块200中相同的方式在周向上形成多个凸部201a,并且在实施方式中,总共六个凸部201a在周向上实质上等间距地形成。爪部201b以从凸部201a进一步伸出的方式形成于四个凸部201a处并超过凸部201a,并且模块200从中心开始的径向突出量在爪部201b处比在凸部201a处大。当模块200连接到装置主体100时,凸部201a在平行于光轴的方向(与模块200的接合凸部230的突出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具有台阶部。通过台阶部形成槽部201c。在与光轴方向平行的前述方向上,例如,槽部201c形成于这样的位置的背面侧:爪部201b被形成为从该处伸出。换言之,爪部201b和槽部201c在光轴方向上彼此重叠。槽部201c与形成于装置主体100侧的锁定构件141处的多个爪部接合(参照图30:141c)。

在根据实施方式的模块200中,与前述第四实施方式相比,通过设置沿环状部201的径向突出的爪部201b,使模块200的爪部201b与装置主体100的将在之后说明的锁定构件141之间的径向上的嵌合量增加。利用该构造,在装置主体100与安装到装置主体100的模块200一起落下时的冲击强度和在对模块200施加负载时的静压强度增加。因此,在通过锁定构件141锁定装置主体100与模块200之间的连接的状态下,能够防止装置之间的连接被释放(脱落)。

设置于模块200的前面部的多个接合凸部230是分别配置于环状部201外侧且在连接部210左右两侧的接合销。在装置主体100的背面形成有分别对应于多个接合凸部230的接合凹部123(图12和图14),并且在安装模块200时接合凸部230与接合凹部123接合。多个接合凸部230在使用者将模块200安装到装置主体100时作为提供引导的引导部并且允许连接部210的安全且可靠的连接。此外,接合凸部230还用于保护连接部210。由于以模块200的前面为基准时接合凸部230的突出量大于连接部210的突出量,所以能够避免例如由模块200的落下导致的冲击直接施加到连接部210。接下来,与前述第四实施方式相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接合凸部230的直径尺寸与基部的朝向前端(突出)部的直径尺寸不同,并且以使台座230a的尺寸成为最大的方式形成接合凸部230的直径尺寸。在装置主体100中形成有能够嵌合到接合凸部230的具有台阶的接合凹部123。利用该构造,不仅能够使接合凸部230与接合凹部123之间的接合状态稳定而且能够改善接合凸部230的强度。

图29是根据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100的后视图。此外,图30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100中的锁定构件141的立体图。如图29和图30所示,六个爪部141c沿锁定构件141的环状部141b的周向实质上等间距地形成。注意,爪部141c的数量不限于六个并且能够被设定为任意数字。与前述第四实施方式相比,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构件141中形成有超过环状部141b的内周面在外径方向(远离环状部141b的中心的方向)上凹陷的槽部141d和嵌合部141e。

如果在锁定构件141位于锁定释放位置的情况下模块200安装到装置主体100,则模块200的多个爪部201b位于(插入)锁定构件141的槽部141d。通过操作锁定构件141,使得锁定构件141从该状态移动到锁定位置,从而使模块200的爪部201b移动到锁定构件141的嵌合部141e。将参照图31和图32说明该状态。

图31是在从背面侧观察时根据实施方式的装置主体100和模块200已连接的处于锁定状态的电子装置的图。图31未示出模块200的不需要说明的部分。此外,图32是部分截面图。图32的(a)和图32的(b)分别是沿着图31中示出的a-a部分和b-b部分截取的截面图。

如图32的(a)所示,通过使模块200的爪部201b和装置主体100的爪部141c彼此接合将模块200固定到装置主体100。此时,与前述第四实施方式相比,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锁定构件141中新设置了槽部141d和嵌合部141e。当锁定构件141位于锁定位置时,这引起了爪部201b(或者突出部201a)与爪部141c接触的面积增加。此外,保持构件170与爪部201b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增加。

利用该构造,在装置主体100与模块200彼此连接时,通过锁定构件141,能够防止装置之间的连接在锁定状态下被释放(脱落)。注意,如图32的(a)所示,在实施方式中,以使锁定构件141能够在锁定构件141介于保持构件170与背面板110之间的状态下转动的方式设置间隙x。通过设置间隙x,能够减小当锁定构件141转动时锁定构件141与其它构件之间的滑动摩擦。

此外,如图29所示,与锁定构件141的环状部141b的内周面接合的多个立壁部170a被形成为在保持构件170中在周向上实质等间距地延伸。注意,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保持构件170中形成有总共六个立壁部170a的情况,但是立壁部170a的数量不限于此并且能够被任意设定。

如图32的(b)所示,立壁部170a被形成为向后(模块200侧)伸出,使得从环状部141b的内侧对环状部141b的内周面侧施加预定的压力。因此,能够利用立壁部170a抑制锁定构件141的环状部141b的变形,并且即使在过大的力施加于模块200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锁定构件141从背面板110脱落。

注意,本发明的构造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改变材料、形状、尺寸、形态、数量、配置位置等。

附图标记说明

1装置主体(摄像装置)

11锁定构件

14传热构件

16电池

17传热板

20附件模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