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影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8005阅读:18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影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影箱。



背景技术:

在室内用照相机拍摄物品时,为了得到理想的拍摄效果,必须在拍摄物品诸位设置均匀、亮度很高的灯光,并且,在拍摄不同类型的物品时,光线的柔软程度最好能根据不同的拍摄物品进行调节,确保被拍摄物品上面没有阴影或者不会造成明暗相差过大。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上述拍摄喜爱哦过,通常在被拍摄物品周围放置多个摄影灯进行照明,这样的方式通常采用摄影箱进行拍摄。

但是传统的摄影箱中,摄像头是固定的,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也是固定的,所以其只能拍摄实物的静态图片或单视角的图片,不能更好的展示所拍摄的物品。现有技术中大多是在摄影箱内设置多个摄像头,从而实现对实物的不同角度的拍摄。如申请号为201520517327.6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摄影箱,包括上箱体、前箱体、连接固定杆、夹持装置、LED杀菌灯和控制器,其中上箱体上开设有上摄影孔,前箱体上开设有前摄影孔,上摄影孔和前摄影孔上均附有遮光布,当需要对实物拍照时,可根据需要选择揭开上摄影孔或下摄影孔上的遮光布机即可对实物进行不同角度的拍摄。但是,由于摄影孔是设置在固定的地方(如上箱体或下箱体),所以这种方式只能在几个固定的方位对实物进行拍摄,而不能根据客户需要对实物进行各个角度的拍摄甚至对实物进行3D摄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影箱,解决了不能使得位于摄影箱内的摄像头根据不同角度进行摄像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摄像箱,包括箱体以及位于箱体内的空腔,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摄像装置,空腔内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以及与开口铰接的侧盖,空腔内与侧盖垂直的两侧内壁均为双层夹板,双层夹板之间形成有空隙,双层夹板靠近空腔一侧为玻璃板,间隙内设置若干灯管,移动摄像装置包括位于箱体顶部的通孔以及穿过通孔的直齿条,箱体内设置与直齿条连接的摄像头,直齿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竖直移动机构、供摄像头旋转的旋转机构和调角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得摄像头进行升降操作时,只需要启动位于箱体顶部的竖直移动机构即可使得摄像头在空腔内进行升降移动,通过旋转机构与调角机构可以使得摄像头在空腔内进行角度的调节与旋转,同时在使用摄像头时,可以通过开启侧盖后再次点亮灯管,灯管在空腔内照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竖直移动机构包括位于箱体顶部与直齿条齿动连接的第一电机,通孔内设置有供直齿条滑动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齿条在进行升降操作时,可以通过启动位于箱体顶部的第一电机带动直齿条进行齿动连接,同时在箱体供直齿条穿过的通孔内设置有可使得直齿条滑移的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直齿条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设置有固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位于空腔内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设置有固定杆可使得固定杆进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调角机构包括位于固定杆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三电机,第三电机上设置有第一旋杆,第一旋杆底部设置有第四电机以及与第四电机连接的第二旋杆,第二旋杆上设置有摄像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上设置的第三电机带动第一旋杆进行转动,在第一旋杆上设置有第四电机和第二旋杆,第二旋杆上设置有摄像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侧盖上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方便侧盖的开启与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通孔处设置有套筒,滑槽位于套筒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内设置有滑槽,直齿条与套筒内的滑槽接触,同时在套筒的侧壁设置有侧开口供第一电机与直齿条齿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解决了可使得位于摄影箱内的摄像头根据不同角度进行摄像操作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摄影箱的轴测图;

图2是摄影箱的剖视图一;

图3是摄影箱的剖视图二;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1、箱体;11、侧盖;12、白色玻璃板;13、直灯管;14、通孔;2、移动摄影装置;21、竖直移动机构;211、第一电机;212、直尺条;213、滑槽;22、旋转机构;221、第二电机;222、固定杆; 23、调角机构;231、第三电机;232、第一旋杆;233、第四电机;234、第二旋杆;24、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摄影箱,包括内设空腔的四棱柱状的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的顶板上的移动摄影装置2,箱体1的一个侧板上设置有开口以及与开口适配的侧盖11,并且,侧盖11沿竖直方向的一条侧边与开口铰接。其中开口的设置用于使用者将实物放入箱体1内或将实物从箱体1内取出。

如图2所示,箱体1与侧板所在侧板连接的两个侧板均由两层夹板组成,两层夹板中间设置有间隙,以其中一个具有间隙的侧板为例,其中相应于箱体1内的空腔的夹板设置为白色玻璃板12,另一层夹板上均匀布设有三层水平方向的直灯管13,直灯管13位于两个夹板的间隙内。当直灯管13通电后,可通过白色玻璃板12将箱体1内的空间全方位照亮。

如图3-4所示,移动摄影装置2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竖直移动机构21、旋转机构22、调角机构和固定设置在调角机构上的摄像头24。

其中竖直移动机构21包括固定设置在箱体1顶板上的第一电机211以及与第一电机211的转轴以直齿条传动的方式连接的直尺条212,直尺条212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中箱体1顶板上设置有一个通孔14,并且通孔14中固定穿设有一个竖直方向的滑槽213,直尺条212穿设于通孔14并与滑槽213滑移连接,当第一电机211动作时,可带动直尺条212上下移动。

直尺条212下端固定连接旋转机构22,旋转机构22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固定杆222以及带动固定管旋转的第二电机221,其中第二电机221固定连接在直齿条212的下端,第二电机221的转轴与直尺条212同轴,第二电机221的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固定杆222。当第二电机221转动时,第二电机221可通过自身的转轴带动固定杆222沿自身轴线旋转。

固定杆222下端固定设置有调角机构23,调角机构23包括固定设置在固定杆222下端的第三电机231、与第三电机231旋转连接的第一旋杆232、固定设置在第一旋杆232下端的第四电机233以及与第四电机233转动连接的第二旋杆234,上述摄像头24固定安装在第二旋杆234的底端。

其中,第三电机231的转轴与固定杆222的轴线方向垂直,第三电机231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一旋杆232的一端,第一旋杆232的轴线垂直于第三电机231的转轴,第一旋杆2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四电机233,第四电机233的转轴与第一旋杆232的轴线方向垂直,第四电机233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二旋杆234的一端,第二旋杆234的轴线与第四电机233的轴线垂直,第二旋杆234旋转所在的面与第一旋杆232旋转所在的面平行。

当实物被放入摄影箱内之后,第一旋杆232和第二旋杆234的旋转可调整摄像头24的竖直角度,固定杆222的旋转可调整摄像头24的水平角度,而直尺条212沿竖直方向移动可带动摄像头24上下移动,最终达到摄像头24的位置可灵活变换的目的,从而可通过摄像头24灵活的选取角度对实物进行拍摄或录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