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4262发布日期:2019-01-05 08:5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边缘场驱动液晶显示面板中,通过边缘电场驱动液晶层。边缘场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示例包括高级超维切换(ads)液晶显示面板。例如,在ads液晶显示面板中,通过同一平面内的狭缝电极的边缘所产生的电场以及狭缝电极层和平板电极层所产生的电场,来形成多维电场,通过上述电场来旋转位于狭缝电极之间以及狭缝电极上方的液晶分子。在ads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显示面板的操作效率和透光效率得到极大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个子像素区的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在所述多个子像素区中的每一个当中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其构造为形成用于驱动液晶分子的边缘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分支;所述多个分支被分组成多个齿部;所述多个齿部中的相邻的齿部被第一狭缝间隔开,所述第一狭缝基本上延伸贯穿所述多个子像素区中的一个子像素区的第二电极层的一个维度;并且相邻的齿部在第一端彼此隔开且在第二端彼此连接。

可选地,所述多个齿部中的每一个仅包括所述多个分支中的一个。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层是梳状电极层,该梳状电极层还包括在第二端连接所述多个齿部中的相邻的齿部的条形部。

可选地,所述条形部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的外围区中。

可选地,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信号线;其中,所述公共电极信号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条形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重叠。

可选地,所述公共电极信号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条形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基本上重叠。

可选地,所述公共电极信号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条形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

可选地,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信号线;其中,所述公共电极信号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多个齿部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在第一端至少部分地重叠。

可选地,所述多个齿部中的每一个包括所述多个分支中的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并且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被第二狭缝间隔开,所述第二狭缝基本上延伸贯穿所述第二电极层的所述一个维度。

可选地,第二狭缝与第一狭缝基本上平行;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在第三端彼此连接,并且在第四端彼此隔开;第三端靠近第一端且远离第二端;并且第四端靠近第二端且远离第一端;

可选地,第二电极层为之字形(zig-zagshaped)电极层。

可选地,第一电极层是平板电极层,其基本上遍及所述多个子像素区之一地延伸。

可选地,所述多个分支中的每一个基本上延伸贯穿第二电极层的所述一个维度。

可选地,连接相邻的齿部的任何结构位于第二电极层的外围区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位于第二电极层的外围区中。

可选地,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一域和第二域,第一域中的分支和狭缝基本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且第二域中的分支和狭缝基本上沿着第二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多个分支基本上沿着子像素区的纵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多个分支基本上沿着子像素区的横向延伸。

可选地,第一电极层是公共电极层,并且第二电极层是像素电极层。

可选地,第二电极层是公共电极层,并且第一电极层是像素电极层。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本文所述的阵列基板的液晶显示面板。

可选地,液晶显示面板为通过边缘电场驱动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边缘场驱动液晶显示面板。

可选地,液晶显示面板为高级超维切换(ads)型液晶显示面板。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本文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仅是根据所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以示意性为目的的示例,并非旨在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示出常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线a-a'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沿着图3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线b-b'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沿着图6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线c-c'的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6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线d-d'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常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以下实施例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公开。应当注意的是,在本文中,一些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仅仅是以示意和说明为目的而呈现的。其并非意为详尽的或者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

图1是示出常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线a-a'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2,常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面对阵列基板1的对盒基板2以及位于阵列基板1与对盒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3。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电极层11、第二电极层12和位于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绝缘层13。第二电极层可为例如像素电极层。如图1所示,像素电极层包括被多个狭缝s间隔开的多个分支12b。多个分支12b通过位于第二电极层12底部的第一条形部12-1和位于第二电极层12顶部的第二条形部12-2连接在一起。多个狭缝s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两者均为闭合端。例如,第一条形部12-1和第二条形部12-2使所述多个狭缝s中的每一个在该狭缝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处闭合。第一电极层11延伸至子像素区的边缘。参照图1,第一电极层11在底部基板10上的投影与第二电极层12的第一条形部12-1在底部基板10上的投影沿着子像素区的边缘、贯穿第一电极层11的宽度地重叠。由于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例如,在对应于第一条形部12-1和第二条形部12-2的区域中)的重叠面积大,在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形成大存储电容。该存储电容可由以下等式确定:

c=ε(s/d)

其中,ε是介电常数,s是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重叠面积,d是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距离。

