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放大镜和手持放大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301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手持放大镜和手持放大镜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放大镜和一种手持放大镜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的手持放大镜具有一个手柄和一个放大镜框,该放大镜的透镜插入该放大镜框中。一般来说,该放大镜框与该手柄牢固地连接并且两者共同构成一个固定单元。如果有人想拥有具有不同折光力-并且由此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数-的多个手持放大镜,则每个手持放大镜具有其自身的手柄。在此,在该手柄处更换放大镜框不是简单易行的。

DE 10 2012 211 671 A1涉及一种眼科显微放大镜,该眼科显微放大镜具有一个透镜并且具有一个用于固持的、在支撑件处接收该透镜的透镜框。该透镜框可以具有一个夹状构型的透镜框区段,该透镜框区段环形地围绕该透镜的侧向边缘部分的一个区段。

US 2, 322, 441 A公开了一种具有透镜、框架和手柄的阅读放大镜。

DE 939 171 B涉及一种用于放大镜的边框,其中开缝的环的连接件由夹紧构件组成,两个环形末端通过夹紧而固持在这些夹紧构件之间。

DE 94 12 153 U1公开了一种架式放大镜,该架式放大镜包括一个具有向前自由伸出的放大镜的放大镜支撑件。

US 5, 999, 339 A涉及一种具有手柄和用于物体的紧固装置的放大镜。

DE 20 2009 006 883 U1公开了一种放大镜,该放大镜具有用于控制照明元件以及用于该照明元件的照明区域的空间定向的一个致动元件。

KR 1020100112763 A涉及一种具有固定的和可移动的透镜的光学单元。

CN202837675U描述了一种具有手柄和调节杆的放大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给出一种手持放大镜,其中,该放大镜框能够简单地更换成一个另外的放大镜框。该目的通过一种手持放大镜实现。该手持放大镜带有一个具有透镜的放大镜框、一个手柄以及一个与该手柄连接、用于固持该放大镜框的固持件,其中,该固持件形成为具有两个环形区段的张紧叉,该张紧叉在背向该手柄的一侧上开放,并且其中,该手柄具有一个用于推开该张紧叉的这两个环形区段的致动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给出一种具有多个放大镜框的手持放大镜系统,这些放大镜框分别具有一个带有不同折光力的透镜,在一个当前的手柄处可以选择性地简单地接收这些放大镜框。该目的是通过一种手持放大镜系统来实现的。该手持放大镜系统包括:一个手柄和一个与该手柄连接、用于固持放大镜框的固持件,其中,该固持件形成为具有两个环形区段的张紧叉,该张紧叉在背向该手柄的一侧上开放;以及多个分别具有一个透镜的放大镜框,其中,在不同的放大镜框中的透镜具有不同的折光力并且能够选择性地插入该张紧叉中,并且其中,该手柄具有一个用于推开该张紧叉的这两个环形区段的致动元件。

本实用新型还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有利的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放大镜具有一个放大镜框,在该放大镜框中接收并且固持一个透镜。该手持放大镜还具有一个手柄和一个与该手柄连接、用于固持该放大镜框的固持件。在此,该固持件形成为具有两个环形区段的张紧叉(Spanngabel),该张紧叉在背向该手柄的一侧上开放。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放大镜中,该放大镜框可以快速且简单地克服该张紧叉的弹簧力从该张紧叉中拔出并且插入该张紧叉中。

该手柄具有一个用于推开该张紧叉的这两个环形区段的致动元件。通过该措施可以防止该放大镜框无意地从该张紧叉中掉落和/或可以使克服该张紧叉的张紧力将该放大镜框从该张紧叉中拔出更容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这两个环形区段的该张紧叉形成为单件式的。该张紧叉尤其可以形成为单件式的注塑部件或铣削部件。

该张紧叉的这两个环形区段尤其可以通过固体铰接件彼此连接。

该张紧叉可以具有两个延伸至该手柄中的支腿,其中,这两个支腿中的每个支腿过渡到这两个环形区段中的一个环形区段中。

这两个环形区段中的每个环形区段可以包括整环的1/4至整环的3/8的环形区段。

该放大镜框在其圆周侧上可以具有环形的凹槽以用于接合该张紧叉。

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放大镜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手柄,其中,这些手柄中的每个分别具有一个与该手柄连接、用于固持放大镜框的固持件。在此,该固持件形成为具有两个环形区段的张紧叉,该张紧叉在背向该手柄的一侧上开放。此外,该手持放大镜系统具有多个分别带有一个透镜的放大镜框,其中,在不同的放大镜框中的透镜具有不同的折光力并且能够选择性地插入该张紧叉中。在此,所有放大镜框都具有相同的外直径。

