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瞳距可调节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458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瞳距可调节眼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瞳距可调节眼镜。



背景技术:

眼镜瞳距是眼镜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眼镜瞳距与人眼瞳距有明显误差,戴了会非常不舒服,甚至难以忍受。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5507263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瞳距的眼镜。其通过在左右两边分别设置螺杆,通过螺杆调节两镜片之间的间距。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实现了眼镜的瞳距可以调节,但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左右两侧的镜片独立调节,导致左右的镜片不对称。因此,本方案在此提出一种新型的瞳距可调节眼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瞳距可调节眼镜,其优点在于调节瞳距的过程中两侧的镜片始终处于对称的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瞳距可调节的眼镜,包括两个用于安装镜片的镜框,每个所述镜框上均设有镜腿,两个所述镜框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两侧穿设有两根分别与两个镜框固定连接的伸缩杆,两根所述伸缩杆穿入调节座内的一端均设有齿条,所述调节座内设有与调节座转动连接的啮合齿轮,所述啮合齿轮的两侧分别与两条齿条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啮合齿轮和两根伸缩杆上的齿条啮合,使得啮合齿轮转动的时候两根伸缩杆同时向内或向外伸缩相同的距离。由于两个安装镜片的镜框是固定在伸缩杆上的,因此镜框和伸缩杆同步运动,也就实现了在调节瞳距的过程中两侧的镜片始终对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啮合齿轮的一侧设有与啮合齿轮一体成型的调节轮,所述调节座的侧面开有用于供调节轮部分穿出的调节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 啮合齿轮位于两根齿条之间的位置,难以直接操作到啮合齿轮,因此设置和啮合齿轮一体成型的调节轮来带动啮合齿轮转动。而调节座上开的调节口则方便手可以直接触碰到调节轮,调节的时候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轮的直径大于啮合齿轮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增加了力臂长度,在转动调节轮的时候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座上设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一侧设有抵在调节轮上表面的抵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盖上的抵接块来抵住调节轮,避免调节轮上下窜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盖一侧设有与伸缩杆抵接的卡接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凸起和伸缩杆抵接,使得伸缩杆在调节座内运动时可以更稳定,不会上下窜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靠近齿条一端设有限位槽,所述卡接凸起背向固定盖一侧设有穿入限位槽中的第二限位块,所述限位槽的长度大于第二限位块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限位块卡入限位槽中来限制伸缩杆来回运动的极限位置,避免伸缩杆完全从调节座上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座上设有连接两侧侧壁的安装板,所述固定盖上设有穿过固定盖与安装板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紧固螺栓和安装板配合来固定固定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螺栓从安装板中穿出且与伸缩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紧固螺栓和伸缩杆的上端面抵接来将伸缩杆的位置固定下来,无法再调节两个镜框之间的间距。在需要调节镜框间距的时候只需要先旋松紧固螺栓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和齿条之间设有第一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限位块在安装伸缩杆的时候抵住齿条来确定两个镜框之间的最小间距。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啮合齿轮和两根齿条配合实现两根与齿条固定连接的伸缩杆带动镜框同步运动;

2、设置调节轮来带动啮合齿轮转动,而且起到了省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另一角度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凸显鼻托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镜框;2、镜腿;3、调节装置;4、鼻托;5、调节座;6、调节轮;7、固定盖;8、伸缩杆;9、中心轴;10、安装板;11、齿条;12、第一限位块;13、限位槽;14、啮合齿轮;15、卡接凸起;16、第二限位块;17、抵接块;18、紧固螺栓;19、调节螺孔;20、托臂;21、安装槽;22、橡胶垫;23、活动块;24、固定轴;25、连接螺栓;26、调节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瞳距可调节眼镜,包括安装镜片的镜框1、镜腿2,两个镜框1和镜腿2左右对称设置,中间通过调节装置3连接在一起,调节装置3与镜框1可采用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等固定方式。调节装置3的下方还固定有鼻托4。

结合图1和2,调节装置3包括中部的调节座5和滑动连接在调节座5中的伸缩杆8。两根伸缩杆8在调节座5 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镜框1分别连接在两个伸缩杆8上。调节座5中还设有用于调节伸缩杆8滑移的调节轮6,调节轮6从调节座5的侧壁穿出,方便用手转动调节轮6调节眼镜瞳距,安装座5上方通过固定盖7进行固定。

图3和4展示了调节装置3的内部结构。调节座5呈长方体状,中间开有连通顶面和左右两面的空腔,空腔前后两侧壁上设有供调节轮6部分穿出的调节口26,还设有将两侧壁连接在一起的安装板10,安装板10上设有螺孔。调节座5的空腔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中心轴9。调节轮6的下方还有着与调节轮6一体成型的啮合齿轮14,调节轮6和啮合齿轮14转动连接在中心轴9上,啮合齿轮14的底面抵在调节座5上。当转动调节轮6时,啮合齿轮14同步转动,调节轮6的直径大于啮合齿轮14外圆直径。

继续参考图3和4,伸缩杆8的一端从调节座5的侧面中穿入,抵在安装板10和调节座5之间。伸缩杆8穿入调节座5的一端连有齿条11和第一限位块12,齿条11和第一限位块12整体呈L型,并且与啮合齿轮14的高度相同。当两根伸缩杆8都穿入调节座5时,相互之间的齿条11和第一限位块12相互抵接,使得伸缩杆8无法再继续推入,此状态下眼镜瞳距最小。此时再将调节轮6装入中心轴9中,啮合齿轮14与两根齿条11啮合,啮合齿轮14转动时,会带动两个伸缩杆8同步的向外伸出或者向内收入。

继续参考图3和4,伸缩杆8靠近第一限位块12的位置开有限位槽13。固定盖7底面连有一体成型的卡接凸起15,当将固定盖7安装在调节座5上时,卡接凸起15卡入由调节座15侧壁和安装板10形成的空腔之间,并抵在限位槽13之上,使得整体结构紧凑,伸缩杆8滑移稳定而不会产生晃动。卡接凸起15还向下设置有两块对称的第二限位块16,第二限位块16插入限位槽13中,当伸缩杆8移动时,第二限位块16也在限位槽13中滑动,并限制伸缩杆8的滑动范围,防止伸缩杆8脱出调节座5。

继续参考图3和4,固定盖7上还设有与调节口26相适配的抵接块17,当固定盖7安装在调节座5上时,抵接块17抵在调节轮6之上,对调节轮6进行定位,防止调节轮6沿着中心轴9窜动。固定盖7和安装板10通过紧固螺栓18连接, 当紧固螺栓18拧紧时,会抵在下方的伸缩杆8上,限制伸缩杆8的移动,此时调节轮6无法调节眼镜瞳距;需要调节眼镜瞳距时,先松开紧固螺栓18,再通过调节轮6将眼镜瞳距调至合适位置,再拧紧紧固螺栓18即可。由于眼镜瞳距不是经常性的调节,上述结构既可以满足便捷准确的调节,又可以保持足够的结构强度。

如图5所示,调节座5的底面左右对称地开有多个调节螺孔19。鼻托4包括橡胶垫22和托臂20,托臂20通过连接螺栓25与调节螺孔19固定连接。多个调节螺孔19的设置,使得眼镜的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鼻型,选择鼻托4不同的安装位置,使得眼镜的佩戴更加舒适。托臂20远离连接螺栓25的一端开有一个安装槽21,橡胶垫22的一侧连有活动块23,活动块23插入安装槽21中,并通过固定轴24来转动连接活动块23和托臂20,使得橡胶垫22可以转动一定角度,可以进一步的去适应佩戴者的鼻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