通常,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由铟锡氧化物或者其它类似金属氧化物或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沿着子像素区的边缘,光会穿过两个电极层,例如,首先穿过第一电极层11,然后穿过第一条形部12-1或第二条形部12-2。因此,对应于第一条形部12-1和第二条形部12-2的区域中的透光性降低了例如20%,形成了沿着子像素区边缘的暗区。

因此,本公开特别提出了一种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其基本避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种具有阵列基板和面对阵列基板的对盒基板以及多个子像素的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在每个子像素中包括:位于阵列基板与对盒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其构造为形成用于驱动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边缘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分支;所述多个分支可以被分组成多个齿部;所述多个齿部中的相邻的齿部被第一狭缝间隔开,第一狭缝在第一端e1处敞开而在第二端e2处闭合,并且基本上延伸贯穿第二电极层的一个维度,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相反;并且相邻的齿部在第一端e1彼此隔开而在第二端e2彼此连接。可选地,第一电极层是公共电极层,并且第二电极层是像素电极层。可选地,第二电极层是公共电极层,并且第一电极层是像素电极层。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所述多个齿部中的每一个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相邻的分支。可选地,所述多个齿部中的每一个仅包括一个分支。可选地,所述多个齿部中的每一个包括两个相邻分支。可选地,所述多个齿部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于两个的相邻分支。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沿着图3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线b-b'的剖视图。参照图3和图4,一些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面对阵列基板1的对盒基板2以及位于阵列基板1与对盒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3。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在每个子像素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电极层11、第二电极层12和位于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绝缘层13。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构造为形成用于驱动液晶层3中的液晶分子的边缘场。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彼此交叉的多条栅线gl和多条数据线dl,从而限定出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还包括具有栅极g的开关薄膜晶体管,其用于驱动子像素中的图像显示。当第二电极层12是像素电极层(如图3所示)时,第二电极层12连接至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并且多条数据线dl之一连接至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可选地,第二电极层12是公共电极层,第一电极层11是像素电极层,并且第一电极层11连接至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漏极。

如图3所示,第一电极层11(例如,公共电极层)是平板电极层,其基本上遍及子像素地延伸,例如,延伸至子像素的第一边缘(例如,靠近图3中的线b-b')。第二电极层12包括多个分支12b,所述多个分支12b中的每一个基本上沿着子像素的纵向延伸。可选地,多个分支12b沿着基本平行于多条数据线dl的方向延伸。可选地,多个分支12b沿着基本平行于多条栅线gl的方向延伸。多条分支12b被多个狭缝(例如,图3中的第一狭缝s1)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分支12b可分组为多个齿部t。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分支12b中的每一个对应于多个齿部t之一,例如,多个齿部t中的每一个仅包括多个分支12b中的一个。多个齿部t中的相邻的齿部被第一狭缝s1间隔开。因此,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分支12b中的相邻的分支被第一狭缝s1间隔开。

第一狭缝s1在第一端e1(例如,靠近沿着子像素第一边缘的第一信号线的一端)处敞开,并且在第二端e2(例如,靠近沿着子像素第二边缘的第二信号线的一端,第二边缘与第一边缘相反)处闭合。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相反。第一狭缝s1沿着基本上平行于相邻的齿部(或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邻分支12b)的方向延伸,第一狭缝s1的第一端e1靠近多个分支12b中的一个分支的第一端并且远离多个分支12b中的该一个分支的第二端(其与多个分支12b中的该一个分支的第一端相反);并且第一狭缝s1的第二端e2靠近多个分支12b中的一个分支的第二端且远离多个分支12b中的该一个分支的第一端。第一狭缝s1基本上延伸贯穿第二电极层12的一个维度,例如,贯穿第二电极层12的纵向维度。相邻的齿部在第一端e1彼此隔开而在第二端e2彼此连接。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分支12b中的相邻分支在第一端e1彼此隔开而在第二端e2彼此连接。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层12是梳状电极层,其具有多个齿部t以及在第二端e2连接多个齿部t中的相邻齿部的条形部(例如,如图3所示的第一条形部12-1)。与常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如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仅具有仅沿子像素的一条边缘的一个条形部,例如,缺少沿着子像素的相反边缘的第二条形部。比较图2和图4所示的截面图能够看出,本设计极大地减小了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重叠面积。结果是,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存储电容大大减小。如图4所示,本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沿着子像素的边缘的多个狭缝,在这些区域中,光无需穿过两个电极层。因此,沿着子像素边缘的透光性得到显著改善,避免了沿子像素边缘的暗区的问题。

