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适配器以及防水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6893发布日期:2018-11-07 09:1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适配器以及防水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适配器以及防水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光纤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通讯速度和质量,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光纤通讯技术走入了每家每户,光纤入户的普及,专门用于室外连接的连接器组件的防水性能则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及与其匹配的适配器,其适配器一般安装在机箱外壳下方,与普通连接器连接的一端在机箱内部,与防水连接器连接一端则在机箱外部;连接时,需要先将防水连接器内部的常规连接器的插芯对准适配器插孔,再将防水连接器的外壳通过螺纹或者卡扣锁紧在适配器上,连接器与适配器接触部分利用密封胶圈或胶垫来保证连接器内部的气密性。现有的连接器组件,连接器与连接线管之间的密封性比较差,防水效果不好,外界水很容易进入连接线管内,连接器与适配器之间的密封性较差,接合面易出现间隙,防水效果差,当暴露在潮湿的环境时,水很容易从连接器与适配器之间的空隙流到内部,当水渗入到陶瓷插芯表面时,会严重影响信号传输,导致损耗变大,并影响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适配器以及防水连接器组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其包括沿一中心轴线依序连接成一内空壳体的第一内框、前壳、后壳和尾套,内空壳体内还设置有沿同一中心轴线顺序插接的第二内框、插芯、弹簧、密封胶圈、止动座、连接件、光缆、压接件和热缩管,所述尾套的外壁上通过一第一连接件连接有一第一防尘帽,所述第一防尘帽可分离封装固定在所述前壳前方的开口处;所述前壳内还设置有一可分离套装在所述第一内框外部的环形弹片,所述第一内框的尾端从所述前壳的前方开口处插入并穿过所述环形弹片后从所述前壳的尾端伸出至外部,所述第一内框朝向所述前壳方向逐渐插入可使所述环形弹片产生应力形变;所述第一内框的靠近前端的外壁上套装有一密封胶垫,所述密封胶圈套装在所述止动座的外壁上,所述热缩管紧密包裹在所述止动座的尾端与所述光缆的连接处的外壁上,包裹有所述热缩管的所述光缆从所述尾套的尾端伸出至外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框呈内空的圆管状,其外壁的中部形成有一凸起的环状的第一挡环,所述第一挡环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前壳的内径,所述第一挡环的环状侧壁上均匀形成有三个凹陷的限位缺口;所述第一内框的前端外壁且靠近所述第一挡环的位置处形成有一环状内凹的第一限位凹槽,所述密封胶垫可密闭套装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所述第一内框的前端端部上形成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且均朝向所述第一挡环方向凹陷的限位卡口;所述第一内框的前端外壁上形成有一第一扁平台,所述第一扁平台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环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内框的前端端部;所述第一内框的内壁且靠近其中部的位置处形成有一凸起的环状的限位台阶,所述第一内框的内壁且靠近其尾端的位置处形成有一凸起的呈长条状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台阶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内框的尾端端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壳呈内空的圆管状,靠近其尾端端部的内壁上形成有一凸起的环状的第二挡环,所述第二挡环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内框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第一挡环的外径,所述环形弹片抵靠在所述第一内框的第一挡环与所述前壳的第二挡环之间;靠近所述前壳中段的内壁上均匀形成有三个圆柱状的第一限位凸块;所述前壳的外壁上形成有用于指示转动方向的指示块。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止动座包括沿一中心轴线依序相连且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外壁上形成有一沿其轴向延伸的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与所述第一内框的尾端内壁上的凸台相互凹凸插接,所述第一连接柱从所述第一内框的尾端插入至所述第二连接柱上的限位卡槽与所述凸台插接、以限制所述止动座的持续插入以及轴向转动;所述第三连接柱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外壁上形成有一环状内凹的安装槽,所述密封胶圈可密闭套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插芯尾端的外壁上,套装有所述弹簧的插芯尾端插入所述止动座的第一连接柱内,所述插芯的前端从所述第二内框的尾端插入固定并从其前端伸出,所述第二内框的尾端端部抵靠在所述止动座的第二连接柱的与第一连接柱相连接的端面上;所述光缆的前端从所述止动座的第三连接柱的尾端插入并经由所述插芯的前端端部伸出。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后壳包括沿一中心轴线依序相连且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内框的尾端相互插接并通过螺纹锁固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的外壁上形成有一环状内凹的第二限位凹槽;所述尾套为一前端开口大于尾端开口且呈内空的圆管状,其前端与所述后壳的第三连接端相互插接,靠近所述尾套的前端开口的内壁上形成有一环状凸起的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与第二限位凹槽相匹配、以固定连接所述尾套与所述后壳,所述尾套的外壁上形成有一环状内凹的第三限位凹槽。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尘帽呈内空的帽状,其由同轴设置的帽头和帽尾一体相连,所述帽头呈圆筒状,其内部形成第一防尘插口,所述帽尾的尾端密闭,所述帽头沿所述第一内框的前端的外壁与所述前壳的内壁之间的缝隙插入至所述前壳内、所述第一内框的前端插入至所述第一防尘插口内,所述帽头的内壁上形成有一沿其轴向延伸至外部的第二扁平台,所述第二扁平台与所述第一内框的第一扁平台匹配并相贴合、以固定所述帽头与所述第一内框并限制它们相对转动;所述帽头的外壁上形成有环状径向凸起的第一旋转部,沿所述第一旋转部的朝向所述帽头前端的端部上均匀形成有三个均朝向所述第一旋转部的另一端延伸的第一钩形槽;所述帽头朝向所述前壳内部插入至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与所述第一旋转部的第一钩形槽的槽口处相对应,沿轴向转动所述前壳、所述第一限位凸块顺势沿所述第一钩形槽的形成轨迹方向运动至形成在其尾端的第一钩部处,以使所述帽头与所述前壳沿轴向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一安装环,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安装环箍设在所述帽尾的靠近尾端的外壁上。

