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讯线缆断点维修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3651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光纤通讯线缆断点维修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线路维修辅助工具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光纤通讯线缆断点维修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行业的发展,光纤通讯电缆逐渐取代传统的金属类电缆成为主流,光纤通讯具有干扰性小,通讯信息量大等特点。但是,由于光纤本身材料性质及光传播特点的影响,一旦光纤发生折弯等,造成光路传播不稳定,影响信号质量,而传统的光纤接线盒由于没有对其自身进行固定的装置,往往接线后处于不稳定状态,受天气影响情况下容易发生二次事故,造成通讯线路收到影响,增加运营成本,影响客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通讯线缆断点维修固定装置,其能够实现光纤断点在接线盒连接后保持接线盒与线缆之间的稳定性,避免受恶劣天气影响造成二次破坏,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光纤通讯线缆断点维修固定装置,包括接线固定块,还包括延伸段、固定圈,延伸段与固定圈连接,在延伸段上分布有纵向连接套和与之配对的纵向插入带,纵向连接套与纵向插入带通过紧固螺栓及连接孔连接;所述固定圈的内部设有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接线固定块位于固定圈的中心;所述固定圈为上下两部分的分体式结构,两部分固定圈通过阶梯型连接块及与之对应的卡槽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延伸段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加强杆,加强杆的两个自由端铰接,并且在相邻的加强杆之间连接有辅助调节杆,辅助调节杆通过调节孔及螺栓组件与加强杆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延伸段的两端内表面设有梯形卡槽,梯形卡槽与位于光纤通讯线缆上的梯形卡块形状对应并配合。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延伸段与固定圈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纵向连接套的内表面设有波纹状耐磨层,紧固螺栓位于凹陷于纵向连接套的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接线盒固定后并在电缆上延伸一段距离后与电缆及其引导钢索进行固定,保证接线处在纵向与横向位置处于稳定状态,当线缆受两方向作用力后不会因断点处的受力而发生二次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纵向连接套与纵向插入带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1、梯形卡槽;2、加强杆;3、纵向连接套;4、固定圈;5、辅助调节杆;6、梯形卡块;7、光纤通讯线缆;8、纵向插入带;9、第一阶梯部;10、第二阶梯部;11、接线固定块;12、紧固螺栓;13、波纹状耐磨层;14、延伸段;15、阶梯型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实施例1:一种光纤通讯线缆断点维修固定装置,包括接线固定块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伸段14、固定圈4,延伸段14与固定圈4连接,在延伸段14上分布有纵向连接套3和与之配对的纵向插入带8,纵向连接套3与纵向插入带8通过紧固螺栓12及连接孔连接;所述固定圈4的内部设有第一阶梯部9和第二阶梯部10,接线固定块11位于固定圈4的中心;所述固定圈4为上下两部分的分体式结构,两部分固定圈4通过阶梯型连接块15及与之对应的卡槽连接。

实施例2:一种光纤通讯线缆断点维修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延伸段14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加强杆2,加强杆2的两个自由端铰接,并且在相邻的加强杆2之间连接有辅助调节杆5,辅助调节杆5通过调节孔及螺栓组件与加强杆2连接。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任一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

实施例3:一种光纤通讯线缆断点维修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延伸段14的两端内表面设有梯形卡槽1,梯形卡槽1与位于光纤通讯线缆7上的梯形卡块6形状对应并配合。其余部分的结构与连接关系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

实施例4:一种光纤通讯线缆断点维修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延伸段14与固定圈4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纵向连接套3的内表面设有波纹状耐磨层13,紧固螺栓12位于凹陷于纵向连接套3的表面。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任一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

鉴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在使用时,其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

接线盒为光纤维修过程中常用的光纤接线装置,当操作人员对光纤断点进行接线修复后,该接线盒为悬空状态,通常无法与光纤电缆及引导钢索相匹配,造成连接位置经过风吹雨晒之后容易出现折弯断裂的现象。

如何实现接线盒的固定及保证接线盒与光纤通讯方向的水平,在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通过延伸段14固定在光纤通讯线缆7上,并且通过固定圈4来实现接线盒本身状态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圈4内设有的接线固定块11来盛放接线盒,接线固定块11位于固定圈4的内部,并且也是分为上下可拆卸的两部分。在接线固定块11的两端设有第一阶梯部9和第二阶梯部10,第一阶梯部9和第二阶梯部10的作用在于提供电缆薄皮之后逐级递进的层级关系,以便更好地与光纤通断线路外表面结合,避免雨水和灰尘进入。

固定圈4的两端分别设有对称设计的延伸段14,延伸段14至少包括两条贴合于电缆表面的两条骨架,并且该骨架上设有纵向连接套3和纵向插入带8。在本实用新型中,纵向连接套3与纵向插入带8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结构连接,即纵向插入带8在两片分离的纵向连接套3之间,纵向连接套3的其中一侧设有固定于纵向连接套3上的紧固螺栓12,纵向插入带8上的连接孔放置于对应的紧固螺栓12上。放置完成后,将另一纵向连接套3的边对应覆盖在纵向插入带8上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

当然,也可以提供一种与汽车安全带结构相同的捆缚结构,完成将延伸段14固定在电缆的延伸方向上。

为了防止在水平方向上光纤通讯线路拉伸造成的错位现象,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多种方式来防止。第一,可通过阶梯型连接块15来实现两者之间固定,阶梯型连接块15插入到对应的固定圈4的内部卡槽,通过该结构实现防止水平方向移动的目的。

第二,通过延伸段14两端设置的加强杆2和辅助调节杆5来实现防止水平拉伸的目的。如图1所示的结构中,加强杆2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呈三角形结构,且通过辅助调节杆5来实现两个加强杆2之间的夹角及相邻距离的固定,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加强杆2的移动,也同样使得与之连接的延伸段14在水平方向上减小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