在前述手持放大镜系统中,这些不同的放大镜框与手柄能够彼此简单且任意地组合。

在该手持放大镜系统中,该手柄也具有用于推开该张紧叉的两个环形区段的致动元件。

在该手持放大镜系统中,具有这两个环形区段的该张紧叉也可以形成为单件式的,尤其形成为注塑部件或铣削部件。

在该手持放大镜系统中,该张紧叉也可以具有两个延伸至该手柄中的支腿,其中,这两个支腿中的每个支腿过渡到一个环形区段中。在此,这两个环形区段中的每个环形区段进而可以形成为整环的1/4至整环的3/8。

在该手持放大镜系统中,这些放大镜框中的每个相应地在其圆周侧上也可以具有环形的凹槽以用于接合该张紧叉。

在该手持放大镜系统的一个或多个手柄中,至少一个手柄可以具有一个照明装置。尤其可行的是,一个手柄具有一个照明装置,并且第二手柄不具有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于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细节。附图中示出:

图1示出了手持放大镜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穿过图1中的手持放大镜的中央平面的截面图示,

图3示出了在致动元件的区域中该手柄的截面图示。

图4示出了用于放大镜框的项坠架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用于放大镜框的支架的透视图,并且

图6示出了用于放大镜框的握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中的手持放大镜具有一个手柄1,该手柄大体上由中间件7、上部柄壳3和下部的柄壳20(仅在图3中示出)构成。该中间件7延伸穿过该整个手柄并且从上部和下部由这两个柄壳覆盖。该手持放大镜还具有一个放大镜框2,该放大镜框带有接收在其中的透镜8。该放大镜框2通过具有两个环形区段10、12的固持件接收在该手柄1处。在此,这两个环形区段10、12构成一个张紧叉,该放大镜框2夹紧在该张紧叉之间。为此,该放大镜框2在其圆周面处具有一个环形凹槽11,在接收在该张紧叉中的放大镜框2中,这两个环形区段10、12接合到该环形凹槽中。在此,这些环形区段10、12构型为整环的一部分,其中,每个环形区段包括整环的1/4至整环的3/8。通过这两个环形区段10、12构成的该张紧叉由此朝指向该放大镜框的一侧开放,使得该放大镜框2仅部分地被该张紧叉包围。

中间件7与带有两个环形区段10、12的固持件单件式形成。此外,该中间件还具有两个支腿5、6,这些支腿在与这些环形区段10、12对置的一侧上通过固体铰接件彼此连接,并且彼此克服该固体铰接件的垂直于该手柄的纵轴的弹簧力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在指向该透镜框的一侧上,这两个支腿5、6中的每个支腿过渡到这两个环形区段10、12中的一个环形区段中。

为了避免通过这两个支腿5、6限定的固体铰接件的过度拉伸,还可以设置扩展限制器9,该扩展限制器用游隙接合到两个凹槽13、14中,在这两个支腿5、6中的每一个处分别存在这两个凹槽中的一个。在此,该游隙(该扩展限制器9用该游隙插入这些凹槽13、14中)以此方式匹配,使得这两个支腿5、6可以彼此如下地推开:使得该放大镜框2可以引入该张紧叉中并且从该张紧叉中拔出,然而在该扩展限制器实现对于引入和拔出该放大镜框而言必要的扩展时,防止这两个支腿5、6的进一步的扩展或使之更加困难。

为了容易地更换该透镜框2,在该手柄1中在朝向这两个环形区段10、12的一侧上设置一个致动元件4,该致动元件具有倾斜的侧面,使得在压入该致动元件4时,该致动元件的侧面沿着一个凹槽在这两个支腿5、6之间滑动并且在此容易地推开这两个支腿5、6。在释放该致动元件时,该致动元件通过该固体铰接件(由这两个支腿5、6通过其连接构成)的弹簧力再次压回其起始位置。该致动元件4在底侧上具有可以防止该致动元件4从该手柄中掉落的套环。该张紧叉的打开和通过连接这两个支腿5、6构成的固体铰接件的弹簧力以及该致动元件4的可能的行程以此方式彼此匹配,使得在完全挤压致动元件4时,该放大镜框2虽然被松开,但是仍由该张紧叉的弹簧力可靠地固持并且不掉落。

具有这两个支腿5、6和这两个环形区段10、12的该中间件7可以是一件式的注塑成型件,例如塑料注塑成型件。替代性地,该中间件也可以是一件式的铣削部件,例如同样由塑料或由铝或其他金属制成。

