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9769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镜头模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拍照摄像产品领域的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不断地朝着智能化发展,除了数码相机外,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也都配备了拍照摄像功能的镜头模组,以满足用户随时拍照的需要。

相关技术的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设置于所述镜头筒内的多个镜片、夹持于相邻两个镜片之间的遮光片或遮光板及设于底层镜片与所述镜头筒之间的压环,通过点胶的方式将所述按压环固定于所述镜头筒,从而实现所述镜片的固定。所述镜头筒包括主筒壁和由所这主筒壁向光轴方向延伸的副筒壁。

然而,相关技术中所述第一镜片通过其承靠部的边缘承靠于所述主筒壁,所述副筒壁抵接于所述承靠部,而所述承靠部为平面结构,该结构使得所述第一镜片承靠不稳定,所述镜头筒内的空气无法流动,而且所述副筒壁的内侧存在平面定向反射,进而影响所述镜头模组的光学性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镜头模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学性能好且稳定性高的镜头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头筒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内的至少一个镜片,所述镜头筒包括主筒壁和由所述主筒壁向光轴方向延伸的副筒壁,所述镜头筒包括内表面及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所述镜片包括充当成像区的主体部和由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的承靠部,所述副筒壁包括本体部和由所述本体部向像侧方向延伸的多个凸台,各所述凸台自本体部向像侧方向延伸的最高高度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承靠部的物侧面抵接于所述凸台。

优选的,各所述凸台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凸台呈环形阵列且彼此间隔排布。

优选的,所述凸台呈环形阵列连续排布。

优选的,所述凸台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设置的底壁和连接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副筒壁平行并固定于所述副筒壁的像侧,所述侧壁垂直于所述顶壁设置,所述底壁为向像侧方向倾斜的斜面。

优选的,所述底壁为平面结构或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凸台的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凸台自像侧至物侧方向在副筒壁上的投影为环形段。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在所述副筒壁设置向像侧方向延伸的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凸台,通过所述凸台压设抵接于所述镜片的承靠部,多个凸台之间形成间隙,使得所述镜头筒内空气可流动,不易起雾;且因所述凸台的间隔设计打散了所述副筒壁的像侧定向反射的杂光,从而提高了所述镜头模组的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镜头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镜头筒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中的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镜头模组的镜头筒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镜头模组100,包括镜头筒1和收容于所述镜头筒1内的至少包括一个镜片2的镜片组20。在本实施例中,镜片的个数为六片,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不同的数量的镜片。

所述镜头筒1包括主筒壁11和由所述主筒壁11向光轴方向延伸的副筒壁12。所述镜头筒1包括内表面13及与所述内表面13相对的外表面14。

具体的,所述副筒壁12包括本体部121和由所述本体部121向像侧方向延伸的多个凸台122,多个所述凸台122呈环形阵列且彼此间隔排布,或者呈环形阵列连续排布。优选的,各所述凸台122的结构相同。

所述本体部121围成通光孔15。更优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122呈环形阵列排布。

所述镜片2包括充当成像区的主体部21和由所述主体部21向外延伸的承靠部22。

所述主体部21正对所述通光孔13设置。

所述承靠部22的外侧抵接于所述主筒壁11的内表面13,形成承靠,所述副筒壁12压设于所述承靠部22设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承靠部22的物侧面抵接于所述凸台122,从而使得所述副筒壁12对所述镜片2形成多点接触承靠,而环形阵列排布的所述凸台122使得承靠稳定性更高。

请参图4所示,所述凸台122的结构可多种设计,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122包括顶壁1221、与所述顶壁1221相对设置的底壁1222和连接所述顶壁1221和所述底壁1222的侧壁1223。

所述顶壁1221与所述副筒壁12平行并固定于所述副筒壁12的像侧。所述侧壁1223垂直于所述顶壁1221设置。

所述底壁1222为向像侧方向倾斜的斜面。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壁1222为平面结构或弧形结构。

每个所述凸台122的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此处所述截面为由物侧到像侧方面的截面,即沿图4中A-A线方的截面。本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凸台122自所述本体部121向像侧方向延伸的最高高度位于同一水平面,如此使得凸台122延伸的最高点均与所述镜片的物侧面相抵接。

请结合图5所示,所述凸台122自像侧至物侧方向在所述副筒壁12上的投影为环形段,当然,其形状不限于此。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在所述副筒壁设置向像侧方向延伸的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凸台,通过所述凸台压设抵接于所述镜片的承靠部,多个凸台之间形成间隙,使得所述镜头筒内空气可流动,不易起雾;且因所述凸台的间隔设计打散了所述副筒壁的像侧定向反射的杂光,从而提高了所述镜头模组的光学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