一种防水适配器,其包括适配器本体、套管、防尘盖和紧固件,所述套管固定在所述适配器本体的内部、并与其同中心轴线设置,所述适配器本体的外壁上箍设有一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二安装环与所述防尘盖之间通过一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紧固件可分离套装固定在所述适配器本体的外壁上以限制所述第二安装环滑脱;。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适配器本体包括一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均为内空管状结构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同中心轴线设置,所述套管与所述挡板垂直相交设置,其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内腔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可分离连接一连接器、并通过所述套管进行两个连接器之间的导通;所述防尘盖可分离封装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上,所述防尘盖和紧固件可依序套装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上,与所述防尘盖相连的第二安装环固定在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挡板之间。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上形成有环状径向凸起的第二旋转部,沿所述第二旋转部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前端端部上均匀形成有三个均朝向所述第二旋转部的另一端延伸的第二钩形槽,沿所述第二钩形槽的形成轨迹方向的尾端形成有第二钩部;所述防尘盖的内壁上均匀形成有三个圆柱状的第二限位凸块,所述防尘盖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运动至所述第二限位凸块与所述第二旋转部的第二钩形槽的槽口处相对应,沿轴向转动所述防尘盖、所述第二限位凸块顺势沿所述第二钩形槽的形成轨迹方向运动至形成在其尾端的第二钩部处,以使所述防尘盖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轴向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上形成有一沿其轴向延伸至外部的第三扁平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部还形成有一同轴设置的防尘插头,所述防尘插头的端部超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部,所述防尘插头内部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防尘插口;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上形成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形成在由所述防尘插头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隙内;所述挡板的中部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同轴设置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内腔内,所述第三连接部为两端开口的内空的管状,所述套管可分离同轴固定在所述第三连接部内。

一种新型的防水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前述的新型防水连接器和前述的适配器、以及常规连接器,所述适配器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新型防水连接器的前壳相互密闭插接,所述适配器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常规连接器相互密闭插接,所述适配器上的防尘盖与所述新型防水连接器的防尘帽的帽头相互密闭插接;所述适配器上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钩形槽分别与所述新型防水连接器的防尘帽上的所述帽头和第一钩形槽结构相同;所述适配器本体上的防尘插头与所述新型防水连接器的第一内框的前端内腔之间呈间隙配合插接,所述适配器本体上的第二防尘插口与所述新型防水连接器的第二内框的前端外壁之间呈间隙配合插接。