这些柄壳3、20同样可以形成为塑料注塑成型件或形成为例如同样由塑料、金属或由木材制成的铣削部件。在该下部柄壳20中,可以设置照明装置,例如电池供电的LED。

在一个实施方式(图3)中,该致动元件4的套环21可以具有两个头结22、23,这些头结分别接合到这两个支腿5、6的底侧上的凹陷部24、25中。

由此,这两个支腿5、6在未操纵致动元件4时彼此锁止并且防止该放大镜框2无意地从该张紧叉中拔出。此外,可以设置在图3中出于清晰原因未示出的弹簧,即使在该锁止位置中由这两个支腿5、6施加在该致动元件4上的复位力不足时,该弹簧仍将该致动元件4固持在该锁止位置中。

借助于附图1至3所述的手持放大镜可以是一个放大镜系统的一部分,该放大镜系统包括:多个手柄,这些手柄关于接收该放大镜框方面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构造、但具有不同设计;以及多个放大镜框,其中,每个放大镜框包含一个透镜并且接收在不同的放大镜框中的透镜的折光力是不同的。然后,手柄和放大镜框可以按任意的排列彼此组合。

此外,该放大镜系统也可以包括其他的柄或支架。在图4中示出用于放大镜框的项坠架。该项坠架也包括两个平坦地形成的环形区段30、31,这两个环形区段分别包括整环的1/4至3/8并且这两个环形区段在连接件34处彼此连接。这些环形区段30、31进而构成一个用于接收放大镜框的张紧叉,该张紧叉在朝向该放大镜框的一侧并且相对于该连接件34开放。该连接件34具有一个孔32,以便将该项坠架接收在一条带子、链子或绳子处,使得该项坠架可以支承在颈部以便携带。此外,该连接件34在指向这些环形区段的一侧上具有一个缺口33,该缺口使这些环形区段30、31更容易相对于彼此弯曲。为了将该放大镜框接收在该项坠框中,该放大镜框可以克服这些环形区段30、31的张紧力通过该张紧叉的开放侧被推移到这些环形区段30、31之间,并且然后在那里通过这些环形区段的张紧力彼此固持。为了移除该放大镜框,该放大镜框可以克服这些环形区段30、31的张紧力在朝这些环形区段之间的开口的方向上被拉动。

此外,该放大镜系统可以包括镜架或桌面镜架(Tischaufsteller)。图5中示出一种此类的桌面镜架。该桌面镜架包括两个相对于彼此U形或V形地安排的支腿46、47,这些支腿用于将该镜架支撑在底座上并且通过连接部45彼此连接。在该连接部处,在这些支腿46、47上方的一定距离,该镜架再次具有两个平坦地形成的环形区段40、41,这些环形区段分别包括整环的1/4至3/8并且这些环形区段在该连接部45处彼此连接。这些环形区段40、41再次构成一个用于接收放大镜框的张紧叉,该张紧叉在朝向该放大镜框的一侧并且相对于该连接部45开放。此外,该连接部45在指向这些环形区段的一侧上具有缺口43,该缺口使这些环形区段40、41更容易相对于彼此弯曲。为了将该放大镜框接收在该镜架中,该放大镜框可以再次克服这些环形区段40、41的张紧力通过该张紧叉的开放侧被推移到这些环形区段40、41之间,并且然后在那里通过这些环形区段的张紧力彼此固持。为了移除该放大镜框,该放大镜框可以克服这些环形区段40、41的张紧力在朝这些环形区段之间的开口的方向上被拉动。依赖于这些支腿46、47的高度和在该放大镜框中的透镜的焦距,该连接部45的长度以理想的方式这样选择,使得接收在该张紧叉中的放大镜框与这些支腿40、41(该放大镜框用这些支腿支撑在支撑面上)的底侧的距离略小于该透镜的焦距。

此外,该放大镜系统可以包括握柄。图6示出了一种此类的握柄。该握柄再次包括两个平坦地形成的环形区段50、51,这些环形区段分别包括整环的1/4至3/8并且这些环形区段在连接部55处彼此连接。这些环形区段50、51再次构成一个用于接收放大镜框的张紧叉,该张紧叉在朝向该放大镜框的一侧并且相对于该连接部55开放。此外,该连接部55在指向这些环形区段的一侧上具有缺口53,该缺口使这些环形区段50、51更容易相对于彼此弯曲。为了将该放大镜框接收在该镜架中,该放大镜框可以再次克服这些环形区段50、51的张紧力通过该张紧叉的开放侧被推移到这些环形区段50、51之间,并且然后在那里通过这些环形区段的张紧力彼此固持。为了移除该放大镜框,该放大镜框可以克服这些环形区段50、51的张紧力在朝这些环形区段之间的开口的方向上被拉动。在该连接部54处安排一个具有圆形或椭圆形横截面的杆,该杆大体上垂直于通过这两个环形区段50、51构成的张紧叉的平面延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