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折叠屏的屏幕定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5636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用于折叠屏的屏幕定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屏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折叠的显示屏的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显示屏是通常意义上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目前常用的有LCD显示屏、LED显示屏等等。

传统的显示屏均是一体化结构,即通过一个显示界面将所显示的内容显示出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慢慢发展出了多界面的拼接显示屏,拼接显示屏通常用于大屏幕播放,但是其体积大,不容易运输。

于是人们又设计了折叠式的显示屏,如专利申请201620134105.0公开的一种便携式折叠屏,包括不透光的板体,所述板体包括多个折叠段,折叠段之间设有能够使折叠段相互折叠的折叠区域,折叠段上设置有磁块;所述磁块设置在折叠段同侧的端部上,所述折叠段靠近磁块处设有能够使折叠段折弯定型的定型区域。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叠结构能够应对不同测量设备遮光及安装需要,而且具有的定型区域能够应对不同调节需要;且结构简单,调节方便,携带方便。

然而,上述显示屏之间仅仅是通过磁块吸附进行定型,结构过于简单,使多个折叠段的结合不稳固,容易损坏,且在使用过程中粗糙的磁块吸附结构会导致显示屏拼接不平整,难以达到良好的拼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折叠屏的屏幕定位组件,该定位组件使折叠屏工作时液晶显示屏整体平整,无相对晃动,增加液晶显示屏工作时画面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折叠屏的屏幕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组件包括有电磁体焊接板、电磁铁吸块、电磁铁被吸块、吸快柱,所述电磁体焊接板固定于电磁铁吸块上,所述电磁铁吸块与电磁铁被吸块的位置对应,以能够吸附在一起,所述电磁铁被吸块上设置有吸快柱,通过吸块柱可以将电磁铁被吸块设置在显示屏上。

进一步,所述电磁铁吸块与电磁铁被吸块的对应位置为平整的吸附面。

更进一步,所述电磁铁吸块的吸附面大于电磁铁被吸块的吸附面。

进一步,所述电磁体焊接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穿设有连接螺栓,通过连接螺栓将电磁铁焊机板与电磁铁吸块固定在一起。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孔,其为椭圆形,且椭圆形的两侧大于连接螺栓,以使连接螺栓能够进行位置的微调,从而调整电磁铁焊机板与电磁铁的固定位置。

此组件通过电源的通断来实现电磁铁的吸合和分离。当控制单元发出吸合信号后电磁铁通电产生吸力,与电磁铁被吸块吸合在一起。该定位组件进入工作状态。当控制单元发出分离信号后,电磁铁断电吸力消失,定位组件失效,此时折叠屏开始叠合。

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用于折叠屏的屏幕定位组件,通过电磁体焊接板、电磁铁吸块、电磁铁被吸块、吸快柱的结构,使折叠屏工作时液晶显示屏整体平整,无相对晃动,增加液晶显示屏工作时画面的完美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用于折叠屏的屏幕定位组件,图中所示,该定位组件包括有电磁体焊接板1、电磁铁吸块2、电磁铁被吸块3、吸快柱4及连接螺栓5。其中,所述电磁体焊接板1固定于电磁铁吸块2上,所述电磁铁吸块2与电磁铁被吸块3的位置对应,以能够吸附在一起,所述电磁铁被吸块3上设置有吸快柱4,通过吸块柱4可以将电磁铁被吸块设置在显示屏上。

图中所示,所述电磁铁吸块2与电磁铁被吸块3的对应位置为平整的吸附面,且所述电磁铁吸块2的吸附面大于电磁铁被吸块3的吸附面。

同时,所述电磁体焊接板1上设置有固定孔11,所述固定孔11中穿设有连接螺栓5,通过连接螺栓5将电磁铁焊机板1与电磁铁吸块2固定在一起。

该固定孔11为椭圆形,且椭圆形固定孔11的两侧大于连接螺栓5,以使连接螺栓5能够在该固定孔11中进行位置的微调,从而调整电磁铁焊机板与电磁铁的固定位置。

此组件通过电源的通断来实现电磁铁的吸合和分离。当控制单元发出吸合信号后电磁铁通电产生吸力,与电磁铁被吸块吸合在一起。该定位组件进入工作状态。当控制单元发出分离信号后,电磁铁断电吸力消失,定位组件失效,此时折叠屏开始叠合。

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用于折叠屏的屏幕定位组件,通过电磁体焊接板、电磁铁吸块、电磁铁被吸块、吸快柱的结构,使折叠屏工作时液晶显示屏整体平整,无相对晃动,增加液晶显示屏工作时画面的完美程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