参照图3,多个分支12b中的每一个基本上延伸贯穿第二电极层12的一个维度(例如,纵向维度)。连接相邻齿部或相邻分支的任何结构设置在第二电极层12的外围区中。第一狭缝s1的第一端e1和第二端e2位于第二电极层12的外围区中。连接多个齿部中的相邻齿部的条形部也位于第二电极层12的外围区中。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相邻齿部或相邻分支的条形部是靠近栅线的第一条形部12-1,所述栅线构造为向子像素提供栅极扫描信号用于控制子像素的发光。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相邻齿部或相邻分支的条形部是沿着子像素第一边缘的第二条形部12-2,所述第一边缘和子像素的第二边缘相对,控制子像素发光的栅线位于第二边缘处。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类似,相比于常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重叠面积和存储电容显著减小。沿着子像素边缘的透光性提高,消除了图像显示中的暗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公共电极信号线。如图3和图5所示,每个子像素与公共电极信号线cl相关联。可选地,公共电极信号线cl位于靠近子像素第一边缘的位置,第一边缘与子像素的第二边缘相对,控制子像素发光的栅线位于第二边缘处。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公共电极信号线cl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与多个齿部t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在第一端e1处至少部分地重叠。

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公共电极信号线cl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与第二条形部12-2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重叠。可选地,公共电极信号线cl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与第二条形部12-2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基本上重叠。可选地,公共电极信号线cl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完全覆盖第二条形部12-2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子像素区中对应于公共电极信号线cl的区域为暗区。通过将条形部设置为至少部分地位于对应于公共电极信号线cl的区域中,条形部最低限度地影响或者不影响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和透光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公共电极信号线cl位于与多条栅线gl相同的层中。可选地,公共电极信号线cl和多条栅线gl由相同材料制成并且用相同掩模板进行构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公共电极信号线cl位于与多条栅线gl的层不同的层中。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沿着图6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线c-c'的剖视图。图8是沿着图6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线d-d'的剖视图。参照图6至图8,在每个子像素中,一些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电极层11、第二电极层12和位于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绝缘层13。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构造为形成用于驱动液晶层3中的液晶分子的边缘场。可选地,第二电极层12是公共电极层,第一电极层11是像素电极层,并且第一电极层11连接至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漏极。

如图6所示,第一电极层11(例如,公共电极层)是平板电极层,其基本上遍及子像素区地延伸,例如,延伸至子像素的第一边缘(例如,靠近图6中的线c-c')。第二电极层12包括多个分支12b(例如,图6中的第一分支12b1和第二分支12b2),所述多个分支12b中的每一个基本上沿着子像素的纵向延伸。多条分支12b被多个狭缝(例如,图6中的第一狭缝s1和第二狭缝s2)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分支12b可分组为多个齿部t。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齿部t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分支12b中的第一分支12b1和第二分支12b2。第一分支12b1和第二分支12b2沿着子像素的靠近图6中的线c-c'的边缘而彼此连接。多个齿部t中的相邻的齿部被第一狭缝s1间隔开。多个齿部t中的每一个当中的第一分支12b1和第二分支12b2被第二狭缝s2间隔开。

第一狭缝s1在第一端e1(例如,靠近沿着子像素第一边缘的第一信号线的一端)处敞开,并且在第二端e2(例如,靠近沿着子像素第二边缘的第二信号线的一端,第二边缘与第一边缘相反)处闭合。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相反。第一狭缝s1沿着基本上平行于相邻的齿部(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邻分支12b)的方向延伸,第一狭缝s1的第一端e1靠近多个齿部t中的一个齿部的第一端并且远离多个齿部t中的该一个齿部的第二端(其与多个齿部t中的该一个齿部的第一端相反);并且第一狭缝s1的第二端e2靠近多个齿部t中的一个齿部的第二端且远离多个齿部t中的该一个齿部的第一端。第一狭缝s1基本上延伸贯穿第二电极层12的一个维度,例如,贯穿第二电极层12的纵向维度。相邻的齿部在第一端e1彼此隔开而在第二端e2彼此连接。