本发明的新型防水连接器、适配器以及防水连接器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防水连接器上设计多处可保证气密性的防水结构、以及设置多处方便插拔和定位结构,使防水连接器组件的整体防水效果大大加强,且安装或拆卸更方便,插拔更方便,有效低使用成本,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新型防水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新型防水连接器的密封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新型防水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内框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第一内框的侧视图。

图6为第一内框的立体示意图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3中前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第一内框、环形弹片和前壳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图9为图3中止动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后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3中尾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尾套的剖面视图。

图13为图3中防尘帽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一实施例中新型防水连接器的组装顺序示意图。

图15为另一实施例中适配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另一实施例中适配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适配器本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18为图16中适配器本体的主视图。

图19为图18中a-a部分的剖面视图。

图20为再一实施例中防水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1为再一实施例中防水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防水连接器组件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其包括沿一中心轴线依序连接成一内空壳体的第一内框102、前壳103、后壳112和尾套114,内空壳体内还设置有沿同一中心轴线顺序插接的第二内框104、插芯105、弹簧106、密封胶圈108、止动座109、连接件110、光缆116、压接件111和热缩管113,尾套114的外壁上通过一第一连接件1153连接有一第一防尘帽115,第一防尘帽115可分离封装固定在前壳113前方的开口处。

第一内框102的靠近前端的外壁上套装有一密封胶垫101,密封胶圈108套装在止动座109的外壁上,热缩管113紧密包裹在止动座109的尾端与光缆116的连接处的外壁上,包裹有热缩管113的光缆116从尾套114的尾端伸出至外部。

请同时参见图8,前壳113内还设置有一可分离套装在第一内框102外部的环形弹片107,第一内框102的尾端从前壳113的前方开口处插入并穿过环形弹片107后从前壳113的尾端伸出至外部,第一内框102朝向前壳113方向逐渐插入可使环形弹片107产生应力形变,环形弹片107被第一内框102和前壳113夹住,为第一内框102提供后推力,使第一内框102与密封胶垫101能够充分接触,保证防水连接器的气密性。

请同时参见图4至图6,第一内框102呈内空的圆管状,其外壁的中部形成有一凸起的环状的第一挡环1024,第一挡环1024的外径不大于前壳113的内径,第一挡环1024的环状侧壁上均匀形成有三个凹陷的限位缺口1026。

第一内框102的前端外壁且靠近第一挡环1024的位置处形成有一环状内凹的第一限位凹槽1023,密封胶垫101可密闭套装在第一限位凹槽1023内。

第一内框102的前端端部上形成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且均朝向第一挡环1024方向凹陷的限位卡口1025;第一内框102的前端外壁上形成有一第一扁平台1021,第一扁平台1021的一端与第一挡环1024相连、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内框102的前端端部。

第一内框102的内壁且靠近其中部的位置处形成有一凸起的环状的限位台阶1027,第一内框102的内壁且靠近其尾端的位置处形成有一凸起的呈长条状的凸台1022,凸台1022的一端与限位台阶1027相连、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内框102的尾端端部。

请同时参见图7和图8,前壳103呈内空的圆管状,靠近其尾端端部的内壁上形成有一凸起的环状的第二挡环1032,第二挡环1032的内径大于第一内框102的外径、且小于第一挡环1024的外径,环形弹片107抵靠在第一内框102的第一挡环1024与前壳103的第二挡环1032之间;靠近前壳103中段的内壁上均匀形成有三个圆柱状的第一限位凸块1031;前壳103的外壁上形成有用于指示转动方向的指示块1033,提示使用者上锁或解锁方向,方便插拔。

请同时参见图9,止动座109包括沿一中心轴线依序相连且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柱1091、第二连接柱1092和第三连接柱1093。

第二连接柱1092的外壁上形成有一沿其轴向延伸的限位卡槽1095,限位卡槽1095与第一内框102的尾端内壁上的凸台1022相互凹凸插接,防止止动座109与第一内框102之间相对转动,第一连接柱1091从第一内框102的尾端插入至第二连接柱1092上的限位卡槽1095与凸台1022插接、以限制止动座109的持续插入以及轴向转动。

