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镜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4748发布日期:2018-06-19 23:4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式镜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可调节式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只能调整镜头的上下位置(Z轴),左右无法对准(X,Y无法调焦),导致镜头与PCB感光传感器之间焦距有错误,镜头成像就会模糊,非常容易产生偏差,误差经常大于1度,成像不良率偏高,且都采用2颗或者3颗螺丝固定,导致镜头座与PCB感光传感器之间Z轴有偏差。

目前大多采用以下2种:A,采用镜头与镜头座螺丝固定,后胶水固定,镜头与PCB感光传感器之间无法调节,镜头与PCB感光传感器的X、Y之间经常错位(2颗螺丝固定导致受力不均匀,镜头偏差);B,采用镜头模组方式(内部采用胶水固定),镜头与PCB感光传感器之间无法调节(2颗螺丝固定导致受力不均匀,镜头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可调节式镜头模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可调节式镜头模组,包括镜头底座,与所述镜头底座联接的感光传感器,与所述镜头底座滑动联接的第一滑动平台,与所述第一滑动平台联接且位于其上方的第二滑动平台,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滑动平台的镜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感光传感器位于所述镜头底座的底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滑动平台沿X轴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滑动平台沿Y轴方向滑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滑动平台底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镜头底座设于与所述的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轨,以及用于调节第一滑动平台与镜头底座相对位置的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一滑动平台设有与第一调节螺杆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的第一调节螺杆沿X轴方向设置,其穿过第一螺纹孔,两端均转动设于所述镜头底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用于锁紧第一调节螺杆的第一锁紧螺丝,所述第一滑动平台设有与第一螺纹孔相连通的第一锁紧螺孔,所述第一锁紧螺丝与第一锁紧螺孔相配合。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滑动平台面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动平台底部设有与所述的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轨,以及用于调节第一滑动平台与第二滑动平台相对位置的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二滑动平台设有与第二调节螺杆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的第二调节螺杆沿Y轴方向设置,其穿过第二螺纹孔,两端均转动设于第一滑动平台。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用于锁紧第二调节螺杆的第二锁紧螺丝,所述第二滑动平台设有与第二螺纹孔相连通的第二锁紧螺孔,所述第二锁紧螺丝与第二锁紧螺孔相配合。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滑动平台与第二滑动平台之间设有镜头防尘垫。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镜头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动平台的面部中心位置,所述第二滑动平台、第一滑动平台、及镜头底座中心处均设有用于透光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镜头底座联接的感光传感器,与镜头底座滑动联接的第一滑动平台,与第一滑动平台联接且位于其上方的第二滑动平台,及设于第二滑动平台的镜头,使得能够直接在X、Y轴方向调节,提高了镜头与感光传感器之间的精度,采用螺旋设计结构,通过螺纹来解决镜头与感光传感器之间X、Y、Z三轴方向的调整,减少了制作及生产误差,提高了镜头成像的良品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可调节式镜头模组的爆炸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10 镜头底座 11 第一滑轨

20 感光传感器 30 第一滑动平台

31 第一滑槽 32 第二滑槽

33 第一锁紧螺孔 40 第二滑动平台

41 第二滑轨 42 第二锁紧螺孔

50 镜头 60 第一调节螺杆

70 第一锁紧螺丝 80 第二调节螺杆

90 第二锁紧螺丝 100 镜头防尘垫

110 通孔 120 固定块

130 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到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其中,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镜头模组,包括镜头底座10,与镜头底座10联接的感光传感器20,与镜头底座10滑动联接的第一滑动平台30,与第一滑动平台30联接且位于其上方的第二滑动平台40,以及设于第二滑动平台30的镜头50。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感光传感器20位于镜头底座10的底部。

其中,第一滑动平台30沿X轴方向滑动,第二滑动平台40沿Y轴方向滑动。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滑动平台30底部设有第一滑槽31,镜头底座10设于与第一滑槽31相配合的第一滑轨11,以及用于调节第一滑动平台30与镜头底座10相对位置的第一调节螺杆60;第一滑动平台30设有与第一调节螺杆60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图中未示出);第一调节螺杆60沿X轴方向设置,其穿过第一螺纹孔,两端均转动设于镜头底座10。

其中,镜头底座10还设有用于固定第一调节螺杆60的固定块120;第一调节螺杆60穿过第一螺纹孔,一端转动设于镜头底座10,另一端转动联接于固定块120上端的联接孔,固定块120通过固定螺丝130与镜头底座10固定联接。

进一步地,该可调节式镜头模组还包括用于锁紧第一调节螺杆60的第一锁紧螺丝70,第一滑动平台30设有与第一螺纹孔相连通的第一锁紧螺孔33,第一锁紧螺丝70与第一锁紧螺孔33相配合;使得第一调节螺杆60完成调节后,被锁死,从而使得第一滑动平台30与镜头底座10之间,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错位移动。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滑动平台30面部设有第二滑槽32,第二滑动平台40底部设有与第二滑槽32相配合的第二滑轨41,以及用于调节第一滑动平台30与第二滑动平台40相对位置的第二调节螺杆80;第二滑动平台40设有与第二调节螺杆80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图中未示出);第二调节螺杆80沿Y轴方向设置,其穿过第二螺纹孔,两端均转动设于第一滑动平台30。

其中,第一滑动平台30还设有用于固定第二调节螺杆80的固定块120;第二调节螺杆80穿过第二螺纹孔,一端转动设于第一滑动平台30,另一端转动联接于固定块120上端的联接孔,固定块120通过固定螺丝130与第一滑动平台30固定联接。

进一步地,该可调节式镜头模组还包括用于锁紧第二调节螺杆80的第二锁紧螺丝90,第二滑动平台40设有与第二螺纹孔相连通的第二锁紧螺孔42,第二锁紧螺丝90与第二锁紧螺孔42相配合;使得第二调节螺杆80完成调节后,被锁死,从而使得第二滑动平台40与第一滑动平台30之间,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错位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滑动平台30与第二滑动平台40之间设有镜头防尘垫100,用于防止灰尘进入内部。

其中,镜头50固定于第二滑动平台40的上表面部中心位置,第二滑动平台40、第一滑动平台30、及镜头底座10中心处均设有用于透光的通孔1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螺杆来推动第一滑动平台和第二滑动平台移动,从而实现X、Y轴向的移动,采用固定螺丝来固定调节螺杆,通过软件成像判读,最终使镜头与感光传感器位置对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镜头底座联接的感光传感器,与镜头底座滑动联接的第一滑动平台,与第一滑动平台联接且位于其上方的第二滑动平台,及设于第二滑动平台的镜头,使得能够直接在X、Y轴方向调节,提高了镜头与感光传感器之间的精度,采用螺旋设计结构,通过螺纹来解决镜头与感光传感器之间X、Y、Z三轴方向的调整,减少了制作及生产误差,提高了镜头成像的良品率。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