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杆组件以及具有该作用杆组件的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029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作用杆组件以及具有该作用杆组件的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尤其涉及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以及安装在处理盒中的作用杆组件,该处理盒上设置有用于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获取驱动力的动力接收装置,所述作用杆组件用于控制动力接收装置中的动力接收件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动力输出件结合和脱离结合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以下简称“设备”)中的处理盒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其中的旋转件,用于传递成像所需的显影剂以及形成静电潜像,由于处理盒并不能向旋转件提供驱动力,当处理盒安装至设备后,所述旋转件需从设备中接收驱动力。

市面上现有一种处理盒,在处理盒的一个纵向末端安装动力接收件,同时安装可控制动力接收件伸缩的作用杆,当处理盒被安装至设备并关闭设备盖门时,所述作用杆受到来自盖门的作用力触发,进而开始执行控制动力接收件伸缩的动作,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设备的生产厂商为了满足不同终端用户的需求,针对同一款处理盒可能会推出不同容量的多个型号,这些不同型号的处理盒分别适用不同型号的设备,因而,相应设备的大小也不尽相同,对于兼容厂家来说,在生产该款处理盒时,需要准备分别适用不同容量处理盒的作用杆,生产成本会大幅攀升,因此,需要考虑设计一种可以通用不同型号处理盒的作用杆以及安装有该作用杆的处理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作用杆组件,该作用杆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处理盒上,并与安装在处理盒中的动力接收装置结合,所述作用杆组件可适用多种型号的处理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作用杆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处理盒中,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作用杆和第二作用杆,所述第一作用杆用于控制安装在处理盒中动力接收件的伸缩,第二作用杆向第一作用杆施加作用力,至少所述第一作用杆的长度和第二作用杆的长度其中之一可变。

当第二作用杆向第一作用杆施加作用力时,第一作用杆在包括处理盒纵向和横向所在的平面内摆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作用杆的长度可变,第二作用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第一杆部与第一作用杆相对,第二杆部用于接收外部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包括处理盒壳体、安装在处理盒中的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处理盒中的作用杆组件,所述作用杆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作用杆和第二作用杆,第一作用杆用于控制动力传递装置与位于成像设备中的动力输出件结合和脱离结合,第二作用杆向第一作用杆施加作用力,至少所述第一作用杆的长度和第二作用杆的长度其中之一可变。

当第二作用杆向第一作用杆施加作用力时,第一作用杆在包括处理盒纵向和横向所在的平面内摆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作用杆的长度可变,第二作用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第一杆部与第一作用杆相对,第二杆部用于接收外部作用力。

所述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伸缩配合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作用杆包括中间杆以及分别位于中间杆两端的受力部和抬升部,所述受力部用于接收作用力,抬升部与动力传递装置结合,所述受力部包括相邻设置的压迫面和保持面。

所述第一杆部包括设置在自由末端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与压迫面配合。

如上所述,通过将第一作用杆的长度和第二作用杆的长度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可变,使得包括有所述第一作用杆和第二作用杆的作用杆组件能够适用多种不同型号的处理盒,从而大幅降低兼容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第二作用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第二作用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处理盒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处理盒C包括处理盒壳体1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旋转件(未示出),所述旋转件具有旋转轴线L1,所述处理盒C具有导电端E和驱动端F,其中,导电端E用于从设备中接收电力,驱动端F用于从设备中接收驱动力。

为更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进一步说明前做如下定义:设定沿旋转件的长度方向为纵向方向X,且从处理盒C的导电端E指向驱动端F为+X方向,沿处理盒C的安装方向为横向方向Y,沿垂直于纵向方向X和横向方向Y的方向为竖向方向Z。

如图所示,处理盒C还包括安装在处理盒中的动力传递装置2以及用于控制动力传递装置2的第一作用杆3,所述第一作用杆3用于控制动力传递装置2与设备中的动力输出件5结合和脱离结合;优选的,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被固定安装在旋转件的一个纵向末端,第一作用杆3与动力传递装置2安装在同一侧,具体的,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和第一作用杆3均被安装在处理盒C的驱动端F。

如图2所示,动力传递装置2包括安装在其中的动力接收件21,所述动力接收件21具有旋转轴线L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件的旋转轴线L1与动力接收件21的旋转轴线L2始终保持同轴;所述动力接收件21被第一作用杆3控制沿其旋转轴线L2伸出和缩回,第一作用杆3在包括处理盒纵向X和横向Y所在的平面内摆动,进而控制动力接收件21的伸出和缩回,当动力接收件21伸出时,动力接收件21与位于设备中的动力输出件5结合,当动力接收件21缩回时,动力接收件21与所述动力输出件5脱离结合。