第三连接柱1093的靠近第二连接柱1092的外壁上形成有一环状内凹的安装槽1094,密封胶圈108可密闭套装在安装槽1094内,保证连接处的气密性;弹簧1096套装在带尾柄的插芯105尾端的外壁上,套装有弹簧1096的插芯105尾端插入止动座109的第一连接柱1091内,插芯105的前端从第二内框104的尾端插入固定并从其前端伸出,第二内框104的尾端端部抵靠在止动座109的第二连接柱1092的与第一连接柱1091相连接的端面上;光缆116的前端从止动座109的第三连接柱1093的尾端插入并经由插芯105的前端端部伸出。

请同时参见图10,后壳112包括沿一中心轴线依序相连且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端1121、第二连接端1122和第三连接端1123,第一连接端1121与第一内框102的尾端相互插接并通过螺纹锁固连接,第三连接端1123的外壁上形成有一环状内凹的第二限位凹槽1124。

请同时参见图11至图12,尾套114为一前端开口大于尾端开口且呈内空的圆管状,其前端与后壳112的第三连接端1123相互插接,靠近尾套114的前端开口的内壁上形成有一环状凸起的第二限位环1141,第二限位环1141与第二限位凹槽1124相匹配、以固定连接尾套114与后壳112,尾套114的外壁上形成有一环状内凹的第三限位凹槽1142,用以连接防尘帽115。

请同时参见图13,防尘帽115呈内空的帽状,其由同轴设置的帽头1156和帽尾1158一体相连;帽头1156呈圆筒状,其内部形成第一防尘插口1155,帽尾1158的尾端密闭,帽头1156沿第一内框102的前端的外壁与前壳103的内壁之间的缝隙插入至前壳103内、第一内框102的前端插入至第一防尘插口1155内,帽头1156的内壁上形成有一沿其轴向延伸至外部的第二扁平台1152,第二扁平台1152与第一内框102的第一扁平台1021匹配并相贴合、以固定帽头1156与第一内框102并限制它们相对转动,从而保证插芯端面的紧密接触,防止错差。

帽头1156的外壁上形成有环状径向凸起的第一旋转部1157,沿第一旋转部1157的朝向帽头1156前端的端部上均匀形成有三个均朝向第一旋转部1157的另一端延伸的第一钩形槽1151;帽头1156朝向前壳103内部插入至第一限位凸块1031与第一旋转部1157的第一钩形槽1151的槽口处相对应,沿轴向转动前壳103、第一限位凸块1031顺势沿第一钩形槽1151的形成轨迹方向运动至形成在其尾端的第一钩部11511处,以使帽头1156与前壳103沿轴向连接为一体,逆向转动前壳103可使前壳103与帽头1156脱离。

第一连接件1153的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一安装环1154,其中一个第一安装环1154箍设在帽尾1158的靠近尾端的外壁上。

请同时参见图14,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其组装时,首先将5.0mm的光缆116外面5.0mm和2.0mm两层护套各剥掉适当长度,然后将光缆116的前端依次穿进第一防尘帽115、尾套114、热缩管113、后壳112、压接件111、连接件110、已套上密封胶圈108的止动座109和弹簧106,然后将光缆116前端剥掉适当长度的护套露出裸光纤,然后将裸光纤穿进带尾柄的插芯105,再进行加热固化;固化完成后进行裸插芯研磨;研磨后,先将带尾柄的插芯105从第二内框104尾端插进,再将弹簧106推进第二内框104内,然后将止动座109插进第二内框104并卡紧,再把连接件110推进止动座109并卡紧,将光缆116的芳纶均匀分布在连接件110尾端的外壁上,推上压接件111,使用压接工具进行压接,此时,压接件111包裹在光缆116的芳纶的外部,压接后将热缩管113推向止动座109,使热缩管113能包裹着止动座109的尾部,使用热风枪进行热缩操作,得到半成品;然后,再把密封胶垫101卡在第一内框102的第一限位凹槽1023处,再将前壳103、环形弹片107和第一内框102依次穿进前述半成品,再把环形弹片107塞进前壳103底部,穿第一内框102时需把第一内框102的凸台1022要卡在止动座109的限位卡槽1095处,将后壳112推上并与第一内框102旋紧,再推上尾套114,把尾套114的第二限位卡环1141处刚好卡在后壳112的第二限位凹槽1124处,最后把防尘帽115的第一安装环1154卡在尾套114的第三限位凹槽1142处,最后将防尘帽115盖在前壳103前端处,至此完成组装。