第二狭缝s2在第三端e3(例如,靠近沿着子像素第一边缘的第一信号线的一端)处敞开,并且在第四端e4(例如,靠近沿着子像素第二边缘的第二信号线的一端,第二边缘与第一边缘相反)处闭合。第三端e3与第四端e4相反。第二狭缝s2沿着与多个齿部t中的每一个中的第一分支12b1和第二分支12b2基本上平行的方向延伸,第二狭缝s2的第三端e3靠近多个齿部t中的一个齿部的第一端并且远离多个齿部t中的该一个齿部的第二端(其与多个齿部t中的该一个齿部的第一端相反);并且第二狭缝s2的第四端e4靠近多个齿部t中的一个齿部的第二端且远离多个齿部t中的该一个齿部的第一端。第二狭缝s2基本上延伸贯穿第二电极层12的一个维度,例如,贯穿第二电极层12的纵向维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狭缝s2与第一狭缝s1基本上平行。可选地,第三端e3靠近第一端e1且远离第二端e2,第四端e4靠近第二端e2且远离第一端e1。可选地,第一分支12b1和第二分支12b2在第四端e4彼此隔开,并且在第三端e3彼此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层12为之字形电极层。如图6所示,沿着子像素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两者,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齿部t。如图7和图8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沿着子像素的两个边缘的多个狭缝。与常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图6至图8的实施例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极大地减小了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重叠面积。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存储电容大大减小。在沿着子像素的两个边缘的多个狭缝区中,光无需穿过两个电极层。因此,沿着子像素边缘的透光性得到显著改善,避免了沿子像素边缘的暗区的问题。

在图3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分支基本上沿着子像素的纵向延伸。可选地,多个分支基本上沿着子像素的横向延伸。

可选地,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均位于阵列基板1中。

参照图6,多个分支12b中的每一个基本上延伸贯穿第二电极层12的一个维度(例如,纵向维度)。连接相邻齿部或相邻分支的任何结构设置在第二电极层12的外围区中。第一狭缝s1的第一端e1和第二端e2以及第二狭缝s2的第三端e3和第四端e4位于第二电极层12的外围区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层12为单域电极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层12为多域电极层。可选地,第二电极层12包括第一域和第二域,第一域中的分支和狭缝基本上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且第二域中的分支和狭缝基本上沿着第二方向延伸。

图9是示出常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9,常规液晶显示面板在每个子像素中包括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二电极层12包括第一域(顶域)和第二域(底域)。第二电极层12包括被多个狭缝s间隔开的多个分支12b。第一域中的多个分支12b基本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域中的多个分支12b基本上沿第二方向延伸。多个分支12b通过位于第二电极层12左侧的第一条形部12-1和位于第二电极层12右侧的第二条形部12-2连接在一起。多个狭缝s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两者均为闭合端。例如,第一条形部12-1和第二条形部12-2使所述多个狭缝s中的每一个在该狭缝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处闭合。第一电极层11延伸至子像素的边缘。第一电极层11在底部基板10上的投影与第二电极层12的第一条形部12-1在底部基板10上的投影沿着子像素的边缘、贯穿第一电极层11的长度地重叠。由于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重叠面积大,因此大存储电容形成在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并且减小了对应于第一条形部12-1和第二条形部12-2的区域中的透光性。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10,第一电极层11(例如,公共电极层)是平板电极层,其基本上遍及子像素区地延伸,例如,延伸至子像素的第一边缘(例如,子像素的左竖边缘)。第二电极层12包括多个分支12b,所述多个分支12b中的每一个基本上沿着子像素的横向延伸。多条分支12b被多个狭缝(例如,图10中的第一狭缝s1)间隔开。多个分支12b可被分组成多个齿部t。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分支12b中的每一个对应于多个齿部t之一,例如,多个齿部t中的每一个仅包括多个分支12b中的一个。多个齿部t中的相邻的齿部被第一狭缝s1间隔开。因此,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分支12b中的相邻的分支被第一狭缝s1间隔开。

第一狭缝s1在第一端e1(例如,靠近沿着子像素第一边缘的第一信号线的一端)处敞开,并且在第二端e2(例如,靠近沿着子像素第二边缘的第二信号线的一端,第二边缘与第一边缘相反)处闭合。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相反。第一狭缝s1沿着基本上平行于相邻的齿部(或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邻分支)的方向延伸,第一狭缝s1的第一端e1靠近多个分支12b中的一个分支的第一端并且远离多个分支12b中的该一个分支的第二端(其与多个分支12b中的该一个分支的第一端相反);并且第一狭缝s1的第二端e2靠近多个分支12b中的一个分支的第二端且远离多个分支12b中的该一个分支的第一端。第一狭缝s1基本上延伸贯穿第二电极层12的一个维度,例如,贯穿第二电极层12的横向维度。相邻的齿部在第一端e1彼此隔开而在第二端e2彼此连接。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分支12b中的相邻分支在第一端e1彼此隔开而在第二端e2彼此连接。

