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形封闭式偏光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0370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筒形封闭式偏光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和宝石鉴定常用仪器,尤其是一种偏光镜。



背景技术:

偏光镜也称偏光仪。广泛用于教学和宝石鉴定。构造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

(1)、灯源底座;

(2)、下偏光片及载物台;

(3)、上偏光片。其工作原理:打开灯光使光线由灯源底座向上进入下偏光片和载物台,再向上进入上偏光片。

将样品置入载物台然后转动宝石三个面和载物台360°,在上偏光片处观察视域内异常消光及消光的现象。从而断定宝石是否是(均质体)全暗、(非均质体)四暗四亮、(非均质矿物)全亮,以及(单折射均质体),斑纹状、弯曲状、黑十字状、格子状等。现有偏光镜由一个敞开式支架组成。在不定的工作环境中多受外界光线干扰;灯源底座光线强弱不可调。存在的主要不足:(1)影响观察宝石的消光性;(2)颗粒较小的宝石观察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己有偏光镜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光学、几何学和电子、机械学原理改进的偏光镜,即:筒形封闭式偏光镜。

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方案是:根据光学、几何学原理将偏光镜主体结构改进成封闭式的圆筒形;根据电子及机械学原理在封闭式圆筒形主体内设置一个光线强弱可随时调节的灯源及可升降式的上偏光片。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灯光传播均匀、强弱可调合理,视域清晰舒适,检测结果准确。

一种筒形封闭式偏光镜根据光学、几何学原理将偏光镜主体结构改进成封闭式的圆筒形,包括灯源调节钮、灯源、下偏光片、玻璃载物台转动钮、玻璃载物台、置物门、圆筒形暗箱主体、上偏光片升降旋钮、上偏光片升降导轨、上偏光片转动壁和上偏光片;在圆筒形暗箱主体内部底端分别安装灯源、下偏光片和玻璃载物台;在圆筒形暗箱主体内部顶端安装上偏光片升降导轨;上偏光片转动壁安装在上偏光片升降导轨上;上偏光片安装在上偏光片转动壁上,在圆筒形暗箱主体外部底端适合位置分别安装灯源调节钮和玻璃载物台转动钮;在圆筒形暗箱主体外部分别安装置物门上偏光片升降旋钮。

附图说明

图1组装示意图

图2.1灯源调节钮1件

图2.2灯源1件

图2.3下偏光片1件

图2.4玻璃载物台转动钮1件

图2.5玻璃载物台1件

图2.6置物门1件

图2.7圆筒形暗箱主体1件

图2.8上偏光片升降旋钮1件

图2.9上偏光片升降导轨1件

图2.10上偏光片转动壁1件

图2.11上偏光片1件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结合组装示意图描述)

一种筒形封闭式偏光镜,如图1所示,包括灯源调节钮1、灯源2、下偏光片3、玻璃载物台转动钮4、玻璃载物台5、置物门6、圆筒形暗箱主体7、上偏光片升降旋钮8、上偏光片升降导轨9、上偏光片转动壁10和上偏光片11;所述灯源调节钮1,结构如图2.1 所示;灯源2,结构如图2.2所示;下偏光片3,结构如图2.3所示;玻璃载物台转动钮4,结构如图2.4所示;玻璃载物台5,结构如图2.5所示;置物门6,结构如图2.6所示;圆筒形暗箱主体7,结构如图2.7所示;上偏光片升降旋钮8,结构如图2.8所示;上偏光片升降导轨9,结构如图2.9所示;上偏光片转动壁10,结构如图2.10所示;上偏光片11,结构如图2.11所示。

在圆筒形暗箱主体7内部底端分别安装灯源2、下偏光片3和玻璃载物台5;在圆筒形暗箱主体7内部顶端安装上偏光片升降导轨9;上偏光片转动壁10安装在上偏光片升降导轨9上;上偏光片安装在11上偏光片转动壁上10。

在圆筒形暗箱主体7外部底端适合位置分别安装灯源调节钮1和玻璃载物台转动钮4;在圆筒形暗箱主体7外部中部、顶端适合位置分别安装置物门6上偏光片升降旋钮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