请同时参见图15至图16,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防水适配器,其包括适配器本体201、套管202、防尘盖204和紧固件203,套管202固定在适配器本体201的内部、并与其同中心轴线设置,适配器本体201的外壁上箍设有一第二安装环205,第二安装环205与防尘盖204之间通过一第二连接件206连接,紧固件203可分离套装固定在适配器本体201的外壁上以限制第二安装环205滑脱。

请同时参见图17至图19,适配器本体201包括一挡板2013,挡板2013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均为内空管状结构的第一连接部2011和第二连接部2012,第一连接部2011和第二连接部2012同中心轴线设置;套管202与挡板2013垂直相交设置,其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011和第二连接部2012的内腔内,第一连接部2011和第二连接部2012均可分离连接一连接器、并通过套管202进行两个连接器之间的导通;防尘盖204可分离封装固定在第一连接部2011的端部上,防尘盖204和紧固件203可依序套装在第二连接部2012的外壁上,与防尘盖204相连的第二安装环205固定在紧固件203与挡板2013之间。

第一连接部2011的外壁上形成有环状径向凸起的第二旋转部2014,沿第二旋转部2014的朝向第一连接部2011的前端端部上均匀形成有三个均朝向第二旋转部2014的另一端延伸的第二钩形槽2015,沿第二钩形槽2015的形成轨迹方向的尾端形成有第二钩部20151。

防尘盖204的内壁上均匀形成有三个圆柱状的第二限位凸块201,防尘盖204朝向第一连接部2011运动至第二限位凸块201与第二旋转部2014的第二钩形槽2015的槽口处相对应,沿轴向转动防尘盖204、第二限位凸块201顺势沿第二钩形槽2015的形成轨迹方向运动至形成在其尾端的第二钩部20151处,以使防尘盖204与第一连接部2011沿轴向连接为一体。

第一连接部2011的内壁上形成有一沿其轴向延伸至外部的第三扁平台2016;第一连接部2011的内部还形成有一同轴设置的防尘插头2017,防尘插头2017的端部超出第一连接部2011的外部,防尘插头2017内部形成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防尘插口2010。

第一连接部2011的内壁上形成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卡块2018,限位卡块2018形成在由防尘插头2017的外壁与第一连接部2011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隙内。

挡板2013的中部形成有一与第一连接部2011和第二连接部2012同轴设置的第三连接部2019,第三连接部2019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连接部2011和第二连接部2012的内腔内,第三连接部2019为两端开口的内空的管状,套管202可分离同轴固定在第三连接部2019内;其他的,可以理解的,在第二连接部2012的内部还形成有用于连接固定现有常规连接器的固定结构,此结构为常规,此处不再赘述。

请同时参见图20至图21,在再一实施例中,一种新型的防水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前述的新型防水连接器100和防水适配器200、以及常规连接器300,防水适配器200的第一连接部2011与新型防水连接器100的前壳103相互密闭插接,防水适配器200的第二连接部2012与常规连接器300相互密闭插接,常规连接器300与防水适配器200通过设置在防水适配器200内部的套管202导通连接,使光信号能够顺利通过;防水适配器200上的防尘盖204与新型防水连接器100的防尘帽115的帽头1156相互密闭插接;防水适配器200上的第一连接部2011和第二钩形槽2015分别与新型防水连接器100的防尘帽115上的帽头1156和第一钩形槽1151结构相同;适配器本体201上的防尘插头2017与新型防水连接器100的第一内框102的前端内腔之间呈间隙配合插接,适配器本体201上的第二防尘插口2010与新型防水连接器100的第二内框104的前端外壁之间呈间隙配合插接。

综上,本发明的新型防水连接器、适配器以及防水连接器组件,通过在防水连接器上设计多处可保证气密性的防水结构、以及设置多处方便插拔和定位结构,使防水连接器组件的整体防水效果大大加强,且安装或拆卸更方便,插拔更方便,有效低使用成本,提高安装效率。

虽然对本发明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