[第一作用杆]

如上所述,第一作用杆3用于控制动力接收件21的伸出和缩回,所述第一作用杆3包括中间杆30以及分别位于中间杆两端的受力部31和抬升部32,所述受力部31用于接收施力件的作用力,抬升部32与动力传递装置2结合,当受力部31受到施力件所施加的作用力时,抬升部32抬升动力接收件21,使得动力接收件21沿图2中d1所示方向伸出;当受力部31受到的作用力撤销时,抬升部32不再抬升动力接收件21,使得动力接收件21沿图2中d2所示方向缩回,所述d1方向和d2方向相反。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受力部31包括相邻设置的压迫面31a和保持面31b,所述压迫面31a为斜面,其倾斜方向为在包括处理盒纵向X和横向Y所在的平面内相对于感光元件的旋转轴线L1倾斜,且沿-X方向,该斜面与感光元件的旋转轴线L1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用于在关闭盖门的过程中接收来自施力件的作用力,所述保持面31b用于在关闭盖门后保持与施力件接触,并不断接收来自施力件的作用力。

[第二作用杆]

当所述第一作用杆3被安装至具有较大容量的处理盒后,由于该较大容量的处理盒适用的设备较大,相应的,设备中容纳处理盒的空间也就较大,当设备的盖门可以向第一作用杆3的受力部31施加作用力时,所述盖门即为施力件;当设备的盖门离第一作用杆3较远而不能向所述受力部31施加作用力时,所述盖门将不能作为施力件。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处理盒C还包括为第一作用杆3施加作用力的第二作用杆4,所述第二作用杆4通过支撑部(未示出)支撑安装在壳体1上。当关闭设备盖门时,第二作用杆4的一端接收盖门的作用力,另一端向所述受力部31的压迫面31a施加作用力,迫使第一作用杆3沿包括处理盒C的纵向X和横向Y所在的平面内摆动,从而使得动力接收件21伸出;当设备盖门被打开时,第二作用杆4不再受到来自盖门的作用力,因而,第一作用杆3也不再受到作用力而复位,从而使得动力接收件21缩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作用杆组件包括第一作用杆3以及向第一作用杆3施加作用力的第二作用杆4,第一作用杆3与第二作用杆4相对设置,且作用杆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处理盒中,优选的,所述作用杆组件与动力传递装置2安装在处理盒的同一侧,二者均位于处理盒的一个纵向末端。如上所述,第二作用杆4用于向第一作用杆3施加作用力,因此,第二作用杆4与第一作用杆3可以相对滑动连接,也可以仅是相互接触,只要能够实现作用力从第二作用杆4传递至第一作用杆3即可。

为实现所述作用杆组件能够适用不同型号的处理盒,至少所述第一作用杆3的长度和第二作用杆4的长度其中之一可变,其中,所述第一作用杆3的长度和第二作用杆4的长度是指沿处理盒C的横向方向Y,第一作用杆3和第二作用杆4延伸的距离。

以第二作用杆4的长度可变为例,如图所示,第二作用杆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杆部41和第二杆部42,第一杆部41与第一作用杆3相对,第二杆部42用于接收外部作用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部42与设备的盖门接触,并接收来自盖门的作用力F,所述第一杆部41和第二杆部42包括分别设置在自由末端的接触面411和受力面421,优选的,所述接触面411与压迫面31a配合,因而,接触面411也为倾斜面。

所述第一杆部41和第二杆部4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铰接、伸缩配合或其他可实现第二作用杆4在处理盒C的横向方向Y的延伸距离变短的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当第一杆部41和第二杆部42之间为铰接连接时,优选的,第一杆部41被所述支撑部支撑,第二杆部42相对于第一杆部41可转动;当第一杆部41和第二杆部42之间为伸缩配合时,所述第一杆部41被支撑部支撑,第二杆部42可被第一杆部41容纳,或者第一杆部41可被第二杆部42容纳。

如上所述,通过将第一作用杆3的长度和第二作用杆4的长度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可变,使得包括有所述第一作用杆3和第二作用杆4的作用杆组件能够适用多种不同型号的处理盒,从而大幅降低兼容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同时,采用了上述设计的作用杆组件还可以在处理盒包装时,将至少第一作用杆3和第二作用杆4的一部分收纳起来,从而节省处理盒的包装空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