图10所示的第二电极层12是梳状电极层,其具有多个齿部t以及在第二端e2连接多个齿部t中的相邻齿部的条形部(例如,如图10所示的第一条形部12-1)。多个分支12b中的每一个基本上延伸贯穿第二电极层12的一个维度(例如,横向维度)。连接相邻齿部或相邻分支的任何结构设置在第二电极层12的外围区中。第一狭缝s1的第一端e1和第二端e2位于第二电极层12的外围区中。连接多个齿部中的相邻齿部的条形部也位于第二电极层12的外围区中。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在图11中,连接相邻齿部或相邻分支的条形部是沿着子像素的右侧边缘的第二条形部12-2。与图10所示的实施例类似,相比于常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重叠面积和存储电容显著减小。沿着子像素边缘的透光性提高,消除了图像显示中的暗边。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12,第二电极层12包括多个分支12b(例如,图12中的第一分支12b1和第二分支12b2),所述多个分支12b中的每一个基本上沿着子像素的横向延伸。多条分支12b被多个狭缝(例如,图12中的第一狭缝s1和第二狭缝s2)间隔开。多个分支12b被分组为多个齿部t,例如,在图12中,多个齿部t中的每一个包括多个分支12b中的第一分支12b1和第二分支12b2。第一分支12b1和第二分支12b2沿着子像素的右边缘而彼此连接。多个齿部t中的相邻的齿部被第一狭缝s1间隔开。多个齿部t中的每一个当中的第一分支12b1和第二分支12b2被第二狭缝s2间隔开。

第一狭缝s1在第一端e1敞开而在第二端e2闭合,第一端e1与第二端e2相反。第一狭缝s1沿着基本上平行于相邻齿部或相邻分支的方向延伸。第一狭缝s1基本上延伸贯穿第二电极层12的一个维度,例如,贯穿第二电极层12的横向维度。相邻的齿部在第一端e1彼此隔开而在第二端e2彼此连接。第二狭缝s2在第三端e3敞开而在第四端e4闭合,第三端e3与第四端e4相反。第二狭缝s2沿着与多个齿部t中的每一个中的第一分支12b1和第二分支12b2基本上平行的方向延伸。第二狭缝s2基本上延伸贯穿第二电极层12的一个维度,例如,贯穿第二电极层12的横向维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狭缝s2与第一狭缝s1基本上平行。可选地,第三端e3靠近第一端e1且远离第二端e2,第四端e4靠近第二端e2且远离第一端e1。可选地,第一分支12b1和第二分支12b2在第四端e4彼此隔开,并且在第三端e3彼此连接。图12中的第二电极层12为之字形电极层。沿着子像素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两者,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齿部t。

参照图9至图12,多个分支12b中的每一个基本上延伸贯穿第二电极层12的一个维度(例如,横向维度)。连接相邻齿部或相邻分支的任何结构设置在第二电极层12的外围区中。第一狭缝s1的第一端e1和第二端e2以及第二狭缝s2的第三端e3和第四端e4位于第二电极层12的外围区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为边缘场驱动液晶显示面板,在其中通过边缘电场驱动液晶层。边缘场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高级超维切换型(ads)液晶显示面板、面内切换型(ips)液晶显示面板和边缘场切换型(ffs)液晶显示面板。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本文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适当的显示装置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纸、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电视、监视器、笔记本计算机、数码相册、游戏系统等。

已经以示意和说明为目的而呈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上描述。其并非旨在穷举性的,也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或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以上描述应当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实践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最佳模式的实际应用,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各种实施例以及适于特定应用或所构思的实施方式的各种修改例来理解本发明。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形式限定,在其中所有术语应当被理解为其最宽泛的合理含义。因此,术语“所述发明”、“本发明”等并不一定将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在特定的实施例,并且参照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限制,也不应推断出任何这样的限制。本发明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所限定。此外,这些权利要求可适于在名词或元件之前使用“第一”、“第二”等。这些术语应当理解为一种命名法,而不应被理解为对这些命名法所修饰的元件的数量进行限制,除非已经给出了具体的数量。所描述的任何优点和益处可不适用于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化。此外,本公开的任何元件和组件均不旨在贡献给公众,无论所述元件或组件是否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明确记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