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机包布结构、相机壳体和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7781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相机包布结构、相机壳体和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机包布结构、相机壳体和相机。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VR智能产品、内容和服务方面的方案对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上的VR产品种类也非常繁多,对相机等VR产品的配件技术也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的相机等VR产品的配件多存在外形结构单一、美观舒适感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相机包布结构、相机壳体和相机,以解决现有相机产品所存在的外形结构单一、美观舒适感较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相机包布结构,包括布料层,布料层设置为矩形条状,布料层的两侧对边分别设置为向外凸起的圆弧形;

布料层包覆在相机壳体外部,相机壳体背面的中心对应设置在布料层的中心位置处,布料层的边缘延伸至相机壳体的前面;

相机壳体的背面与布料层相连接,布料层的边缘处与相机壳体的前面相粘合连接;

布料层对应相机壳体上开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包布开孔。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相机壳体,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如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所述的相机包布结构。

本实用新型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相机,包括相机镜头,相机镜头设置在壳体上,壳体上设置有如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所述的相机包布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这种相机包布结构,首先,其外观和质感都大大优于传统的塑料件或金属喷漆件,其在具有艺术美感的同时,能够理想地与相机壳体相贴合,包裹严实,贴合紧密,起到保护相机外壳的作用;

其次,其包布结构上设置的包布开孔,能够保证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保证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面的这种相机壳体和相机,其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这种相机包布结构,能够在拥有美感的艺术外观的同时,保证设备的使用效果,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的布料层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的相机壳体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的布料层与相机壳体背部的对位状态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的布料层与相机壳体背部贴合后尚未开孔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的布料层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的布料层与相机壳体背部的对位状态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能够改善相机外观性能、对相机外壳进行保护并保证其使用效果的相机包布结构,其通过包裹设置在相机外壳上的布料层,以及在布料层上设置包布开孔,使其能够在美化相机外观性能的同时,保证使用者的正常使用,且对相机外壳起到保护的作用。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的布料层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的相机壳体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的布料层与相机壳体背部的对位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的布料层与相机壳体背部贴合后尚未开孔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的主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的侧视图;

参见图1至图6,该相机包布结构,包括布料层1,布料层1设置为矩形条状,布料层的两侧对边分别设置为向外凸起的圆弧形;

布料层1包覆在相机壳体2外部,相机壳体2背面的中心对应设置在布料层的中心位置处,布料层1的边缘延伸至相机壳体2的前面;

相机壳体2的背面与布料层1相连接,布料层1的边缘处与相机壳体2的前面相粘合连接;

布料层1对应相机壳体2上开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包布开孔3。

可见,本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其通过将布料层1包覆在相机壳体2外部,且将相机壳体2的背面对应粘合在布料层1的中心位置,布料层1的边缘延伸粘合至相机壳体2的前面;使得布料层1能够贴合紧实地包裹在相机外壳2外部,其包布结构贴合紧密,提升相机的外观性能,对其起到保护作用;且布料层1对应相机壳体2上开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包布开孔3,以保证使用者的正常使用。需要说明的是,相机壳体2的前面为镜头所在的面。相机壳体2的背面与布料层1可以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布料层1对应相机壳体2上开孔的位置处设置包布开孔3时,可以是先将布料层1与相机壳体2的背面相贴合,然后进行开孔。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是重点对相机包布结构的具体实现方式所做的说明,其他内容参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

布料层1上对应相机壳体2的弯折部分设置有包布折边。这样,能够使得布料层1更好地与相机壳体2的弯折部分相贴合,提高包裹质量。

优选的,包布折边的尺寸与相机壳体2的弯折部分的尺寸相匹配,且包布折边弯折包裹相机壳体2的弯折部分后,避让开相机外壳2前面的开口位置和相机壳体2的内部结构。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布料层1与相机壳体2之间贴合的紧密性,同时避免影响相机的正常使用。

优选的,相机壳体2设置为塑胶壳体。这样,能够提高相机壳体2的使用舒适感和轻便性能。

优选的,相机壳体2的背面与布料层1通过热烫胶层无缝贴合连接。这样,能够使得布料层1与相机壳体2贴合平滑,提高外观性能和使用寿命。

优选的,包布开孔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应于相机壳体2的下侧面的按钮开孔处,以及相机壳体2的背面的闪光点开孔处。这样,能够保证相机的正常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布料层1可以为一整张布料,其对位相机外壳2。布料层1可以设置单面背胶,且通过热烫机无缝贴合方式与相机外壳2相粘合。即将相机外壳2和布料层1相对位,对齐后先烫热贴合相机外壳2的背部,然后再对位压合相机外壳2的四边位置,将布料层1沿四边稳定后,再通过激光开设包布开孔3。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是重点对相机包布结构的具体实现方式所做的说明,其他内容参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的布料层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的布料层与相机壳体背部的对位状态示意图。

布料层1的矩形条状结构的四个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开口4,布料层1的开口4分别对应于相机壳体2的开口位置。

可见,本实施例的相机包布结构,其通过在布料层1的四个角位置处分别设置对应于相机壳体2的开口位置的开口4结构,能够避免布料层1在折叠时产生不平滑的褶皱,提高包裹效果,进一步美化外观和保护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布料层1设置为一张四角开口的结构,且包裹对位相机外壳2和相机外壳2的开口位置,同样优选的,包布折边的尺寸与相机壳体2的弯折部分的尺寸相匹配,且包布折边弯折包裹相机壳体2的弯折部分后,避让开相机外壳2前面的开口位置和相机壳体2的内部结构。

实施例四

一种相机壳体,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包布结构。

可见,本实施例的这种相机壳体,通过采用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包布结构,能够提高相机壳体的外形优势,保证相机外壳的正常使用,且对相机外壳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实施例五

一种相机,包括相机镜头,相机镜头设置在壳体上,壳体上设置有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包布结构。

可见,本实施例的这种相机,通过采用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包布结构,能够在保持相机正常功能的前提下,保护相机外壳,提高相机整体的外形效果,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使得用户体验更佳。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